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滋养心灵 课件(共3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滋养心灵 课件(共3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温故知新:
笔记3.★如何爱护身体?P75-76①②③
①爱护身体,应当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②爱护身体,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爱护身体,应当积极、主动、科学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10.2 滋养心灵
本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八课
生命可贵
8.1 认识生命
8.2 敬畏生命
第十课
保持身心健康
10.1 爱护身体
10.2 滋养心灵
单元导语
思考并回答: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参见单元导语)
答案与解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生命,帮助同学们从认识生命到敬畏生命,从守护生命到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为我们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9.1 增强安全意识
9.2 提高防护能力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上 10.2《滋养心灵》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健全人格】知道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懂得精神世界的充盈对于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在生活中磨练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增强生命韧性。(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4)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77-80页的内容,时间3分钟。
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4.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2.如何滋养心灵?
3.心理健康的表现。
新闻链接: 看哭全网的12岁小女孩
观看材料并回答:你认为紫云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人说:“紫云是不懂事、矫情。”对此,你怎么看待?
▲少女为何双眼空洞:12岁少女郭紫云,在被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连续一周没有进食了,她的双眼空洞,没有神采,毫无生气可言。起初,父亲郭百彦认为女儿紫云只是胃里有些不舒服,但医生对她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后,并未发现紫云有任何身体不适的症状。随后,医生决定给紫云进行一次心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答案与解析:紫云遇到的是心理健康问题。紫云双眼空洞、无法进食是心理疾病的症状表现,并不是不懂事、矫情。心理健康容易被人忽视,我们应该重视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P77生活观察
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参观博物馆
经典诵读
茉莉花茶制作
(3)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滋养心灵的重要性)P77
①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②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新闻链接: 青少年精神及心理健康状况
▲青少年精神及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测试结果表明,紫云这个只有12岁的孩子患有中度的焦虑和重度的抑郁。紫云这种现象,在中国青少年中并不罕见。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达到4%-8%,检出率约为24.6%。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孩子患上了“空心病”,精神空虚,生活缺乏动力,浑浑噩噩没目标。
思考并回答: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遭遇心理危机,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究竟有何重要意义?
03
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P74蓝字
02
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01
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笔记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①②P77③P74
小学时,小俊学习成绩很好,上初中后,成绩却不太理想。他逐渐失去了自信,学习状态很差。在发现自已的问题后,小俊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经过老师的疏导,小俊的状态越来越好,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1)小俊为什么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师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
(2)你有哪些调节自身状态的好办法?
上初中后,小俊的成绩不太理想,让他失去了自信。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他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又无法自我调节,所以寻求了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专业帮助。
①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 。 ②运动锻炼。 ③向朋友倾诉 。 ④自我暗示。 ⑤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①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P77探究与分享如何走出心理困境
2.★如何滋养心灵?
知识卡片:“心理健康”的内涵
内涵: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P78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①智力正常;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⑨有自信心;⑩有心理耐受力。
笔记3心理健康的表现?p78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科普小知识:什么是异常心理
1.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狭隘 表现为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4.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5.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6.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科普小知识:什么是异常心理
你知道525心理健康日吗?
“5.25心理健康日”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灵成长和健康。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在这一个爱自己的节日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更有意义。
思考:设立心理健康日给我们什么启示?
看视频思考“丽”志人生 “娜”样精彩!
观看材料并思考:你从董丽娜的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生命力量?我们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首位视障播音硕士:“在我迷茫,在我困难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说,坚持住啊,很快它就会过去的。我们普通没有关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到极限,这本身就是不普通。”在董丽娜追梦的路上,她的脚步从不停歇。
上课听不懂
和老师有矛盾
被同学嘲笑
比赛失败
你有过以下的经历吗?你怎么看待这些经历?
成长中你遇到过哪些“不如意”的事?
BY YUSHEN
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有挫折与坎坷有起伏与波澜。就像一幅心电图一样。有高潮与低谷。
生活就像心电图——
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
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
笔记4.如何保持心理健康?P78①②
①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②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P78方法与技能: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巴黎奥运张雨霏收获铜牌后:铜牌不代表失败,它证明了我有这个实力,我依然期待在我调整状态后再一较高下。
分析:张雨霏使用了哪种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生活观察:阅读课本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看图并回答: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
答案与解析:开放题。例如,我曾经多次参观过博物馆,博物馆里的文物使我感受到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深深地被文物蕴含的工匠精神所震撼。每次参观完博物馆,我都感到精神世界得到了丰富,能够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日常生活中,努力创造幸福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活动或体验,可以增加心灵的丰盈程度,丰富我们的精神?
2.★如何滋养心灵?P78-79
②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a.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b.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
c.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P79
▲董宇辉的成长故事:董宇辉,一个来自贫困农村家庭的青年,通过不懈努力和热爱阅读,以双语直播和独特的直播方式获得了大量关注和喜爱。他曾在直播间分享:“读书并不会让你马上成功,而是让你在遭遇低谷的时候,给你一种崛起的力量。”
笔记2.★如何滋养心灵?①②P78-79
①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②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
精神世界。
笔记6怎样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P79①②
①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气与能力;
②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启思导行: 保持身心健康,我们在行动
课后活动: 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并整理至少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小组合作,续写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议书。




10.2滋养
心灵
(1)良好的生命状态需要健康的身体、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2)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3)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滋养心灵
如何滋养心灵
(1)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2)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2)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本课小结:
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10.2 滋养心灵
▲ 本课重难点:
重点:滋养心灵的做法;
难点:保持心理健康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如何滋养心灵
保持心理健康
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良好的生命状态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3
课堂练习
1.【2024内蒙古中考】下列选项对漫画《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努力的谦辞》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不同的人对待命运的态度不同
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
③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无法改变的
④面对挫折要增强生命的韧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对挫折的认识。①④:漫画《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努力的谦辞》,启示我们不同的人对待命运的态度不同,面对挫折要增强生命的韧性,故①④说法正确;②:观点虽然正确,但在漫画中没有体现,故②不符合题意;③:没有正确理解漫画寓意,故③错误;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2.【2024甘肃中考改】生命是宝贵的,守护生命既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又要滋养我们的心灵。下列选项能体现滋养心灵的是( )
①共青团新团员入团宣誓
②劳技课上制作传统剪纸
③了解自己的药物过敏史
④积极参加消防安全演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滋养心灵、爱护身体。①②:加入共青团,制作传统剪纸,都是丰富精神世界的表现;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了解自己的药物过敏史,有利于保护身体健康;参加消防安全演练,有利于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两个做法都有利于爱护身体,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
课堂练习
3.【2024江苏中考】“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游泳运动员张雨霏在比赛失利后,认识到与他人的差距,改变技术,选择从零开始,经过刻苦磨砺涅槃重生。这启示我们( )
①战胜挫折,迎难而上
②磨练意志,增强韧性
③特立独行,我行我素
④充盈生命,拒绝冷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正确对待挫折。①②:符合题意;③:“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是一种不正确的态度,不符合积极面对挫折和努力进取的主旨;故③错误;④:“充盈生命,拒绝冷漠”在材料中未体现;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
课堂练习
4.【2024山东中考】中国香港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3个月大时,因眼癌摘除眼球,她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一点一点学会了弹钢琴。学习唱歌时,也要先把旋律背下来,用千遍的练习熟读歌词。她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20岁时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她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增强生命的韧性,做更好的自己
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要付出自己的爱心
③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④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增强生命的韧性、做更好的自己、实现梦想的途径。①③:说法符合题意;②: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萧凯恩自身为实现梦想的努力,而非他人对她的帮助,故②不符合题意;④:说法过于绝对,努力只是实现梦想的重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唯一条件,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3
课堂练习
5. 心态有好也有坏。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如同我们生命里的两棵树,会结出不同的果实,积极乐观的心态是生命活动中深层的活力之源。生活中,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摆脱抑郁、烦恼的心态,出现了心理危机,我们应( )
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
②憋在心里,独自承受,任其发展
③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④主动向心理健康老师、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保持心理健康。①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生活中出现了心理危机,①③④做法正确;②:憋在心里,任其发展,不利于身心健康,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3
课堂练习
6. 【2024江苏中考改】2023年12月,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下列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学校美育活动是( )
A.开展防震演练
B.举行书画比赛
C.开设劳动课程
D.举办法治讲座
【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丰富精神世界。B:分析可知,举行书画比赛属于美育活动,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有助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故B符合题意;ACD:A有利于提高防护能力,C有利于培养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D属于法治教育;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
课堂练习
7. 【2024四川中考】5月17日,年仅14岁的中国滑板队选手崔宸曦在上海参加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经过两轮比赛后,带伤的她分数落后,但她没有气馁,迅速调整状态,最终以位列第五的成绩赢得了奥运积分。她的经历告诉我们( )
A.经历挫折,定能走向成功
B.参加比赛,方能为国争光
C.借助外力,才能战胜挫折
D.调整自己,正确面对挫折
【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正确面对挫折。D:符合题意;A:经历挫折不一定就能走向成功,“定能”的表述过于绝对;故A错误;B:为国争光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只是参加比赛,故B错误;C:战胜挫折主要依靠自身的意志和努力,借助外力并非是战胜挫折的必要条件,故C错误;故本题选D。
3
课堂练习
8. 【2023山东中考】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对磨练意志的认识和把握。A:题文中诗句包含的道理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是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体现具有坚强的意志,A说法正确;B:意思是但愿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不辞辛劳与艰苦走出荒僻之山林,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C:意思是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体现出对人才的期待和变革的信心;D:意思是不要担心此次远游遇不到知己,天下没有人不认识你啊,是对朋友的劝慰,表达的是友情;故本题选A。
启思导行: 保持身心健康,我们在行动
课后活动: 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并整理至少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小组合作,续写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议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