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广西部分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联考地 理理(地理和生物同堂分卷。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本卷满分6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纸上。2.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回答选择题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纸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读我国疆域及邻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我国疆域和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热充足B. 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C. 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D. 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二位2. 与我国相邻的国家配对正确的是A. A—蒙古 B. B—俄罗斯C. C—印度 D. D—老挝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及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 196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25年4. 面对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变化带来的影响,国家适时推出“三孩生育”政策。下列对我国实施“三孩”政策理解正确的是①缓解人口老龄化 ②增加劳动力储备 ③提升社会消费能力 ④不再需要计划生育政策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歌曲《我爱2中华》中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完成下面小题。5. 该歌曲反映出A. 我国少数民族一共有56个 B.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 兄弟姐妹中人口最多的是满族 D. 台湾高山族不属于少数民族6.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 藏族 B. 维吾尔族 C. 回族 D. 壮族7.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 藏族—长鼓舞 B. 傣族—开斋节 C.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D. 高山族一雪顿节读图“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结合,完成下面小题。8. 关于图四甲乙丙丁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海拔高,雪山连绵 B. 乙地地形平坦,多喀斯特地貌C. 丙地沟壑纵横,黄土层深厚. D. 丁地有黄河注入,是我国内海9. 关于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 )①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②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③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④东高西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读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0.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 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B. 南北气温差别大C. 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D. 气温最高区域在青藏高原11. 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C. 地形地势 D. 昼夜更替《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 日起施行,制定该法有效加强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关于黄河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黄河的年径流量位居我国第一 B. 黄河航运价值高C. 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 黄河冬季无结冰现象13. 下列开发利用方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要求的是A. 上游增加放牧的牲畜数量 B. 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C. 下游修筑梯田,大力发展种植业 D. 下游开发航运价值,发展内河运输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 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其中①甲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②乙处流经巫山,水能资源丰富③丙处河道弯曲,水能资源丰富④丁处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15. 长江中游河道弯曲、多湖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行的措施是①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②退耕还湖,植树造林③疏通河道,促进行洪畅通④移民建镇,缓解人地矛盾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16.(8分)版图无小事,我们每个人都应提升对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和版图完整的意识,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8月28日,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2023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的主场活动在浙江德清隆重举办。在活动现场,共发布了2023年版的标准地图和参考地图879幅,其中包括标准地图20幅,具体为6幅中国地图和14幅大洲地图;以及参考地图859幅。下图为所发布的竖版中国地图中的一幅。(1)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写出钓鱼岛所在海域。(2分)(2) 南海诸岛中三沙市为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行政区,写出三沙市所属的省级行政单位。(1分)(3) 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要有国家领土主权意识,了解祖国疆域范围,在南中国海里有九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线内区域为中国南海。请在图中描绘中国的九段线。(2分)(4) 从海陆位置的角度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17. (7分)【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疆域和人口——从世界看中国【课题资料】资料一:两个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假期去感受我国各地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第一小组从图1中A地出发,沿着①铁路线到达B地; 第二小组从图1中C地出发,沿着②铁路线到达D地。资料二:下面是中国区域略图(图1) 及一些民族相关资料(图2)。【课题思考】(1) 写出第一小组出发点 A 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与行政中心。(2分)(2) 第二小组同学在D地见到了当地少数民族载歌载舞,该少数民族对应图2中a、b、c哪一个 并说出D地毗邻的甲国的名称。(2分)(3)第二小组的出发地C地位于东部沿海,这里人口稠密,而到达地D地人口稀疏。试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3分)18.(7分)每年的5月22日,我们庆祝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作为世界上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一地位得益于其广阔的国土和复杂的气候条件。这使得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种类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现在,请仔细观察我国的气候分布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左图中A为 气候,右图中b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2分)(2) 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说明我国气候具有显著的(填“大陆性”或“海洋性”) 特征。(3分)(3)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形成季风的主导因素是 ,试分析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分)19. (8分) 阅读图文信息,完成下列各题。“贝碧嘉”是2024年第13号台风,于2024年9月10日晚间被中央气象台确认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形成。9月16日清晨7时30分左右,以强台风级别登陆上海浦东。到了9月18日晚上11时,中央气象台宣布停止对贝碧嘉的编号。尽管台风贝碧嘉的规模不大,但其强度猛烈、移动迅速,对交通、旅游、农业生产和城市运行等多个领域造成了重大影响。下图展示了贝碧嘉登陆期间,即9月15日早上8时至9月16日早上8时,对浙江省带来的降水量。(1) 浙江省受台风“贝碧嘉”影响严重的地区主要有 市、 市。(2分)(2) 概述台风“贝碧嘉”的主要特征。(2分)(3) 描述浙江省受台风“贝碧嘉”影响日降水量的分布特点。(2分)(4) 简述减轻台风危害宜采取的措施。(2分)八年级上学期联考地理答案1. A 2. C 3. C 4. A 5. B 6. D 7. C8. A 9. D 10. A11. B 12. C13. B 14. A15. B16. (1) 东海 (2) 海南省(4)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亚洲) 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17. (2)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2) b; 哈萨克斯坦(3)C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降水较多,气候适宜,交通发达; 而D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18. (1) 温带大陆性;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 大陆性(3) 海陆因素;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19. (1) 舟山; 宁波;(2) 体型小,强度大,移速快。(3) 大致从东北向西南降低; 日降水量区域差异大。(4)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及时发布台风预警; 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切勿随意外出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