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学习能力检测题
道德与法治
说明:
1.全卷共6页,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60分,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全卷满分
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上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
座号,再在考生号栏下写上考生号,最后用2B铅笔把考生号对应的地方涂黑。
3,进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素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学迹钢笔或签宇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城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素,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
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只交回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意要求的答案。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1.某校九年级开展了“我眼中的改革开放年抄报作品展示活动,下列观点可以纳入这一次手
抄报文字稿的有
A.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B.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C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D.改革开放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由此可见,党和国家致力于
①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经济高速增长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坚持同步富裕原则,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80多年前,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
中国》中这样懂憬未来中国。如今,先辈的梦想照进现实,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精神。因
为创新
A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是世界所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C.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D.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4.对漫画《考察高科技》解读任确的是
A.纸上谈兵式的伪创新会拖累创新步伐
B.一切的新科技自动演示都是科技创新
C政策扶持是企业获取专利的关键因素
题4图
D.创新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贵任担当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饭期中学习能力检测通一道德与法治
第1页(共6页)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A A B D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A A D B B C C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1.(1)红军身上彰显了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团结互助、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等精神品质。(4 分)
(2)选择小云的说法进行评析:小云的说法是错误的。(1 分)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
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1 分)虽然现在生活幸福了,但我国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
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压力、区域发展不平衡、外部环境复杂等。(2 分)传承长征精神,有利于增强民
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2 分)
选择小亮的说法进行评析:小亮的说法是正确的。(1 分)我国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转型
升级、科技创新压力、区域发展不平衡、外部环境复杂等。(2 分)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
容,是中华民族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1 分)传承长征精神,有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
念,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2 分)
2. (1)以上数据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
高。(4 分)
(2)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让盲人代表能够更好地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行使民主权利,体现了我国人
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是“看得见的幸福,摸得着的民主”。(4 分)
(3)我国能够书写新的绿色奇迹的原因:①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②坚
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④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
成;⑤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6 分)
3. (1)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①是适应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实践的需要;②是推动高质量发
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③是应对国际竞争、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6 分)
(2)广东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措施:①打开科技创新主引擎,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方面取
得突破;②找准产业发展着力点,推动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等新兴生产力发展;③抓
住转型升级关键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④增强高层次人才支
撑力,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4 分)
(3)宣讲提纲: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重要性。
广东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和任务。
青少年学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责任和担当,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等。(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