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南州高一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8月,科研团队在陕西汉中发现保存完整度较高的大熊猫化石(如图),初步判断该化石形成年代距今20万年至距今1万年。据此完成1-2题。1.该大熊猫生活的地质年代为(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 C.中生代 D.新生代2.此大熊猫化石所在地层中还可能出现( )A.原始鱼类化石 B.恐龙化石 C.古人类化石 D.三叶虫化石研究表明,太阳活动由太阳磁场驱动,太阳黑子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指示这一现象。太阳磁场会周期性发生反转,从而影响太阳活动周期性爆发。太阳磁周期被称为海尔周期,它涵盖了两个太阳活动周期。在太阳活动极小值时(低谷期),太阳的磁场接近偶极状态,有一个北极和一个南极,类似于地球的磁场。但随着进入太阳活动极大值阶段,太阳的磁场变得更加复杂,没有明确的南北极。据此完成3—5题。3.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两极4.海尔周期约为( )A.10年 B.11年 C.20年 D.22年5.当太阳磁场进入偶极状态时( )A.地球大概率会发生磁暴 B.地球两极极光范围较小C.全球无线电短波通信易中断 D.地球磁场相应得到加强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9月6日出现在海南省文昌市东偏南方向约170km的洋面上,强度等級为超强台风级,最大风力17级以上,其云系高度在16km以上。据此完成6—8题。6.受台风“摩羯”直接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为( )A.水圈 B.大气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7.台风“摩羯”的云系向高处延伸至16km,在其向上发展的过程中( )A.温度降低 B.湿度增大 C.温度升高 D.湿度不大8.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B.水圈是厚度最大的圈层C.各圈层之间相互渗透D.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质,有机质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光合作用是生物演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图为光合作用下有机质体(植物)的生成图。据此完成9—11题。9.参与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气体约占干洁空气(25km以下)体积的( )A.78% B.1% C.0.93% D.0.038%1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①人口减少 ②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③化石燃料的使用 ④火山喷发排放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提高植被覆盖度能有效缓解( )A.焚风效应 B.温室效应 C.冷岛效应 D.臭氧层空洞卷层云多分布于5500-8000m的高空,由冰晶组成,这些冰晶在低温条件下形成,并呈现出薄而均匀的云幕状。当太阳或月亮的光线穿过卷层云时,由于冰晶的散射作用,常常会在日月周围形成晕环,即日晕或月晕现象。下图示意卷层云形成的日晕现象。据此完成12—13题。12.卷层云常见于大气分层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13.卷层云常出现的大气分层( )A.大气以平流形式运动 B.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C.厚度存在季节性变化 D.大气温度呈逆温分布沙漠中的绿洲受高植被覆盖率的影响,白天气温明显较周边沙漠地区低,在沙漠中形成“冷岛效应”。右图为沙漠绿等压面洲高空等压面分布图。据此完成14—16题。14.“冷岛效应”形成时( )A.绿洲大气上升,带走绿洲废热 B.绿洲大气下热上冷,对流旺盛C.沙漠形成高压,绿洲废热外流 D.绿洲大气下沉,逆温现象明显15.符合“冷岛效应”近地面等温线或等压线分布的是( )A B C D16.“冷岛效应”控制下的地区( )A.污染物扩散迅速 B.空气湿度降低C.沙尘暴发生频率减少 D.昼夜温差增大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唐诗《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中写道:“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人类生活的太阳系为银河系中的一个普通的恒星系统,但却孕育了地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辉煌的人类文明。下图为天体系统图。(1)图中代表太阳系的是 (填写字母),代表银河系的是 (填写字母),代表地月系的是 (填写字母)。(6分)(2)诗句中描写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在天体分类上属于 。说出此类天体的共同特点。(6分)(3)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探测到的唯一具有生命的天体。请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2023年2月中下旬,欧洲大陆受形成于北大西洋的高压系统影响,南北部天气存在较大差异。下图为2023年2月21日23时欧洲西部部分区域气压形势图。(1)结合图示,写出下图中甲地大气的受力名称。(8分)a: b: c: d:(2)乙地的风向为 ;乙地的气压值范围为 。(4分)(3)比较甲、乙两地的风速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全长3500多千米,最后注入里海,流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伏尔加河干流总落差256m,地势落差较小。该河河道弯曲,流速缓慢,多沙洲和浅滩,两岸多牛轭湖和废河道。在伏尔加格勒以下河段,由于流经半荒漠和荒漠区,水分被蒸发,且没有支流汇入,径流量减少。伏尔加河在河口三角洲上分成80条汊河注入里海。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1)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分为I 、Ⅱ 、Ⅲ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4分)(2)假若在伏尔加河上修建水电站,水电站拦截水流,使得水电站上游水面增大,增大了河流水 量;上游水量变大,下渗量 (填“增大”或“减小”),地下径流量随之 (填“增大”或“减少”);水电站和水库可以调节地表径流量,使得河流流量季节差异变 (填“大”或“小”)。(8分)(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伏尔加河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海南州高一期中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D 2.C 3.A 4.D 5.B 6.B 7.A 8.C 9.D 10.B11.B 12.A 13.C 14.D 15.A 16.C17.(1)C K A(6分)(2)恒星(2分)共同特点:多为气态天体;体积、质量较大;能通过热核反应发光、发热。(答出两点,4分)(3)适宜的温度;比较厚的大气层;液态水的存在。(6分)18.(1)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8分)(2)偏南风 1015-1020hPa(4分)(3)甲>乙。(2分)理由: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较大。(或乙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2分)19.(1)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4分)(2)蒸发 增大 增大 小(8分)(3)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向里海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