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生活 综合练习(二)(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法律与生活 综合练习(二)(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法律与生活 综合练习(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市A区突然刮起了大风,将商城悬挂于门前的广告牌刮落径直砸中正在商城购物的李某的头部,路人张某立马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李某妻子闻讯后,立马从B县家中赶至医院。李某因伤势过重在医院治疗花费了近10万元,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李某诉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诉讼应由A区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②最终所获赔偿金等为家庭共同财产
③根据无过错侵权责任原则,商城负责人需承担侵权责任
④贯彻了《民法典》的公平原则,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漫画《楼上楼下》意在告诉我们( )
①正确处理共有关系不得滥用用益物权
②合理界定相邻双方用益物权才能促进邻里和谐
③要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原则处理相邻关系
④相邻关系中的一方行使权利时应照顾另一方的合法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张某与女儿秦某签订赠与合同,同时约定保留自己有生之年在此房屋内永久性居住的权利、秦某对张某尽赡养义务。二人于同日将房屋过户,但未办理居住权登记。办理过户后不久,秦某又与朱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张某知晓后向法院起诉,主张秦某未履行赡养义务且将涉案房屋出售,要求撤销赠与。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涉案房屋已过户登记,张某主张不予支持
②秦某未尽赡养义务,因此赠与合同可撤销
③秦某已取得该房屋所有权,可以自由转让
④该房屋涉产权纠纷,朱某无法取得所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 年 6月,虞某以牟利为目的,在未取得被编辑人同意的情况下,利用“AI换脸”软件,将从互联网等渠道收集到的他人人脸信息与部分非法视频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替换合成,制作生成虚假的换脸视频,并在网络社交软件上进行传播。虞某的行为( )
①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
②侵犯了他人的身份权
③扰乱了网络空间的秩序
④侵犯了他人的私密信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韦某经常在休息时间故意使用“震楼器”制造噪声,严重影响其楼上熊某等的正常生活。熊某等在与韦某多次协商未果后提起诉讼。经人民法院调解,韦某停止使用“震楼器”制造噪声。熊某等提交撤诉申请,撤回起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韦某的行为违反了法律和违背了公序良俗
②韦某是否提交答辩状,并不影响本案审理
③熊某等有权要求韦某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④应与邻为善,合理界定相邻双方用益物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6月10日,山西的王某向海南的徐某订购了5000千克香蕉,并支付了2万元定金,约定徐某必须在6月22日前送达山西太原。徐某与刘某签订合同,约定由刘某负责香蕉的运输。但在运输中突发泥石流,致使车辆运输滞缓,未按约定时间、地点送达。王某要求徐某和刘某赔偿其损失,遭到拒绝,王某随即诉至人民法院。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①刘某在运输中负有主要责任,王某应该向刘某索赔
②徐某对王某构成侵权,应退还定金并赔偿相应损失
③刘某因不可抗力而违约,可以免除或部分免除责任
④依据合同约定,徐某有权向刘某提出违约赔偿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恒源祥集团拥有十多家产业公司,产品涵盖绒线、针织、服饰、鞋类、家纺等大类,旗下有“恒源祥”“彩羊”“小囡”等品牌。李某进行服装加工,在其服装中套用了“恒源祥”的标志并取名“桓沅祥”,冒充“恒源祥”商品对外进行销售。由此可知,李某( )
①侵犯了恒源祥集团的商标权,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②属于合理使用,需要支付给恒源祥集团相关费用
③侵犯了恒源祥集团的专利权,应停止侵害并赔偿
④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应当退还消费者费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张某和罗某是邻居,张某家院墙外种有一棵大树,罗某回家为了躲避阳光对汽车的暴晒,经常将车停放在大树下。一天夜里雨急风骤,导致大树树枝折断,砸坏了罗某的汽车。罗某要求张某赔偿,遭到张某拒绝。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此案适用过错推定侵权责任,张某需就自身无过错举证
②本着公平合理、团结互助的原则双方必须自主协商处理
③大树归张某所有,无论张某有无过错,都要承担赔偿责任
④罗某存在一定主观过错,应就相关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赵某有一儿一女,中年丧妻,女儿远嫁。2018年。赵某进城到儿子家养老,当年立有一份公证遗嘱,写明其全部存款和一套房产由儿子继承。因儿媳不孝,赵某于2020年回老家居住,请侄子照顾自己。2022年,赵某认为侄子照顾自己细心尽力,又自书一份合法遗嘱,明确自己去世后房产归侄子所有,全部存款由儿女平分。赵某去世后,其子与侄子就遗产问题产生纠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侄子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以遗嘱继承方式继承房产
B.应以自书遗嘱为准,侄子应该以遗嘱继承方式继承房产
C.依据自书遗嘱内容,侄子可以通过遗赠方式取得该房产
D.公证遗嘱的效力优先,赵某的存款和房产应由其子继承
10.甲男与乙女于2016年登记结婚,在甲婚前购置的房屋内生活。2023年10月,甲在一次车祸中重伤,获得18万元赔偿金,收得亲友慰问金4万元。因伤势过重,甲在两名无利害关系的医生的见证下留下打印遗嘱将婚前房产留给乙,之后甲在遗嘱的每一页签名、注明日期。后甲医治无效死亡。甲父母健在且与乙有一女,夫妻有80万元存款。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甲的父母可分得现金遗产30万元
②乙可继承部分房产和15万元遗产
③赔偿金、慰问金属于甲的个人财产
④乙可继承一套房产和15.5万元遗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2年李女士与王先生登记结婚,居住在王先生婚前全款购买的住房里,婚后小孩出生办宴席收取礼金5万元,王先生股票投资收入7万元。小孩满月时李父将一套别墅赠与李女士,并在赠与合同中明确别墅只归李女士所有,王先生不接受此项条款而引发家庭矛盾,并在小孩6个月时提出离婚。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共同居住的住房属于王先生个人财产
②王先生提出离婚应该得到法院支持
③股票投资7万元收入属于王先生个人财产
④办宴席收取的礼金离婚时双方可以协商约定归一方所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张老汉为河北某地农民,中年丧妻,独自抚养四个子女成年,并帮助他们成家。长子张某英、大女儿张某嘉先后出国深造,次子张某华体弱多病,小女儿张某芙定居深圳。张老汉一直与张某华一家共同生活。对此( )
①张某英、张某嘉出国深造,客观上不具有赡养义务
②四个子女均应履行赡养义务,可以协商赡养的方式
③张某芙可以与张某华协商确定张某华为意定监护人
④长子和两女儿可多从经济上供养、精神上慰藉老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老张有多个子女,但子女们因彼此间存在矛盾都拒绝照顾老张。老张遂与新婚不久的邻居小王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在老张生活不能自理时,由小王作为监护人照料自己,并代管其财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协议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
②若小王按约定作为监护人照料老张生活,可继承老张的遗产
③根据成年意定监护制度,老张可以选择小王成为其监护人
④老张与邻居小王签订的书面协议合法有效,依法受到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孔某、俞某于2022年8月19日登记结婚,于2023年2月17日登记离婚。2022年11月20日,孔某由陈某提供担保,向李某借款22万元。借款到期后,孔某未还,陈某也未履行担保义务。2023年2月27日,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查明,上述借款已被孔某个人挥霍,并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且俞某不知情。对于本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债务产生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应当视为夫妻共同债务
②陈某并不是该债务的实际借款人和使用人,可不承担责任
③孔某以个人名义借款且借款未用于家庭生活,应属于个人债务
④本诉讼属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某女职工原任公司部门副总经理职务,怀孕待产期间,经公司批准休假,但公司却在假期内单方将该职工降职为“某室主管”,月薪从1.27 万元降至0.85万元,后该职工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补齐工资差额以及经济赔偿要求,遭到公司拒绝。对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①公司侵犯了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应当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②未征得职工同意,公司单方面更改劳动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
③该职工要想通过劳动仲裁处理双方纠纷,需征得该公司的同意
④公司应依据劳动合同约定,给该职工补齐工资差额并给予赔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近年来,不少“网红”博主的探店视频走红社交媒体,引来众多消费者前往其所体验的店铺等“打卡”,带动了新的消费风尚。不过,一些“探店”不只是单纯的兴趣分享行为,而成为一种商业营销的手段,其背后藏着消费“陷阱”,一些消费者在实际消费后发现货不对板。对此( )
①消费者应该慎重选择、理性消费,扭转自身所处的信息不对称的劣势
②探店博主应守住法律法规“红线”“底线”,保护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③平台、商家、互联网营销从业者应该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诚信经营
④检察公益诉讼应依法督促行政机关规范收费探店视频广告的发布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小米”商标是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第9类“笔记本电脑、便携计算机”等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方某在某电商平台销售的平板电脑商品标题中均含有“小米派”字样。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方某作出行政处罚并吊销营业执照。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方某通过虚假宣传和假冒手段营利,属于不正当竞争
②方某若对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③方某未经小米公司许可使用与其近似商标,构成侵权
④小米公司可以要求方某立即停止商标侵权、赔偿损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4年10月5日,周某驾车行驶到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偶遇前方出租车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行驶,导致后方排队等候的机动车无法通过红绿灯,周某便跟随其他车辆一同向左侧车道压线直行通过。数日后,周某收到电子违章通知,交警作出罚款100元、扣1分的行政处罚决定。周某不认可处罚,随后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对这一诉讼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该类诉讼是为了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②周某作为行政相对人,可委托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
③周某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④周某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交警队抗衡,由交警队承担举证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近日,演员吴京起诉大连北岛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北岛冷饮有限公司,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生产、使用并回收、销毁带有其肖像、姓名的宣传广告及宣传品等,判令被告向吴京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本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②该冷饮厂的行为侵犯了吴京的人格权
③本案中的宣传广告和宣传品属于物证
④冷饮厂若不服一审判决,可在判决书下达后10日内提起上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家住A地的王某向家住B地的李某购买了一辆汽车,双方签订购买合同,约定汽车价格为15万元,王某支付了5万元定金,并约定10天后款清提车。10天后王某到李某处交款提车,李某却将汽车价格提高到18万元,遭到王某拒绝,王某要求李某退款并赔偿损失。下列对此案纠纷解决表述正确的是( )
①双方可以申请调解,调解协议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②双方可以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再提起诉讼
③王某可就相关纠纷向李某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如果进行民事诉讼,双方签订的购买合同可作为物证呈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5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起因】2022年5月21日,张先生到某4S店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上午张先生与该4S店签订了购车协议并办完了交款手续后因事离开,约好4S店将车开到某小区交付给张先生,随后4S店办了临时牌照和保险。下午4S店销售员林某将车开出店内停车场,但刚出店门就撞上了一辆黑色轿车。
【争议】事情发生后,该4S店要求张先生走保险程序,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理由是这辆车已经办完所有手续,合同已经履行完毕,车辆的所有权已经属于张先生。张先生觉得非常委屈,自己的新车瞬间变成了事故车。于是,张先生主张换车。理由是这辆车并未交到自己手上,车辆所有权尚未转移,合同还未履行完毕。
谁的主张更加合乎法理?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予以论证。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5月4日,小区居民孙某看到骑自行车的郭某将在小区内玩耍的罗某(5周岁)撞倒,并造成罗某受伤。见状后,孙某便上前告知郭某应等待罗某家长前来。郭某不愿等,欲先离开,孙某不让郭某离开。双方由此发生言语争执,郭某情绪激动,随后便坐在石墩上等候。郭某坐下后不到两分钟即倒地,孙某见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即对郭某实施抢救。郭某经抢救无效,因心脏骤停死亡。郭某的配偶及子女起诉孙某,要求孙某承担侵权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指出孙某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并说明理由。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静与小白于2015年登记结婚。平时小静在家抚养年幼的孩子,小白从事客运工作。2022年,小白在开车过程中认识小云。2023年3月,小白隐瞒自己已婚,与小云确立情侣关系,并于2023年3月至9月陆续向小云多次转账,其款项具有特殊含义,合计1.7万元。小云在2023年9月得知小白已婚后,仍与小白以情侣关系来往,并且继续收受小白的转账1万元。2023年9月,小静在查阅小白的手机时发现异常,通过线上语音方式找小云理论,小云表示不知道小白已婚,并拒绝退回上述款项。为此,小静诉至法院,要求小云返还赠与款2.7万元。庭审中小白认为,其与小静结婚后家里的全部收入都是自己一人在外工作挣的,有权自行处置,不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小静陈述属实,判令小云退还小白的转账2.7万元。
结合材料,从夫妻财产和民法基本原则的角度,说明法院为何作出小云退还小白的转账2.7万元的判决。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8月3日,吴某入职A文化公司,签署《员工入职登记表》。表中载明吴某于1999年7月在A工商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2017年10月至2021年7月吴某在B商旅公司任总经理(离职证明载明其办理完了离职交接手续)。2021年8月5日,吴某与A文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书》,约定合同期限为3年,工作岗位为运营事业部总监等;同时约定吴某若提供虚假简历、证件资料或以其他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A文化公司可随时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A文化公司发现B商旅公司于2019年10月10日成立。吴某毕业证书上显示,吴某于1999年7月在A工商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完成四年制本科学习毕业。但2022年3月28日,A工商大学档案馆出具的《关于吴某学历情况核实证明》载明,1999年毕业生中没有名为“吴某”的学生,A文化公司据此停发了吴某的工资。后来,吴某向A文化公司寄送《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以A文化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要求A文化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及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结合材料,运用劳动合同的知识,分析吴某要求A文化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及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2月13日,经销商甲收到生产商乙发来的电子邮件:“现有某型号电冰箱80台,每台售价3400元。如有意购买,请于2月20日前告知。”甲2月17日回复:“欲购买50台电冰箱,每台3200元。”2月21日乙回复同意甲的要求,但该回复因故2月24日才到达甲。2月26日,双方正式签订合同,约定交货地为甲所在地,货到付款,另外还约定如双方发生纠纷,选择乙所在地的仲裁机构仲裁解决。交货前夕,乙的货品仓库因电路老化发生火灾,导致预交付的冰箱尽数烧毁无法交付,甲要求乙赔偿损失,乙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本案中的要约与承诺。
(2)若甲向乙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是否会受理?请说明理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原告要到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该诉讼应由A区基层人民法院管辖,①正确。
②:一方因受人身损害而获得的赔偿或补偿是个人财产。本案中最终所获赔偿金等为个人财产,②错误。
③:根据过错推定侵权责任原则,商城负责人需承担侵权责任,③错误。
④: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李某诉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体现了公平原则,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④正确。
故本题选B。
2.D
【详解】①:共有关系是指各共有人因为财产共有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漫画反映的是相邻关系,不是共有关系,①与题意不符。
②:相邻权不属于用益物权,相邻权是为调节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中权益冲突而产生的一种权益,②与题意不符。
③:根据漫画中楼上邻居错误的做法(因养绿植而影响楼下邻居的正常生活,给邻居带来不便),结合民法典规定,可知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③正确。
④:民法典规定,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C
【详解】①:即使房屋过户登记,张某也有权根据合同约定主张权利,①排除。
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果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中约定的义务,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②正确。
③:虽然秦某取得了房屋所有权,但由于赠与合同中约定了张某有生之年在此房屋内永久性居住的权利、秦某对张某尽赡养义务,这是合同的一部分,秦某在转让房屋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约定,不能自由转让,③排除。
④:由于张某主张撤销赠与,这意味着房屋的产权存在争议。在产权纠纷未解决之前,朱某无法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因为任何转让行为都可能受到赠与合同中约定的限制,④正确。
故本题选C。
4.A
【详解】①③:虞某以牟利为目的,在未取得被编辑人同意的情况下,利用“AI换脸”软件,将从互联网等渠道收集到的他人人脸信息与部分非法视频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替换合成,制作生成虚假的换脸视频,并在网络社交软件上进行传播,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肖像权属于人格权),扰乱了网络空间的秩序,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体现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身份权,②不合题意。
④:材料未涉及他人的私密信息,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A
【详解】①②:韦某经常在休息时间故意使用“震楼器”制造噪声,严重影响其楼上熊某等的正常生活,其行为违反了法律和违背了公序良俗,在熊某提起诉讼后,韦某是否提交答辩状,并不影响本案审理,①②入选。
③:熊某有权要求韦某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而不是排除妨碍,③不选。
④:材料中不涉及用益物权问题,体现的是相邻权,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④不选。
故本题选A。
6.D
【详解】①:刘某与徐某签署的运输合同与王某之间不构成合同关系,所以王某不能向刘某索赔,①错误。
②:徐某对王某构成违约,而不是侵权,②错误。
③: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洪水、火灾、战争等。发生泥石流属于不可抗力,刘某可以免除或部分免除违约责任,③正确。
④:刘某对徐某构成违约,徐某有权追究刘某的违约责任,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B
【详解】①:李某在未经相关厂家允许的情况下,在自家生产的产品上套用其他公司的知名标志,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①正确。
②:李某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不属于合理使用,②错误。
③:专利权是权利人就特定的发明创造依法在规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材料与专利权无关,③不符合题意。
④:李某冒用他人商标进行产品销售,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应当退还消费者费用,④正确。
故本题选B。
8.B
【详解】①:树枝折断致财物和人身损害的,属于过错推定侵权责任,张某需要就自身无过错举证,①正确。
②:邻里纠纷也可以仲裁或者诉讼等,②错误。
③:无论张某有无过错,都要承担赔偿责任是无过错侵权责任,此案例适用过错推定侵权责任,③错误。
④:罗某经常将车停放在大树下,应该能够预见到大树树枝折断可能会砸坏车辆,所以罗某存在一定主观过错,应就相关损失承担相应责任,④正确。
故本题选B。
9.C
【详解】A:第二顺序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侄子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A说法错误。
BC:遗嘱继承是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侄子不是法定继承人,因此不能以遗嘱继承方式继承房产,而是通过遗赠方式取得该房产,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
D: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本案中2022年的自书遗嘱是最后遗嘱,应以自书遗嘱为准,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A
【详解】材料中80万元与4万元是夫妻共同财产,18万及婚前购置的房屋是甲的个人财产,所以甲的现金遗产60万元,由父、母、女儿、乙作为第 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
①:甲的父母可分得现金遗产是:60万元分成4份=15*2=30万元,①正确。
②:乙根据法定继承可得15万元现金遗产,根据甲的打印遗嘱,可获得甲婚前购置的房屋,②正确。
③:赔偿金属于甲的个人财产,慰问金属于共同财产,③错误。
④:乙可继承遗嘱中的房产和15万元遗产。如果有其他房产,乙也可继承一部分,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1.B
【详解】①:材料中指出双方居住的房屋为王先生婚前全款购买的,故居住的房屋为王先生婚前个人财产,①正确。
②:根据民法典可知,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本案中,王先生在孩子6个月时提出的离婚诉求不能得到法院支持,②错误。
③:王先生婚后股票投资收入7万元,属于婚后投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③错误。
④:办宴席时收到的礼金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离婚时双方可以协商约定归一方所有,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2.D
【详解】①:成年子女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虽然张某英、张某嘉出国深造,但也有赡养义务,①不选。
②④:材料中指出张老汉独自抚养四个儿女成年,并帮助他们成家,四个子女均应履行赡养义务,可以协商赡养的方式,鉴于次子张某华体弱多病的情况,长子和两女儿可多从经济上供养、精神上慰藉老人,②④正确。
③:张某芙和张某华均为张老汉的子女,都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不能定为意定监护人,③不选。
故本题选D。
13.D
【详解】③④:民法典规定,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材料表明与小王达成意定监护协议是老张的真实意思表示,老张与邻居小王签订的书面协议合法有效,依法受到保护,③④正确。
①:意定监护协议生效的条件是签协议的当事人具有签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制度,并不是必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①排除。
②:遗嘱继承是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邻居小王不属于法定继承人,可通过遗赠的方式获得老张的遗产,而不是继承,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4.D
【详解】①:虽然该债务产生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但本案中俞某对此借款并不知情且并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因此债务是孔某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①不符合题意。
②:虽然陈某并不是该债务的实际借款人和使用人,但陈某为孔某借款提供了担保,担保人在一定情况下需要承担连带偿还责任,②错误。
③:孔某以个人名义借款,俞某对此借款并不知情且此借款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应属于个人债务,③正确。
④: 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该案件涉及的是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纠纷,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5.C
【详解】①:公司批准了该职工的产假,尊重了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①排除。
②:公司未经该职工同意,单方更改合同内容,属于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②正确。
③:劳动仲裁不需要双方同意,可以单方提出,③错误。
④:公司应依据劳动合同约定,给该职工补齐工资差额并给予赔偿,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6.D
【详解】①: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是一种客观实际,消费者不能扭转,①错误。
②:“探店”背后藏着消费“陷阱”,一些消费者在实际消费后发现货不对板。这说明探店博主应守住法律法规“红线”“底线”,保护消费者知情权,而不是自主选择权,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探店”成为一种商业营销的手段,其背后藏着消费“陷阱”,一些消费者在实际消费后发现货不对板,对此平台、商家、互联网营销从业者应该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诚信经营,检察公益诉讼应依法督促行政机关规范收费探店视频广告的发布行为,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7.D
【详解】①:本案中,方某在某电商平台销售的平板电脑商品标题中均含有“小米派”字样,这种混淆行为属于“搭便车”。方某并未虚假宣传,①不符合题意。
②:在行政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本案中,方某若对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需要承担举证责任,②说法错误。
③④:方某在某电商平台销售的平板电脑商品标题中均含有“小米派”字样,未经小米公司许可使用与其近似商标,侵犯了小米公司的商标权,小米公司可以要求方某立即停止商标侵权、赔偿损失,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8.D
【详解】①: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行政诉讼解决国家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本案中周某不认可交警处罚而提起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①不符合题意。
②: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本案属于行政诉讼,周某可委托诉讼代理人,不是辩护人,②说法错误。
③: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启动二审程序,③说法正确。
④: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其原因在于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对人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行政机关抗衡,因此周某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交警队抗衡,由交警队承担举证责任,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9.A
【详解】①②: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生产、使用并回收、销毁带有其肖像、姓名的宣传广告及宣传品等,由此可知该冷饮厂的行为侵犯了吴京的人格权中的肖像权和姓名权。本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是人身利益,①②正确。
③:本案中的宣传广告和宣传品属于书证,③错误。
④:作为民事诉讼,冷饮厂若不服一审判决,可在判决书下达后15内提起上诉,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0.B
【详解】①:双方购买合同纠纷可以通过申请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调解协议可以申请司法确认,从而具有强制执行力,①正确。
②:商事仲裁坚持一裁终局,裁决后不能提起诉讼,②排除。
③:根据原告就被告原则,王某可就相关纠纷向李某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正确。
④:购买合同属于书证而不是物证,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1.张先生的主张更加合乎法理。法律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车辆属于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本案中,车辆发生事故时,虽然办理了所有手续,但该车依然由4S店的销售员林某驾驶,车辆的控制权并未实际到达张先生手中。因此,合同并未履行完毕,4S店需要继续履行合同或赔偿损失。
【分析】背景素材:所有权归属争议案例
知识考查: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调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论证涉案双方谁的主张更加合乎法理,可从所有权的取得方式角度来回答。
第二步:分析材料和调动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约好4S店将车开到某小区交付给张先生,4S店销售员林某将车开出店内停车场,但刚出店门就撞上了一辆黑色轿车,新车变成事故车→可联系车辆属于动产,动产的取得方式是完成交付,合同并未履行完毕,4S店需要继续履行合同或赔偿损失。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2.孙某无须承担侵权责任。
理由: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过失),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本案中,孙某在主观上是为了保护被撞男童的合法权益,没有侵害郭某生命权的主观过错;孙某的阻拦行为及其与郭某的言语争执,与郭某的死亡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因果联系。所以,孙某无须承担侵权责任。
【分析】背景素材:撞伤儿童离开被阻猝死索赔案
考点考查:侵权责任与权力界限
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指出孙某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并说明理由。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孙某看到郭某撞到5岁的罗某,并造成其受伤,故阻止郭某离开,郭某情绪激动猝死→可联系孙某无须承担侵权责任。法律依据: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过失),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本案中,孙某在主观上是为了保护被撞男童的合法权益,没有侵害郭某生命权的主观过错;孙某的阻拦行为及其与郭某的言语争执,与郭某的死亡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因果联系。所以,孙某无须承担侵权责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23.①民法典规定,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或妻在处理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小白与小静婚姻存续期间,虽然小静、小白的家庭收入系小白从事客运服务所得,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小白未经小静同意,擅自处置夫妻共同财产,其赠与行为应予撤销。
②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小白在与小静婚姻存续期间,违反法律及伦理道德,与小云建立婚外情关系,小云在得知小白已婚后,仍继续与小白保持情侣关系,收受小白的转账,违反公序良俗。综上所述,小云应当返还小白的转账2.7万元。
【分析】背景素材:某民事纠纷案件
考点考查: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基本原则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夫妻财产和民法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从夫妻共同财产;民法基本原则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于2023年3月至9月陆续向小云多次转账;小静与小白于2015年登记结婚;并且继续收受小白的转账1万元→可联系教材知识夫妻共同财产。
关键词②:小云在2023年9月得知小白已婚后,仍与小白以情侣关系来往,并且继续收受小白的转账1万元→可联系教材知识违背公序良俗原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4.(1)吴某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不合理,其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合理。
(2)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应聘者的工作履历和学历是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考量的重要因素。吴某的工作经历、学历存在不实陈述,构成欺诈,其欺诈行为足以导致A文化公司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吴某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故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自始无效,A文化公司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3)劳动合同确认无效的,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吴某向A文化公司提供了劳动,A文化公司应当向吴某支付其在劳动期间的报酬。
【分析】背景素材:吴某与公司的纠纷
考点考查:立足职场有法宝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要求分析吴某要求A文化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及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需要调用劳动合同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其法理依据。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A工商大学档案馆出具的《关于吴某学历情况核实证明》载明,1999年毕业生中没有名为“吴某”的学生→可联系吴某学历造假,根据合同约定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吴某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不合理,其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合理。
关键词②:合同履行过程中,A文化公司发现B商旅公司于2019年10月10日成立。吴某毕业证书上显示,吴某于1999年7月在A工商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完成四年制本科学习毕业。但2022年3月28日,A工商大学档案馆出具的《关于吴某学历情况核实证明》载明,1999年毕业生中没有名为“吴某”的学生→可联系该劳动合同由于吴某的欺诈行为而自始无效,A公司无须支付经济补偿,但吴某确实付出了劳动,可以获得劳动报酬。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5.(1)乙向甲发出的电子邮件是要约。甲的回复是新要约。乙同意甲的要求的回复是承诺。
(2)法院不予受理。当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案例中甲乙双方约定如发生纠纷选择乙所在地的仲裁机构仲裁解决,如甲企业向乙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分析】背景素材:法律案件
考点考查:要约与承诺、仲裁与诉讼等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根据甲乙之间的信息往来,指出本案中的要约与承诺,需要调用订立合同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乙发来电子邮件,希望与甲订立合同→可联系要约。
关键词②:甲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可联系新要约。
关键词③:乙回复同意甲的要求→可联系承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化为“法院是否会受理甲的诉讼”,需要调用仲裁与诉讼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约定如发生纠纷,选择仲裁解决→可联系商事仲裁。
关键词②:商事仲裁与诉讼→可联系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关键词③:甲向乙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联系法院不予受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