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我的动物朋友”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为学生提供了三个关于动物写作的情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写动物,本课是在学生习作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尝试,即鼓励学生把感受到的名家描写动物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抓住动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观察,也可以根据情境的需要,有所侧重的描写动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但是在表现方法上比较直白、单一,需要向单元中的名家作品学习方法。
课时目标:
1.学习名家描写动物时用到的表达手法,并能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这些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片段;
3.分享自己修改后的内容,学生评价。
评价任务:
总评:学生是否在文章中表达出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方法评价一:是否将动物的特点写清楚
方法评价二:是否把“我”写进去
学习活动:
一、谈话导入,展示片段
师:“奔跑,飞舞,驻足,凝望;这些可爱的动物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作家对动物朋友的喜爱之情。
为了写好动物朋友,本单元学习之初,我们就发布了“我的动物朋友作品展”征稿启事。课前,我们还试着写了一个小片段,抓住动物的一个特点,表现喜爱之情。
师:我选择了两位同学的作品与大家分享。
师:这是潘梦琪和赵梓芮同学的作品,请这两位同学上台读给大家听吧。读的时候要读清楚,其他同学也要听仔细(眼神交流),他笔下的这只小动物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对小动物的喜爱呢——咬字清,语速放慢,语调有变化。
师:这个片段写了小鹦鹉的什么特点?(淘气)你从哪些语句能够感受到潘梦琪同学对这只小鹦鹉的喜爱?请你说
生:“十分可爱”“触感软和”“历历在目”
师:这个片段有什么不足之处吗?哪位同学能给提点建议?(预设:特点不够突出,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表现不足)
师:你听得认真,所以评得准确。
(出示第二篇,过渡)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赵梓芮同学的作品,请读……
师:这个片段介绍了银龙鱼的什么特点?(挑食)
师:哪些地方能让你感觉到作者的喜爱呢?
生:“酷”“挑食、贪吃”感受到喜欢
师:你的评价很到位。为了让赵梓芮同学写得更好,我们能不能为她提点建议?
(突出表现“挑食”这一个特点,多举事例,弄清楚挑食和贪吃的关系)
师:老师通过对这一片段的批阅发现,同学们确定要写的动物及其特点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表达喜爱之情,也就是——(生齐读板书:如何写喜欢)。这节课,老师就教给大家写喜欢的两个法宝。
二、法宝一:把特点写清楚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单元导语中给我们提出这样习作要求: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老师要问一个难一点的问题,写出喜欢和写清特点有什么关系?
生:喜欢动物就是喜欢动物的某个特点
生:喜欢就能写出特点
师:那能写好动物的特点,就说明作者……
生:很喜欢
师:你们真厉害,说得真准确。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名家的作品,请看:
师:老舍先生写了猫的什么特点?(古怪、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喜爱)
师:老舍笔下的母鸡又有怎样的特点呢?(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表达了(喜爱之情)
师:丰子恺先生写了一只什么样的白鹅呀,(高傲)他这样高傲,丰子恺先生是否喜欢呢。(字里行间都透着喜爱之情)
师:作者把动物的特点写清楚了,就能够表现出喜爱之情。因此,老师教给大家写喜欢的第一个法宝就是把特点写清楚。(板书:把特点写清楚)
师:要怎么把特点写清楚呢,我们还是要去课文中学习。请看(出示课件)
师:这段文字写的是(白鹅的叫声)。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出鹅叫声的特点的?
师:第一句话,请你来读……
师:读了第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其实就是说鹅的叫声很大。作者用第一句话就亮出特点;(贴板贴:亮出特点)
师:请你读后面的内容……鹅的叫声这样大,所以鹅可以像狗一样干什么呢(看守门户)
师:举了白鹅看守门户的例子,就是为了表现白鹅的叫声大的特点师:这就叫列举事例表现特点。(贴板贴:列举事例)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看这段文字,丰子恺先生用了许多表现叫声的词语来表现鹅叫声?你发现了吗?
生:“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师:是的,你读懂了作者。用上丰富的词语更能够突出特点,给人深刻印象。这叫做丰富词汇突出特点。(贴板贴:丰富词汇)
师:同学们,要把特点写清楚,可以利用这样三个小妙招。此外,我们还可以模仿老舍先生使用明贬实褒的表现手法,表达我们对动物朋友的喜爱之情,也能让片段增色不少。接下来,我们就试着用上这样的方法修改我们的片段。
写之前,我先向大家展示我们的星级评价标准。
师:明确了标准,我们就开始修改吧,给大家 8 分钟的时间。
师:好,时间到。我们请两位同学来分享自己的片段。
生 1 分享(符合 4 个标准即可,略有欠缺),生据星级评价标准评定星级。
【评价】你自己觉得这个片段能得几颗星?(自评)其他同学同意吗?哪位同学能给他评价一下?他写的怎么样?(学生评)你听得清楚,评的到位,很有水平。(教师评)
生 2 分享(词汇不够丰富)。生据星级评价标准评定星级。
【评价】他能得到几颗星呢?哪位同学能给出评价?(三颗星,词语运用不够丰富)
【评价】你有一双火眼金睛。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的习作片段都和这位同学的一样,词语稍微匮乏一些,但是老师相信,这些同学今后一定会有意识地去积累词语。
三、第二招:把“我”写进去
师:那么,现在,在来不及积累词语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写好喜欢呢?老师教给大家第二个法宝——把“我”写进去。(板书:把“我”写进去)
师:把“我”写进去,有很多种方式,让我们再来回顾名家的作品。
师:这是《白公鹅》的一个片段,白公鹅的生活里有没有我的参与?(有)
哪位同学找到了关键语句?(出现关键语段,指名读)
师:我和白公鹅为什么打官司呢?我想在这片水塘(钓鱼),而白公鹅却想
(在水里玩耍)
师:在这样一来一往中,我们有了互动,也就有了喜爱。把“我”写进去的第一种方式就是写与动物的互动(贴板贴:互动)
师:再看这段文字,那些语句能够表现平日里作者和猫是如何相处的?
生: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者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这些语句让我们了解到作者就在……这些猫的身边
师:文中所呈现的都是老舍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接触,才把猫写得如此惹人喜爱。因此,把“我”写进去可以写一写对动物的观察和接触(贴板贴:观察 接触)
师:还有《母鸡》的这个片段,“我”在哪里呢?
生:我改变了心思……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我的这些想法让你感受什么?(对母鸡态度的转变)
师:是的,与动物长久的相处,就会让我有所思,有所想。写出所思所想,自然表现出喜爱。 (贴板贴:所思 所想)
师:文章中,作家和他们喜欢的动物在一起;生活中,我们也和自己喜欢的动物在一起。同学们,你们看。(同学们与动物在一起的图片)
师:在这一张张的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开心 喜欢)
师: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与小动物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可以写一写和动物朋友的互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的观察和接触,以及与它们相处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再来修改一下自己的片段吧。现在开始。(5 分钟)
师:同学们,时间到,我们再请两位跟我们分享他修改后的作品。
【评价语】积极分享当然好,认真倾听更重要
预设 1:好文章就是这样改出来的
预设 2:你对自己的修改满意吗?
预设 3:讲述了我和……之间的趣事,……真是你的好伙伴
预设 4:从你的语气中,我听出了你的喜爱
预设 5:你的动物朋友跃然纸上,让我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它。
预设 6:xx 这个词用得真好!一下子就把 xx(特点)的 xx(动物)送到了大家的脑海中。
五、课上总结,发散运用
师:听到同学们的心声,老师被你们和动物朋友之间的情谊所感动。临近尾声,哪位同学想说说这节习作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 1:我学会了写喜欢时可以用上“把特点写清楚”“把我写进去”的方法。
师:你可真会总结!请你一定要在自己的习作中用上这些方法。还有想说的吗?
师引:这样的方法除了可以描写对动物的喜欢,还可以写一个人,写一处景,写一个事物
生 2:都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
师:课下,请同学们继续完善自己的习作,积极地向“我的动物朋友作品展”投稿吧。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设计:
根据本节课学到的方法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并与同学们分享习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