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阳光测评初 一 地 理 2024.11(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仰望星空,繁星点点,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也是宇宙繁星中的一颗。图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图”,据此回答1~3题。1.地球在图中的位置为A.① B.② C.③ D.④2.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是①存在液态的水资源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 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④有适宜的大气环境A.① ② ③ B.① ③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② ④3.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① 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 ②2021年“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③ 2022年“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④2022年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下水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北京时间2023年9月21日15时48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取得圆满成功。图为我国宇航员在课堂中展示拍摄的地球照片,据此回答4~6题。4.宇航员在空间站看到地球表面上有A.倾斜的地轴 B.不同的符号 C.蓝色的海洋 D.交织的经纬网5.进入20世纪,航天事业进一步发展,这一阶段确证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地球卫星照片C.天圆地方的猜想 D.观察月食现象6.下列不能用来描述地球大小的一项是A.平均半径6371千米 B.赤道周长4万千米C.海陆分布比7:3 D.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成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7.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线自成一个圆圈B.纬线的长度都相等C.经线的数量有360条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B.乙、丙两地所在的经线长度相等C.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D.丙地位于最大的纬线圈上9.图中甲地的坐标是A.(30°N,90°W) B.(30°S,90°W)C.(30°N,90°E) D.(30°S,90°E)2024年3月23日晚8:30,世界各地城市纷纷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与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图为“参与活动的四大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0~12题。10.图中四个城市中,位于南半球的是A.堪培拉 B.伦敦 C.雅典 D.北京11.图中四个城市熄灯的先后顺序是A.堪培拉、北京、伦教、雅典 B.伦敦、雅典、北京、堪培拉C.堪培拉、北京、雅典、伦敦 D.北京、雅典、伦敦、塔培拉12.世界各地熄灯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纬度差异 D.海陆差异跨学科主题学习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于一体。苏州某中学“地理+”校园劳动实践教育初见成效。图为“校园劳动实践园布局图”和“教学区平面图”,据此回答13~15题。13.药材园位于苗木园的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14.图中的药材园、桂花园、苗木园及地理园四个地块,实地面积最小的是A.药材园 B.桂花园 C.苗木园 D.地理园15.学生打算在① ② 两块菜园种植植物,可行的是A.① 区域种植喜阳植物 B.② 区域种植喜阳植物C.① ② 区域都种植喜阳植物 D.① ② 区域都种植喜阴植物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及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家住苏州中心附近的小明一家准备周末去苏州博物馆参观,出发前用手机查阅地图,屏幕显示如图,据此回答16~18题。16.车行驶至现代大道,行驶方向大致是A.向东南 B.向东北 C.向西南 D.向西北17.在使用该地图过程中,还可对地图进行“放大”和“缩小”,操作中可以改变A.图幅的大小 B.比例尺的大小C.苏州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D.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18.此地图的特点是① 信息量丰富 ② 内容更新迅速 ③ 互动性强 ④ 不便于携带和储存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④高山滑雪是在大自然中的山坡上进行的雷上运动,具有鲜明的自然属性,是滑雪运动的象征与精华。图为“北京郊区小海地山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据此回答19~21题。19.① 处是A.鞍部 B.陡崖 C.山脊 D.山谷20.甲滑雪道的落差大约A.850米 B.950米 C.1050米 D.1150米21.图中四条滑雪道最平缓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山地的分布往往比较醒目,图为“世界地形筒图”,据此回答22~23题。22.横直亚欧大陆中南部的① ② 山脉是A.科迪勒拉、阿尔卑斯山脉 B.安第斯、喜马拉雅山脉C.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安第斯山脉23.对世界山脉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脉大多分布在非洲和大洋洲 B.很多山脉呈条带状分布C.世界最高峰位于① 处 D.山脉分布较为均匀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读海底地形示意图,据此回答24~25题。24.奋斗者号潜水器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A.① B.② C.③ D.④25.下列关于海底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中脊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B.海底地形比较单一,主要以大陆架为主C.洋盆一般指宽度较窄而又相对陡峭的大洋底部D.大陆坡的坡度最缓,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二、综合题(共三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一)保护海洋,合作共赢材料一:20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由中国、日本、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19个国家以及欧盟、非盟组成,2023年9月9日第十八次峰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此次主题为“一个地球、一个家园、一个未来”材料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海洋灾害影响日益严重。中泰两国不断加强海洋防灾减灾合作,共同筑牢“蓝色防线”,提升海洋灾害防治能力。从图可知,G20的成员国大部分位于_____,没有G20成员国分布的大洲是_____。① 国所在的大洲为_____,① 和② 两国所在大洲的洲界线甲是_____。G20峰会举办时,④ 国领导人将乘专机去印度参加会议,如图所示飞机需要穿过⑥_____。26. A.北半球和东半球 B.南半球和东半球 C.北半球和西半球 D.南半球和西半球27. A.亚洲 B.欧洲 C.南极洲 D.非洲28. A.欧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29. A. 土耳其海峡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30.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海洋约占地球总表面积的_____,保护海洋,离不开国际间的合作,泰国和中国在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有着诸多共识与合作,特别是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正成为国际海洋合作的典范,我们提倡保护海洋,因为海洋_____①是孕育生命的摇篮②蕴含丰富的资源③提供便捷的水运交通④底部高低起伏,形态多样31. A. 71% B.29% C.50% D.100%32. A. ① ② ④ B.① ② ③ C.② ③ ④ D.① ③ ④(二)精准扶贫,振兴乡村王村利用优势自然环境特点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下图是该村及附近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图示区域地形类型以_____为主,王村在乙、丙两地间修建了沿河步道,该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_____;图上乙、丙两地直线距离约2cm,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步道长约_____。图中② 山峰的海拔范围是_____;为发展旅游业,该村拟修建一处攀岩地,最适合开展攀岩运动项目的地形部位是图中_____地,最适合露营的是_____。33.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34. A. 由东向西 B.由东南向西北 C.由东北向西南 D.由北向南35. A.200米 B.300米 C.500米 D.1000米36. A. 800-900 米 B.900-1000米 C.1000-1100米 D.1100-1200米37. A. ① B.② C.③ D.④38. A. ① B.② C.③ D.④(三)聚焦航天,助推强国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国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探索之基——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_____纬度最低,更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_____方向,四大发射基地_____。39.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40.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41. A.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B.太原有太阳直射现象C.酒泉比太原先迎来日出 D.文昌位于热带地区[航天探索之心——载人航天技术发展]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3名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在轨第二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再获突破。上图为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图,由图可知本次在轨出舱活动任务期间,太阳直射点最接近_____,航天员即将迎来“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节气,此节气后一个月内苏州市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为_____。42. A. ① B.② C.③ D.④43. A. 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44. A.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B.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C.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D.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航天探索之梦——刷新太空中国高度]北京时间2023年8月10日12时03分,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其中包括颗智能遥感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它是中国首颗以人工智能载荷为核心、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人工智能卫星。左图中丙地处_____带。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当天,三地日出最早的是_____。运载火箭发射当天,地球运行至右图中公转轨道的_____之间,此时左图中甲地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当地球运行至右图中的① 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上。我国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可以_____。① 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② 利用外太空,快速实现外星移民的计划③ 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增强综合国力④ 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45.A.热 B.北温 C.南温 D.寒46. A. 甲 B.乙 C.丙 D.同时看到日出47.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48. A. 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有极昼49.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50. A.① ② ④ B.② ③ ④ C.① ② ③ D.① ③ ④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