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Y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
八年级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就。中国向前,步履不停!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天津的玲玲和家人乘船到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途中不需要经过( )
A. 渤海 B. 黄海 C. 南海 D. 东海
2. 电影《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中,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长津湖所在的国家是图中( )
A. Ⅰ国家 B. Ⅱ国家 C. Ⅲ国家 D. Ⅳ国家
3.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4°N附近( )
A. 帕米尔高原 B. 漠河 C. 乌苏里江 D. 曾母暗沙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西安某中学地理课上欣赏了以下对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对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描述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下列关于图中省区的行政中心匹配正确的是( )
A. ①—济南 B. ②——呼和浩特 C. ③—昆明 D. ④—乌鲁木齐
6. 上图所示的省级行政区域中,与陕西省相邻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我国民族众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是祖国灿烂的文化瑰宝。读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邮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近年来,中国许多地方都发挥特色文化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每年清明节后十日左右,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跳孔雀舞、赛龙舟等活动的是( )
A. 泼水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D. 火把节
8. 图中运动项目与最有可能来自的省级行政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 摔跤——内蒙古自治区 B. 响箭——广西壮族自治区
C. 赛马——西藏自治区 D. 秋千——宁夏回族自治区
9.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共有少数民族56个
B.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维吾尔族
C.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部地区
D. 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廊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多为木质结构,可遮阳避雨、保护桥梁,还可供人休憩,是能够反映区域地理特征的独特建筑。图1为单跨式木拱廊桥简图,图2为相关省区廊桥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从图2中可以看出,廊桥主要分布在( )
A. 湿润区 B. 半湿润区 C. 半干旱区 D. 干旱区
11. 影响廊桥建造的自然地理因素有( )
①河流②地方风俗③降水④农业活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读中国沿32°N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与巫山共同构成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不包括( )
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脉 C. 喜马拉雅山脉 D. 雪峰山
13.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是( )
A.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 B. 第三级阶梯的平均海拔最高
C.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河流 D. 极高山都分布于第二级阶梯
14. 下列诗句能体现图中地势特征对河流影响的是( )
A. 春江水暖鸭先知 B. 一江春水向东流 C. 春来江水绿如蓝 D.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中国南北跨纬度广,各地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不同。根据气温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可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有( )
①1月0℃等温线②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月10℃等温线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是20℃到30℃,当温度低于0℃时,锂电池的功率会明显下降。根据锂电池的工作温度要求,我国以下地区最不利于推广纯电动汽车的是( )
A. 漠河 B. 广州 C. 上海 D. 武汉
随着西风槽的东移南下,2024年第一场寒潮在10月20号拉开序幕,西南地区东部到长江中下游气温明显下降。读影响我国寒潮路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成都与武汉纬度相近,但成都受寒潮影响次数较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人类活动 D. 地形因素
18. 下列城市中,受本次寒潮影响最小的城市是( )
A. 乌鲁木齐 B. 西安 C. 海口 D. 北京
19. 寒潮可能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是( )
A 急剧降温、霜冻,牲畜冻伤 B. 诱发虫害,作物减产
C. 引发洪涝,房屋倒塌 D. 引发台风,减少病虫害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不断被文人墨客吟诵和赞美。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黄河( )
A. 是内流河 B. 是外流河
C. 全部流经干旱区 D. 主要水源是冬季风带来的
21. “河底日隆堤日高,黄河竟是天上涛。”这是河南开封人对身边黄河形成“地上河”景观的形象描述。该景观出现在黄河( )
A. 源头 B. 上游 C. 中游 D. 下游
22. “昨夜寒潮卷地穷,大河凌汛过城东。”这句诗描绘了寒潮来临,大河出现凌汛的景象,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力。黄河易出现凌汛的河段有( )
A. ①、②河段 B. ②、③河段 C. ②、④河段 D. ③、④河段
23.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体现了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治“沙”的关键在于( )
A. 禁止黄河上游牧民放牧
B. 减少黄河上游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C. 大力在黄河上中游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D. 加固黄河堤坝、退耕还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 2024年,中国和赞比亚两国建交六十周年。2024年5月11日上午,2024中国——赞比亚文化和旅游年在中国北京开幕。读中国、赞比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中国的纬度位置和赞比亚的半球位置。
(2)与赞比亚相比,简要说明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疆界漫长,众多邻国环绕;南北跨越多个温度带,能发展多样的农业经济;各地景观差异大,塞北的辽阔草原、江南的水乡古镇、西部的壮丽雪山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试说明中国疆域辽阔的优势。(至少答出三点)
25. 2023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不包含港澳台人口)。读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折线图和2022年末人口数量前五位的省级行政区域人口数及面积表,完成下列问题。
省级行政区域 人口数(万人) 面积(万平方千米)
广东省 11346 17.97
山东省 10247 15.79
河南省 9605 16.7
四川省 8341 48.6
江苏省 8029 10
(1)读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折线图可知,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逐年变______(填“快”或“慢”),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填“0.5”或“-0.6”)‰,这说明2022年我国人口总数比2021年有所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若按省级行政区域统计,2022年末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有山东省和______省。表格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江苏省人口密度约为______人/平方千米。
(3)有同学认为:“一个国家人口总数越少,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就越有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26. 中欧班列运行在北联“一带”、南接“一路”的铁路线上,这条铁路线以重庆为基点,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图中甲、乙代表地形区,丙代表山脉),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丁山脉的名称以及该山脉的走向。
(2)“三山夹两盆”说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疆”这个字的左侧寓意该地地处边疆,古时候需用弓箭保卫国土,右侧的“三横”自北向南依次代表阿尔泰山脉、______山脉、昆仑山脉;两个“田”字代表甲______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3)写出乙地形区的名称,并简述乙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简述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27. 我国疆域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气候的复杂多样使我国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从而诞生了各具特色的饮食、居住、出行、文化等,但也为民众生产生活带来许多问题。某地理社团开展了以“影响气候的因素及气候的影响”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北京的气候类型是____,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____。
(2)根据我国的海陆位置,分析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3)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如,①我国东部地区以耕地作业为主,西北内陆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②北方房屋墙体厚实,多双层窗户,南方房屋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注意通风透气。从气候的角度分别说明事例①、②中差异产生的原因。
28. 今年暑假,某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长江流域研学旅行活动,以探究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读长江沿线地区景观示意图,帮助同学们解决研学中遇到的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____海。长江中游和上游的分界城市是____。
(2)第1小组发现,长江上游M地区建有众多的大型水电站,试解释原因。
(3)第2小组观察到长江N地众多船只停靠,通航条件优越,请从自然、社会经济的角度做出合理解释。
(4)请你评价长江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示:从利、弊两个角度分析)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
八年级地理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C 2. A 3. D
【4~6题答案】
【答案】4. A 5. B 6. B
【7~9题答案】
【答案】7. A 8. A 9. D
【10~11题答案】
【答案】10. A 11. C
【12~14题答案】
【答案】12. C 13. A 14. B
【15~16题答案】
【答案】15. B 16. A
【17~19题答案】
【答案】17. D 18. C 19. A
【20~23题答案】
【答案】20. B 21. D 22. C 23.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题答案】
【答案】(1)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赞比亚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2)赞比亚是内陆国.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与赞比亚相比,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上贸易方面存在优势。
(3)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南北跨度广,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地景观差异大,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等等。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慢 ②. -0.6 ③. 减少
(2) ①. 广东 ②. 802.9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口过少或自然增长率过低,会使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社会发展。
【26题答案】
【答案】(1)祁连山脉,西北-东南走向。
(2) ① 天山 ②. 准噶尔
(3)云贵高原;其地形特征是地表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4)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③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高原山地气候 ②. 温带季风气候 ③.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种海陆位置使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非常显著。
(3)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为丰富,且雨热同期。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西北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适合牧草的生长。地区冬季寒冷,气温低,且冬季风强劲。厚实的墙体和双层窗户可以有效地阻挡冷空气的侵入,起到保温的作用。 南方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夏季气温高且持续时间长。相对单薄的墙体和较大的门窗有利于通风透气。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青藏 ②. 东 ③. 宜昌
(2)长江在此河段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经湿润区,且众多支流汇入,流量大。
(3)自然条件:长江流程长,支流众多,流经亚热带地区,丰水期长,水量大,且无结冰期,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通航时间和里程长;中下游沿岸为平原,地形平坦,江阔水深,流速较慢,利于行船。社会经济条件:长江流经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客运量和货运量需求大,并可以沟通东西联系。
(4)有利:长江为沿岸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长江为沿线地区提供了便利的水运;上游可提供丰富的水能发电;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可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不利:长江的洪涝灾害会给沿线城市带来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