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
找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
一、教材解析 本课为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属于中华一家亲的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们要爱护民族团结,共谋发展,共享繁荣,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基础。 本课主要由:民族大家庭、家和万事兴两部分组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民生和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见闻,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习俗。总体来看,九年级的学生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对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树立怎样的社会责任感等同题认识不够。因此我在执教本课时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尽量多采用些图片、文字等通俗易懂的材料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授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地引导学生去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拥护国家的民族政策。 2.道德修养:树立民族平等团结意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 3.法治观念:反对民族分裂,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4.责任意识: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播放视频歌曲:中华民族唱起来 设置活动: 尝试给下列句子断句(划分56个民族)。 1.认真聆听歌曲。 2.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第一目:民族大家庭
教学内容:民族关系;民族平等的表现;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看图猜谜:分别展示不同民族的民族服饰。 规则:根据民族服饰猜出对应的民族。 2.展示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的材料。 提问:上述活动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旧知回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地位。 提问:判断正误:少数民族自治是一种完全自治。抢答:三级民族自治地方。抢答:自治机关。判断正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判断正误: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要实行区域自治。 4.自学提升:阅读教材91页,思考下列问题。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哪一方针?长期交往中,各族人民形成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5.播放“我国少数民族第七次人口普查人数及分布情况”视频 6.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民族关系。 7.牛刀小试:分别展示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相关材料。 提问:下列材料体现哪一处理方针? 8.名词点击:分别从宪法内容、历史图片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经典语录来介绍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 9.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 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所学内容,认真思考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仔细阅读材料,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积极发言回答问题。 在老师的点拨下,回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地位,并根据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按要求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并积极思考问题回答老师的提问。 认真观看视频,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我国民族关系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仔细阅读材料,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 跟随教师引导,深入理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我国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第二目:家和万事兴
教学内容: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青少年可以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做什么?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言语引导,提出基础知识点——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2.小组讨论。 内容: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可从经济、民生、文化三个角度思考。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交流成果。 分别从经济、民生、文化三个角度,展示相关材料,详细介绍我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3.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4.知识拓展: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5.提问:青少年可以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做什么?(提示:从意识、行动、宣传角度思考) 6.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总结青少年可以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可采取的措施。 7.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跟随老师引导,了解我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根据老师提示和要求,思考问题并主动分享交流成果。 仔细阅读相关材料,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自身感受,积极思考问题,主动举手发言。 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我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实际,跟随老师引导,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 在老师的点拨下,了解青少年可以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做什么。 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七、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2024·湖南长沙】“树上的喜鹊叫了,土家的贵客到了,打起溜子请进来,放起鞭炮迎进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人民用歌声表达对长沙人民的感激。在长沙30年来对口帮扶下,龙山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使当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启示我们要( A )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推进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 C.以法治共识推动法治建设 D.以文明优越超越文明共存 2.【2024·河南洛阳期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这是因为( A ) A.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基本权利 C.我国坚持了符合国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2024·江苏镇江】某社区回、满、蒙等民族居民占了近一半,这里经常举办“百家宴”“社区邻居节”,各族群众像亲人一样聚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该社区的和谐稳定彰显了( C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B.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D.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有很大差异(共33张PPT)
歌曲欣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唱起来》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包括哪些民族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前小问
汉满纳西京东乡 独龙侗水彝苗壮
门巴土家维吾尔 柯尔克孜瑶德昂
乌孜别克鄂伦春 基诺赫哲傣布朗
锡伯哈尼俄罗斯 仡佬仫佬景颇藏
傈僳怒佤鄂温克 裕固朝鲜土阿昌
普米撒拉塔吉克 毛南保安蒙古羌
拉祜白回塔塔尔 珞巴畲黎达斡尔
高山布依哈萨克 每个名字暖洋洋
尝试给下列句子断句(划分56个民族)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促进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朵朵哟哪个开在也阳光下,56个民族是一家团结歌声传天涯
知识导航
我国民族概况及分布特点 P91
新型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 P91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 P92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和措施 P93-9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01
02
03
0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01
PART
民族大家庭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
维吾尔族
回族
满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规则:根据民族服饰猜出对应的民族)
看图猜谜
傣族
苗族
藏族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自治区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珞瑜地区(今林芝一带)。“珞巴”是藏语译音,“巴”是“人”的意思,“珞”意为“南方”。“珞巴”即“南方人”,是藏族对居住在珞瑜地区的民族的习惯称呼。
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至今还在沿袭 。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珞巴族的人口数为4237人。
上述活动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9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
含义
地位
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旧知回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判断正误:少数民族自治是一种完全自治。
×
要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
5.判断正误:有少数民族的地方就要实行区域自治。
×
聚居
2.抢答:三级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
3.抢答:自治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4.判断正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
基本政治制度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知识驿站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
长期交往中,各族人民形成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哪一方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自学提升
阅读教材91页,思考下列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笔记整理1:民族关系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分布状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制度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处理方针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关系
材料三: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现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材料一: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56个民族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左侧材料体现哪一处理方针?
牛刀小试
材料三: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民族共同繁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左侧材料体现哪一处理方针?
牛刀小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P91
名词点击
民族平等表现
宪法第一章第四条指出:
民族平等
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各族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
1876-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1904年江孜保卫战中西藏抗英战士
1932年鄂温克族抗日骑兵队
1942年云南各族同胞修筑滇缅公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名词点击:民族团结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P92
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笔记整理2: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
原因1
原因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习近平2023年10月27日在二十届
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名词点击:各民族共同繁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家和万事兴
02
PART
春色闹人不得眠,春雨涨满池塘唤睡莲,春花儿开遍呢喃的燕,春风得意正少年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P9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家和万事兴
内容: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可从经济、民生、文化三个角度思考。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交流成果。
小组讨论(3min)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途经地区有什么特点?
主要途经民族地区和西部内陆省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经济-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
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送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P9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经济-
青藏铁路
兴边富民
西部志愿计划
西电东送
李晓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跟进落实改革任务,创新实施改革举措,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均8万人和8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8%和9.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达到525.37万人、125.3万人、155.4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两支队伍”不断壮大,总量分别达到38.19万人和150.72万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民生-
访谈(2024年8月22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晓波
央视网消息:2023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西藏教育发展专题国际研讨会”,总结西藏教育在新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政府在西藏建立健全了国家与省级统筹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70多年来,西藏教育累计投入2500多亿元。截至2021年底,西藏各级各类学校有3339所,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04%,实行从学前一直到高中的15年义务教育,极大保障了西藏各族人民受教育的权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民生-
打开幸福之门 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间教育投资超2500亿元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P95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在我们少数民族中,有10个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的“藏戏”、“热贡艺术”、“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长调”、“呼麦”;侗族的“大歌”;朝鲜族的“农乐舞”;西北少数民族的“花儿”;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文化-
少数民族的”非遗“
白族扎染艺术
锡伯族抹黑节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P95
苗族芦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文化-
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送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P94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P95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P95
经济
民生
文化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笔记整理3: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行动上“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热爱祖国,了解和宣传相关民族政策,法律法规。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知识拓展
青少年可以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做什么?
(提示:从意识、行动、宣传等角度思考)
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作贡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课堂小结
民族大家庭
家和万事兴
民族关系(内容、方针、制度)P91
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 P92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 P93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P94-95
青少年怎样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补充)
促进
民族团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A
随堂演练
【2024·湖南长沙】“树上的喜鹊叫了,土家的贵客到了,打起溜子请进来,放起鞭炮迎进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人民用歌声表达对长沙人民的感激。在长沙30年来对口帮扶下,龙山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使当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启示我们要(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
以法治共识推动法治建设
以文明优越超越文明共存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不是高度自治,B错误;C和题干无关;D错误,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A
随堂演练
【2024·河南洛阳期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这是因为( )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基本权利
我国坚持了符合国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解析】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B错误;题干中“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无关,与改革开放无关,故C、D不符合题干。
C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随堂演练
【2024·江苏镇江】某社区回、满、蒙等民族居民占了近一半,这里经常举办“百家宴”“社区邻居节”,各族群众像亲人一样聚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该社区的和谐稳定彰显了(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有很大差异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分析,该社区的和谐稳定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ABC在题干中均未体现。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一起课件”,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