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967年在原址建成的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址,是典型的母氏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馆内现有藏品三万余件(如下图),据此,可以推断出当时(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②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③文字已经发明并得以广泛应用 ④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共产党宣言》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该论述主要揭示了(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决定资本主义的最终命运②提高生产力是资产阶级加大对工人剥削的重要方式③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征④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理论方面,共产党人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某校同学在探究“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中,收集到如下资料。其中对应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德意志意识形态》发表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871年巴黎公社宣告成立C.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D.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出版时,有个副标题-----“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亲身观察”是恩格斯开创的马克思主义调研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中的“参与式观察法”,即调查者深入调查对象的生活场景,在实际参与调查对象日常社会生活中所进行的观察。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而形成的理论 ②从理性和正义角度出发批判资本主义③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当中的科学理论 ④资本主义发展实践中自发产生的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国际歌》是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颂歌。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国际歌》(歌词节选)。从上述歌词内容来看,《国际歌》( )①明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目标 ②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依靠力量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确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毛泽东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下篇,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上下两篇②只有完成“上篇”才能完成“下篇”,二者相互衔接③完成“上篇”,完成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④完成“下篇”,在我国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①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④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此同时,90%以上的手工业者也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并迅速席卷整个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①意味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被彻底消灭②旨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③使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刷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力量不断创造奇迹。下列对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②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⑤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C.③→④→⑤→②→① D.③→④→②→⑤→①11.自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以来,我们党一直在理论上探索什么是中国特色,在实践中努力形成中国特色。下列有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不断取得各项成就的最大优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2023年是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45年来,中国书写了一个个生动的“春天故事”,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与世界的共赢之路越走越宽广。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①促进了世界的安全与和平,拧紧了世界的“安全阀”②敞开了拥抱世界的怀抱,扩大了中国的“朋友圈”③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让人民踏上了“致富路”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成为世界各国的“定盘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宣示:“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新的伟大奇迹,必须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关于“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③“四个自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是要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不断开启“中国之治”新境界。关于“中国之制”,表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②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同志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时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要实行对外开放。这说明邓小平理论( )①指明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③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④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材料表明( )A.青年是国家实现发展的核心力量B.党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C.青年的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D.青年在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中起决定性作用1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使命无比崇高,我们的责任更为重大。唯有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把握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才能实现“强起来”的伟大目标。下列体现伟大工程的是( )①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事迹②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③多措并举保就业,为经济回升注入新动力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的要求。这有力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能激发学生担当起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时代责任②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二十一世纪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④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习近平主席在二0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这些成就表明(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迸发活力,昭示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基本国情发生根本性变化③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基本实现④国家持续发展社会稳定,要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由此可知( )A.中国式现代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中国式现代化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C.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远的初心和使命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中宣布,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产生的是自己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即“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共产党宣言》提出“两个必然”的论断,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校高一(1)班同学在思想政治课上进行探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材料:★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宣布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949-1978年,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医疗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科技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括上述材料能够得出的共同历史结论,并结合材料对此加以论证。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进入90年代,全球风云多变,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只有敢试敢闯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好路,发展才是硬道理,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我国改革开放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今随着实践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暴露出来,需要我们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动力,续写“春天的故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原因。24.高二某班组织参观“九天揽月 探月工程二十年”成果展览,同学们通过观看新闻报道、查询网站,搜集到以下资料:材料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望月抒怀到着陆月球,从初探月宫到详细勘察,从月面巡视到月背探秘,从创造中国纪录到实现世界首次……探月梦连着航天梦,探月梦托举中国梦。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代一代的航天人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推动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材料二 “国家的强大有你的贡献,这是最大的幸福。”著名探月工程科学家欧阳自远不知疲倦地“运行”在科学报国的“轨道”上,源源不断把信念和信心传递给听众,尤其传递给青少年:在探索星辰大海的征程上,中国应该飞得更远,中国有能力飞得更远。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以“中国梦”“新时代”“我”为关键词撰写一篇演讲稿,激励青少年为中国飞得更远而奋斗。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合理;材料提取恰当;字数300字左右。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试卷第1页,共3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D B A A D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D C D C A A B C21.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唤醒和鼓励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认为《共产党宣言》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观点是错误的。22.(1)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论证: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使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23.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在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③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4.示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75年来,一代一代的航天人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懈努力,圆梦天宫,用探月梦托举起了中国梦。航天人用行动诠释了中国梦与每一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中国梦而奋斗!今天,舞台已经搭就,无比广阔!前景已然明朗,无比光明!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生逢盛世,责任在肩。自当坚定理想信念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奋斗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祖国飞得更远!(从其他角度分析,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案第1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