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白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白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  )
①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④在各领域都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大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从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最后换来的是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历史告诉我们(  )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②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团结群众
③实现民族独立只能另辟新路
④西方的救国理论不适合中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②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其主要依靠力量是工农阶级 ④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下列表格①②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
B. 空想社会主义;宪章运动
C. 《资本论》;十月革命
D. 《共产党宣言》;里昂工人起义
5.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
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③
6.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使得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里程碑意义。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五四运动的里程碑意义体现在(  )
①工人阶级成为新的领导力量
②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③各阶级开启了民族复兴探索
④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7. 毛泽东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它没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说明中国共产党(  )
A. 坚持国共合作的道路
B. 坚持城市中心道路
C.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坚持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道路
8. “大汶口文化”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观的背壶、钵型鼎、镂孔豆、高柄杯、彩陶豆以及磨制精细的石斧、石锛、石铲、石凿、骨器等。据此推断,当时的大汶口(  )
①生产力极其低下②劳动成果只能平均分配
③集体事务由氏族长管理④部分生产工具归家庭所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关于新中国成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是中国人民开始万众一心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开端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C. 完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开启了中国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D. 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10. 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材料表明
①我国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资本主义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④中国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1. 1943年,曹火星回想到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情形时,激情澎湃,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50年,毛泽东听到女儿李纳唱这首歌时,立刻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此歌词中就加了“新”字。新中国之“新”在于(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③实现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提到,经过1949-1952年的奋斗,国营经济已掌握了工矿企业、铁路、银行等国民经济命脉。从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任务,尤其是兴建新的大型工业企业的任务,主要是由国营经济来承担。国营经济相对于私营工商业等其他经济成分表现出巨大的优越性。材料表明(  )
①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我国已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国营经济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物质基础
④私营工商业与国营经济联系加深,并实现社会主义初步改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1952年,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八—”号蒸汽机车下线投用;1953年,第一代汽油机研制成功填补国内空白;1954年,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在南昌首飞成功;1956年7月,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些成就(  )
①表明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②说明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
③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道路
B. 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
C.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D.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宝
15. 前不久,广州近代史博物馆主体陈列“红色广州英雄城市——广州革命历史陈列”正式向公众开放。展厅内,一条红布带被安放在独立展柜中,吸引了来往观众的目光。原来,当年参加广州起义的人员为了方便识别敌我,每人一条红布带,戴在脖子上或绑在手臂上。历经岁月洗礼的布带,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炽热深沉的家国情怀。此次活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  )
A.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
B.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C.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执政党的清醒与坚定
D. 党的领导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依据
16. 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我国虽然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布局的。这说明(  )
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②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④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工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商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积极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此后,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也加快了私营工商业改造的步伐。这种变化的成果是(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我国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③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历经28年的武装斗争,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表现在(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③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i)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si),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yè)彼南亩,田畯(jùn)至喜……”
《豳(bīn)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通篇用“赋”的手法,围绕着一个“苦”字,从各个侧面展现了周代早期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对此,高一(1)班同学以“周朝的剥削”为题进行小组研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领主完全占有生产资料是农奴受剥削的根源
②周朝农民已完全获得人身自由,不再受剥削
③领主占有土地,以收取地租等方式剥削农民
④农奴世代为领主劳动,生活困苦得不到温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 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85年前,在山河破碎、烽火硝烟的年代,有这样的一群有识之士,他们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着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成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大学,它就是“西南联大”!对那个“年代”所属中国革命时期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B. 就革命性质来说是属于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D. 其革命任务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21. 下表是1952年和1956年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这表明我国(  )
①已经实现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上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中共八大(  )
①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④明确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3. 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表明(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区别
B.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4. 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都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实践,对两者的共同点分析合理的是(  )
A. 都是无产阶级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
B. 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C. 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D. 都极大地鼓舞了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斗志
25.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
①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
②中国进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③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④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Ⅱ卷
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26题8分,27题9分,28题8分,共计25分。
26. 新中国的成立,宣布了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步伐。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的时间?
(2)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和英勇斗争,其中,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最具代表性,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有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2)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28.
材料一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的,它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引导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最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公私合营的政策,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材料二 三大改造到1956年完成,它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生产关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有哪些?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3)小组讨论: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就是社会主义改革,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答案】A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而不是三大改造完成后,②排除。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而不是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大国,④错误。①③正确。
2. 【答案】B
【解析】材料告诉我们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实现民族独立只能另辟新路,①③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团结群众,②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也属于西方的救国理论,但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指明了出路,④错误。
3. 【答案】A
【解析】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错误。①③正确。
4. 【答案】A
【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故①处应填写《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实践,是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故②处应填写“十月革命”。故A符合题意,BCD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5. 【答案】A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③正确;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①正确。②④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干。
6. 【答案】A
【解析】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早就开始探索民族复兴,故③不选。1917年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④不选。①②正确。
7. 【答案】C
【解析】1927年秋收起义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C正确。
8. 【答案】A
【解析】出土文物中有石斧、石铲说明当时的大汶口处于石器时代,故应判断为当时属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平均分配劳动成果,①②符合题意。在原始社会,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管理集体事务的是氏族议事会,③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得出生产工具归家庭所有的结论,④排除。故本题选A。
9. 【答案】D
【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A不符合题意。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成功实践,B不符合题意。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0. 【答案】B
【解析】1956年我国尚未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①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也意味着中国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④符合题意。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小,③错误。
11. 【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排除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排除③。②④符合题意。
12.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在党的八大上明确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②错误。材料主要说明国营经济的地位作用,没体现其与私营工商业的联系,④不符合题意。①③正确。
13. 【答案】C
【解析】这些成就并不意味着把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中国目前还不是先进工业国,①观点错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间是1956年底,而材料中时间为1952年和1956年7月,所以,当时,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④排除。②③符合题意。
14. 【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A错误。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这条道路正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武装割据,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B不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个法宝,是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也是革命成功的保证,但它们都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实践中,D不选。C正确。
15. 【答案】A
【解析】一条红布带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炽热深沉的家国情怀,这表明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D说法错误。
16. 【答案】A
【解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③不符合题意。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17. 【答案】A
【解析】“三大改造”完成时还没有实现先进的工业国目标,②错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不是“三大改造”的成果,④错误。①③正确。
18. 【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①表述错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表现,④不符合题意。②③正确。
19. 【答案】B
【解析】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赶来吃酒食。《豳风·七月》反映的是周代早期奴隶社会的剥削,领主完全占有生产资料是农奴受剥削的根源,同时反映农奴世代为领主劳动,生活困苦得不到温饱,①④符合题意。诗中通篇围绕一个“苦”字,反映的是周朝劳动人民受到残酷的剥削。周朝没有“农民”一说,周朝的奴隶完全没有人身自由,②说法错误。领主占有土地,以收取地租等方式剥削农民是封建社会剥削的根源与形式,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0. 【答案】B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任务也反帝反封建,就革命性质来说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A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1. 【答案】D
【解析】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不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
22. 【答案】C
【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不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③不符合题意。①④符合题意。
23. 【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从领导权、革命前途、所属世界革命范畴都是不同的,A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错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中国真正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D错误。C正确。
24. 【答案】A
【解析】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第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资产阶级政府的阶级压迫和民族投降政策,激起广大群众的极度不满。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权。3月26日进行公社选举,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俄国十月革命,又称红色十月、十月起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获胜的苏联红军一方称之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国历法(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元1917年11月7日),故称“十月革命”。从以上表述中可以看到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都是无产阶级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致权,故A说法正确。巴黎公社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十月革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故B说法错误。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故C说法错误。极大地鼓舞了社会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5. 【答案】D
【解析】“五四运动”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种转折发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①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进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非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错误。③④正确。
26. 【答案】(1)1949年
(2)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 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7. 【答案】(1)①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②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③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让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④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这一步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28. 【答案】(1)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3)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同时,社会主 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深层的内在联系,二者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者 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
【解析】前两问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第三问考查本质分析能力,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注意全面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