资源简介 《乡土中国》第十一章 “长老统治” 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乡土社会 “长老统治” 的内涵、特征及其在乡土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批判性思维、表达交流以及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深入思考社会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深刻体会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权力运行与社会秩序维护的独特逻辑。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剖析 “长老统治” 的核心要素,包括长老的产生方式、权力来源、权力范围以及其统治手段与策略。难点:引导学生思考 “长老统治” 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变迁、挑战与遗留影响,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其中的有益成分。三、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与导入(5 分钟)回顾上节课关于 “无为政治” 的主要内容,提问学生 “无为政治” 下乡土社会的权力运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在相对松散的政治权力干预下,乡土社会内部是如何维持秩序与管理的。引出本节课要探讨的第十一章 “长老统治”,提出问题:“在乡土社会中,长老扮演着怎样独特的角色?他们如何运用权力来治理乡土社会?这种‘长老统治’模式又与之前所学的‘无为政治’和‘礼治秩序’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文本研读与问题提出(10 分钟)学生仔细阅读第十一章内容,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以下引导性问题:1.乡土社会中长老的地位是如何确立的?通常由哪些人担任长老?其权力来源有哪些?2.与现代社会的领导选拔机制相比,乡土社会长老的产生方式有何独特之处?这种方式对乡土社会的治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举例说明长老在乡土社会的日常生活、家族事务、社区公共事务等方面是如何行使权力的?其权力范围涵盖哪些具体领域?4.从社会文化传承的角度看,长老统治与礼治秩序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长老如何通过礼来对晚辈进行教化与约束?5.文中提到 “长老统治是一种既非基于同意,亦非基于暴力的权力结构”,如何理解这一表述?在乡土社会中,长老统治是如何平衡社会秩序与个人自由的?6.分析长老统治对乡土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它是促进了社会阶层的稳定,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成员的上升空间?7.思考在现代社会变迁的背景下,长老统治面临哪些挑战与困境?例如,城市化进程加快、教育普及、文化多元化等因素对传统长老统治模式产生了怎样的冲击?8.在现代社会,是否还存在长老统治的某些残余痕迹?如果有,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形式和作用?9.结合实例,探讨现代社会中一些类似于长老统治的现象或机制,如某些行业中的资深专家权威、社区中的长者顾问等,分析它们与乡土社会长老统治的异同点。(三)小组讨论(2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5 - 6 人),各小组围绕上述引导性问题展开讨论。要求小组成员积极发言,结合文本内容、生活实际以及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并做好讨论记录。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参与讨论,为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如提示学生从儒家文化对长老地位的尊崇作用、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家族结构变化对长老权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四)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给出参考答案(20 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小组对问题的讨论结果、分析过程以及存在的分歧点。其他小组认真倾听,汇报结束后可进行提问、补充或反驳。教师总结,给出参考答案:1.乡土社会中长老的地位是如何确立的?通常由哪些人担任长老?其权力来源有哪些?长老地位的确立主要基于家族血缘的辈分以及个人在家族和社区中积累的威望。通常由家族中年长、辈分高且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男性担任。其权力来源多方面,首先是家族传承的辈分赋予的天然权威,在家族事务中因年长而拥有优先发言权和决策权。其次是他们在长期生活里积累的处理农业生产、家族纠纷调解、传统习俗传承等事务的经验与智慧,这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赢得家族成员与社区居民的信任与尊重,从而确立其在乡土社会中的领导地位与权力。例如在传统村落的家族祭祀活动中,辈分高且熟知祭祀流程与家族历史文化的长老负责主持仪式,其安排与决策备受尊崇,这种尊崇便是长老权力的一种体现。2.现代社会领导选拔注重个人能力、学历、专业技能以及民主选举等多维度因素。而乡土社会长老主要依据年龄、辈分和在家族与社区中自然形成的威望。其独特之处在于相对单一且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程序,更多是基于传统家族与社区秩序的自然传承。这种方式使乡土社会治理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延续性,长老凭借丰富经验与传统威望能快速处理常见事务,维护家族和社区的传统规范与秩序。但也存在局限性,可能因长老个人经验局限和观念保守导致决策缺乏创新性,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一定程度上阻碍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比如在面对新兴农业技术推广时,长老可能因循守旧,坚持传统耕种方式,影响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与乡村经济发展。3.日常生活中,长老教导晚辈遵循传统礼仪规范,如见面行礼、称呼规矩等,对违背者予以纠正与教导。在家族事务方面,长老主持家族祭祀活动,从仪式流程到祭品准备等都由其安排,在家族财产分配上依据家族习俗和自身判断进行决策,婚姻安排上也有较大话语权,如决定家族成员的婚配对象选择范围等。在社区公共事务领域,长老参与村庄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如确定村里水井的位置、道路的修建走向等,调解村民纠纷,当邻里间发生土地边界争议或家庭矛盾时,长老依据村规民约和自身经验进行调解与仲裁。其权力范围几乎涉及乡土社会的各个层面,从个人行为规范到家族整体事务管理再到社区公共资源分配与秩序维护。4.长老统治与礼治秩序紧密相连,礼治秩序是长老统治的核心依据与手段。长老作为礼的传承者与守护者,通过言传身教将礼所蕴含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传递给晚辈。在家族祭祀、节日庆典等活动中,长老严格按照礼的程序组织与示范,如在春节祭祖仪式上,长老带领晚辈依次行礼、上香,讲解祭祀的意义与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使晚辈在实践中学习和领悟礼。在日常生活中,长老依据礼对晚辈的行为进行评判与约束,对符合礼的行为予以肯定与鼓励,对违背礼的行为进行批评与纠正,从而使礼在家族和社区中得以传承与遵循,实现长老对乡土社会成员的有效教化与管理,维持社会秩序稳定。5.长老统治并非基于现代民主意义上的民众同意选举产生,也不是依靠暴力强制推行其意志。长老凭借自身辈分、经验与威望在家族和社区中自然形成领导地位。在平衡社会秩序与个人自由方面,长老通过礼的规范来约束个人行为,个人需在礼的框架内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自由。但同时,礼也为个人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引,使个人知道在不同情境下应如何行事,减少了行为的不确定性与冲突,从而维护了社会秩序。例如年轻人在职业选择上虽可能受到长老传统观念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也避免了个人盲目选择带来的风险,使乡土社会整体在有序的轨道上运行,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给予个人相对合理的发展空间。6.长老统治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社会阶层。因为长老地位主要基于家族血缘与辈分传承,年轻一代在家族内部很难突破这种既定结构获取更高权力与地位。在乡土社会日常事务决策、资源分配等关键环节,长老占据主导地位,年轻成员只能遵循长老安排与决策,除非通过科举等外部认可的特殊途径获得成就,否则在乡土社会内部阶层上升空间极为有限。例如在家族祭祀活动中的角色安排,总是由长老决定,年轻成员只能按辈分依次参与,难以超越长老的地位与权力,这使得乡土社会阶层结构相对固化,限制了社会的活力与创新发展动力。7.城市化进程使大量年轻人离开乡土社会进入城市生活学习工作,他们接触现代城市文明、多元文化与先进技术,不再盲目尊崇长老权威,对传统乡土观念与长老经验产生质疑。教育普及让年轻一代拥有更丰富知识体系与独立思考能力,在处理事务时更倾向于运用科学知识与现代思维方式,而非依赖长老的传统经验。文化多元化使乡土社会单一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长老所秉持的价值观念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需求。例如在城市与乡村交流频繁地区,年轻人在处理商业纠纷时会选择法律途径而非长老调解,在农业生产上采用现代技术而非遵循长老的传统耕种建议,这些都削弱了长老统治在乡土社会中的影响力与有效性。8.现代社会存在长老统治的残余痕迹。在一些传统技艺行业或学术领域,资深专家权威类似于长老统治。他们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在行业内拥有较高话语权,在行业规范制定、新人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力。但与乡土社会长老统治不同,现代行业专家权威受到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以及民主监督等多种机制约束,其决策与影响更具专业性与开放性。在社区建设中,社区长者顾问也有一定相似性,他们在社区文化传承、邻里纠纷调解等方面提供帮助,但只是作为社区治理的辅助力量,需遵循现代社区治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其作用范围与影响力相对有限,不再像乡土社会长老那般全面主导社区事务。9.以传统中医行业为例,资深老中医凭借多年临床经验与对中医经典的深刻理解,在中医理论传承、诊疗规范制定以及年轻中医师培养方面具有较高权威,类似乡土社会长老对家族文化与礼俗的传承与教导。但中医行业的专家权威需遵循国家医疗行业法规,接受专业机构评审与监督,且年轻中医师也可通过现代医学教育与科研创新挑战传统权威,这与乡土社会长老相对单一的基于辈分与经验的统治不同。在社区中,长者顾问在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时发挥积极作用,传承社区特色文化,调解邻里小纠纷时凭借生活阅历提供参考意见。然而,社区长者顾问由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现代社区管理组织聘请或推荐,其工作需向社区居民负责并接受社区居民监督,而乡土社会长老则是基于家族与社区自然形成的权威,全面且主导性地管理家族与社区事务,权力来源与行使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五)拓展延伸(10 分钟)1.展示一些关于现代社会中传统乡村治理模式转型的案例,如某些乡村在保留部分传统习俗和长者参与的基础上,引入现代民主管理机制、发展特色乡村产业的成功实践;或者一些城市社区在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经验优势,构建新型社区互助养老与治理模式的案例。参考:乡村治理模式转型的案例:案例背景:某山区乡村,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家族聚居传统,但过去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主要以传统农业为生,且面临着人口外流、乡村空心化等问题。村里一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长老统治模式,家族长辈在村庄事务决策、纠纷调解等方面拥有主导权。转型过程: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该乡村开始探索转型之路。一方面,保留了部分传统习俗和长老的参与。例如,在村庄文化传承方面,长老们继续负责组织传统民俗活动,如每年的祭祖仪式、地方戏曲表演等,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本村村民积极参与,还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文化项目。同时,在处理一些家庭内部矛盾或邻里间轻微纠纷时,长老们凭借其威望和生活经验进行调解,依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积极引入现代民主管理机制。村里成立了村民议事会,由村民选举产生代表,包括年轻有想法的村民和部分家族长辈。在涉及村庄重大事务决策时,如修建乡村公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等,村民议事会通过民主讨论、投票表决等方式来确定方案。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过程中,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结合现代市场调研和营销手段,开发了有机农产品种植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产业模式。年轻村民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产品推广和乡村旅游宣传,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此外,村里还注重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扶持和村民自筹资金的共同努力下,修建了水泥路、改善了水电供应设施等,为乡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取得成效:经过几年的转型发展,该乡村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上,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村民收入大幅增加,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开始回流创业或就业。社会治理方面,传统长老统治与现代民主管理机制相互补充,既保留了乡村的和谐稳定与文化传承,又激发了村民的创新活力和参与热情。村庄环境得到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成为周边地区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组织学生讨论这些案例对理解乡土社会 “长老统治” 在现代社会演变与创新的启示,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传统社会治理智慧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更加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体系。(六)课堂小结(5 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乡土社会 “长老统治” 的内涵、特征、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演变与思考等。强调 “长老统治” 作为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经验对当代社会治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社会治理文化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五、作业布置1.写一篇 300 - 500 字的短文,分析自己所在社区或乡村在社会治理中是否存在 “长老统治” 的残余影响,如果有,阐述其具体表现形式、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2.阅读第十二章 “血缘和地缘”,思考 “血缘” 与 “地缘” 在乡土社会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乡土社会结构和发展的影响,提出两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