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金桥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金桥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金桥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11月语文检测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数量、播出热度、社会关注度居高不下,开拓了大众化、生活化的荧屏世界,展现出影视剧制作的新风貌。《人世间》《山海情》《大江大河》《父母爱情》等电视剧,通过普通人、家常事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时代洪流,剧中有血有肉的平凡人物,让故事更接地气。
最是真实动人心。金滩村,马得福在西北的风沙中建设家园,带领村民们种蘑菇脱贫致富;松山岛,江德福一家在东部的海风中守护着祖国的海疆……现实题材电视剧呈现着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实的喜怒哀乐、真实的命运变迁,以鲜活生动的影像记录下时代阔步前行的足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走红说明,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优秀的文艺作品需要做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社会现实与艺术想象有机统一。
人民是文艺之母。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经久不衰的关键。现实题材电视剧从社会热点、民生关切中获取创作灵感,将人们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生育、养老等话题作为创作主题,并从微观个体的视角进行电视艺术演绎,因而能够让观众有置身剧中的代入感,在不知不觉中引发情感共鸣。这说明,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现实题材电视剧展现着微观个体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人世间》作为一部以当代中国历史为背景的时代剧,以周秉昆一家几十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讲述普通人物的命运变迁展现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不仅让宏大叙事通过具体细节变得可知可感,也通过艺术的方式揭示出时代进步的奥秘,即每个人的拼搏奋斗,汇聚成了推动时代前行的强大合力。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流行,说明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在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在人民的奋斗中汲取创作的养分,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就能创作出更多彰显当代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摘编自赵梦《以优秀作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材料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标度,为文艺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与创作源泉。近年来,围绕重大历史节点和主题,广大文艺工作者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
无论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还是扶贫攻坚主旋律题材剧《山海情》,抑或是讲述中国抗疫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都是有口皆碑的文艺佳作,多时空、多维度展示了党和人民团结一心,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卓越历程,映现出用奋斗成就梦想、以实干赢得幸福的时代底色。
这些作品为何会“出圈”,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情感温度、获得生活启示、激发精神力量。正是文艺工作者自觉地融入人民奋斗的时代征程中,将文艺创作实践积极融汇于民族复兴大业中,用心用情地描述我们所处时代的丰富多彩,才能为中国奋进、人民奋进、民族奋进留下炽热的记录。“相比玄幻、穿越等题材,这些现实主义作品扎根实际、源自人民,充满了烟火气。用心投入、用情体验、用力表达,不辜负时代的作品才更容易打动人。”胡智锋说。
在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创作中,与党的革命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有关的文艺作品更是精彩迭出。何建明的《革命者》,丁晓平的《红船启航》,余艳的《守望初心》等,都在历史场景的复现中凸显了党史、新中国史中的重要事件或重要人物。文学创作一直是文艺事业的重心所在,这些作品别具精神的内力与艺术的魅力,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与诸多的启迪。
随着文化发展的丰富和多样化,文艺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伟大时代与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充满张力的建设性关系。文学属于社会,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发展,不再简单地在“自律性”审美逻辑中“任情”生长,而是在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和自由而解放的辽阔天空中实现升华,呈现出新意义。文学艺术作为社会的“另一种存在”,从批判和否定现实存在的审美意义和合理性倾向,转变为一种耦合式、合作式的“生产性”相互关系,生活因此更加充满希望。
(摘编自段丹洁《中国文艺奏响时代奋进凯歌》)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题材电视剧必须完全真实地还原生活场景,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B.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实现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又要坚持人民的根本立场。
C.文艺创作只要深入人民、了解人民,就一定能创作出具有深沉力量和隽永魅力的作品。
D.现实题材电视剧仅聚焦于普通人的琐碎生活,难以展现宏大的时代主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题材电视剧通过具体细节让宏大叙事可知可感,揭示了时代进步的奥秘。
B.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地描述所处时代,才能为中国奋进、人民奋进、民族奋进留下炽热记录。
C.只有充满玄幻、穿越等元素的文艺作品,才更容易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
D.随着文化越来越丰富和多样,文学艺术创作不再简单地在“自律性”审美逻辑中“任情”生长。
3.下列名言最能体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观点的一项是( )
A.每部杰作是激情迸发的产物。——迪斯雷利
B.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习近平
C.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
D.艺术是永恒的,时间则是瞬息即逝的。——朗费罗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色。
5.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优秀文艺作品应具备哪些要素才能更好地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里不仅“大(dà)海(hǎi)”与“花(huā)开(kāi)”有叠韵,而且“面朝大海”四字的平仄与“春暖花开”四字恰好相反,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律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②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③在不同文化中,韵律都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便于沟通,二是便于记忆。而“沟通”不仅仅是一个“雅俗共赏”的问题,也涉及诗人与诗人、诗人与读者之间如何建立一个公共的渠道,以便于在这个渠道中磨练某些精妙的技艺,传达种种微妙的体验的问题。韵律的重心与其说是关于“如何写/评价一首好诗”,不如说是关于诗人与读者、诗人与诗人之间是如何“交流”的。
④无论古今,有韵律或者韵律感强的作品从来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杰作(反之亦然),韵律更多是关于诗歌给读者传达的东西究竟在哪些方面是公共性的或者可以共享的,它在不同的诗人之间也建立了一个可以相互比较和传承的共同通道。这个问题对于当代中国诗歌而言或许更为迫切,因为“韵”之离散的背后是诗歌“交流”的公共渠道的消失,这是自由诗面临的最本质的文体问题,而可诵读性与可记忆性的削弱只是这个大趋势的两个表征。
(摘编自李章斌《“韵”之离散:关于当代中国诗歌韵律的一种观察》)
材料二:
①中国当代诗效法国外诗歌的更多。因国外诗歌注重诗本身的存在而大多无韵,无韵也渐渐成了中国当代诗的主流,《诗刊》《星星》等诗歌杂志几乎看不到有韵的诗歌,这个态势还会长久发展下去。
②当代诗人,觉得再写有韵的东西,简直是一老土。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相对个体化、多元化的社会,过去那种大一统的世界意识与言说形态已然崩散,与此几乎同时崩散的是语言中的“韵”(韵律意识和韵律密度)。当代诗人多少有着一种反抗公共规则(包括韵律规则)的“集体无意识”,所以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整齐对称的诗句,他们不愿意去写,也不推崇。在他们看来,诗歌重要的不是视觉上的整饬和听觉上的旋律感、节奏感,决定诗之能否为诗的重要依据是诗歌对生命深层世界提示和呈现的能量之强弱。他们在写作时不仅不太倾向于取悦大众读者,甚至连一般的知识群体也不怎么顾及。这也导致传统的阅读者,尤其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阅读者越来越郁闷,对新诗深感不适,甚至不屑一顾了。在他们眼里,形式产生内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诗词大家,不也是在五言、七律、七绝和词牌的限制中成就了大名吗?
③当代诗歌虽无韵,但还有顿。所谓弃韵而就顿,“顿”就是诗的节奏感,有“行顿”和“句顿”,有“匀顿”和“变顿”,有“大顿”和“小顿”,有“跨行”与“断行”,追求的也还是诗的一种旋律美。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就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诗的本质是显示而非说教。艾青说:“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是诗;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不是诗。”诗之无韵,告诉我们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诗还可以写得不像诗。近些年,主张口语入诗的“第三代诗”反传统、反意象、反崇高、反理想、反假激情,甚至诗歌形式也反其道而行,加剧了诗歌形式的混乱,纯美流畅的诗歌很难再见到了,可是我们反传统,反的应该是那些因袭的碍于发展的东西,绝不是偏激地反对一切。
(摘编自王霁良《对当代诗无韵的一点看法》)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为流传的诗句多使用便于记忆的韵律,但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却排斥这种写法,这导致当代诗可铭记性不强。
B.诗歌韵律的重心不仅是如何写好诗,而且是直接向读者传达公共性或可共享的东西,在创作者间建立比较和传承的通道。
C.无韵诗在国外诗歌中较为多见;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当代诗歌杂志中,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读者对此不适应。
D.诗歌无韵化并非意味着完全放弃形式,作者认为,所谓弃韵就顿,体现的是在形式上对旋律美的追求。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所以成为名句,正是因为使用了重复、对称等基本韵律原则。
B.可诵读性和可记忆性的削弱,不是当代中国诗歌最需关注的,因为这只是诗歌“交流”公共渠道消失的表象。
C.材料二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对比当代诗歌和传统诗歌的分歧,来展示两类诗歌群体对诗歌的不同态度。
D.引用朱光潜和艾青这些大家的言论,分别证明“诗的本质是显示而非说教”和诗歌重要的是内容而非形式的观点。
8.下列各项中,不能反映出“当代诗歌被边缘化”这一现象的选项是( )
A.每年岁末,诗社举办的诗会,参与者稀少,诗歌写作交流日益呈现出“圈子化”的倾向。
B.结合了声音和视觉艺术的现代数字媒介,几乎颠覆了传统的媒介,近年来诗歌刊物锐减。
C.“兼职诗人”现象较为普遍,诗人往往同时又是官员、教授、商人、歌手、报刊编辑等。
D.学校课本内当代诗歌很少,专门研究当代文学的教授们,对90年代以来的诗歌了解不多。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当代中国诗歌缺少韵律的成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是也。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上有过弗规谏,下有善弗傍荐。下比不能上同者,此上之所罚而百姓所毁也。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
国君者,国之仁人也。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湊湊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
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所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节选自《墨子·尚同上》)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A明乎B天下之C所以D乱者E生于F无政长G是H故选I天下之J贤可者K立L以为M天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姓”在文中指平民,但战国之前“百姓”指贵族,如《诗经·小雅·天保》中的“群黎百姓”,郑玄注为“百姓,官族姓也”。
B.“三公”是一种爵位。爵位是古代天子或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赏,相传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C.“傍”,文中指的是访求,与《木兰诗》“双兔傍地走”中的“傍”意思不同。
D.“五刑”指古代五种轻重不等的刑罚,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所指各异。在秦以前指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古时期由于百姓之间相互残害,导致有余力的人不能互相帮助等,进而造成天下混乱,民众犹如禽兽一般。
B.天下大乱的原因在于没有君主,所以只要选择有才能、品德好的人做天子,天下即可达到清平大治的境界。
C.民众判断是非曲直要以上面的意见为准,而不能与下面相互勾结,这样就能做到上面所要惩罚的就是百姓所要非议的。
D.天下混乱是由于没有符合天意的好的领导,因此墨子主张要选择“仁人”“贤可者”来担任国家各级领导并有效治理国家。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是也。
(2)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
14.联系文本谈谈你对墨子“尚同”主张的理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古风(其十九)①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②。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③。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①本诗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当时安禄山攻陷洛阳,自称大燕皇帝。②明星:传说华山仙女名。③卫叔卿:传说服食云母成仙,曾乘云车、驾白鹿去见汉武帝。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风即古体诗,开篇写诗人想象登上华山的莲花峰,远远地看见手拿莲花的仙女明星迎面而来,“明星”二字使人联想到天上的星星。
B.本诗中“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霓为衣兮风为马”都描写了穿着霓裳做的衣服、凌空驾风而行的仙人,展现了仙人的超凡神韵。
C.诗歌前十句写游仙,后四句写现实。“俯视洛阳川”将前后两种境界完美衔接,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D.诗歌结尾写洛阳川到处是胡兵,生灵涂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权贵的蔑视。
16.本诗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 ”。
(2)《将进酒》中表现李白蔑视功名富贵,傲岸不羁的句子是:“ , 。”
(3)“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载体,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红城市接连崛起,打卡胜地次第涌现,破圈作品 ① ,爆款文创层出不穷……众多文旅深度融合现象让人欣喜。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旅游”的守正创新之道,在于 ② 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营养,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旅游内容和内涵,借助自然禀赋、科技创新为文旅融合提供技术支撑,形成古意十足、创意丰富、诚意满满、生意红火的旅游产业。文旅融合可以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进而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找到经济良性运转、社会和谐稳定与文化传承创新相得益彰的发展。各地文旅行业需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功课”,而不是心急火燎(甲)“抄作业”。这些年,一些以往文旅发展并不 ③ 的地区突然火了,引来不少城市、同行纷纷围观甚至同质模仿。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化竞争才是每一个地区、每一座城市的(乙)“破圈之道”。应该探寻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优势和竞争力。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结合文本分析甲、乙两处画横线词语中双引号的作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和庄子同为擅长辩论的学界(A),两人不但同时,而且所处之国相去也并不遥远,非但没有谋面,甚至在各自著作中也从不提及对方,缘何?孟子以儒之正宗自居,庄子则是批儒的(B),庄子缘何不批孟子?庄孟不见面,不相互评论,当与其个人追求有关。孟子肩负“舍我其谁”的天命之感以匡救天下,庄子则以“(C)”的方式隐于世间,道不同不相为谋。学术渊源的契合性,似乎也可为二者“不相攻击”提供参照。庄子之学固然承接老子,但就义理而言,同儒家多有契合。 ① ,批的是“假儒”,对于孟子这样的真儒,自然无须臧否。从孟子的角度来看,作为隐士的庄子,在道德上亦无甚瑕疵, ② 。庄孟二人是有机会见面的,但孟子本性不喜欢和人家往来,彼此学问又不同, ③ 。更何况,庄子脾气古怪,——性情同样高傲的孟子,难道会主动去吃闭门羹?此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孟子同告子、庄子同惠施,皆是(D)的“绝妙搭档”。既然二人各自都找到了“知己”,何必再找“第三者”?
2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楷模 马前卒 急流勇退 经天纬地
B.翘楚 马前卒 见好就收 经天纬地
C.翘楚 急先锋 急流勇退 天造地设
D.楷模 急先锋 见好就收 天造地设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抗金名将岳飞是英雄,开国领袖毛泽东是英雄,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是英雄,获得“两弹一星”勋章的于敏是英雄,未获得奥运金牌的巩立姣、石智勇等老将亦是英雄……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班级计划以“与英雄同行”为主题举行班会,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 2.C 3.C
4.①论证结构清晰严谨: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
②论证方法多样:举例论证,如文中列举了《人世间》《山海情》等现实题材电视剧;因果论证,如论证为什么能让“观众有置身剧中的代入感,在不知不觉中引发情感共鸣”时,运用了因果论证手法。
③语言表达准确、生动:使用专业的术语和准确的表述,如“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易于读者理解。
5.①内容真实且贴近人民:源于人民生活,关注民生热点,以真实场景和人物命运为素材,记录时代与人民的真实情感,让观众有代入感和共鸣。
②艺术表现与时代主题融合: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统一,将宏大叙事和具体细节结合,围绕重大节点和主题创作,展现时代底色与特色。
③具有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彰显中国审美和价值观念,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与伟大时代结合形成建设性关系,发挥积极作用,展现时代内涵与趋势。
6.B 7.A 8.C
9.①当代诗歌的文化群体发生改变,诗歌由公共性交流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②借鉴外国诗歌“注重诗歌本身的存在而大多无韵”的结果。③当代诗人的个体化写作意识以及他们对于诗歌韵律规则这一公共规则的反抗。
10.EGK 11.B 12.B
13.(1)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意义是对的,并以此来批评别人所认为的意义,因而相互指责。
(2)上面根据这些方面来进行赏罚,就必然十分清楚明白、审慎而可信。
14.①墨子认为,在国家出现之前,意见不能统一,各人有各人的是非标准,因而天下大乱。
②所以,他主张选举贤德、善良、人格高尚而又有智慧的人立为天子,然后选择贤者来任“三公”“诸侯国君”与各级的“正长”,以帮助天子统一民众的思想。
③墨子“尚同”的主张倾向于中央集权的模式,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5.D
16.①想象丰富。诗人“上莲花山”,由仙女邀请共登云台峰“高揖卫叔卿”,并与他们一起“凌紫冥”,虚构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天马行空、想象奇诡。
②神话传说(运用典故)。“素手把芙蓉”的仙女和“驾鸿凌紫冥”卫叔卿,都融入了道家神话传说,创造了奇异瑰丽的神话世界。
③意境瑰丽奇伟。莲花山、明星、太清、云台、霓裳、广带、紫冥等意象,色彩明丽,意境瑰丽奇伟,表现了诗人超脱现实、独善其身的出世思想。
④超凡脱俗的形象。诗歌中的仙女明星穿着霓裳做的衣服,飘带轻拂,素手把芙蓉,飘拂而来,气质脱俗。
⑤以虚衬实,构思独特。诗人想象的神仙世界越美好自由,越能反衬安史之乱造成的生灵涂炭的现实,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百姓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叛军的憎恨。
17.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8.①不胜枚举(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②孜孜不倦 ③显山露水 19.①语序不当,应将“多样化”放在“旅游需求”前面。②成分残缺,应在“发展”后面加“路径”。 20.①甲处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这里的“抄作业”指模仿。②乙处的引号起强调作用。突出、强调“破圈之道”的重要性,引起读者的注意。
21.C
22.①庄子批儒 ②故亦无须评点 ③就不会见了
23.例文:《与英雄同行,铸时代辉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次以 “与英雄同行” 为主题的班会上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 英雄,是时代的脊梁,是民族的精魂,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134。
英雄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回首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抵御外敌,他的爱国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世无数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开国领袖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新中国,他的雄才大略和坚定信念,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领导力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一心一意为兰考人民谋福祉,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奉献,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精神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无私的奉献和对人民的忠诚;获得 “两弹一星” 勋章的于敏,隐姓埋名,投身于国防科技事业,为我国的核武器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的专注和奉献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工作者的伟大与坚韧。还有那些未获得奥运金牌,但依然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巩立姣、石智勇等老将,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诠释了体育精神的内涵,为我们树立了坚持和奋斗的榜样1。
与英雄同行,就是要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爱国,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更是一种坚定的行动。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当今时代,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爱国精神依然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源泉。我们要把爱国之情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英雄同行,就是要学习他们的担当精神。英雄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从不退缩,而是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时候,我们要以英雄为榜样,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逃避和推诿。
与英雄同行,就是要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英雄们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与英雄同行,还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英雄观。英雄不问出处,无论在哪个领域,只要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就是英雄。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也不能以名气大小来评判英雄。同时,我们要尊重历史事实,客观公正地评价英雄,不歪曲、不诋毁英雄形象。
同学们,让我们与英雄同行,在英雄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努力学习,奋勇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以英雄为榜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新时代的英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让英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身上发扬光大,铸就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