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单元 显微镜的种类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数码液晶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物镜 转换器 载物台 镜臂 镜座 反光镜 遮光器 镜柱 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WF25x 特点与区别: 作用:放大物象 1.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2.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长度越短 3.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长度越长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低倍镜 高倍镜 5.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即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故使用过程中:先低倍后高倍 光学部分---目镜、物镜、反光镜(三镜) 100× 160× 6.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暗 特点: 反光镜有两面,平面与凹面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反光镜 作用: 反射光线 光学部分---反光镜 遮光器 作用: 调节光线 调节部分---遮光器 光圈 特点: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 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外界光线 反光镜 遮光器上的光圈 强 弱 平面镜 小光圈 凹面镜 大光圈 调节部分---遮光器、转换器、粗焦螺旋、细准焦螺旋(两器两螺旋) 转换器 遮光器 转换器 作用:转换物镜。 粗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作用:调节焦距, 升降镜筒的范围大——找物像。 细准焦螺旋 作用:调节焦距, 升降镜筒的范围小——使物像更清晰。 细准焦螺旋 功能配对 单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一转转换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反光镜,见白亮圆形视野 (一眼注视目镜,另一眼睁) 二转遮光器,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对光有三转,转换光与镜 1.对光调光 二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眼从侧面观物镜。 一放:把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对准通光孔。 三升:先粗后细转螺旋,双眼睁开看物体。 观察分三步,一放二降三升 2.调焦观察 1、对光调光 (白亮圆形) 一、转转换器选低倍物镜, 二、转遮光器选大光圈, 三、转反光镜。 2、调焦观察 一放:把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 二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眼从侧面物镜。 三升:先粗后细,双眼睁开。 单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对光有三转,转换光与镜 观察分三步,一放二降三升 从目镜内所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玻片上的物 视野里的像 判断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形状时,只需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即可看到实际的物像。 上下左右相反 思考:要使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须将玻片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 视野里的像 同向移动法 左上方 显微镜的图像移动特点 视野中出现污点的位置只有三个:目镜、物镜、载玻片。 污点位置的判断 判断方法:移动法 先移动玻片,若污点动则在玻片上。 若污点不动则在镜头(目镜/物镜)上。 转动目镜,若污点动则在目镜上,若不动则在物镜上。 1.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 B.对光时应先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应该薄而透明。 D.要使视野变亮,应调节准焦螺旋。 随堂练习 C 2.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要判定视野中的一个黑点是在物镜上,需要移动或转动的显微镜的结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② ③ ④ ① A 随堂练习 3. 同学A 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镜头组合中,应选择( ) A. 目镜16X,物镜40X B. 目镜16X,物镜10X C. 目镜15X,物镜10X D. 目镜5X,物镜10X A 4. 同学B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像偏左方——向右移动玻片 B. 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C. 视野较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D. 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A 5. 在载玻片上写上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 b B. d C. q D. p C 双目显微镜的结构 双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双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对光调光(白亮圆形) 一、转转换器选低倍物镜, 二、转遮光器选大光圈, 三、转反光镜。 2、调焦观察 一放:把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 二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眼从侧面物镜。 三升:先粗后细,双眼睁开。 单目显微镜使用步骤 双目显微镜使用步骤 1、对光调光(白亮圆形) 一、打开电源开关 二、将载物台降至最低 三、调节目镜距离适应自己瞳距,用光源调节器调节视野亮度 2、调焦观察 一、放置玻片标本:调节移动手轮移动玻片 二、上升载物台:转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使玻片尽量接近接近物镜为止; 三、升高镜筒:先粗后细观物体,微调目镜间距离使双眼观察到的视野完全重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