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 教学设计(2份2课时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 教学设计(2份2课时打包)

资源简介

第二框题 规划初中生活
教材分析
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本框题在拉开初中序幕、开启初中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生活需要规划,并做好初中生活规划。本框题共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明确初中生活规划的重要性。通过“生活观察”引出“规划初中生活”这一话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需要规划,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二是从个人发展目标和制订行动方案两个方面指引学生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通过“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了解实现目标的好方法、好习惯。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通过“相关链接”帮助学生理解制订行动方案的要求。三是有了规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地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通过“方法与技能”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有方法;通过“启思导行”引导学生完成“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书”,并进一步落实规划行动。
核心素养
道德修养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健全人格
(1)具备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
(2)积极向上,有效学习,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
责任意识
(1)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将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2)培养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提升对自己、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增强参与各项活动的能力。
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
通过教师讲述马克思和法国科学家的故事,对比思考,培养脚踏实地、努力行动的优良品质,促进个人品德的提升。
健全人格
(1)通过开展课前小调查,梳理进入初中后的生活规划情况。
(2)在同学的分享、交流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初中生活状态,形成热爱初中生活,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3)通过对“生活观察”板块的探讨和课前小调查的分析,感受规划能让初中生活更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和价值,进而积极规划初中生活;反之,则会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
(4)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养成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懂得理性表达意见。
责任意识
(1)通过“新学期  新目标”“我的行动方案”活动的开展,明确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的步骤和方法,自觉担当规划初中生活的责任。
(2)通过课后作业“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书”,将规划初中生活的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规划初中生活的重要性;如何规划初中生活
通过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清楚自己目前初中生活规划的情况。通过进一步分析初中生活没有规划带来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同时,运用“生活观察”板块,让学生理解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通过开展“新学期  新目标”和“我的行动方案”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探究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
如何规划初中生活
由于刚进入初中阶段,学生还处在适应期,一些学生对初中阶段的发展目标比较迷茫,对初中生活还没有确切的规划,甚至不知道如何规划初中生活。站在“新”的起点上,做好规划是学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多样活动引导学生规划初中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设想  
以课前小调查导入新课,从学生规划初中生活的学情出发,通过学生交流初中计划,让其认识到能让初中生活丰富多彩。通过分析没有规划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让学生理解生活需要规划。通过“新学期  新目标”“我的行动方案”活动,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实践,在活动中掌握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分享马克思和法国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有了规划,更应当持之以恒,将努力落实到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规划初中生活这一课题立足于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才能使新课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
(2)可以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规划初中生活的素材资源,课上通过讲故事、摆事实等方式将生活需要规划,有了规划,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等道理讲透、讲实。
学生准备
(1)提前思考自已的初中生活,梳理自己规划初中生活面临的实际问题。
(2)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规划初中生活的具体方法,以便课上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课前小调查”。
活动要求:调查问题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的请举手;反之,则不举。
学生参与“课前小调查”活动。
教师小结:通过课前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一些同学进入初中后,目标明确,学习生活井然有序,但也有一些同学对初中生活还没有合理、恰当的规划。规划初中生活到底有多重要 我们又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学习新课——规划初中生活。
二、讲授新课
(一)为什么要过有规划的初中生活计
呈现教材“生活观察”板块
班会上,同学们围坐在教室里,畅想自己的初中生活。
我喜欢打篮球,想在篮球比赛中为咱们班争光。
·我喜欢做实验。我想在学校的科技节上向大家展示我的成果。
我的兴趣比较广泛,但还没有发现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
我想参加学校的辩论社。在那里,我既能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还能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师:如何让初中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和价值 说说你的打算。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我打算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每周坚持读一本书,既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生2:我打算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参加公益活动,既可以了解社会问题,也可以感受到帮助他们的快乐,让初中生活更有意义。
生3:我打算先确立自己初中阶段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我的初中生活才更有动力
……
教师小结: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这段人生旅程给了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如何度过初中生活,让这段时光既充实又有意义,对每位初中生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过渡:有规划的初中生活是有动力、有意义、有价值的。大家还记得课前的小调查吗 一些同学对初中生活暂时还没有合理、恰当的规划,而没有规划会给我们的初中生活带来哪些问题呢
现象 带来的问题
对初中阶段的发展目标,我感到有点迷茫。
进入初中后,总感觉自己很忙,却又不知道忙了什么
上课铃响了,才想起自己还没准备好教材。
常常因为拖延时间而无法按时完成作业。
周末常常在刷抖音、玩游戏中度过一个又一个5分钟。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没有目标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进而采取很多无效的行动。
生2:忙忙碌碌,却又收获甚少。每天瞎忙,容易使我们的生活陷人无序状态。
生3;不提前做好课前准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无法养成。
生4:无法完成作业,沉迷于网络,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还会面临老师和家长的严厉批评,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对初中生活越来越没有信心。
……
教师小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事先做出的设计与安排。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生活。
(二)如何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
过渡:认识到规划初中生活的重要性只是第一步,过有规划的初中生活还需要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具体如何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活动一;新学期  新目标
迈入新阶段,进入新学期,你在学业发展、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怎样的目标 请将你的目标填入表格中。
类别 我的目标
学业发展
身心健康
人际交往
……
学生完成表格。
教师小结:我们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性格、能力、兴趣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过渡:如何实现目标呢
用课件出示“探究与分享”板块内容。
我会把新学期目标写在卡片上,贴在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
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我制订了每天坚持跳绳的计划.还邀请了好朋友来监督我。
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实现目标的好做法。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做一个自律的人,做事不拖拉,今日事今日毕。
生2:制订任务时间表,每天晚上睡觉前拟定第二天的任务,并积极完成。
生3:保持积极的心态,遇到困难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
教师小结:好方法、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掌握好方法,培养好习惯方能使我们实现目标,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
过渡: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具体如何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用课件呈现“相关链接”板块。
制订行动方案需要明确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情,列出时间表。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好时间,提高做事效率。
师:通过对比,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有计划、自律的人做事更加高效。
生2:高效做事是有次序的,重要的事情应优先安排。
……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在较短时间内,比如一节自习课或者一天内,我们可以按照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次序来安排做事。但是,从长远计,比如一个月、一个学期或者更长时间里,高效的人会提前做好安排,按计划行事,把-半以上的时间放在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而低效的人则往往做事缺乏计划性把多半时间用在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上。
过渡:按照高效原则,下面我们从一天的任务安排着手,尝试制作一份行动方案。
活动二:我的行动方案
师:今天,我比昨天进步了吗 请在表格中规划今日待完成的任务和相应的时间安排。
注意:可参照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次序列举。
时间安排 待完成任务 完成情况(已完成的划√)
任务1
任务2
……
学生完成表格。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形成具体的行动方案。
(三)有规划的人生定能走得更远吗
过渡:“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要先确立目标,制订规划,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稳扎稳打,最终取得成功。那有规划的人生定能走得更远吗 下面,我们走进两个人物故事。
用课件出示课外拓展资料。
【资料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导师马克思为著《资本论》花了40多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翻阅了大量资料,他所坐的位置下的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层水泥。通过马克思的不懈努力,终于著成了全世界无产者所需的《资本论》。
【资料二】法国有一位科学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巨额奖金冲昏了他的头脑,他没有像其他几位获奖者一样继续努力,而是整天寻欢作乐。几年后,钱用完了,他试着对物理学再进行研究,却没有成功.几个简单的课题在他眼中既陌生又困难。
师:读完这两个故事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生2:我们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
……
教师小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有了规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教师展示“方法与技能”板块。
“努力”有方法:①分清主次,合理规划、管理时间;②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⑤珍视团队合作。
三、本课总结
师:新阶段,新目标,让我们给自己的初中生活制订亠份计划,每天努力亠点点,一同开启初中生活美好的旅程。
四、课后作业
师:你期望一年、两年、三年后的自己收获哪些成长
请从学业发展、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描绘自己初中三年的成长愿景,设计完成“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书”。
板书设计
规划初中生活→生活需要规划→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教学探讨与反思
(1)教学设计从真实的学情出发,通过课前小调查,找准学生在初中生活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生活需要规划并找到方法做好初中生活规划。整个教学思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学活动服务学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采取活动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体验。教学过程设计“新学期  新目标”“我的行动方案”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通过亲身体验,明确规划初中生活的步骤,找准规划初中生活的方法。
(3)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将道德与法治课道理讲深、讲透,让学生有所获、有所得。设置故事情境,晦涩的道理通过教师讲故事让学生悟得。设置一连串启发式探究问题,广博的道理通过学生分享交流而被习得。
- 1 -
- 7 -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
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这段人生旅程给了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每一次尝试与努力,都会发出拔节生长的声音,都会让我们收获成长的喜悦。进入初中,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们又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
第一框题 奏响中学序曲
教材分析
本框题作为七年级上册和整个初中三年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起始框题,旨在帮助学生尽快转换角色、适应中学生活的变化。本框题共表达了四层意思。一是通过“生活  观察”,发现中学生和小学生的不一样;通过“探究与分享”,发现学校经历的新鲜事,让学生感知新身份的确立及新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相比小学,进入初中不仅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改变。二是通过两段文字概括中学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一段人生旅程给了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三是通过“探究与分享”,查阅相关人物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初中阶段的回忆;通过“阅读感悟”,走进钱学森的故事,探寻初中阶段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这一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四是通过“相关链接”,引导学生明确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进而让学生正确对待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珍惜当下,把握机遇,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学生。
核心素养
道德修养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形成健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
健全人格
(1)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和竞争观念。
(2)积极向上,有效学习,能主动适应社会环境。
责任意识
具备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提升对自己、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增强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
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
通过开展“我的中学生活初设想”活动,明确中学生应养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会把握机遇,珍惜中学生活,促进自我发展。
健全人格
(1)通过采访身边的人及了解伟人对中学阶段的看法,正确认识中学阶段的重要意义。 
(2)通过“我的中学自画像”和“我的中学生活初设想”活动,正确看待中学阶段的变化,积极融人新集体,适应新环境。
(3)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养成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懂得理性表达意见。
责任意识
(1)通过开展“我为中学画像”活动,培养关心集体的主人翁意识。
(2)通过“我的中学生活初设想”活动,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中学阶段的新变化;对新变化的认识;中学阶段的价值:积极适应中学生活。
通过开展学生活动,调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运用学生在进入中学后的所见、所闻展开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通过“生活观察”谈变化,根据自身状态的梳理谈对变化的认识,根据采访身边的人及走进伟人故事了解中学阶段的价值,根据自己对中学生活的初步设想主动融入新环境。
难点
对新变化的认识;中学阶段的价值。
一些学生由于进入中学后比较迷茫,认为中学阶段只有挑战;一些学生对中学阶段的价值认识不清,进而对中学阶段的学习不够重视。教学时,要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学阶段是充满希望的阶段。通过采访身边的人及了解伟人对中学阶段的认识,将中学阶段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的道理讲到实处
教学设想
以接力赛导入新课,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生就是一场接力赛。进入初中阶段,开启初中生活,意味着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课中以活动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从“我为中学画像”“我的中学自画像”“采访TA的中学生活”到“我的中学生活初设想”,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走进中学生活,感受中学阶段的新变化,正确看待新变化,正确认识中学阶段的重要价值,进而积极面对中学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做好学情分析。本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第一节课,师生处于初识阶段,彼此之间还比较陌生,教师需课前了解学情,使教学活动的设计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2)做好知识储备。找准本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理清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梳理教学思路。
(3)准备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搜集相关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让教学内容可观可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准备
(1)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要预习本课所学主题及相关内容,还要浏览教材目录,初步感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基本结构。
(2)完成前置任务。课前按要求在A3纸上为中学画像,并采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对中学阶段的回忆和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呈现学生接力赛图片。
提问:同学们参加过接力赛吗
学生分享参加接力赛的经历。
过渡:人生就像一场接力赛,小学六年是我们人生接力赛的一程。进入初中阶段,开启初中生活,意味着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新的起点,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面对新变化,你做好准备了吗 现在让我们一起勇敢起步,携手奏响中学的序曲吧!
二、讲授新课
(一)新的阶段,新的变化
教师呈现小学六年级学生与初一新生的对话情境图。
初一新生:上了初中,我感觉自己长大了。
小学六年级学生:你只比我大一岁,就长大了
师:上了初中,你觉得自己长大没有
生自由交流。
教师小结:跨进中学校园,我们不仅年龄增长了,我们的身份也升级了。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这意味着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开始了。
让学生出示课前为中学画的像。
活动:我为中学画像(前置任务)
(1)活动任务:开学以来,你在学校里经历了哪些新鲜事 你在校园里有哪些新发现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为中学画像。
(2)活动要求:①画像角度,如校园建筑、学校活动班级生活老师初印象、中学学习课程和任务等;②在A3纸上画像.
学生分享作品。
师:开学以来,你在学校里经历了哪些新鲜事
用课件出示教材“探究与分享”板块内容。
·高年级同学给我们当起了校史讲解员。
·语文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课外阅读书目。
班主任组织我们选举班委、制订班规和班训、设计班徽。
·布告栏里贴满了社团招募新成员的启事。
……
师: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新发现
学生自由畅谈。
师:与小学相比,你的初中生活有哪些变化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我们在学校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小学时,我们是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到了初中,我们却成了小弟弟、小妹妹。
生2:初中的学科增多了,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
生3:与小学相比,初中要求学生更加独立和自主。中学老师对我们的管理不再那么具体,很多事情都得自己做主、自己操心。
生4:初中课时安排与小学的不同。初中课堂教学中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比小学的少,课内作业练习也略少,巩固知识的方法与小学的也不尽相同。
……
教师小结:进入中学,我们面临着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另的新天地。
(二)新的起点,新的希望
活动:我的中学自画像
(1)活动任务:进入中学后,你的状态如何 感受如何 基于你的状态和感受,在“中学画像”合适的位置画下你的自画像。
(2)活动要求:在课上用铅笔完成简笔画即可,在课下完善。
师:根据你的自画像,分享你进入中学后的状态。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我感到很高兴,遇到很多优秀的老师。学校丰富的课程和各种各样的活动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生2:我感到很兴奋,一切都是新的,我喜欢挑战新事物。
生3:进入中学,父母、老师对我给予了更高的期望,我觉得我得更加努力才行。
生4:我感受到了压力,进入中学结交新朋友,融入新的班集体,需要我更善于沟通,学会体协作。
……
师:那么,中学阶段给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什么呢
以下为学生回答预设。
生1: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生2;对我们提出了更多的期望和更高的要求。
……
教师小结: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新的起点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新的希望。
(三)从心出发,向新而行
过渡:我们该如何适应中学生活,紧紧抓住新的希望呢
生思考。
师:首先,需要我们对初中阶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活动一:采访TA的中学生活(前置任务)
(1)活动任务: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初中阶段的回忆,并写下自已的发现与思考。
(2)活动要求:①采访对象——经历过初中阶段的人;②形成简要的访谈记录。
师:同学们课前对身边的人进行了采访。下面请分享你的采访成果。
学生分享采访的人物故事。
过渡:除了同学们的分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无数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人,他们都感慨中学时代在他们的人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课件出示教材“阅读感悟”板块内容。
钱学森说:6年师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晚年还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有17个人对我的一生影响深远。
补充资料
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度过了重要的成长期。当他回顾往事时,感慨地说:“感谢南开中学给我的那些启蒙的基本知识,它使我有可能寻求新的知识”。
袁隆平在回忆自己中学时光时说:“博中是我最感亲切的母校,她给予我的培养和教育,对我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小结: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师:既然中学阶段如此重要,那你打算怎样安排你的中学生活
活动二:我的中学生活初设想
(1)活动任务:在“我的中学自画像”旁边写下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打算。
(2)活动要求:时间2分钟。
学生分享成果。
教师小结:从心出发,向新而行。未来的学生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要积极迎接挑战。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努力追求进步。
三、本课总结
师:“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入队、人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
今天,中国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共青团员是先进青年的代表。新时代青年应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用青春拥抱时代,用生命点亮未来。
教师总结:初中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始终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四、课后作业
“我的中学生活”展:完善“中学画像”“我的中学自画像”和“我的中学生活初设想”,形成完整的“我的中学生活”图景,在校园内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奏响中学序曲 中学阶段新变化
教学探讨与反思
(1)教学设计重在增强学生体验。新的课程教学改革明确初中生活化课程的开展与思政体体验教育。进人中学,学生在适应中学生活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困惑。站在学生成长、发展的立场,教学应从学生的困惑点着手为学生答疑解惑。设置“我为中学画像”“我的中学自画像”“采访TA的中学生活”“我的中学生活初设想”等活动,让学生从自身的困惑出发,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启发其解决问题的思路。
(2)教学情境设置凸显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道德与法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教师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本课在教学资源选择和情境创设上紧紧把握这一宗旨,选用教材“阅读感悟”板块钱学森的故事,课外拓展周恩来和袁隆平的故事,多方佐证教材观点,帮助学生认识中学阶段的重要性,同时由于选取的素材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伟大人物,通过榜样引领,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复兴担当,增进了学生的政治认同。
- 1 -
- 6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