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诊断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诊断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考试时间:2024年 11 月 4 日14:00至16:30]
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诊断测试
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考试时间 75 分钟,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48分)
1.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改革开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
④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这说明了党的奋斗目标是( )
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 为人民服务
C.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增进民生福祉
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有助于解决这个矛盾的事件有( )
①上海市从人力、物力、财力结对帮扶云南省
②我国重视“三农”问题,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有保障
④2024年7月27日至8月11日,第33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提升,泥巴路变成柏油路,在村口就能坐公交,建基站,开通5G信号,直播卖农货,小山村连上大世界……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提升( )
①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②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③有利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④体现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飞速发展,呈现出一幅美美与共的融合新画卷。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让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下表述与材料不符的是( )
A.党和政府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B.改革开放增添了社会发展的活力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同步富裕 D.重视三农工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6.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下列古语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②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④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推出众多民生礼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这表明我国( )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B.实现发展成果绝对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C.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D.始终坚持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8. 云岭大地,数字之力加速赋能,一个个特色产业向“数”而兴。一点手机,就可“掌控”果园的温度和湿度;登上电商平台,农产品很快出村进城……数字乡村蓬勃发展( )
A. 完全改变了村民的行为方式 B. 可以解决农村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C. 增进福祉,让村民生活更美好 D. 说明创新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9.华为注重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在诸多技术领域摆脱了西方公司的垄断控制,成功研发出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对5G技术的掌握程度排名全球第一,在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拿下了大量5G订单。这说明( )
①打造中国品牌要拒绝引进外来先进技术
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③快速开拓市场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④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A.①④ B. ②④ C. ①② D.②③
10.2024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取得了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努力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科技工作者努力创新是因为( )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③创新能增加财富,消除地区差异 ④创新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是强国兴省的必由之路。创新和改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并驾齐驱的连带。下列对改革和创新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②改革通过创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④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如下图所示)。据此,你认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③教育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④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中国式民主不仅要求全过程,还要求高质量。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的统一。下列有关公民参与的话题,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小赵秉持“谁弱势,票就投给谁”的态度参与了社会生活投票选举——民主选举
②小李就《2024年度昆明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征求意见稿)》积极提意见——民主决策
③小新就滇池临街商铺生活污水处理向政府反映,并得到妥善处理——民主监督
④小安对“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协商民主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近日,昆明某社区开展2024年“院坝协商”议事活动,大家畅所欲言。这一活动( )
①搭建了连心桥梁,拓宽了民意表达的渠道 ②丰富了民主形式,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体现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民主真谛 ④增强了基层民主活力,共促社区和谐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分别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35个选举单位,其中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68名,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从人大代表的组成可以看出全过程社会主义民主具有( )
A. 广泛性 B. 真实性 C. 集中性 D. 权威性
16.“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建、大家管”,在昆明市某村,家家户户门口都贴着村规民约“三字经”。这是村支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拟定的。“小村规”的拟定体现了( )
①坚持民主协商,充分发扬民主 ②实行民主管理,积极行使民主权利
③进行民主选举,维护合法权益 ④促进民主决策,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下列“某市民生实施项目的流程图”表明了( )
A. 全过程人民民主使人民意愿得到充分体现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C. 选举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行使民主的权利 D. 人民直接参与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工作
18.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曾用一段比喻生动地诠释了民主一词:“民主不应该是可口可乐,全世界一个味道,我就知道很多中国人都喜欢北冰洋汽水,事实表明民主不能先入为主,民主没有固定模式。”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
B.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C.我国公民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符合中国具体国情
19. 2023年3月13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正式发布。在此次立法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两次审议,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些信息表明(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权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C.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保障了公民依法行使国家立法权
D. 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0.自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一批重要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这表明( )
A.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实行善治 B.我国法律体系已经非常完善
C.法治要求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D.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1.以下是部分法律条文中融入道德理念的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将道德理念融入法律条文这一做法( )
A.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 B.有利于厉行法治,加强法治宣传
C.有利于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 D.要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22. 2023年9月,历时1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新时代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 促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C. 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D.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建设者
23.下列民族精神与其产生历史时期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历史时期 民族精神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长征精神
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焦裕禄精神
C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脱贫攻坚精神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抗疫精神
A B. B C. C D. D
24.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 )
①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②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简答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30分)
25.(6分)【时事述评 学以致用】
“时事述评”是我们上课常用的学习方式,其环节包括“时事叙述”和“学科点评”。
示例:传音手机-不在中国卖的中国手机品牌,由于解决了黑人朋友照相美颜的难题,成为“非洲手机之王”,市场占有率非洲第一、世界第四。
学科点评:这说明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时事叙述一:从“嫦娥”探月到“嫦五”回家,从“蛟龙”入海到航母入列,从北斗组网到月取壤……中国以一系列创新成就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1)学科点评: 。 (3分)
时事叙述二:2024年上半年高铁总共开通了三条,池黄高铁,巴南高铁,兰张高铁。这三条高铁都属于高铁区域连接线,属于路网加密的线路,沿途覆盖人口不多,经济欠发达。
学科点评: 。 (3分)
26. (12分)【共享发展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战略部署。云南省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省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共享发展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6分)
材料二:2023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节选:这五年,云南省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0万人实现“挪穷窝”“斩穷根”,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云南省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6分)
27.(12分)【追求民主价值 建设法治中国】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设置了以下教学环节,请你参与其中。
环节一 围绕“参与民主生活”学习主题,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小明:我们社区因遛狗不栓绳、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等现象,居民们意见很大。对此,居委会组织居民代表共同沟通商讨解决方案。
小强:为全面落实《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方案,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在云南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小丽:每到晚上闪烁的霓虹灯总是照到我家里,严重影响家人休息。为此,我向人大代表建议,要求完善法律,加强光污染治理。
结合同学们的所见所闻,阐述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6分)
环节二 收集并分享法治素材,感受中国法治建设。
(2)结合材料,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请你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出可行性建议。(6分)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22分)
28.【擘画时代梦想 同绘盛世华章】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正阔步前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某校开展了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关注2023年云南省高质量发展信息。
202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成绩1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成绩2 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 成绩3 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
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上图所反映的信息并分析其原因。(6分)
活动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新质生产力”一词,被首次提出。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不仅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还被列为了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
同学们通过搜集整理,制作了如下展板: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请结合展板内容,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提升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6分)
活动三:砥砺前行,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近年来,云南在文化和旅游“双强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以丰富多样的文旅特色成为很多人的诗和远方。以下是同学们制作的云南文旅手册:
历史文化名城: 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建水古城、巍山古城、会泽古城、通海古城…… 红色旅游景点: 昆明“一二·一”纪念馆、寻甸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元谋龙街红军横渡金沙江渡口…… “网红”打卡地: “最美自驾”怒江公路、白鹤滩水电站、弥勒东风韵、斗南花市…… 异国风情: 瑞丽体验中缅边贸特色,腾冲感受中缅印商贸历史,河口领略瑶族与越南风情……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云南应如何继续建设文化和旅游“双强省”?(6分)
活动四:勇担重任,践行梦想
谱写云南新篇章,我们要唱响实干兴滇的主旋律,新时代的云南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4)请你以“勇担时代重任,实现青春梦想”为主题写一份宣讲提纲,号召广大青年共同谱写云南新篇章。(4分)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诊断测试
初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A D C C A C B B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C A A A D D D C C C A
二、简答题(共30分)
25.(6分)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3分)
(2)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共享发展成果等。(3分)
(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6.(12分)
(1)①党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③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④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任意答出以上3个要点,每点2分,共6分)
①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⑤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任意答出以上3个要点,每点2分,共6分)
27.(12分)
(1)(6分)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⑤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任意答出以上4个要点,可得满分;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6分)①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③国家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④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⑤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任意答出以上4个要点,可得满分;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22分)
28.(22分)
(1)(6分)
反映的信息:①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这反映出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②从图2可以看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这表明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③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3分)
分析原因:①党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推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同时也为居民增收创造了更多机会。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这得益于国家一系列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对民生的重视和保障。 (任意答出其中2个要点,可得3分。考生围绕题意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6分) 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②必须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④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任意答出以上3个要点,每点2分,共6分)
(3)(6分)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④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⑤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⑥发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⑦传承和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任意答出以上3个要点,每点2分,共6分)
(4)(4分)①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②勤奋学习、刻苦钻研③胸怀梦想、求真务实,满怀激情,锲而不舍,用劳动开创美好生活;④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等(考生结合自身实际,观点明确,内容积极向上,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