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小题,每小题3 分,共60分)。
1.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拉开改革开放大幕,迈出追赶时代的历史步伐。这次会议( )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标志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③制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率先取得历史性突破
④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由此可见( )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
②改革开放旨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③改革开放是我们大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改革开放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以下是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要节点。
下列对这些重要节点解读正确的是( )
①设置经济特区,开放港口城市 ②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③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年7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如经济实现年均6.1%的中高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2%,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超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我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等。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 )
①把改革开放作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③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破除体制障碍
④完善了具有普世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安排。党高度重视科技体制改革是基于( )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四十六载扬帆奋进,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刷新”中国,写下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下列对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深圳试水,特区先行②一带一路,共享发展
③南方讲话,抓住机遇④民心思变,小岗破冰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相继超越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从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达17%左右,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据测算,1979年至2023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所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4.8%,居世界首位。可见,改革开放( )
①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②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③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④深刻改变了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事业……证券、股票、市场,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这段讲话( )
①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目标
②使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④更新了人们的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进了改革开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东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通过拨乱反正,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贡献是( )
①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②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③完成了党的历史上首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④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回望中,我们深刻体会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四十余载春风化雨,中国以惊人的“加速度”奔跑在发展的道路上。昔日人均国民总收入仅200美元,全球经济占比微不足道,今朝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堪称中华民族史上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壮举
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转型,焕发社会主义新生
④是中国共产党献给中华民族与人民的伟大历史篇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向前推进,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改革开放必须突破制度约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6周年。小李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段以“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微视频。以下是他构思的拍摄文稿,其中合理的是( )
①乡土星火,意料之外显活力一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③对外开放,成功加入WTO一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④南方谈话,春风再出发一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治理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中,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健全制度框架,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奠定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这是基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②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重大问题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共同富裕,民心所盼。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主攻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以高质量发展持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浙江在共同富裕中( )
①坚定道路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共同富裕
②坚定理论自信,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③坚定制度自信,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④坚定文化自信,在总书记重要精神指引下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前者规定了根本方向,后者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是( )
①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
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明方向
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基于改革( )
①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有助于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③能破除我国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④能增强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4年8月22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为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下列属于邓小平作出的卓越历史贡献的是( )
①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④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全新的视野为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信心。下列关于“四个自信”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理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制度保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某高中研究小组对“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进行探究,发现取得成就背后的经验之一在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开辟的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制度优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奋勇前行的行动指南
三、简答题(本题共4 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如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保障。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德市曾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总量过去在福建全省垫底。改革开放以来,宁德践行“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如今,2023年宁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07.3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进出口总额1500.2亿元,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40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47元,实现了从“黄金海岸断裂带”到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华丽蜕变。风华正茂,40多年后再出发,宁德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
宁德的华丽蜕变启示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宁德的今天,也就没有宁德的明天。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宁德的今天,也就没有宁德的明天。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粮票、布票承载着一个家庭的酸甜苦辣,到物质追求由“三大件”变成高科技产品;从饮食“解决温饱”、住房“狭窄蜗居”,到注重“吃出健康”、享受“现代社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们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品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蜜果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期间,亲自为甘肃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要求我们“以更大勇气和决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甘肃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我国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C C B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C C B D C D C
21.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五位一体”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
22.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宁德的面貌、宁德人民的面貌,让宁德迎来了由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伟大飞跃。
②宁德的华丽蜕变也进一步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改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宁德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将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23.①改革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②改革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4.(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4)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