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诊断测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诊断测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考试时间:2024年11月4日14:00至16:30]
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诊断测试
初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48分)
1.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祖国的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说明( )
A.我们的身份具有不确定性,随时会发生变化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社会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D.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只致力于自我满足
2.从古代的“同砚”“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
A.法律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业缘关系
3.为了引导同学们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下列名言中最适合引用的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下列关于网络作用路径推导正确的是( )
A.云就医→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B.网上评议政府工作→提高文化传播速度→建设服务型政府
C.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径→拓宽了民主渠道
D.孙某发布网络谣言→依法行使言论自由→危害社会稳定
5.借助网络平台,由知名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该剧的爆火,取景地新疆阿勒泰的旅游热度持续飙升。网络助力阿勒泰火爆出圈反映( )
①网络营销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业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网络平台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④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6.“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最大挑战,是区分有用和无用的信息。”以下做法有助于实现“信息节食”目标的是( )
A.不断增加每天浏览网页的数量,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B.关闭所有社交媒体账号,彻底断绝与外界的信息联系
C.有选择性地关注信息来源,限制每天浏览信息的时间
D.充分利用网络,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随意遨游,打发时间
7.下边漫画告诉我们(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扩大了人民权利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8.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有序状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定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各种社会规范得以正常施行和维护;把无序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下面漫画反映的社会秩序是( )
A.社会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 C.公共场所秩序 D.交通秩序
9.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阿米尔说:“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这些名言警句共同说明( )
①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行
②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
③有秩序就必然影响、削弱自由,做人做事要懂得取舍
④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这告诉我们( )
A.规则约束自由 B.规则限制自由 C.规则一成不变 D.规则就是法律
11.在课后服务课上,“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们用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限行”“限速”“单双号”这些字眼,同学们并不陌生。对于有车族来说,却意味着失去行车的“自由和痛快”。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限行”“限速”限制了自由,背离了行车的本义
②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
③自由一旦受到限制会导致混乱与伤害
④“限行”“限速”虽然限制了自由,但也保护了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下列对古文理解不恰当的是( )
A.“敬人者,人恒敬之”——学会尊重他人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学会诚实守信
C.“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会平等待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14.1936年4月,一支红军部队经过杜正云居住的村子时,将一位病重的小战士托付给他的外公、爷爷和大伯等人照料。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表示一定尽力照顾好这位小红军。虽经积极救治,小红军还是病故了。每年清明节,杜家人都到墓前祭拜。杜正云也一直牢记长辈嘱托,把红军墓看好、守好。这则故事的题目最可能是( )
A.明礼遵规,友爱互助 B.孝老爱亲,律己宽人 C.脚踏实地,任劳任怨 D.笃守诺言,薪火相传
15.诚实守信既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更是我们个人的终生修为。下列做法体现了诚信这一品质的是( )
①小明主动向班主任检讨了自己违反班级纪律的错误行为
②某商家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补发了交易中漏发的货物
③吴某用十年的时间兑现了为儿子偿还生前债务的承诺
④小丽发现同学小红偷拿他人物品,答应为小红保守秘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罗某平在新浪微博发布帖文,侮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三亚市人民法院依法以侵犯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这告诉我们( )
①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法律法规
②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不可以违背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不可违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必将会受到刑事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绘制图表、思维导图、示意图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明晰概念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颖绘制的图示,下列图示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小红对看到的违法案件,按照案件性质进行分类。其判断正确的有( )
序号 事件 案件性质
①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主谋陈某志被判处24年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案件
② 某市居民赵某在闹市区占道经营,拒不服从城管人员的劝阻,并大骂城管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5天,并罚款200元。 民事违法案件
③ 网络博主因烹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判拘役5个月 刑事违法案件
④ 李某不按合同约定将货物发给张某被判赔偿损失 行政违法案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对如表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张某在送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窃取他人物品。据此,依照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张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①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多次窃取他人物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被告人郑某某己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④拘役和罚金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八年级小宇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用。小宇想通过诉讼为爸爸讨回公道,但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用。这时小宇可以向______请求帮助( )
A.法律服务所 B.律师事务所 C.公证处 D.法律援助中心
2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②诉讼是人民检察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③诉讼通常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④诉讼是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2.从诉讼的种类来看,右图中民告官的诉讼属于( )
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刑事诉讼
D.经济诉讼
23.11月6日,经山东省监委指定,青岛市监委对中国银行日照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徐浴泉涉嫌严重违法犯罪问题进行了检查调查。经查,徐浴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涉嫌受贿犯罪;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特别巨大,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犯罪。从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来看,徐浴泉的行为( )
A.应受到刑罚处罚 B.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C. 触犯了刑法 D.极度不正义
24.下列图中,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共6分)【明理践行 弘扬美德】
故事一 故事二 故事三
在重庆有一条特殊的地铁线——轨道交通4号线,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搭乘地铁去市区卖菜。当地人给这条地铁线起了个名字,叫“背篓专线”。乘坐“背篓专线”的菜农,无意间说了句,“年纪大了,听不太懂普通话语音报站名”。“背篓专线”很快给出回应:重庆话版报站,马上安排。 陈廷海,他将村民交给他的百万斤油莱籽售卖给油脂厂,却因油脂厂老板不见踪影,背上98万元债务。为偿还210户乡亲的欠款,他17年来风雨践诺,被网友称为“信义老农”。 曾盈之,她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注册深圳义工4年。截至2022年11月,她的志愿服务时间累计已达1177.8小时。
品读以上故事,请谈谈你的感悟。(6分)
26.(共12分)【善用网络 理性参与】
【网络陷阱】昆明市某中学开展了以“合理利用网络”为主题的主题探究活动。小沂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随着网络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网上的违法信息、不良信息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2022年9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518.8万件。 “天天玩手机不写作业”“不好好上网课,偷偷打游戏”,疫情期间,青少年沉迷网络成为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新华社7月6日发布消息,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15款移动App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
(1)针对学习小组搜集的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分别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6分)
【我的倡议】
倡议书网络空间文明秩序的建立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为此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向全校学生发出“争做四有好网民”的行动倡议。(注:“四有”即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我建议: XXX 2024年11月4日
(2)请你将倡议书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6分)
27.(共12分)【自由有度 遵守规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男士不停地大声打电话,旁若无人,引得来客们不断侧目而视,最终把马女士的孩子惊醒,哇哇直哭。当马女士劝说男士打电话小声点儿时,该男士却说:“打电话是我的自由!”
(1)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上图男士打电话人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6分)
为了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某市交警在城市主干道路口安装了监控设备用来抓拍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结果,记者采访时发现在有监控的路口,行人都能按照信号灯指示过马路,但是没有安装监控设备的路口“中国式过马路”依然存在。
(2)请你根据材料二谈谈,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自觉遵守规则?(6分)
28.(共22分)【预防犯罪 善用法律】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某校八年级(2)班分组开展了下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分析案例预防犯罪】
第一组的同学搜索到一则案例并围绕案例开展探究。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多次作案,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根据案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6分)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相关调查显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某司法机关通过对部分未成年人罪犯的调查,制作了以下“未成年人犯罪轨迹图”:
(2)从上述轨迹图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6分)
【通过调查提高认识】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本年级800名学生为对象展开了问卷调查,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如果有人将你的照片修图丑化,在微信朋友圈转发造成了不良影响,你的选择是( )
能忍就忍自认倒霉 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请家长或老师帮助解决,必要时报警
10.8% 67.6% 21.6%
(3)上述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面对不法侵害,青少年应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6分)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诊断测试
初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祖国的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说明( )
A.我们的身份具有不确定性,随时会发生变化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社会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D.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只致力于自我满足
【答案】B
2.从古代的“同砚”“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
A.法律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缘关系 D.业缘关系
【答案】D
3.为了引导同学们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下列名言中最适合引用的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答案】D
4.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下列关于网络作用路径推导正确的是( )
A.云就医→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B.网上评议政府工作→提高文化传播速度→建设服务型政府
C.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径→拓宽了民主渠道
D.孙某发布网络谣言→依法行使言论自由→危害社会稳定
【答案】A
5.借助网络平台,由知名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该剧的爆火,取景地新疆阿勒泰的旅游热度持续飙升。网络助力阿勒泰火爆出圈反映( )
①网络营销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业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网络平台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④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6.“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最大挑战,是区分有用和无用的信息。”以下做法有助于实现“信息节食”目标的是( )
A.不断增加每天浏览网页的数量,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B.关闭所有社交媒体账号,彻底断绝与外界的信息联系
C.有选择性地关注信息来源,限制每天浏览信息的时间
D.充分利用网络,在网络信息的海洋中随意遨游,打发时间
【答案】C
7.下边漫画告诉我们(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扩大了人民权利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8.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社会有序状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定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各种社会规范得以正常施行和维护;把无序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下侧漫画反映的社会秩序是( )
A.社会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 C.公共场所秩序 D.交通秩序
【答案】D
9.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阿米尔说:“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这些名言警句共同说明( )
①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行
②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
③有秩序就必然影响、削弱自由,做人做事要懂得取舍
④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这告诉我们( )
A.规则约束自由 B.规则限制自由 C.规则一成不变 D.规则就是法律
【答案】A
11.在课后服务课上,“智慧之光”小组的同学们用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12.“限行”“限速”“单双号”这些字眼,同学们并不陌生。对于有车族来说,却意味着失去行车的“自由和痛快”。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限行”“限速”限制了自由,背离了行车的本义
②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
③自由一旦受到限制会导致混乱与伤害
④“限行”“限速”虽然限制了自由,但也保护了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下列对古文理解不恰当的是( )
A.“敬人者,人恒敬之”——学会尊重他人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学会诚实守信
C.“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会平等待人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答案】C
14.1936年4月,一支红军部队经过杜正云居住的村子时,将一位病重的小战士托付给他的外公、爷爷和大伯等人照料。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表示一定尽力照顾好这位小红军。虽经积极救治,小红军还是病故了。每年清明节,杜家人都到墓前祭拜。杜正云也一直牢记长辈嘱托,把红军墓看好、守好。这则故事的题目最可能是( )
A.明礼遵规,友爱互助 B.孝老爱亲,律己宽人
C.脚踏实地,任劳任怨 D.笃守诺言,薪火相传
【答案】D
15.诚实守信既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更是我们个人的终生修为。下列做法体现了诚信这一品质的是( )
①小明主动向班主任检讨了自己违反班级纪律的错误行为
②某商家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补发了交易中漏发的货物
③吴某用十年的时间兑现了为儿子偿还生前债务的承诺
④小丽发现同学小红偷拿他人物品,答应为小红保守秘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16.知名媒体人罗某平在新浪微博发布帖文,侮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三亚市人民法院依法以侵犯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这告诉我们( )
①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法律法规
②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不可以违背
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不可违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必将会受到刑事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17.绘制图表、思维导图、示意图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明晰概念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颖绘制的图示,下列图示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18.小红对看到的违法案件,按照案件性质进行分类。其判断正确的有( )
序号 事件 案件性质
① 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主谋陈某志被判处24年有期徒刑 刑事违法案件
② 某市居民赵某在闹市区占道经营,拒不服从城管人员的劝阻,并大骂城管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5天,并罚款200元。 民事违法案件
③ 网络博主因烹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判拘役5个月 刑事违法案件
④ 李某不按合同约定将货物发给张某被判赔偿损失 行政违法案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9.对如表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张某在送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窃取他人物品—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张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①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多次窃取他人物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被告人郑某某己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④拘役和罚金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20.八年级小宇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用。小宇想通过诉讼为爸爸讨回公道,但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用。这时小宇可以向______请求帮助( )
A.法律服务所 B.律师事务所 C.公证处 D.法律援助中心
【答案】D
2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②诉讼是人民检察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③诉讼通常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④诉讼是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B
22.从诉讼的种类来看,下图中的诉讼属于( )
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刑事诉讼 D.经济诉讼
【答案】A
23.B
24.下列图中,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25.故事一: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他人,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背婆专线”对菜农的需求给予关注,及时安排重庆话版报站,体现了对菜农的尊重。尊重他人,要平等对待他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尊重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背婆专线”站在菜农的角度考虑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换位思考的体现。尊重他人,要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人肯定和赞美。
故事二: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陈廷海老人的行为体现了践行诚信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赢得全社会的敬意,值得点赞。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
故事三:曾盈之具有友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积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关爱他人,热心帮助他人,无私奉献。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等。我们应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
26.(1)材料一: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这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有的侵害他人利益,有的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
材料二: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多余信息干扰人们的信息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材料三: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2)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⑤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⑥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等。
27.(1)【答案】这位男士的言行是错误的。①自由和规则不可分。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有打电话的自由,但是在公共场所大声打电话不能影响他人,不能超越自由的边界,该男子的言行超越了自由的界线,侵犯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在公共场所大声打电话违反了社会规则,不仅会受到舆论谴责,情节严重还会受到法律制裁。
27.(2)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③坚定维护规则。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等。
28(1)交友不慎(结交损友);沾染了不良行为;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等等。
(2)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学生的维权意识有待提高;学生的依法办事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法治精神有待增强等。
(4)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