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生物试题(冀少版)
考试范围:第三单元至第四单元
说明:1.本试题共6页,总分100分。
2.请将所有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969年,人们发现了埋藏地下的隋朝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在其中一个窖里有北宋年间放进的50万斤谷子,这些谷粒大都颗粒完整,经考察,该粮窖的结构所满足的保存种子的最适环境条件是( )
A.干燥、高温、空气不流通 B.干燥、低温、空气流通
C.潮湿、高温、空气流通 D.潮湿、低温、空气不流通
2.菜豆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正确顺序是( )
①胚轴伸长,子叶出土 ②胚根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③子叶枯萎,幼苗独立生活 ④种子吸水,营养物质运输到胚
⑤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A.④②⑤①③ B.④①②⑤③ 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⑤③
3.下列有关叶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芽中具有分生组织 B.芽有顶芽与侧芽之分
C.芽原基直接发育成叶 D.芽轴发育成植物的茎
4.下图所示是根尖四个区域的细胞结构,从根尖的最尖端开始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5.关于植物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根的生长主要依靠伸长区细胞数量的增多
C.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D.分生区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6.下列关于植株的生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株生长就是指细胞数目的增多
B.只要肥水充足,植物体就能够旺盛生长
C.芽和根尖都具有分生组织,能不断生长
D.植株所有的芽将来都发育成枝条
7.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A.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根毛→土壤水分→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土壤水分→根毛→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8.“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 )
A.溶解叶绿素 B.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C.促进淀粉分解 D.验证是否产生氧气
9.如图所示,将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黑暗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植物活着、蜡烛熄灭 B.植物死亡、蜡烛燃烧
C.植物活着、蜡烛燃烧 D.植物死亡、蜡烛熄灭
10.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的主要目的是( )
A.清洁鱼缸里的水 B.提供新鲜的食料
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起杀菌作用
11.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可直接提高温室大棚菜产量的措施是( )
A.适时松土 B.防治病虫害
C.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D.增加大棚内氧气浓度
12.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有很多人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锻炼身体,他们认为这个时间的空气质量比较好。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就空气中氧气含量而言,你认为一天中比较适合锻炼身体的时间是( )
A.早上 B.正午 C.傍晚 D.都一样
13.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小东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
A.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叶片上表面含叶绿体比下表面的多
C.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叶片下表面的气孔多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是( )
A.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 B.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增加周围大气的湿度,提高降雨量 D.使植物有效地散热,避免被高温灼伤
15.苹果树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
A.提高结实率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16.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气孔、导管、根毛 B.根毛、筛管、气孔
C.筛管、根毛、气孔 D.根毛、导管、气孔
17.如图所示,是验证“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什么气体”的实验,图Ⅰ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18.植物体中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结构是( )
A.根、茎、叶 B.茎和叶的绿色部分
C.花、果实、种子 D.六种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19.一个密闭的保温箱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保温箱中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20.我市大面积增加绿地植被,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21.如果绿色植物被大量砍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并能引起温室效应,使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这说明绿色植物能( )
A.调节碳—氧平衡 B.过滤空气尘埃
C.降低环境噪声 D.涵养土壤水源
22.下列叙述中,与长骨结构坚而不重特点无关的是( )
A.骨松质疏松 B.骨密质坚硬
C.骨膜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D.中央为骨髓腔,呈管状
23.唐朝李贺的诗句“雄鸡一声天下白”中描述的动物行为是( )
A.节律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
24.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行为,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B.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加了关节的灵活性
C.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属于防御行为
D.学习行为的获得使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这种行为能遗传给后代
25.角蜥在遇到危险时,会将血柱从眼睛中喷射在猎食者的身上,为自身增加逃跑机会,这种行为属于( )
A.节律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
26.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不同的运动方式,提高了自身生存的能力。下列属于动物运动的主要意义的是( )
①有利于争夺栖息地 ②有利于繁衍后代 ③有利于寻觅食物 ④有利于储存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的一段描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涉及的动物运动方式有( )
A.跳跃、游泳 B.飞行、游泳 C.飞行、爬行 D.跳跃、爬行
28.下列不是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
A.神经 B.骨 C.骨连结 D.骨骼肌
29.某人患上了关节炎,感觉肿胀,积液的部位最可能是( )
A.关节腔 B.关节囊 C.关节窝 D.关节软骨
30.建模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表示骨、关节和骨骼肌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 )
A. B. C. D.
二、简答题(共40分)
31.(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密闭大棚中的西瓜种植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并绘制了如下图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为西瓜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叶片可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叶片进行气体吸收和释放的结构是【 】______,此结构同时也是叶片进行______作用的“门户”。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可由图中【 】______运输至果实储存,该结构同时还可以运输______。
(2)乙图为密闭大棚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一昼夜变化曲线。由图分析可知12时至18时,西瓜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图示的24小时内,西瓜植株中有机物积累量在______时左右最多,24时比0时的西瓜植株内有机物量______。
32.(7分)教育部发布新规定,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如图1所示,在你立定跳远的过程中,膝关节中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 】______。而女生做仰卧起坐时,髋关节在活动中起______作用。
(2)如图2所示,骨骼肌是由中间的______和两端乳白色的【 】______两部分构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___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33.(12分)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才能获取食物。某生物小组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______(选填“饥饿”或“饱食”)状态。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渐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
(2)实验中小鼠在食物获取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尝试与错误”,但次数并不一样,说明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这种行为可以让它更好地______复杂环境的变化。
(3)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用2只以上的小鼠做实验,这种做法称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设置重复组 B.求平均值 C.设置对照组 D.排除无关变量
(4)下表所示,选取大小相同的小鼠3只(A、B、C)分别放在迷宫实验装置中进行观察,发现它们找到食物的时间和“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均不相同。这说明: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4分13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3分7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5分17秒
34.(12分)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释放的气体,某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并将装置放入环境条件适宜的地方。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维持碳—氧平衡的生理作用是______。
(2)甲装置在阳光充足的环境里,试管中会出现小气泡,若该气体能够将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此现象说明金鱼藻进行____________作用,释放______。
(3)向乙装置的漏斗中加入清水,瓶内气体通入试管内,此时能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冀少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B D C B B 6-10 C D B D C 11-15 C C D A D
16-20 D C D C C 21-25 A C A D B 26-30 A B A A B
二、简答题。(共40分,31题9分,32题7分,33题12分,34题12分)
31.(1)5 气孔 蒸腾 4 叶脉 水和无机盐
(2)大于 18 增多(或多)
32.(1)5 关节软骨 枢纽
(2)肌腹 6 肌腱 骨
33.(1)饥饿 减少
(2)学习行为 适应
(3)A
(4)不同
34.(1)叶 光合作用
(2)光合 氧气
(3)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