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种群的特征 第3课时(共25张PPT)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种群的特征 第3课时(共25张PPT)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1.1 种群的特征
第3课时
在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时 ,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预 报、决策和控制,这些过程往往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模型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三、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东北豹
大熊猫
老鼠
蝗虫
人为
保护
种群数量还是不能迅速增长
各种防治
种群仍然数量繁多
20 世纪以来, 数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数量遗传学和数量生态学等新兴学科的相继诞生,标志着数学已经成为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
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工具—— 数学模型
知识链接
建立数学模型主要包括表达与验证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循环作用,使得数学模型不断完善。
表达是根据建模的目的和掌握的信息(如数据、现象),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
验证是用现实对象的信息检验得到的 解 答,以确认结果的正确性。
1
种群的“J”形增长
2
种群的“S”形增长
(1)模型假设(条件)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
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2)公式模型(规律)
t 年后种群数量为:
Nt=N0 λt
其中: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增长倍数)。
λ
现有个体数
原有个体数
=
1.“J”型增长模型:种群增长率
λ
现有个体数
原有个体数(前一年)
=
=
= = - = λ-1
增长率=0,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增长率>0, 种群数量增长
增长率< 0,种群数量下降
①当λ=1时
②当λ>1时
③当0< λ<1时
④当λ=0时
雌体没有繁殖,种群在下一代中灭亡
只有λ>1且为定值时,种群增长才为“J”形增长;
(3)种群的“J”形增长中λ值变化的相关分析
(4)构建种群的“J”形增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数学模型
时间
增长率
①增长率:
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

×100%
增长率 =
末数-初数
Nt-Nt-1
Nt-1
初数
=(λ-1)×100%
N0λt-N0λt-1
N0λt-1

×100%
λ-1
(4)构建种群的“J”形增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数学模型
时间
增长速率
②增长速率:
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实质就是“J”形曲线的斜率。
N0λt-N0λt-1

t
(λ-1)N0λt -1


增长速率=
末数-初数
单位时间
Nt-Nt-1
t
种群数量曲线
呈“J”形增长
增长率
恒定值
增长速率曲线
逐渐增大,也呈“J”形
“J”形增长特点:种群的增长率是一定的;种群数量没有上限。
(4)构建种群的“J”形增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数学模型
(5)种群的"J"形增长的实例分享
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
①1-4年,种群数量呈_____形增长
②4-5年,种群数量__________
③5-9年,种群数量__________
④9-10年,种群数量_______
⑤10-11年,种群数量_____________
⑥11-13年,种群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前9年,种群数量第_______年最高
⑧9-13年,种群数量第______年最低
据图说出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13
2.0
λ值
1.5
1.0
0.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时间(年)
“J”
增长
相对稳定
下降
下降
11-12年下降,12-13年增长
5
12
同一种群的K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
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就会变小。
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以野生大熊猫为例
如果遇到资源、空间等方面的限制,种群还会呈“J”形增长吗?
(1)模型假设(条件)
自然条件,即自然界的食物和空间条件有限
(2)建立模型
自然界的一种生物迁入一个条件适宜的新分布地时:
初始阶段一般会较快增长。
因资源和空间有限,种群密度增大使种内竞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死亡率升高至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即达到K值。
时间/d
种群数量/个
K
K值(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S”型增长模型
ab段:
bc段:
cd段:
de段:
种群基数小,需要适应新环境,增长较缓慢
资源和空间丰富,出生率升高,种群数量增长迅速
资源和空间有限,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种群增长减缓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故种群达到K值,且维持相对稳定
(3)分析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如下图)
③请据图分析:该种群的K 值是多少?
①同一种群的K 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K2
不是,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动态平衡。
②K 值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吗?
(4)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如下图),思考回答下列关于种群K值的相关问题:
问题:如何比较两种曲线的异同?
K值
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值→防治有害生物
草原最大载畜量不超过K值→合理确定载畜量
K/2值
渔业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在K/2值处
K/2值前防治有害生物,严防达到K/2值处
(5)K值与K/2值的应用
思考:找出下列图中的K值、K/2。
说明:理论上,S形增长时,在初始阶段就开始受到资源空间的限制作用。但在实例中,我们认为开始阶段并没有受到限制。
(6)“S”形曲线的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图像
J型曲线 S型曲线
条件
种群增长速率
有无K值
曲线
环境资源无限
环境资源有限
一直增大
先升后降

有K值
环境阻力
K值:环境容纳量
食物不足
空间有限
种内竞争
天敌捕食
气候不适
寄生虫
传染病等
(7)“S”型与“J”型增长模型比较
种群增长模型
构建种群的增长模型
“J”形增长
“S”形增长
条件:
特点:
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
种群数量以一定倍数增长
条件:
特点:
食物和空间有限
增长速率先增后减,最后为0
K值:
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引入到新环境的种群,一定时间内都能呈“J”形增长
B.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 )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率
C.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形增长
D.在鱼类养殖中,在大于K/2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当外界环境条件被破坏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发生改变
B.同一培养液中的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K值存在差异
C.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升高,出生率不变
D.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C
3.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迁入某环境后Nt/N0随时间的变化情况(N0表示种群起始个体数量,Nt表示第t年个体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6年种群数量先下降后上升
B.种群数量维持在a/2可获得最大持续产量
C.15年后种群自然增长率不变,出现类似指数增长
D.该种群在第0年和第6年的年龄结构相同
A
4.下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