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章传染凭和免疫综合检测题一、单选题1.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 )A.胃里 B.小肠里 C.肌肉里 D.大肠里2.2018年4月,海原县发生炭疽疫情引起卫生部门高度重视,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等症状,卫生部门要求将病畜进行焚烧或掩埋,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种做法属于 ( )A. 切断传播途径 B.消灭病原体C.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3.教室里部分学生患了流感,于是学校组织医务室对教室进行消毒处理,这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是4.皮肤能防止病原体侵入人体,下列选项中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某人注射青霉素出现过敏现象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D.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5. 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肺炎的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B.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全民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接种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6.下列各项中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淋巴结 B.肺 C.心脏 D.垂体7.受伤的狗用沾满唾液的舌舔伤口,能使伤口快速好转,其原因是狗唾液中含有( )A.抗体 B.唾液淀粉酶 C.溶菌酶 D.生长素8.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会发生的疾病是( )A.艾滋病 B.过敏反应 C.肺结核 D.肝癌9.下列卫生习惯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是( )A.不随地大小便B.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C.不喝生水、不干净水D.早晚刷牙、洗脸10.人患急性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C.自然免疫 D.人工免疫11.在痢疾的传播过程中,苍蝇属于( )A.传播途径 B.传染源 C.易感者 D.病原体12.分析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传染病传播过程中的( )A.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 D.患病人群、传染源、易感人群13.下列哪一项是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征( )A.人生来就有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B.生病以后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C.人生来就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D.后天获得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14.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给生病的小孩打针吃药B.给小孩服用小儿麻痹糖丸C.给出生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D.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15.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16.医生让患肺结核的病人在传染病医院治疗主要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C.切断传播途径 D.研究结核杆菌17.烟草花叶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从传染病来讲烟草花叶病毒属于( )A.病原体 B.动物病毒 C.传染源 D.传染病18.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水痘 B.贫血C.甲型H1N1流感 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9.在新冠肺炎“抗疫”中,不建议节食。食物与该“抗疫”无关的是( )A.生命能量 B.生长发育 C.抵抗力 D.免疫力20.健康人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后,对新冠肺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曲线是(①表示首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②表示再次注射新冠病毒疫苗)( )A. B.C. D.二、综合题21.截至2022年3月1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2.18亿剂,疫苗接种总人数达到12.73亿人,其中已完全完成全程接种12.39亿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超过87%,完成加强免疫接种6.49亿人。60岁以上人群接种2.21亿人,其中完成全程接种2.11亿人,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了80.27%,目前提高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更加重要。根据前期临床试验研究,在接种第二剂疫苗、第三剂疫苗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也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下图为人体初次免疫、再次免疫和加强针第三次免疫灭活疫苗过程中,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据图回答。(注:IgM和IgG是重要的保护性抗体,常用作感染诊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1)新冠灭活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 ,初次受到抗原刺激时, 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机体会快速产生 (填“较多”或“较少”)的相应抗体,将抗原清除。当第三次抗原刺激时,产生的抗体也与第二针的作用效率类似。(2)医生要求注射疫苗后一天内针孔处不沾水,这是因为局部注射的针孔不能马上愈合,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人体第 道防线被破坏,容易造成感染。(3)注射新冠疫苗能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如果甲肝病毒首次侵入人体的话,那么注射新冠疫苗的人 (会或不会)感染甲肝病毒。注射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2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是冬、春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脑膜炎双球菌存在于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多发生于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呕吐等。在我国,流脑疫苗已经对所有儿童免费接种,有效地降低了该病的发病率。(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脑膜炎双球菌是引起流脑的 。(2)脑膜炎双球菌从人体呼吸道进入,呼吸道黏膜能起到阻挡作用,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3)接种流脑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流脑的抵抗力。23.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多数人却并未患病,这是因为人体有三道防线。请据图完成填空:(1)甲图和乙图分别代表第一道防线中 的保护作用和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 作用。(2)体液中的 能够破坏许多种细菌的细胞壁,也可以使病毒失活,属于第二道防线。(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 组成,具有 (选填:特异性、非特异性)。24.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 免疫.(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5)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传染病,例如,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6)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是其 .(7)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 .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怠.25.2023年冬季,甲流来袭,一些地方出现了由甲流引发的集中发热,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流的 。接种甲流疫苗可以预防甲流,图一表示人体接种疫苗后的免疫过程。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属于图一中[ ] ,这种免疫过程属于 免疫。(2)小丽今年5岁,看到接种疫苗的护士,吓得大哭,这一反射属于 反射,此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图二[ ] 内。在接种人员的劝说下,小丽忍着疼痛接种了疫苗,痛觉形成的路径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3)疫苗一般要接种2~3次,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①表示首次注射疫苗,②表示再次注射疫苗)A B C D(4)甲流流行期间,各学校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让同学们开窗通风,在教室喷洒消毒液等,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属于图三中的[ ]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2.【答案】C【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4.【答案】B【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5.【答案】C【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6.【答案】A【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7.【答案】C【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8.【答案】B【知识点】免疫及其功能9.【答案】D【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10.【答案】B【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1.【答案】A【知识点】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12.【答案】B【知识点】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13.【答案】A【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4.【答案】A【知识点】计划免疫15.【答案】B【知识点】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6.【答案】A【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17.【答案】A【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18.【答案】B【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19.【答案】B【知识点】免疫及其功能20.【答案】B【知识点】计划免疫21.【答案】(1)抗原;淋巴;较多(2)一(3)会;保护易感人群【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抗原和抗体22.【答案】(1)病原体(2)一;非特异性(3)抗体【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抗原和抗体23.【答案】(1)皮肤;阻挡和清除异物(2)一些杀菌物质(3)淋巴细胞;特异性【知识点】人体的三道防线24.【答案】(1)传染性、流行性(2)特异性(3)病原体(4)保护易感人群(5)①②④(6)传播途径(7)无细胞结构【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5.【答案】(1)病原体;A抗原;特异性(2)条件;B视网膜;①→ ②→③→⑥→ ⑧(3)C(4)C 切断传播途径【知识点】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 /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