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目录导入新课1新知探究2课堂练习3拓展延伸4导入新课12016年有一位女性被评为了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委会给她的颁奖辞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词哪位?为什么?屠呦呦女,药学家,于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中国中医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 让·安德森评价)荣誉及奖项感动中国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颁奖词新知探究2201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本文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以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写作背景以两个并列的名词作为标题,将青蒿素的发现置于人类征服疾病的宏大背景中,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发现青蒿素的重大意义。“一小步”突出了其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满含民族自豪感,又表现了作者谦逊的胸怀。青蒿素 :人类 征服 疾病 的 一小步解释说明战胜,揭示了青蒿素对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疾病——疟疾的疗效明确了青蒿素的医药学地位和里程碑意义,显示了作者的谦虚态度点明了这篇获奖感言的科研对象解 题知识拓展疟疾写作背景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22O5。青蒿素为无色针状结晶,因其具有特殊的过氧基团,它对热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分解。青蒿素是治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也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青 蒿 素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周期性发作的虫媒传染病。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在1940年代,我国每年的疟疾感染病例高达3000万,直接受疟疾威胁的人口在3.5亿左右。地处热带的云南思茅更为严重(如今普洱市市区)。季羡林曾在《赋得永久的悔》中这样描述:1938年和1948年,这里暴发了两次恶性疟疾,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患病死亡,清末七八万人口的市镇,新中国成立时仅剩九百余人,人口损失超过85%。所以疟疾一直是一个全球广泛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知识拓展疟疾疟疾介绍字音识记屠呦呦怎么走到这“一小步”的?内容梳理缘由引言发现青蒿素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中医药的贡献内 容对中草药的好奇心和热衷;深厚的学术支撑。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克坚攻难,执着探索,重视传统。勇于奉献;团结协作。谦虚谨慎;事实求是。勇于探索与创新。文化自信。缘 由第一部分(1-4):引言,讲述获奖是由,就获奖表达感谢以及追溯自己的医学初衷;第二部分(5-15):讲述青蒿素从发现到成药的过程;第三部分(16-20):讲述青蒿素的发现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重要作用;第四部分(21-25):概述近年来中医药学的卓越贡献;总括主体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发现)从分子到药物(提取)影响世界(传播)发展与超越(超越)总结(以时间为纵线来介绍)【思考1】理清文章思路,划分层次并分析文章结构特点结构特点①:采用“总—分—总”结构:过渡自然,结构严谨① 用小标题领起各部分内容,简明概括。本文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让读者一目了然。② 采用了“总—分—总”,条理清晰。开头总写发现、提取青蒿素的经过,第2、3、4小标题具体写研究工作的过程,第5小标题总括中医药学的贡献,结构严谨。③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顺序行文,过渡自然,符合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先写青蒿素的研究普及,再写对双氢青蒿素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符合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前写青蒿素的贡献,后写中医药学的贡献,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顺理成章,升华了文章内容。结构特征① 自己热衷于中草药研究,有扎实的专业功底。② 领悟了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人体和宇宙的精妙思想。③ 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精髓。【思考1】从第三段看,哪些因素促成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①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开展研究工作的使命感。②写“523 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③强调团队的作用,不贪功,客观公正。【思考2】为什么先写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①通过引文,读者可以更直观的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给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映了传统医书的价值。②省去引文,表明上看似简洁,实则语言干瘪不生动,减损了文章的说服力。【思考3】“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这一引用是否能删?为什么①发现提取阶段。发现青蒿素的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疟效果,并通过查阅《肘后备急方》,改变传统的加热提取方式,抗疟效果提幅度提升;②临床试验阶段。开展临床试验,以身试险确认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的安全性,并奔赴海南开展治疗工作;③分离提纯阶段。分离提纯,得到抗疟的有效成分。④制成药物阶段。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成分变成药物。【思考4】阅读第二部分,思考青蒿素药物的制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发展和超越”具体是指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优势:①比青蒿素的疗效大大提高;②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③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④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思考5】阅读第四个小标题下的内容,思考: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药名(治疗方案) 治疗病症青蒿素砒霜石杉碱甲活血化瘀芍药苷保健运动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疟疾白血病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思考5】从最后一部分看,中国医学对人类有哪些贡献?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① “一小步”将青蒿素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进行了客观定位,满含民族自豪感。但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又只是“一小步”,因为这只解决了众多疾病之一;②“一小步”也可见作者的谦逊胸怀;③同时“然而,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比如中药砒霜、千层塔等也被用于现代医疗。这些例子只不过是中医对人类馈赠的沧海一粟。而中医药这座传统宝库拥有的丰富的宝藏则是无尽的。提示:文章的哪一段,最能呼应这个标题文章的最后一段: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思考6】文章标题为“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我们知道,青蒿素是人类的一个重大发现,作者为什么说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既强调了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与奎宁的发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隐含着奎宁的发现也涉及其他因素的信息。整句话也运用了类比说理,以奎宁的发现得益于对金鸡纳树的利用来说明传统中医药学对青蒿素发现的重要性。【思考7】分析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问题探究(2)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①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就人类征服疾病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这只是解决了众多的疾病之一。②“一小步”作者用“一小步”来形容自己发现青蒿素的贡献,体现了作者谦虚的态度。同时,这里也照应了本文的题目。(3)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良药。“毫无疑问”说得斩钉截铁,强调只要对传统医药继续探索,传统医药就会带给人们丰厚的回馈。问题探究(4)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加点部分,通过准确列举一连串数量庞大的数字,客观真实的反映了研究过程的艰难,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工作量之大,过程的繁琐,从侧面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与精神。问题探究(5)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很难”“似乎”模糊性词语的运用,恰恰体现了用语的准确性,说话留有分寸,符合客观实际情况。问题探究(6)“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这两处都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充分生动地肯定了青蒿素的价值,又表达了对祖国中医药学的热爱、赞美、感激、崇敬之情。问题探究(7)“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充分表明中医药宝库还有很多领域值得人们去探索、发现,中医药的研究、开发工作大有可为,只要人们付出努力,中医药将会对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问题探究①列数字,如“2000种中草药”,更加具体、真实,具有说服力;②举例子,如“《肘后备急方》”,增强真实性;③作比较,如“比之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效果提高近十倍”,突出强调;【思考8】文章中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问题探究①以第一人称讲述,更加的真实、自然。措辞准确、态度谦虚,也充分展现出了一个优秀医学者的人格魅力;②在相对专业的知识介绍中,体现出科学性、严谨性、周密性;③使用小标题,更具层次性和条理性。【思考9】本文有哪些艺术特点?请尝试分析问题探究【思考9】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发展:我们团队后来将双青蒿素发展成药物,也尝试用青蒿素和双青蒿素治疗其他的疾病。超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优势:疗效提高近十倍;复发率很低;在分子中引入羟基,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机会。问题探究课堂练习3①屠呦呦从小饱含对医学的敬畏和好奇,并将好奇转化为热衷,积极投身于医学工作中;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专业能力强;并且重视中医药学的传承,善于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经验,勇于创新;热切希望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造福人类;③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面对多重困难,坚持研究与实验;④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查阅大量医药典籍,积极开展临床试验;⑤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她的科学研究与国家民族的需要以及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思考1】再读全文,总结屠呦呦团队取得卓越成就的因素有哪些?客观方面主观方面①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有抗疟药物的客观需求这一研究工作具有强烈的使命感;②中国政府重视与国际方面的合作,并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③团队的力量。有一个由专业研究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拓展延伸4精神感悟课堂总结本文介绍了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以及后续的发展和超越,强调了中医药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呼吁人们重视对中医药宝库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高度的责任感、创造性和献身精神。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屠呦呦作者语录《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