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学习设计】4.3日地月的相对运动 (1)课件(28页ppt)+学案+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型学习设计】4.3日地月的相对运动 (1)课件(28页ppt)+学案+作业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

第3节 日月地的相对运动(1)
---光的直线传播
多种多样的运动
第4章
“—”
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观察到了日食景象。此次我国的局部地区能够观测到日环食,但持续时间短,其他地区能够观测到的都是日偏食。什么是日食?日环食和日偏食又是怎么回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新课导入
第3节 日地月的相对运动
第1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2000多年以前,我国思想家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
用一块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并由此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小孔成像
墨子
(公元前476—公元前420年)
新课讲授
一、科学史
沈括《梦溪笔谈》: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逐相违,鸢东而影西,鸢西则影东。
茂密的森林,城市的夜晚,浓雾弥漫的公路,也能看到一束束沿直线传播的光。
那么,我们能否通过实验来证实呢?
二、科学现象
光的沿直线传播视频
三、光沿直线传播的
活动设计关键问题:如何设计或制作均匀介质?
科学实证
如何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1.在有机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几次;再点燃一小段艾叶条,在水面上方充入少量的艾条烟尘。
2.将一束激光依次射到空气、水、有机玻璃板中,观察激光在空气、水、有机玻璃板中传播的路径。
空气中
水中
玻璃中
光能在空气、水和有机玻璃板中传播,并且传播路径都是直线。
3.用注射器将200mL浓糖水缓慢注射到荧光液的下方,再将激光束逐渐向下移动,观察激光的传播路径。
4.搅拌糖水,再让激光束射过溶液,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浓度不同的糖水
搅拌均匀的糖水
实验结论: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光的传播
(1)光能在空气、液体、固体等透明物体中传播,也能在真空中传播。。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 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小。
【科学方法1】模型建构
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线叫作光线。如图:
光线
平行光源的光线
点光源的光线
【实践活动1】制作“针孔照相机”
1.准备制作“针孔照相机”实验素材
不透明纸盒,卡纸,半透明纸,剪刀等。
2.活动记录表设计
像的特征 镜头孔径 大孔 中孔 小孔
倒或正
亮或暗
清晰度






模糊
较清晰
清晰
保持镜头的位置不动,缩短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半透明纸上所呈现的景物范围变大,景物的大小变小。
【思考与讨论】
(1)纸盒为什么要不透明? 减少外界光线干扰,便于清晰地看到像。
(2)实验中的“镜头”有镜吗? 没有。这个镜头就是一个开上一个小孔的不透明纸。
(3)在B端蒙一张半透明纸,作为光屏。以为什么选择半透明? 便于清晰地看到像
【问题讨论】
1.为什么用针孔照相机“拍摄”出来的像是倒立的?请画图解释。
2.如何使光屏上的像更明亮?
【拓展深化】
1.小孔成像规律:用小孔成像仪观察像的特征与物距、像距有
什么关系?
当物距(u)大于像距(v),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u)等于像距(v),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物距(u)小于像距(v),倒立放大的实像;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实际光线相交形成的是实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是虚像。
(2)可以用光屏或者白纸或者胶卷(指任何实物)承接到或记录下来的是实像,不能用光屏、白纸承接到或者不能用胶卷记录下来的是虚像。
(3)倒立的必定是实像,正立的必定是虚像
随堂任务
1.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
B.木板上的小孔要圆形的
C.该现象与“树荫下的光斑”成像原理相同
D.物体离小孔越远,墙壁上像越大
【解答】解:
A.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小孔成像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故B错误;
C.树荫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相同的,故C正确;
D.小孔所成的像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2.小科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 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科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海波溶液里是不能沿直线传播的
【解析】
A、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可以是任何介质或真空,不仅在水中,故B错误;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
D、海波溶液不均匀时,相当于光在密度不均匀介质中传播,因此光不能沿直线而是沿曲线传播;当海
波溶液的密度均匀时,光就能在海波溶液里沿直线传播,故D错误。
3. 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C.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
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长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解答】
A杆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我国宁波位于北半球,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影子的方向指向北方,故B正确;
C、2023年6月20日接近夏至,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这一天的杆影应比2023年3月14日这一天的杆影短,故C错误;
D、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地球的自转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4.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则(  )
A.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
B.都是由于小孔成像
C.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
D.都是影子
【解答】鸢在空中飞行时,地面上会出现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正因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才有“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即二者的移动方向相反。故C正确。
故选:C。/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第3节 日月地相对运动(1)课后任务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础性作业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
A.汽车的观后镜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日晷上呈现针影是指针挡住太阳光后形成的暗影区,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再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弯折,是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2.关于光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
B.光的传播速度最大值为3.0×108m/s
C.光年是长度单位
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答案】A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0×108m/s,在其它介质中,光速的速度小于3.0×108m/s,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选项C正确;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一般被用于计算恒星间的距离,选项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说法,故选A。
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不同介质里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C
4.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老师做了如下演示实验: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
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
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答案】D
【解析】从现象①中我们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而现象②中的光线不再沿直线传播,不同于现象①的是介质不再均匀,现象③中的光线又沿直线传播,是由于经搅拌后,介质又变得均匀,故可以得出,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BC错误、D正确。
5.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的O点“坐井观天”,如图。青蛙通过井口观察的范围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极小的“△”形孔上,那么它在地面上产生的小光斑是(  )
A.三角形的 B.方形的 C.圆形的 D.有可能是其他形状的
【答案】C
7.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图所示,不正确的是(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的形状改变,像形状也改变
D.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答案】C
8.一个人沿马路边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  )
A.逐渐变长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B
【解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选B。
9.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通过玻璃进入屋子的过程中,速度将( )
A.变小 B.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二、拓展性作业
10.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如图甲);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如图乙);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为窗所束亦皆倒(如图丙)……”,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图中的“窗隙”越大现象越明显
B.乙图中“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C.图甲、图乙、图丙中的现象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乙图中的小孔形状变为三角形时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答案】A
【解析】
A:丙图是小孔成像现象,小孔成像时,小孔越大,现象越不明显,故A错误;
B: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故B正确;
C:甲图是鸢和它的影子,影子和小孔成像的原理都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正确;
D: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乙图中的小孔形状变为三角形时也会出现上述现象,故D正确。
11.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其原理类似百叶窗,结构简图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 是由于光的   (填写光的原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答案】直线传播;减小
【解析】由图丙可知,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此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由于屏幕正上方在可视范围内,所以不能防止上方的窥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12.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 “变小”)。
【答案】(1)实像(2)D(3)大
【解析】
(1)塑料薄膜相当于光屏,则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实像。
(2)小孔成像的形状只与物体形状有关,则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烛焰的倒立像,故选D。
(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物距减小,则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变大,那么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变大。
13.小敏将刻有边长为5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用另一张不透明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所示。观察到光斑形状为三角形,向左侧慢慢移动覆盖的卡片,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答案】变小 不变
14.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其原理类似百叶窗,结构简图
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______(填写光的原理)。为了让防窥效
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减小
15.如图,小敏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像将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小孔遮去一半,
像会变得更 (填“清晰”或“模糊”)。
(3)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上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实 (2)变小 清晰 (3)树叶缝隙离地距离不同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第3节 日月地相对运动(1)课后任务
一、基础性作业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B.C.D.
2.关于光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
B.光的传播速度最大值为3.0×108m/s
C.光年是长度单位
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不同介质里传播速度相同
4.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老师做了如下演示实验: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
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
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5.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的O点“坐井观天”,如图。青蛙通过井口观察的范围正确的是( )
A. B. C. D.
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个极小的“△”形孔上,那么它在地面上产生的小光斑是(  )
A.三角形的 B.方形的 C.圆形的 D.有可能是其他形状的
7.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图所示,不正确的是(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的形状改变,像形状也改变
D.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8.一个人沿马路边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  )
A.逐渐变长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先变长,后变短
9.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通过玻璃进入屋子的过程中,速度将( )
A.变小 B.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二、拓展性作业
10.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如图甲);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如图乙);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为窗所束亦皆倒(如图丙)……”,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图中的“窗隙”越大现象越明显
B.乙图中“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C.图甲、图乙、图丙中的现象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乙图中的小孔形状变为三角形时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11.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其原理类似百叶窗,结构简图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 是由于光的   (填写光的原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12.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 “变小”)。
13.小敏将刻有边长为5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阳光,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不变,用另一张不透明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如图所示。观察到光斑形状为三角形,向左侧慢慢移动覆盖的卡片,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当光斑形状为圆形时,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4.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其原理类似百叶窗,结构简图
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______(填写光的原理)。为了让防窥效
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15.如图,小敏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小孔遮去一半,像会变得更 (填“清晰”或“模糊”)。
(3)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上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4.3日地月的相对运动(1)光的直线传播 预学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预学任务
【科学概念 1】光的直线传播
1.科学史 2000多年以前,我国思想家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用一块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并由此推测光的传播路径。墨翟指出,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据此推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科学现象 实例如: 林间的阳光 、城市光束、汽车的灯光等。
3.科学实证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活动设计关键问题:如何设计或制作均匀介质?
4.光的传播速度
(1)光能在空气、液体、固体等透明物体中传播,也能在真空中传播。。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 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小。
【科学方法 1】模型建构
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线叫作光线。如图:
【实践活动 1】制作“针孔照相机”
1.准备制作“针孔照相机”实验素材
不透明纸盒,卡纸,半透明纸,剪刀等。
2.活动记录表设计
像的特征 镜头孔径
大孔 中孔 小孔
倒或正
亮或暗
清晰度
3.像的特征记录要素:倒或正、亮或暗、清晰度 。
二、随堂任务
【探索活动】P159光的直线传播路径
1. 在有机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几次;再点燃一小段艾叶条,在水面上方充入少量的艾条烟尘。
2. 将一束激光依次射到空气、水、有机玻璃板中,观察并画出激光在空气、水、有机玻璃板中传播的路径。
空气 水 玻璃
(说明:根据实际观察情况记录。)
3. 用注射器将200mL浓糖水缓慢注射到荧光液的下方,再将激光束逐渐向下移动,观察激光的传播路径。
4. 搅拌糖水,再让激光束射过溶液,观察并画出光的传播路径。
(说明:根据实际观察情况记录。)
实验结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探索实践】P160制作针孔照相机
1. 制作或寻找不透明纸盒,在A端开一小孔,作为镜头;在B端蒙一张半透明纸,作为光屏。小孔的大小要能改变,半透明纸到小孔的距离也要能改变。这样,一架简易的“针孔照相机”便制作完成了。
【思考与讨论】
(1)纸盒为什么要不透明? 减少外界光线干扰,便于清晰地看到像。
(2)实验中的“镜头”有镜吗? 没有。这个镜头就是一个开上一个小孔的不透明纸。
(3)在B端蒙一张半透明纸,作为光屏。以为什么选择半透明? 便于清晰地看到像
2. 依次插入大孔、中孔、小孔的镜头,将镜头对着窗外很亮的景物,在表中记录景物呈现在半透明纸上的像的特征。
保持镜头的位置不动,缩短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半透明纸上所呈现的景物范围变大,景物的大小变小。
【问题讨论】
1.为什么用针孔照相机“拍摄”出来的像是倒立的?请画图解释。
2.如何使光屏上的像更明亮?
【拓展深化】
1.小孔成像规律:用小孔成像仪观察像的特征与物距、像距有什么关系?
当物距(u)大于像距(v),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u)等于像距(v),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物距(u)小于像距(v),倒立放大的实像;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实际光线相交形成的是实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是虚像。
(2)可以用光屏或者白纸或者胶卷(指任何实物)承接到或记录下来的是实像,不能用光屏、白纸承接到
或者不能用胶卷记录下来的是虚像。
(3)倒立的必定是实像,正立的必定是虚像
【随堂练习】
1.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
B.木板上的小孔要圆形的
C.该现象与“树荫下的光斑”成像原理相同
D.物体离小孔越远,墙壁上像越大
【解答】解:
A.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小孔成像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故B错误;
C.树荫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相同的,故C正确;
D.小孔所成的像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2.小科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
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科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海波溶液里是不能沿直线传播的
【解析】
A、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可以是任何介质或真空,不仅在水中,故B错误;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
D、海波溶液不均匀时,相当于光在密度不均匀介质中传播,因此光不能沿直线而是沿曲线传播;当海
波溶液的密度均匀时,光就能在海波溶液里沿直线传播,故D错误。
3. 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C.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长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解答】
A杆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我国宁波位于北半球,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影子的方向指向北方,故B正确;
C、2023年6月20日接近夏至,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这一天的杆影应比2023年3月14日这一天的杆影短,故C错误;
D、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地球的自转移动,故D正确。
故选:C。
4.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则(  )
A.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
B.都是由于小孔成像
C.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
D.都是影子
【解答】鸢在空中飞行时,地面上会出现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正因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才有“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即二者的移动方向相反。故C正确。
故选:C。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4.3日地月的相对运动(1)光的直线传播 预学案
一、预学任务
【科学概念 1】光的直线传播
1.科学史 2000多年以前,我国思想家 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 实验:用一块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并由此推测光的 。墨翟指出,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 ,据此推测光是沿 传播的。
2.科学现象 实例如:
3.科学实证 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活动设计关键问题:
4.光的传播速度
(1)光能在空气、液体、固体等 物体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 。
【科学方法 1】模型建构
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常用一条 表示光的传播 ,这样的线叫作光线。如图:
【实践活动 1】制作“针孔照相机”
1.准备制作“针孔照相机”实验素材
等。
2.活动记录表设计
3.像的特征记录要素: 。
二、随堂任务
【探索活动】P159光的直线传播路径
1. 在有机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几次;再点燃一小段艾叶条,在水面上方充入少量的 。
2. 将一束激光依次射到空气、水、有机玻璃板中,观察并画出激光在空气、水、有机玻璃板中传播的路径。
空气 水 玻璃
(说明:根据实际观察情况记录。)
3. 用注射器将200mL浓糖水缓慢注射到荧光液的 ,再将激光束逐渐向下移动,观察激光的传播路径。
4. 糖水,再让激光束射过溶液,观察并画出光的传播路径。
(说明:根据实际观察情况记录。)
实验结论:
【探索实践】P160制作针孔照相机
1. 制作或寻找不透明纸盒,在A端开一小孔,作为镜头;在B端蒙一张半透明纸,作为光屏。小孔的大小要能改变,半透明纸到小孔的距离也要能改变。这样,一架简易的“针孔照相机”便制作完成了。
【思考与讨论】
(1)纸盒为什么要不透明?
(2)实验中的“镜头”有镜吗?
(3)在B端蒙一张半透明纸,作为光屏。以为什么选择半透明?
2. 依次插入大孔、中孔、小孔的镜头,将镜头对着窗外很亮的景物,在表中记录景物呈现在半透明纸上的像的特征。(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实践活动1的记录表中)
保持镜头的位置不动,缩短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半透明纸上所呈现的景物范围变 ,景物的大小变 。
【问题讨论】
1.为什么用针孔照相机“拍摄”出来的像是倒立的?请画图解释。
2.如何使光屏上的像更明亮?
【拓展深化】
1.小孔成像规律:用小孔成像仪观察像的特征与物距、像距有什么关系?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 形成的是实像,由实际光线的 相交形成的是虚像。
(2)可以用 承接到或记录下来的是实像, 用光屏、白纸承接到
或者不能用胶卷记录下来的是虚像。
(3) 的必定是实像, 的必定是虚像
【随堂练习】
1.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
B.木板上的小孔要圆形的
C.该现象与“树荫下的光斑”成像原理相同
D.物体离小孔越远,墙壁上像越大
2.小科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
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科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海波溶液里是不能沿直线传播的
3. 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OA长为55.7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中杆影从O到A指向北方
C.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55.7cm长
D.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4.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则(  )
A.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
B.都是由于小孔成像
C.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
D.都是影子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