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分)。1.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④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辛亥革命留给我们最重要、最根本的教训,是缺乏一个能够提出明确的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发动并依靠全国最大多数民众、由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到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力量注入东方大国的历史血脉,才使沉寂已久的神州大地迎来了“一个崭新时代的黎明”。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需要先进政党的领导③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是否发动人民群众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圣火点燃了中国革命的希望。用“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农村包围了城市,“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革命实践的最大依据③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是适合中国具体特点的④我国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5.2024年我们迎来了辛亥革命113周年、五四运动105周年、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香港回105归27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②1934年红军长征出发——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④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勇前行、开创伟业。我国虽然在这一时期经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这其中包括( )①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实现中国富强,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这段历史以血的代价告诉我们( )①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才能挽救当时的中国③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另辟新路④民族资产阶级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改变当时中国的命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世纪初,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但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性质。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①革命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②革命的形式是通过武装斗争来夺取政权③革命的前途是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④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年7月3日,“红色根脉薪火相传”红色革命研学活动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启动。本次研学路线既有温州永嘉的红十三军军部旧址、宁波余姚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等省内经典红色文化资源,又有省外湖南的毛泽东同志故居、遵义的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如果你是其中一员,在你的研学报告中不应该出现的观点是( )①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人民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④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当毛泽东同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近代以来历经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在五四运动105周年之际,新华社音视频部推出特别直播报道《五四运动105周年:理想照耀中国》。本场直播带领观众回到那段令人心潮澎湃的峥嵘岁月,了解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的历史故事。关于五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不够彻底③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下图是福建省档案馆收藏的一份档案。该档案是1956年1月27日福建省泉州市工商界为热烈庆祝实行公私合营举行盛大集会和游行活动的照片。如果请你给该档案写一份解说词,下列观点合适的是( )①公私合营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必要准备②为福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条件③把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④福建探索了一条适合省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民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可见,社会主义改造( )①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 ③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④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前提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时局图》反映了( )①中国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剧②近代中国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③中国先进分子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危机④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如何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迫切需要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这说明,社会主义改造(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社会变革③是在总路线指引下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的④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具有历史必然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精神的思想和设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其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B.对当时的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正确分析C.提出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我国变为先进的农业国17.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南通D纺织公司实业家张某主动请求政府派管理干部进厂,建立公私合营体制。后经苏北行署批准,D纺织公司成为江苏省乃至华东地区最早公私合营的企业,也是全国第一批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企业之一。我国在这一历史时期( )①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正经历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③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④进行着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证明,毛泽东提出的这一探索( )①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②找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③是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的正确抉择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从195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就着手制定“一五”计划(1953-1957)。1955年7月,“一五”计划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①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③推动我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变革完成的意义是(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实现了生产力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得到激发④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它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我国(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我们一般称1949年之后的中国为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的飞跃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④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福清市某校开展“一化三改”的主题交流活动,一位同学展示了以下的图片资料。与图片主旨相符合的是( )①借助农业合作社,我国实现了对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生产力较快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大会( )①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③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④规定了新形势下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1956年2月14日至4月24日,毛泽东分别听取国务院35个部委关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工作的汇报。4月4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明确提出,开始我们模仿苏联,因为我们毫无搞社会主义的经验,只好如此,但这也束缚了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表明( )①党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进行理论创新取得独创性成果③党独立思考探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再借鉴别国经验④党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随着那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近代饱经沧桑与磨难的中国人民,自此迎来了中华民族凤凰涅槃般的崭新希望。“东方巨龙展新颜。”近代的中国,回荡着“少年强则国强”的疾呼,承载着“民族复兴指日可待”的热望,鸣响着“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誓言 曾经在苦难中挣扎的中国人,最为深刻地感受着“挺直脊梁”的喜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75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述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的理解。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许多重要工业产品人均产量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印度。1951年2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提出,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1957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到60%以上。1957年同1952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52%,12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29%;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所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经过十年发展,同1956年相比,1966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3倍。棉纱、原煤、发电量、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到1965年已经实现原油的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原子能、航天等一批工业逐步建设起来,初步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等。新中国仅用2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了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了什么?(2)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分析上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29.2023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某校高一(2)班同学以“牢记建国史,坚决跟党走”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抉择与奋斗】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改造与崛起】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1)结合材料,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2)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此予以说明。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试卷第1页,共3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A A D B B A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B A C B C C B C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B B C D A26.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27.①新中国成立,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②中国共产党制定实施“一五计划”,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③“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8.(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9.(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2)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