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自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1.2024 年 10 月30 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三名航天员顺利入住空间站。小强通过电视机观看了全过程,被祖国的航天技术所惊艳,为祖国的航天成就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这说明
①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②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不同的
③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④我们要关心国家发展,并为之自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与其体现的社会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业缘关系 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血缘关系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地缘关系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血缘关系
3.下图是某中学给八年级学生设计的国庆节假期作业清单。完成该作业清单有助于同学们
①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③养成亲近社会行为 ④获得物质奖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出现,涉青少年的网络乱象也在不断“花样翻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等技术,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谋取不正当利益。同学们对此展开热烈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网络无限,自由无界 ②辨析网络信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拒绝网络,预防诈骗 ④提高媒介素养,培育健康网络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充电宝是居家旅行常用的物器。一些不法分子将植入木马程序的充电宝免费给路人扫码使用,以盗取个人信息。面对免费充电宝,我们应该
A.不问来历,直接扫码使用 B.立即报警,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C.不假思索,跟随他人选择 D.保持警惕,谨防个人隐私被侵犯
6.在医院的走廊里,我们常会看到一个大大的“静”字,这个字提醒我们在医院里要遵守的秩序是
A.生产秩序 B.社会管理秩序
C.公共场所秩序 D.交通秩序
7.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漫画《让座》体现的是
A.规章 B.法律
C.纪律 D.道德
8.网聚正能量,构建同心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是我们的成长家园,借助网络传递正能量、善用网络成为中学生必备的素养。下列行为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A.小华看到“日本核污水排放,多地食盐紧缺”的信息,立即在朋友圈转发
B.小宇是某主播的忠实“粉丝”,观看直播时经常给主播送礼物,打赏主播
C.小林看到“观看奥运,好礼赠送”的网页弹窗,便点开链接输入个人信息
D.小军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为创建“省级文明校园”积极倡议,建言献策
9.新修订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施行。新《办法》更讲“法度”“力度”“温度”和“尺度”,确保行政处罚“过罚相当”。这启示我们
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不能适应生活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
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对应的是
选项 案例 违法类别
A 陈某某因非法狩猎珍稀鸟类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一般违法行为
B 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行政违法行为
C 小刚的爸爸因违章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50元罚款 刑事违法行为
D 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眼睛,被判定民事赔偿8500余元。 民事违法行为
11.外卖送餐女孩因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饭盒摔坏了,含泪道歉,主动要求给予顾客赔偿。顾客被女孩的真诚打动,拒绝赔偿,还给了女孩五星好评。这个故事说明
①换位思考,理解包容他人 ②文明有礼,赢得他人认可
③互相尊重,促进社会和谐 ④自信自强,助力青春绽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这一规定表明
A.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B.违背诚信原则是民事违法
C.诚实信用是一项民法原则 D.违反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
13.下列所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其他三图不同的是
14.样祥爸爸刚买的手机用了七天就坏了,他想要维权。你认为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以怎样的顺序进行维权
①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②请工商部门协助调解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④自行与老板协商解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④→②→③ D.④→②→①
15.日常生活中特定场所的行为规范往往体现着对人的文明修养的要求。下面剧院“文明观演温馨提示”体现了文明修养的要求是
①诚实守信
②遵守规则
③亲近社会
④尊重他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他人。”这告诉我们
A.尊重是相互的,利于互敬互爱
B.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即尊敬、重视
C.必须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
D.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17. “给我钱27。”一位网友因为听障外卖员语气生硬的短信内容而感到有点生气。后来才发现,为了提高表达效率,手语的语句结构越简单越好,像“请”这类表示礼貌的常用语,通常不会出现在手语表达中。在听障人士的世界里,“礼貌”是一种负担。这启示我们
A.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理解 B.学会以礼待人,做文明有礼的人
C.学会平等待人,不能够歧视他人 D.增强自尊自信,提高心理素养
二、非选择题(第18~20小题,共49分)
18.简答题(15分)
“信”是会意字。《说文·言部》中记载:“信,诚也。从人,从言。”以下是某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意义的解读材料,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从人”之意 “从言”之变
“从人”,是言而有信。古时用“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形容一个人言而有信,而今,我们习惯用“靠谱”一词称赞言出必行的品质。过去,人们会选择贵重物品作为信物,以示对约定的重视。现在,逐渐建立的信用体系开始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小到个人成长、社会交流,大到国家发展,信,在各个层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从言”,是说出来的信息,也是落在笔尖的思绪。“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见字如面、纸短情长,成了彼时的代名词。如今,互联网让通信便利,人们使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亲友即时交流,发达的通讯不仅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
(1)解读“信”字“从人”的内涵。(8分)
(2)从“见字如面”到“即时交流”体现了通讯方式的时代变迁。简析通讯方式变迁过程体现的道理 (6分)
19.探究题(17分)
为了提高学生守法用法的意识和依法做事的能力,某校八(1)班开展了以“增强法治观念,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普法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模拟法庭】第一组同学邀请区法院的法官组织并指导举办了一次模拟庭审。活动后,法官指出了模拟庭审过程中的问题及判决书中的错误,并以案说法,警示同学们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遵纪守法,远离违法犯罪。
判 决 书(摘选)
被告人赵某某在送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窃取他人财物,性质较严重。经本庭合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赵某某犯盗窃罪,判处构役四个月,并处罚款人民币2000元。
(1)请帮助同学们修改判决书中的两处错误,并简要谈谈开展“模拟庭审”活动有何重要意义。(6分)
【防微杜渐】第二组同学研究大量案件发现,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多存在以下问题:说谎欺骗,道德品质差;厌学逃学,文化素质低;不学法不守法,法治意识淡薄;沉迷网络游戏,自制力弱……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大多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的行为轨迹。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同学们的研究结果给年少的我们哪些人生启示 (8分)
【善用法律】第三组同学根据教材中“探究与分享”的案例编写了一则法律教育课本剧。剧情为:某个周末,小山同学与小伙伴到靠近铁道旁的树林里玩耍,发现有3个壮汉正在用工具剪断铁路封闭网……
(3)如果你是小山,你会怎么做 请说明这样做的理由。(5分)
20.探究题(17分)
徐州市某校八(2)班近50名学生周末到吕梁山风景区开展了“乡村教育实践”主题研学活动。同学们走进自然大课堂,体验乡村生活,感受秋季的美好,体验研学的乐趣,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学习之旅】同学们在“乡村教育实践”研学活动之前,共同拟定了一份《乡村教育研学活动须知》,以下是内容节选。
乡村教育研学活动须知
1.①。研学期间,牢记要求,服从管理,统一行动,严禁私自离队活动。
2.文明有礼。②。
3.要有法治观念,不打架斗殴。
(1)请你参与完善《乡村教育研学活动须知》。(4分)
(2)运用课本上“规则”的相关知识,说明制定并执行该《须知》的必要性。(6分)
【实践感悟】乡村教育研学活动结束后,同学和家长在班级里分享了很多感受。
李明同学:走进农家生活,让我第一次体验了种植、烹饪、做豆腐、茶艺……,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张丽同学:集体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级的同学好团结,同学们互帮互助让友谊越来越好,我更爱我的班集体了。王强妈妈:孩子出发前自己整理行李,居然没有遗漏;回来也没有丢东西,还给父母带了礼物,感觉孩子真的长大了……
(3)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知识,从同学和家长的分享中,说明这次中学生乡村教育研学活动的收获。(6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2. B3. A4. C5. D6. C7. D8. D9. C10. D11. A12. C13. D14. C15. D16. A17. A
二、非选择题
18. (1) ①“信”字的“从人”之意体现了言而有信的品质,即一个人说话要算数,承诺的事情要兑现。(2分) ②在古代,人们用贵重物品作为信物来表明对约定的重视。(2分) ③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2分) ④无论是个人的成长、社会的交流,还是国家的发展,“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2分)
(2) ①通讯方式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2分) ②从“见字如面”到“即时交流”,通讯变得更加便利和快捷。(2分) ③这种变迁不仅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2分)
19. (1) ①判决书中的第一处错误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应改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1分) ②第二处错误是“判处构役四个月”,应改为“判处拘役四个月”。(1分) ③开展“模拟庭审”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法律程序,增强法治意识,学会遵纪守法,预防违法犯罪。(4分)
(2) ①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避免说谎欺骗等不良行为。(2分) ②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提高文化素质。(2分) ③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法治意识。(2分) ④要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迷网络游戏。(1分) ⑤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分)
(3) ①如果我是小山,我会立即报警。(1分) ②因为破坏铁路封闭网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需要及时制止。(2分) ③报警是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有效手段。(2分)
20. (1) ①遵守纪律。(2分) ②尊重他人,爱护环境。(2分)
(2) ①规则是社会秩序的保障,制定《须知》有助于维护研学活动的秩序。(2分) ②规则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制定《须知》有助于同学们明确自己的行为准则。(2分) ③规则有助于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制定《须知》有助于保障同学们的安全和权益。(1分) ④制定并执行《须知》有助于培养同学们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1分)
(3) ①通过研学活动,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乡村生活,增强了实践能力。(2分) ②研学活动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增强了集体意识。(2分) ③研学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