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欧姆定律核心素养通过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进一步体会用图像来说明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揭示物理规律的优越性.教学设想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第一节的内容: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通过交流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去探究、体验物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体会用图像法分析和归纳得出物理规律.并体验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学生实验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教学中,在小明、小华讨论的基础上,由同学们进一步发散思考,提出自己就设计调光灯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电压究竟多大是合适的 当电灯由暗变亮的过程中,电流是如何变化的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等等.这里电流是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的物理量,电压是可以用电压表测量的物理量,电阻也是可以测量的物理量,那么,电流、电压、电阻是否存在定量关系就有可研究的基础.在学生提出上述问题并进行讨论的前提下,请同学们大胆进行猜想或假设,进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教学目标物理观念理解欧姆定律,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科学思维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解释有关问题.科学探究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欧姆定律的内容2.用物理方法经历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难点1.如何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来设计实验;如何用物理方法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2.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物理规律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也是本节的难点之一,运用数学工具和数中分析问题的方法对物理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而得到规律教学突破本节课通过探究活动,在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与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进行实验,进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与归纳得出实验结论.在探究活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体会用图像法来说明物理过程,揭示物理规律的重要意义,从而体验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老师适当的启发下,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不断完善实验方案.为了数据处理方便和易于发现规律,实验前先让学生讨论得出:改变电阻时,取3个阻值成倍数关系的不同电阻;改变电压时,同样取3个成倍数关系的电压值.分析在此基础上的实验数据,学生极易发现数据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PPT课件(从网站的搜索欧姆的生平简介和贡献,查找相关应用).2.干电池(带盒)4节、导线(7根)、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器(5Ω、10Ω、15Ω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开关一个.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2.干电池(带盒)4节、导线(7根)、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器(5Ω、10Ω、15Ω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开关一个.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回忆:请同学们想一想,“活动14.1 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中,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回忆并交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关.点评:从此开始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二、猜想提问:你认为电流和电压有什么定量关系 学生利用自身的实践经验回答:电压越大,电流越大.提问:电流和电阻又有什么定量关系 学生利用自身的实践经验回答:电阻越大,电流越小提问:电流和电阻又有什么定量关系 学生利用自身的实践经验回答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点评:利用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得到猜想.当然可能有其他猜想,教师不反对.用实验来检验.三、方案的设计提问1:为了研究以上两个问题,你采用什么方法 讨论、交流:控制变量法.提问2:要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用什么显示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呢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来显示电压和电流提问3:如何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呢 交流、讨论: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如何变化提问4:准备选取几组数据进行分析 如何选取电压的具体数值将有助于我们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提示:让电压成倍增加,观察电流有没有成倍增加.提问5:如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呢 交流、讨论: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观察电流如何变化.提问6:准备选取几组数据进行分析 如何选取电阻的具体数值将有助于我们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提问7:在上述的设计中,第一步要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以及第二步要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该在电路中怎样设计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 交流讨论:在电路中加入滑动变阻器.并设计出最终的电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设计出一个合适的电路(见图14-3-1).图14-3-1提问8: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是什么?学生回答:电源、导线、电阻器(5Ω、10Ω、15Ω各一只)、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点评: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逐渐深入引导学生交流与讨论四、实验及数据搜集提问:在实验前、在连线中以及闭合开关前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后交流汇报:1.开关要断开;2.滑动变阻器要调到最大的位置;3.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的选择等.布置实验任务,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巡查,注意观察学生:有没有按计划实验;有没有注意连线的注意点;有没有将电压成倍增加;有没有将数据记入表格.学生自主实验,教师提醒.实验及数据搜集:目的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目的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次数 电阻 电压 电流 次数 电阻 电压 电流① ①② ②③ ③点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数据采集五、评价与交流提问:分析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分析后回答: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左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提问:你的猜想正确吗 分析思路是什么 点评:指导学生对各组的结论进行汇报、交流.注重图像法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手段分析后回答.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可在课本第98页图14-12中画出坐标U-I正比例图像关系).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回顾:这与你的猜想吻合吗 点评: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问:能否对以上两个方面的结论进行综合学生井行交流、讨论,尝试对两结论进行综合.分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将结论进行对比,并可发表不同看法.提问:的结以用I=U/R表达吗 将学生的结论与欧姆定律进行对比: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讲解: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期(1827年)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一条关于电路的重要定律.幻灯片展示介绍:欧姆和欧姆定律的得出过程.欧姆定律的公式:如果用U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I表示这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可以写成如下公式变形公式和U=IR.单位:I(A)、U(V)、R(Ω);1A=1V/Ω点评:通过实验的结论推理和分析得到欧姆定律.通过介绍物理学家欧姆的故事,增进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并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对欧姆定律的公式、单位及变形公式进行学习.六、欧姆定律的初步应用过渡: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1)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3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2)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3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物理量了.(3)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统一单位思考例题1:见课本第99页.对问题进行评论,注意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学生读题.根据题意教师板演,画好简易电路图,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通过电流的表示方法等,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解题过程要写出根据公式,然后代入数值,要有单位,最后得出计算结果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按要求解答.由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学生板演毕,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教师小结.思考例题2:学生读题,画好简易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由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学生板演完毕,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教师小结.讲述: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作伏安法.介绍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点评:通过例题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欧姆定律的运用和理解,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性。七、实验过程的误差分析提问:你在上述实验中,有没有存在误差 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部分小组的数据出现了偏差,引导学生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交流提问:你认为你在实验中有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下次实验时要注意自己的什么问题 点评:通过这两问加深学生的对电学中误差产生原因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反思的好习惯.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精神八、交流与小结请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1.本节课学习的知识;2.本节课的探究经历;3.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九、布置作业(1)对本节课中数据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把分析原因记录在课本适当的位置上.(2)对例题进行分析,认识例题中体现了什么办法和思想 (3)对本节课的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本节课的实验中的收获以及不足.(4)完成课本第100页练习第2、3题板书设计第三节 欧姆定律1.问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2.猜想:(1)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方案设计:(1)电路图;(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4)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5.结论:(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 9成反比;(2)表达公式变形公式和U=IR单位:A、V、Ω1 1A=1V/Ω6.交流与评价.教学探讨与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利用以前学生的电学经验进行猜想2.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的指导应详细,在探究前要指导学生对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应侧重于对方案的实施进行检查,如观察学生对实验的要求、目的有没有清楚,有没有按计划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有没有都参加、实验的数据有没有整理记入表中等。3.对于数据的整理、分析,可用多种方式,如倍数分析、图像分析等.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老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自主地设计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充分给足学生讨论和分析的时间,合理设计方案并不断地完善,如:改变阻时,取3个阻值成倍数关系的不同电阻;改变电压时,同样取3个阻值成倍数关系的电压值,通过分析数据,找出成倍数的关系,及运用图像法的分析手段,总结出欧姆定律.补充资料欧姆定律及其适用条件欧姆定律是德国科学家欧姆于1826年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定律表明:在稳恒电流条件下,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由表征导体性质的量——电阻R来决定,用公式表示,即为在通常温度或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对于电子导电的导体(如金属),欧姆定律是一个很准确的定律.当温度低到某一温度时,金属导体可能从正常态进入超导态.处于超导态的导体电阻消失了,不加电压也可以有电流.对于这种情况,欧姆定律当然不再适用了。在通常蛊度或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像电解液(酸、碱、盐的水溶液)这样离子导电的导体,欧姆定律也适用.而对于气体电离条件下,所呈现的导电状态和一些导电器件,如电子管、晶体管等 欧姆定律不成立欧姆定律成立时,以导体两端电压为横坐标.导体中的电流I为纵坐标,所做出的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这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它的斜率为电阻的倒数.具有这种性质的电器元件叫线性元件,其电阻叫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欧姆定律不成立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而是不同形状的曲线.把具有这种性质的电器元件,叫作非线性元件- 1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