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水平调研道德与法治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有位诗人曾经这样吟唱:“我是长城的砖石,我是黄河、长江的浪花,我是茫茫森林中的一棵树”诗人的吟唱说明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是( )A. 个人与社会毫无关系 B. 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员C. 离开社会,个人照样能生存和发展 D. 个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2.中学生子怡针对学校附近出现小摊贩这一问题做了调查,并把调查的结果反映给当地政府。子怡的做法告诉我们()A. 要关注社区的治理,并献计献策 B. 只要把精力放在关注社会治理上就行C. 要关注国家发展,并为之自豪 D. 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3.小杰被评为某校“最美少年”。他阳光开朗、朝气蓬勃;他乐学好问,成绩优秀,关爱同学;他兴趣广泛,热衷马拉松运动和围棋;他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小杰成为“最美少年”,使我们认识到()①要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②评选为“最美少年”必须文化课成绩优秀③专心学习,就能成就最好的自己④应该培养公民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4.小华在学校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路上是遵守交规的行人,在家里是孝亲敬长的孩子。这告诉我们()①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②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③不同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身份④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如果你爱他,就请他上网;如果你害他,就请他上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网络可学习,可交往,有益无害 B. 网络可虚拟,可隐蔽,无所谓利弊C. 网络有欺诈,有伤害,有害无益 D. 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有利有弊6.轻点鼠标年货就能到家;短视频掀起拜年新潮流;网络相连,年俗直播一“网”看遍天下;互联网平台上,剪纸、宫灯、年画、皮影等民风民俗也能传播到海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网络时代的春节同样散发出浓浓的“传统味”。这说明网络( )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打破了地域界限,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A. B. C. D.7.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②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③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④网上谣言太多,我们不要相信任何网络信息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8.近两年来,短视频迅速风靡,纷繁多样的视频很容易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但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对此,我们应该( )①抵制短视频,避免受到不良影响②学会辨析信息,少看不健康内容③提高媒介素养,获取新知促成长④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9.登机前人们排队接受安全检查;公路上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以上两种现象分别体现了哪方面的社会秩序()A. 交通秩序、社会管理秩序 B. 生产秩序、交通秩序C. 社会管理秩序、交通秩序 D. 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10.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③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1.电子探头是一种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部分司机在有电子探头的地方小心驾驶,在没有电子探头的地方则随意驾驶。这表明( )部分人不能自觉遵守规则 遵守规则时,他律比自律重要遵守规则要他律,也要自律 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十分重要A. B. C. D.12.为进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10月10日,莱芜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实际, 开展“排队上下车”行动, 在公交站点、车站, 引导乘客自觉遵守秩序, 排队候车,依次上车; 乘车时不争抢座位, 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乘车不便者让座, 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乘车习惯。这表明( )①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维护规则另一方面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④只有强化规则意识, 按规则办事, 社会的运行才会顺畅有序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3.两只小山羊相向过一条独木桥,当他们到桥中间时,互不相让,最后都掉到河里去了。这则故事启示我们( )A. 凡事要坚持到底,绝不让步 B. 要友善顺从,不要斤斤计较C. 要学会换位思考,化解矛盾 D. 要平等待人,不能凌弱欺生14.去年某日,长沙地铁二号线上,一名男子赤脚躺在座椅上玩手机,另一名乘客看不下去,“默默”地把该男子的鞋踢出车厢,让“脱鞋霸座”男成功地实现了“人鞋分离”。对于这两名乘客的做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脱鞋霸座”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②“脱鞋霸座”有违社会公德和文明③踢鞋出车厢展现了个人文明形象④踢鞋出车厢弘扬了社会正义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5.一位诗人在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对面走过来的评论家相遇。对诗人有成见的评论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我恰恰相反。”诗人说完, 笑着退到了路边。下列说法,你不同意的是( )A. 没有教养的人就会变得骄狂、自负、愚蠢B. 这位诗人机智的回答中反映出了他幽默的生活情趣C. 文明礼貌体现着诗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D. 这位诗人不懂得尊重别人16.你想成为受欢迎的人吗?礼貌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一愿望。下列做法符合以礼待人要求的有()①进入老师办公室前,要敲门②父母的同事来家里做客时,视而不见③遇到邻居时,主动打招呼④碰掉同桌的书时,拾起并微笑道歉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7.不论谁找王东同学帮忙,他总是一口答应:“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可是他答应的事情往往不能兑现。时间长了,大家开始疏远他,而他却觉得很委屈……此时,你会告诉王东(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答应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③承诺关系着我们的信誉,因此许诺要慎重④珍惜自己的诚信记录,不诚信行为必受法律制裁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8.一位成绩优异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因为他的银行信用记录中有三次恶意透支,最终未被用人单位录用。下列对此看法正确的有( )①失信行为不仅是对他人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②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承担这种不负责任的后果③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因为失信者处处受限④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9.李某因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某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作者将该出版社告上法庭。李某、某出版社的行为分别属于( )A. 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0.王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公园的一棵树上刻下“某某到此一游”几个字,结果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受到了相应的处罚。他的行为是( )A. 刑事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 D. 严重违法行为21.以下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展示的一则案例:小宇的经历警示我们( )①作为未成年人,要珍惜美好生活,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③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一旦交友不慎,必然走向犯罪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22.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警示我们青少年()①要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②年龄小,违法犯罪也不要紧 ③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④要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23.中学生小刚晚上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发现一小偷正在翻窗入室,小刚灵机一动,大喊一声:“爸爸,你该去公安局上班了!”小偷闻声而逃。小刚的这一举动说明他( )A. 凡事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处理问题B. 凭借智慧进行自救,既敢于又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C. 胆小、怯懦,不能勇敢面对违法犯罪D. 没有履行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义务24.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 自己极易受到伤害, 也不利于制止犯罪犯罪分子穷凶极恶,我们没有义务和他们斗争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A. B. C. D.25.某校向全校学生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其主题是“中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这份倡议书提出了“见义勇为”的前提是要自救自护。之所以提出面对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见义智为”,是因为()A. 青少年是弱势群体,还没有能力见义勇为B. 见义勇为是成年人的事C. 我们既要保护自己,又要与违法犯罪作斗争D. 见义勇为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第II卷(非选择题)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 一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刘某称其在家乡大连帮助了一名骑车摔倒的环卫工人后,却接到了交警部门的电话,称有人报警看到他撞倒了人,被他扶起的环卫工人也表示“忘记了当时的情况”。后来,事发路段的一段监控视频最终还了他清白:环卫工人确实是自己摔倒的。请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下面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亲近社会”?(2)你是否赞同图一中这些旁观者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3)请根据材料,简要阐述图二中该年轻人的行为的意义。27.参与网络生活。材料一当前,一些人通过网上买卖个人信息、诈骗、侵犯他人隐私、散布谣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不仅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影响了社会安定,也给公众造成了巨大困扰。打开网站,广告区会自动推送自己关注过的产品信息;打开手机,经常会收到各类广告短信……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过度索权”也给网民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材料二 “剪刀手”自诞生以来便风靡全球,已成为人们行走江湖、日常拍照最常解锁的姿势之一。然而,在2019年9月举行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上,有行业协会专家发出警告:“基本上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还原出被拍摄者的指纹,在1.5~3米的距离内拍摄的照片能还原出50%的指纹,只有超过3米拍摄的照片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剪刀手”隐患大,引发网友的热议。有网友戏称:“‘剪刀手’,永别了。”还有网友恍然大悟:“难怪有人的‘剪刀手’是手背向外。”甚至有网友开玩笑说:“以后拍照干脆握拳,为了保护脸部信息还要戴面罩。”(1)结合材料一中的社会现象,联系日常生活和学习,请你简要谈谈网络的弊端有哪些。(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提出几点建议。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有人为了考验德国人的规则意识,分别在两个电话亭上贴了男女标志。结果,德国人真的按照电话亭的标志,男女各进各位。就算一边排着长队,另一边的电话亭是空的,也没有人会违反这一“规则”。材料二 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环境保护法规的约束,我们将失去居住在美好家园的自由;如果没有交通法规的约束,我们将失去安全通行的自由;如果没有高考纪律的约束,学子们将失去通过努力进入大学深造的自由毫无疑问,规则是自由的前提。不懂规则的人,就没有资格谈论自由;不守规则的人,就没有权利享受自由。(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告诉我们,自由有哪些边界 (3)自由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4)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修订的《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明文规定,列车上进食、手机追剧声音外放这样的不文明行为会被记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但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在地铁上堂而皇之吃东西、手机外放等现象依然不少。材料二 从出台公共场所禁烟条令,到依法惩戒“霸座行为”, 再到建立文明出行“黑名单”制度, 让制度长牙齿、让执法有力量, 就是要标定人们的行为边界, 唤醒人们的文明意识。(1)对于材料中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你怎么看 (2)我们的社会呼唤文明,文明具有怎样的意义 (3)规则的制定需要大家的遵守,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规则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法在心中健康成长】 小辉是学校的法制宣传志愿者,他常常用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请你对他收集到的生活案例进行思考,探索我们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小倔在上初一时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初二后, 由于长期与社会上的小混混交往, 受其“读书无用”观点的影响,上课打瞌睡,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进营业性网吧,在QQ空间向同学发布恐吓信息,老师多次教育, 小倔仍不改,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 多次欺凌弱小。携带管制刀具,老师和领导多次教育,但小倔仍然不改。直到初三下学期的有一天,他与混混小张一起拦路抢劫学生小强的钱包,并把小强打成重伤,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人民法院考虑到小倔是未成年人, 在审判过程中进行了不公开审理, 经过审理, 人民法院判处小倔有期徒刑四年。(1)辨行为:你能说出小倔的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 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 (2)懂道理:小倔由“三好学生”蜕变为少年犯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3)表决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参考答案1. B 2. A 3. B 4. D 5. D 6. B 7. A8. D 9. C 10. A 11. C 12. C 13. C 14. A15. D 16. B 17. A 18. D 19. C 20. C 21. A22. D 23. B 24. D 25. C26. (1)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2)不赞同。因为他们的行为是缺乏爱心、冷漠无情的表现,不属于亲社会行为,是要受到道德谴责的行为。(理由符合题意、合理即可)(3)①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7. (1)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这些不良信息容易误导大众,侵犯他人人格尊严,侵害他人利益,造成恶劣影响。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2)不要把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照片等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资料作为公开信息提供给他人;网上发照片或朋友圈时,要谨慎小心,不暴露个人家庭信息等;没有征得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不要轻易向别人提供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照片等个人信息;不要轻信网友的信息资料,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28. (1)材料一说明德国人的规则意识强,注重规则,能够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遵守规则。(2)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3)两者关系: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建立规则的目的: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障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的有序运行。(4)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9. (1)反映了我国部分公民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较薄弱,规则意识较差,要加强公民的社会公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 培养规则意识。(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3)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 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又需要自我约束, 严于律己, 不断自我反省, 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做到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则, 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 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0. (1)严重不良行为:在QQ空间向同学发布恐吓信息,老师多次教育, 小倔仍然不改; 纠集他人, 结伙滋事; 多次欺凌弱小;携带管制刀具,老师和领导多次教育,小倔仍然不改。犯罪行为: 拦路抢劫学生小强的钱包, 并把小强打成重伤。(2)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经常犯小错, 有不良行为, 又不及时加以改正, 就极有可能一步一步地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3)纠正“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没什么关系”的观点;防微杜渐, 勿以恶小而为之, 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 遵守校规校纪, 遵守道德、法律, 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善交益友,乐交诤友,远离损友,增强抗诱惑能力;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制意识, 自觉预防违法犯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