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 6 页,有四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环节是( )A. 清洗葡萄 B. 捣碎葡萄 C. 葡萄发酵成酒 D. 用纱布过滤后装瓶2、规范实验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以下是某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如下操作,其中不.符.合.实验规范的是( )A.加土壤颗粒 B.加水溶解 C. 振荡试管 D.测定 pH3、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牛奶:pH=6.5 B.鸡蛋清:pH=7.8 C.肥皂水:pH=10.2 D.食醋:pH=2.94、某同学利用黑枸杞自制酸碱指示剂,下表是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滴加该指示剂后呈现的颜色。若将该指示剂分别滴加到右图三支试管中,试管内溶液颜色从左往右依次是( )溶液酸碱性 酸性 中性 碱性黑枸杞浸出液颜色 粉红色 紫色 深蓝色A. 深蓝色、紫色、粉红色 B. 粉红色、深蓝色、紫色C. 紫色、紫色、粉红色 D. 紫色、粉红色、深蓝色 第 4题图5、华为芯片设计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以下是芯片制造中硅材料来源的一种重要方式:2H + SiCl = Si + 4HCl,该反应类型属于( )A. 置换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分解反应6、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 钢的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刀具 B. 金的密度大,可用于制作首饰C. 铜的导电性好,可用于制作电线 D. 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做灯丝7、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农民们常常会使用各种肥料。以下九年级科学试卷 第 1页(共 6页)是四种常见的肥料成分,属于复合肥的是( )A. 磷酸二氢钾[KH2PO4] B. 氯化铵[NH4Cl]C. 磷酸二氢钙[Ca(H PO ) ] D. 氯化钾[KCl]8、2024年巴黎奥运会火炬以丙烷作为燃料,丙烷是一种轻质、高效、安全的烃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和稳定的化学性质,能够在不同环境下稳定燃烧。以下是制取丙烷的微观示意图过程,下列关于各物质的类别判断错.误.的是( )A. 甲为单质 B. 乙为混合物 C. 丙为有机物 D. 丁为氧化物9、下列物质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 FeCl3 B. MgSO4 C. CuCl2 D. AgNO310、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液体 X滴入集气瓶中,发现气球逐渐鼓起,则液体 X和固体 Y可能是( )液体 XA. 水,固体氢氧化钠 B. 盐酸,碳酸钙粉末C. 固体 Y盐酸,铁粉 D. 水,硝酸铵气球11、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H2OA. CO2 H2CO3 B. Fe+H2O2O3 Fe(OH)3 第 10题图+COC. ZnO +H2SO4 ZnSO4 D. CuO Cu12、下列各组物质溶于水后能够大量共存,且得到的溶液为无色的是( )A. HCl和 AgNO3 B. CuCl2和 H2SO4 C. KOH和 NaCl D. Na2CO3和 HCl13、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操作是将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稀盐酸溶液中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C. 向 b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D. c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CaCl2 第 13题图14、分离、检验、鉴别、除杂是最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A 除去 FeCl2溶液中混有的 CuCl2 加入足量的铁粉并过滤B 分离 CaO和 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C 检验 Na2CO3溶液中混有 Na2SO4 取少量溶液,滴加 BaCl2溶液,观察现象D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HCl 加入过量的 Na2CO3溶液九年级科学试卷 第 2页(共 6页)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甲 乙 丙 丁A. 甲图表示向稀硫酸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B. 乙图表示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粒和铁粉C. 丙图表示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D. 丁图表示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本题有 4 小题,每空 2 分,共 28分)16、漆扇作为一种艺术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制作漆扇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化学物质和工艺技巧。(1)【制作扇骨】用箭竹剖丝工艺编成扇骨,箭竹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化学式简化为C6H10O5。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纤维素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绘制扇面】在水面上滴加矿物质颜料调和的大漆颜料,颜料漂浮在水面上形成图案后,将扇面沉浸其中进行染色,这种染色的方法叫“飘漆”。大漆颜料的主要成分是漆酚,其化学式为 C15H24O2。 C①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大漆颜料的一点物理性质: 。 B②右图为漆酚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的扇形示意图,其中表 A示碳元素的是 (填字母)。第 16题图17、某同学以硫酸为例归纳出酸的五点共性(如图所示)。(1)性质①中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硫酸会变 色。(2)性质②是稀硫酸能与一些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为了验证该性质,可以选用的金属是 (写出 1种)。(3)反应③在生活中可用于清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 17题图(4)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④的实质是 。18、在探索宇宙的壮丽征途中,航天器与火箭的制造离不开高性能的金属材料。请根据所学的金属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金属材料的选择:航天飞机外壳需采用既轻便又高强度的合金材料(如钛合金),这是因为钛的密度小且______(填“耐腐蚀”或“易氧化”)性能优异。(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在火箭发动机的制造中使用了铝、铁、第 18(2)题九年级科学试卷 第 3页(共 6页)铜等金属。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图实验。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是铝丝表面变黑,溶液逐渐由浅绿色变为无色,而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金属冶炼的挑战:航天领域需要能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部件,常用到一些稀有金属(如钨 W)。单质钨通常从钨矿中冶炼出来,原理为 3H2+WO3=W+3H2O,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4)金属防锈的重要性:航天器上的精密金属部件若出现微量的锈蚀也可能导致系统故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的是 (填字母)。A. 金属部件涂覆油漆 B. 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C. 用湿布擦拭,保持金属部件表面干净19、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中成列了许多青铜器,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由于青铜器历史悠久,铜表面会产生一层铜锈,以青绿色的锈最为常见,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1)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猜测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有关。(2)某兴趣小组同学用洁净、光亮的相同铜片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①上述试管 A中植物油的作用为 。②预测现象:较长时间后,试管 中的铜片最先生锈。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有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20、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某科学小组用下图装置来探究酒精(C2H5OH)燃烧的产物(所用药品均足.量.,反应均完.全.)。实验过程中,A装置电子天平示数增大,B和 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变红色。(1)设置 A装置是利用了浓硫酸的 性。(2)D装置中氧化铜粉末变红色,是因为氧化铜被 (选填“氧化”或“还原”)。(3)根据实验现象,说明酒精燃烧产物为 。(4)该实验装置有什么不足之处? 。21、某科学兴趣小组想要探究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准备两根表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并除去表面的氧化膜。要求两种金属片表面积相九年级科学试卷 第 4页(共 6页)同的目的是 。(2)连接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某同学用抽拉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被拉出的针筒活塞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则证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3)若要定量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可以测定两种金属 第 21题图与稀盐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定 。(4)请你再设计一个简单的、与上述不同的实验方案来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22、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气体的干燥剂。但是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久置会因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某实验小组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的成分进行了探究。【建立假设】样品的成分可能为:①NaOH;②NaOH和 Na2CO3;③Na2CO3。【设计方案并获取证据】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溶液变红 样品中一定含有 NaOH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交流与评价】(1)加水溶解时,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有误。你是否赞同乙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改进方案】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实验流程图如下,请结合流程图补充以下实验步骤:(实验中加入的试剂均足.量.)(3)操作 a是指 ;(4)在溶液 C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若看到 现象,则证明猜想②成立。四、综合题(本题共有 3 小题,第 23题 4 分,第 24题 6 分,第 25题 8 分, 共 18 分)23、随着科技的进步,速食自热火锅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其结构拆分如图所示,使用时只需要倒入一杯凉水,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 150℃,并保温 1-2小时。【查阅资料】发热包可能是由生石灰、铁粉、碳粉、氯化钠、硝酸钠中的几种组成,为了确定成分,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第 23题图(1)白色沉淀 G的化学式为 。九年级科学试卷 第 5页(共 6页)(2)由此可以判断:发热包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24、在研究“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过程中,取一洁净的锥形瓶,往其中加入 25克氢氧化钠溶液,然后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锥形瓶及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锥形瓶及溶液总质量/克(1)a的值是 。(2)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0.460.40 a加入稀盐酸质量/克25、在制作馒头时,为了使其更加松软可口,常常会加入一些小苏打(碳酸氢钠 NaHCO3)作为膨松剂。当小苏打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以醋酸 CH3COOH为例)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馒头在蒸煮过程中膨胀起来。(1)请完成小苏打与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 +CH3 COOH=CH3 COONa+ +CO2 ↑(2)在制作面团的过程中可以将小苏打溶解在少量水中,形成小苏打溶液。某同学查询资料发现:用中等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 1.0%~1.2%)的小苏打溶液制作的面团发酵和蓬松效果较好。该同学想要配制中等浓度的小苏打溶液,但是在配制过程中未控制好加入的小苏打质量,得到的小苏打溶液浓度未知。现为了确定配制的小苏打溶液浓度,他取 20g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醋酸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加入醋酸溶液质量/克 10 10 10 10 10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克 29.89 39.78 49.67 59.56 69.56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①该 20g小苏打溶液中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②列式计算来判断该同学配制的小苏打溶液是否符合他预期的浓度。九年级科学试卷 第 6页(共 6页)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答案命题学校:温州市第十七中学命题人员:潘程程13634273736审卷人员:陈巧碧1380661529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D A B A B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B A 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6、(1)有机物 (2) ①难溶于水(或密度比水小) ② A17、(1)红 (2)Zn(或锌)(合理即可)(3)Fe2O3+3H2SO4=Fe2(SO4)3+3H2O (4)H++OH-=H2O18、(1)耐腐蚀 (2)铝的活动性大于铁,铁的活动性大于铜 (3)H2 (4)①②19、(1)二氧化碳(或CO2) (2) ①隔绝空气 ②D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1)吸水 (2)还原 (3)CO、CO2、H2O(4)没有设置处理尾气的装置,尾气中的CO会污染大气(1)控制变量 (2)不漏气 (3)相同时间收集到的氢气体积(4)将表面积相同且去除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分别在空气中点燃,比较燃烧剧烈程度,燃烧更剧烈的金属活动性更强。(合理即可)22、(1)玻璃棒(2)赞同,因为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也呈碱性,也会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过滤 (4)溶液变红综合题(第23题4分,第24题6分,第25题8分, 共18分)(1)AgCl (2)生石灰、铁粉、碳粉、氯化钠(1)20(2分)解:设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x。NaOH+HCl=H2O+NaCl36.5 58.520g×7.3% xx=2.34g (1分) NaCl%=2.34g/(25g+20g)=5.2%(2分)(1)H2O (2分) (2)0.44g (2分)解:设苏打溶液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NaHCO3 +CH3 COOH→CH3 COONa+H2O+CO2 ↑84 44x 0.44gx=0.84g (1分)NaHCO3%=0.84g/20g=4.2%(1分)>1.2%(1分),故不符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科学评分标准.docx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