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中国担当》教学设计课题 3.1 中国担当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北京宣言的签订背景,引导学生学会以全球视野与辩证眼光认识并正确对待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 健全人格:通过了解中国援助巴勒斯坦的新闻,增强学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意识与愿望。 责任意识:通过撰写演讲稿活动,能对中国担当有正确认识和理解,感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和形象。核心 问题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积极作为的表现? 中国在哪些领域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怎样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承担国际责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学 方法 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设计意图时政评说 教师点评,鼓励为主。 学生说评时政 培养核心素养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构建第三课思维导图 启思合作学习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 2024年7月,14个巴勒斯坦派别在中国首都北京齐聚一堂,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北京宣言》。此次和解对话由中国政府促成,旨在结束巴勒斯坦内部多年的分裂,促进民族团结。和解对话的顺利举行标志着巴勒斯坦政治进程的重要转折点,也为未来的和平与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和解对话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也凸显了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积极角色。 启智 导入新课一、积极有作为 情境一:当前世界局势 思考: 1、当前世界局势,哪些国家正在发生战争? 2、中国本土无战争,这些争端与中国有关系吗? 图片:巴以冲突、黎巴嫩以色列爆发边界冲突 情境二:中国行动 为缓解加沙地带人道主义严峻局势,中国政府持续向巴勒斯坦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思考: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展现中国有担当的事例吗? 分析:中国有担当的事例 情境三:中国实现自身的发展 自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成为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国家。 思考: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中国为世界发展的哪个方面作出的贡献?“精准扶贫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大会文件”说明了什么? 情境四:十四五规划——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思考:中国这样做有何目的? 总结:中国有作为、有担当的表现 二、贡献中国智慧 情境五:中国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 材料一:2013年9月6日,“中国方案”首次在外交舞台上被提及。外交部部长王毅介绍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有关情况时说,我们将为世界奉献更多的中国智慧,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传递更多的中国信心,同各国一道,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思考:你能列举出来我国为世界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吗? 素材:中国对外经济援助 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 材料:2024年6月,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作重要讲话,全面阐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思考:这些中国方案的提出,说明了什么? 总结:中国如何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思 总结互动学习 思考: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部分同学认为:1.我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你是否赞同,为什么? 2.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应不惜一切代价帮助他国,你赞同吗? 总结:在为世界发展作贡献的同时,我国应注意的问题。课后作业 中国的大国风范不仅在于重视自身发展,增强自身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更在于责任的积极担当,行动的实在落实,以及对其他国家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全球发展的贡献,中国的大国担当顾及全球共同命运。 现请你以“中国担当”为题写150字演讲稿。 导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