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蓝天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十一月语文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诗在脱去逻辑的硬壳之后,需要的是新鲜的语言和它所呈现的极富内涵的心灵。每一首传世的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这样一个不会被穷竭的灵魂。“境界”就是心灵的状态。后工业时代的中西方普遍患有境界被污染病,或者作者干脆不知境界为何物。有一次,当我翻阅了一本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青年诗集后,合上书,我痛苦地感到这厚厚的一本选集里只有很少的几首诗是有意境的,其余的都没有里尔克或华兹华斯所追求的高度。心灵的沙漠化使得很多年轻诗人的诗充满了灼热而干燥的热风,没有意境可言。爱情与欲望联成一体,或是塞满平庸的细节,如同杂货店的货架,诗不再给你飞越,而是沉重、平庸,读完这种诗后我开始怀疑诗存在的必要,因为后工业社会日常的生活早已充满庸俗的刺激和平庸的琐碎。也许是身为东方人的关系,我的文化使我理解:诗人的痛苦和欢乐能化成他的诗歌中不可穷尽的艺术的美和力。李白、杜甫从来不会让他们在时代、生活中经历的痛苦成为平庸的琐碎的流水账。然而打开今天的一本美国当代诗选,有不少诗像不经意地输入计算机的记录,没有光彩,没有生命,似乎与时代无关。是不是计算机文化已经使得诗魂如此麻木?我暗暗为我们今天的一些年轻诗人担忧。“境界”是沙漠里的绿洲,它出现在沙漠的侵略与压抑中,但代表沙漠灵魂中暗存的力量与追求。如果只在诗中报道沙漠的沙粒如何如何,那真是只见沙子不见绿洲。这样的诗,有的诗人辩解说它更真实,是后现代的真实,但我仍然认为诗的功能不在于统计沙子的数量,而在于点出绿洲的力量。无尽的沙子这一存在是数也数不清的可见者,它正在遮蔽我们渴望看见的绿洲,而诗人的职责正是穿过可见的痛苦的存在,触探到那被隐蔽的无形的不可见的力量。追求表面的真实与准确的诗人,在看到“枯藤”时只追问这是哪一个钟点的枯藤,这是什么时间的“昏鸦”,在追求琐碎、平庸之物的“精确”描写时,却看不见那存在于这些平常之物后面的不平常,得到了琐碎与平庸,却失去了潜在的生命的、艺术的魅力。诗能不能揭示这种暗含于可见物之后的潜在力量,是一个价值标准,至少是我在判断一首好诗时的标准之一。诗的境界代表诗人超常的悟性,穿透了可见、可数的事物的表面存在,悟到那潜在的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深邃不可测与人的相对渺小。在现代西方世界,物质财富的力量占据了舞台中心,中国也许会滚向那个中心,被吸向那个物质崇拜的圣坛,我却更感到诗歌的悟性的深意能让我穿透黄金的耀眼的光亮,看见那被遮蔽了的潜在的生命与艺术的意义。审美总是哲学的折射,人的价值观起着很大的作用。我欣赏“二战”刚刚结束后美国的诗,因为那时的诗人是在痛苦中追寻崇高,而今天的美国年轻诗人的作品,就我所接触到的,似乎更陶醉于可见的富足的存在与物质的创造,更屈服于物质的刺激与科技的力量,他们的心灵在紧张的物质追求中,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去考虑精神的需要。当然也还有一些诗人在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将思维引向无边的宇宙,走出了紧张平庸而丰富的第一世界——日常生活。也许正是这人与自然的矛盾所造成的危机能解救富足的第一世界的诗,使它能走出丰富的物质的封闭圈。极端崇拜物质与极端推崇寡欲同样造成对人的损伤,然而历史常常摇摆于二者之间,进入丰富的感性世界而不迷失于其中,穿透丰富的感性世界表层而寻找隐于其下的精神潜文本,这是诗和哲学的探险。将所有的笔墨永无满足地沉湎于感性外表的描述,或与之相反,对感性世界麻木和畏惧,空谈精神的崇高,同样都是自我欺骗,是诗和哲学的悲剧。(摘编自郑敏《探索当代诗风——我心目中的好诗》)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够流传后世的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不被穷竭的灵魂,它们无疑是有“境界”的,从中可以看出极富内涵的心灵。B.“在看到‘枯藤’时只追问这是哪一个钟点的枯藤”,这样的鉴赏不可能触探到诗中被隐蔽的无形的不可见的力量。C.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中国,陷入物质崇拜都可能影响诗人的价值观,从而使其作品遮蔽了潜在的生命与艺术的意义。D.作者反对完全“沉湎于感性外表的描述”,同时也反对“对感性世界麻木和畏惧”,认为后者对诗歌造成的危害更大。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作者翻阅的80年代的那本美国中青年诗集来看,美国当代诗人对里尔克和华兹华斯的诗歌已经不再推崇。B.“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在诗中升华了痛苦,不是记生活的流水账,而是隐含了家国情怀。C.作者认为不少美国当代诗人的诗作缺少诗魂,失去了光彩和生命,这引起了作者对当下诗歌创作现状的担忧。D.“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诗可以说是“诗和哲学的探险”,符合文本中好诗的标准。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A.诗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成了阳春白雪,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沦落到曲高和寡的地步。(葛兆光)B.诗人要活在时代里面,要能够把时代的痛苦、欢乐、希望、动荡……最深最广地体现于一身。(郭沫若)C.一首诗的优劣不在于它取材的大小、篇幅的长短,关键在于怎样写,从怎样的角度看到世界。(艾青)D.诗人昌耀善于将古汉语熔铸进自己的诗歌当中,因而读他的诗歌,会获得一种新鲜的古老感。(张伟)4.论述文要求论证严密,本文是如何体现论证的严密性的?请简要分析。5.2024年6月6日,《星星》诗刊杂志计划发起新一届诗歌大赛。假如你是评委,请根据本文,为组委会拟定入选好诗的三条简要标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天的脉络钟兆云时序更替,一年四季中,秋天的步履最是轻盈。没有如麻的雨脚,没有暴跳的沙尘,没有繁弦急管般的电闪雷鸣,连昼伏夜行的桂轮也温柔体贴。秋天君临时也最是兼容并包,可以雁字横秋,可以天地一沙鸥,任万物竞相起舞,齐飞共长,和气致祥;由山川草木接踵染色,无争先恐后之状,无添足插队之扰,倚红偎翠,各领风骚;随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在扑鼻的稻香里品盈枝硕果、菊黄蟹肥。成为主角的秋天最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喜不悲,不焦不躁,不温不火,随缘起落。秋天的形象和气质似乎都无关脑满肠肥、膀大腰圆,时常还得贴秋膘。它没有春天湿答答的水汽,没有盛夏盐津津的汗珠,没有冷冬硬邦邦的冰霜。它身上鲜有多余的脂肪,像一个成功瘦身的淑女,轻提罗裳,巧笑倩兮,神采飞扬。秋天的脚步和身子都不虚浮,秋天挑着收获,掠过茫茫的风雨,与行稳致远挂钩。“秋”就是要以火一样的热情“日午担禾上场晒,也喜年丰欲还债”,只要火种不熄,来年丰收可望。李绅说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就是这样的收获。常言“春华秋实”,不经春天的播种耕耘、夏日的栉风沐雨,秋天焉能坐享其成?所以,秋天面对再盛大的丰收,也不致忘乎所以,更无从忘本,知道自己受孕在春天,也明白要往何处去。它郑重地接纳每一份馈赠,却不任性挥霍,而在倍加珍惜中,留赠每一个冬天以厚积丰藏,继往开来地迎春接福,维系人类和大自然的瓜瓞绵绵。与其他季节总不失轰动的开场不太一样,秋天更喜欢缓步迈近,有时还蹑手蹑脚,没有非此即彼的变天,不带凌乱的节奏和呛人的气息,甚至并不泾渭分明。第一片叶子飘落时还是绿中带黄的,草色荣枯也在悄然中过渡,凉风送爽之初还夹杂着一丝温热。转身间,金黄已不觉充盈了世界的眼睛。摩肩如云的秋叶,不管是在枝头叠翠流金还是将要融入土地化作养料,每一片都在俯仰中寻找生命的源头,在秋天圆满自身的意义。繁茂时成就枝干,引来百鸟朝凤,赋予生命欣欣向荣之形态,并为于树下乘凉的万物遮风挡雨,却并不借高枝炫耀自己;需要推进树木的新陈代谢时,独独忘了自己,顺其自然地纵身一跃,甘愿零落成泥碾作尘,前仆后继地回报根的情意,让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以一叶之春秋,晓谕荣辱兴衰皆生命常态的常理,如此知足知止,恰如得道高人的一生一世。一叶落,冷不防便是天凉好个秋。秋天的意境却不是凉。农家争相“晒秋”,那些善于创造美好的人则把准脉络,呈献对秋天的另类致敬,或在一片新叶上吹奏出四季不同的曲调,或在一枚旧叶上剪裁出美丽的山河和万象筋骨。而在他们之前,这一叶扁舟已载上无数为秋而生的惊艳诗行和锦绣文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面对秋风秋雨,人们不免想到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也想到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再及辛弃疾的“水随天去秋无际”。往事越千年,毛主席独立寒秋而高歌“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如此蔚然大气,辽阔壮美,远非李煜的“冉冉秋光留不住”可比,也就不难理解五千年来中华大地何以在“萧瑟秋风今又是”中“换了人间”。在乡村入秋,总可见王绩笔下“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也可见王勃笔下“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的景象。置身城里江畔,远眺“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景,醉心于秋色天空、缱绻闲云,清词丽句同样随风而来,欲罢不能,可谓秋风起兮相思长。“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一如唐寅,古今之人感怀身世际遇时难免伤秋。刘禹锡虽然称“我言秋日胜春朝”,到底不免也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于我,却更愿听杨万里的规劝:“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诗词歌赋里对秋天的咏叹,莫不展现出作者人生的经纬,而秋天自身的脉络却比人生的经纬更有条理。秋天从立秋、处暑、白露一路走来,“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在秋分拉开了一年中最美时节的序幕。2022年秋分时节,恰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从北方稻谷飘香的田野刚回到南方,目光落向后花园中栽种数年后终于结下的饱满的瓜果,不觉满心欢喜。当初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但最终,每一滴汗水都浇灌出可收获的果实。好些年的秋天,是被刘禹锡的《秋风引》引来的,“何处秋风起?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如今在自己辛勤造就的庭院眼见风动,却无木叶萧萧之感,这已是心灵的一大收获,不怜情深一往已白首。这世界自古至今都是有因果的,我们应看重自己种了哪些因,滑过哪些轨迹,秋天的味道才算尝得通透。(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雨脚如麻,夏天沙尘暴跳,电闪雷鸣,对比之下,秋天显得更加温柔体贴,天高云淡,不急不躁。B.秋天的收获源于春天的播种耕耘,因为秋天挑着收获,所以秋的脚步和身子都不虚浮,能够掠过风雨而致远。C.“日午担禾上场晒”与“晒秋”中的“晒”一样,“晒”的不仅是收获,还是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D.相较城市而言,乡村满山遍野的草叶更能让人体验到秋的脉络,更能让人体验到诗词歌赋里的醉人秋意。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表达方式多样,融抒情、议论、描写于一体,展现了秋之脉络,表现了由秋引发的哲思。B.文章句式灵活多变,句子长短不一,整散结合,流畅自由,节奏轻快;用语典雅,表意含蓄。C.文章文采斐然,作者综合运用拟人、铺陈、排比、引用、化用等表现手法,写出了秋的特点。D.文中的秋天有时像淑女巧笑倩兮;有时又如火,热情,高昂。这些描写充分展现了秋的形象。8.大量引用古诗词是本文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败笔。请谈谈你的认识。9.同是写秋,有读者认为《故都的秋》更有深度,本文则更显温度。请谈谈你对此说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材料一:壬子,尹子奇复征兵数万,攻睢阳。先是,许远于城中积粮至六万石,虢王李巨以其半给濮阳、济阴二郡,远固争之,不能得;既而济阴得粮,遂以城叛,而睢阳城至是食尽。将士人廪米日一合①杂以茶纸树皮为食而贼粮运通兵败复征。睢阳将士死不加益,诸军馈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饥病不堪斗,遂为贼所围,张巡乃修守具以拒之。贼为云梯,势如半虹,置精卒二百于其上,推之临城,欲令腾入。巡预于城潜凿三穴,候梯将至,于一穴中出大木,末置铁钩,钩之使不得退;一穴中出一木,拄之使不得进;一穴中出一木,木末置铁笼,盛火焚之,其梯中折,梯上卒尽烧死。贼又造木驴攻城,巡熔金汁灌之,应投销铄。贼又于城西北隅以土囊积柴为磴道,欲登城。巡不与争利,每夜,潜以松明、干蒿投之于中,积十馀日,贼不之觉,因出军大战,使人顺风持火焚之,贼不能救,经二十馀日,火方灭。巡之所为,皆应机立办,贼伏其智,不敢复攻,遂于城外穿三重壕,立木栅以守巡,巡亦于其内作壕以拒之……(《资治通鉴》,有删改)材料二:始,肃宗诏书侍郎张镐代贺兰进明节度河南,率浙东李希言、浙西司空袭礼、淮南高适、青州邓景山四节度犄角救睢阳,巡亡三日而镐至,十日而广平王收东京。时议者或谓:巡守睢阳,众六万,既粮尽,不持满按队出再生之路,与夫食人,宁若全人?于是张浚、李纾、董南史、张建封、樊晁、朱巨川、李翰成谓巡蔽遮江、淮,沮贼势,天下不亡,其功也。(节选自《新唐书》)材料三:《新唐书》记载:“众议东奔,巡、远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赞曰:“张巡大小数百战,虽力尽乃死,而唐全得江、淮财用,以济中兴,引利偿害,以百易万可矣。”(节选自《新唐书》)【注】①合:十分之一升。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将士A人廩米B日一合C杂以茶纸D树皮为食E而贼粮运F通G兵败H复征。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意为到,与《大学之道》中“止于至善”的“至”意义不同。B.应,意为应该,与《促织》中“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的“应”意义不同。C.犄角,即掎角,指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文中表示为救睢阳而采取的用兵阵法。D.利,意为好处,与《兼爱》中“亏子而自利”的“利”意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睢阳守城的将士得不到援兵,诸军粮食救应不至,仅剩的一千六百士卒被贼兵围困,张巡便准备守城战具抵御敌人。B.面对敌军制作的各种进攻武器,张巡随机应变,巧妙设置各种机关予以破解,保护城的同时也得到叛军的佩服。C.张巡经历大小数百次战斗,力量用尽后死去。张巡死后广平王用十天收复洛阳,有人认为天下不亡有张巡的功劳。D.面对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不利因素,有人曾提议向东转移保存实力,但张巡、许远等死守睢阳城,挫败敌军气焰。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皆饥病不堪斗,遂为贼所围,张巡乃修守具以拒之。(2)巡、远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14.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张巡的形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和沈石田先生咏落花二首(其十)唐时升绝代佳人奈老何,千红万紫尽婆娑。好天良夜三通角,寒食清明一掷梭。罗袖几回承不着,绣鞋频避踏还多。春光摇荡江南北,泪落长秋月下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将落花比作“绝代佳人”,描绘了落花凋零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花的美丽与无奈。B.颔联中“三通角”指夜晚的角声响起了多次,“一掷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暗示了落花的命运。C.颈联通过罗袖接花接不住、绣鞋频频避开却还是踩到落花的情景,直接描写了落花的飘零之状。D.“春光摇荡”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与“泪落长秋”的情景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以情感震撼。16.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道“落花时节又逢君”,借“落花”抒情,本诗也借“咏落花”抒发情感,请简要分析二者情感的异同点。(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2)《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典故,含蓄地表达不能往来书信,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3)《将进酒》中“ ”照应“千金散尽”,后文又故作跌宕,表示不惜典当来换取一醉;“ ”一句跨越时空,情感强烈,与开篇之“悲”遥相呼应。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a)中华文明是唯一世界上连续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从留下“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录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到铸有“中国大宁”铭文的湖南长沙伍家岭出土汉代铜镜,再到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作为历史的见证,考古文物生动展现出中华文明弦歌不辍、中华文脉延绵不绝。事实上,(b)考古既是在不断发现遗存,探寻历史,(c)也是在不断传承历史,弘扬文化。遗址的发掘与复原、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不仅让历史遗迹、文化瑰宝 ① ,重获新生,也让更多人能够在触摸历史中感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在思接千载中读懂“何以中国”。(d)与考古文物的每一次相遇,(e)都能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先人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审美取向,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明的 ② 。在这个意义上,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物质载体。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字母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于武汉这座巨大的城市来说,我在1957年的加盟,只如一滴水掉入这长江中一样,可谓无足轻重。但对于我来说,它就几乎塑造了我的生命,我常常会想,这座城市有如一本摊开着的书,长江是它的书脊,南北两岸是它摊开的扉页。而行走的我,穿行在它的街巷中,就仿佛走在它的字里行间一样,我曾经想要努力地去读懂它的每一行文字的内容,努力去参透沉淀在这些文字深处的寓意,努力去看清落在这些字后的阴影,努力去获悉在这些字后的故事,我在这样无数次的穿行中成长。成长起来的我深深地明白:有些东西你是无法读懂无法参透无法看清也无法获悉的。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尤其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隐藏在历史的尘土之下,时光一层层地覆盖着它们,今生今世也无人知晓。所以,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武汉这座城市,与其他无关,也许只是因为这一次次的探寻,让它成为我最熟悉的面孔。古诗云,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难道武汉能不是我的敬亭山吗?B.武汉就是我的敬亭山。C.武汉不能不是我的敬亭山。D.我的敬亭山只能是武汉。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你读不懂、参不透、看不清、获悉不了的有些东西,”从语意上看与原文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认为,数字化时代的海量阅读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阻碍深度学习。有人却不以为然。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 2.A 3.B4.①论证思路严谨。文章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分析现状及原因,最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清晰,逻辑严密;②论证手法多样。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③论述语言准确。文章运用“也许”“普遍”“不少”“有些”等修饰限定语,体现了论证语言的严密性。5.①语言鲜活,具有高雅境界;②提炼生活,展现艺术张力;③穿透表象,揭示潜在力量;④主旨深刻,追求崇高精神。6.D 7.B8.①大量引用古诗词,使得文章语言典雅,意蕴丰厚,但增加了理解难度。②引用古诗词,本为简洁凝练,但一味堆积,则重复啰唆,有损简洁。③适当引用古诗词,能够增强文学性,但用力过猛,则有卖弄之嫌,反为不美。9.①《故都的秋》一文,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而《秋天的脉络》则表达了作者对秋之收获的喜悦。在立意上《秋天的脉络》不如《故都的秋》有深度。②《故都的秋》中,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意象萧瑟,充满孤寂落寞之感;而《秋天的脉络》一文中,秋来得轻,来得稳,来得有条理,积极昂扬,欢快明丽。在情感上《秋天的脉络》比《故都的秋》更温暖,更有温度。10.CEG 11.B 12.C13.(1)都因为饥饿疾病没有多少战斗力,于是睢阳城被叛军紧紧地包围,张巡就准备守城的战具抵御敌人。(2)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如放弃,贼兵就会乘胜鼓噪南窜,江、淮必亡。 14.①随机应变,机智有谋;②不畏牺牲,宁死不屈;③忠贞爱国;④远见卓识。15.C16.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无奈和感慨。不同点:杜诗表达了在颠沛流离中与故人重逢的喜悦,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如今境遇的无奈。唐诗表达了对落花飘零、被人不经意踩踏的境遇的同情,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对生命的深刻理解。17.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主人何为言少钱 与尔同销万古愁18.①重见天日 ②博大精深19.(a)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连续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e)都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先人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审美取向。20.①原句由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组成,构成了排比句,增强了语势,使句子节奏明快,音韵和谐。②原句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有突出强调的作用。而改句是一个陈述句,结构和内容都很平常。21.B22.①原文句式绵长,没有标点,符合探求过程中意识的流动性和含混性;②使语气更加急促,增强语言的感染力;③“有些东西”前置,起强调作用。23.示例:善用数字阅读,助力深度研学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数字化时代海量阅读对学习者影响的论争甚嚣尘上。有人忧心其会增加认知负荷,阻碍深度学习;而我坚信,只要善加引导、巧用方法,数字化阅读便能成为深度学习的得力臂助,而非羁绊。数字化阅读仿若一座蕴含无穷宝藏的知识富矿,其信息浩如烟海、获取方便快捷,堪称史无前例。诚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数字化阅读为我们开启了通往海量书籍世界的大门,然而,若毫无规划与筛选地一头扎进信息的汪洋,认知负荷必将如沉重的枷锁,桎梏学习者前行的脚步。正如那在繁花似锦中迷失方向的飞鸟,虽身处知识的茂密丛林,却因缺乏明确目标与路径,难以采撷智慧的硕果。当下,网络上碎片化信息如汹涌潮水,若学习者一味跟风、不求甚解,思维就只能在信息浅表徘徊,难以深入知识的内核,深度学习自然沦为泡影。据统计,网络每日产生的信息数以亿计,若不加以甄别筛选,极易陷入信息泥沼。倘若我们能如沉稳睿智的舵手,为数字化阅读之舟高悬规划与筛选的明灯,必能扬帆远航,直抵深度学习的港湾。确立明晰的阅读目标与计划,就像为求知之旅绘制精确的路线图。以研习文学为例,若妄图深入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与精髓,便可在浩繁的数字阅读资源里,精准锁定《唐诗三百首详析》等经典著作,并结合诗词名家的赏析解读进行精读。从意象运用、格律音韵、情感表达、历史背景等层面细致剖析整合,将繁杂的诗词知识梳理成清晰的脉络体系,进而深刻体悟中国古典诗词于文学长河中的独特价值与深远影响,为深度学习夯筑坚实根基。批判性思维恰似阅读征途的明亮灯塔,引领我们在信息的浩渺沧海中找准方向。面对错综复杂的数字化阅读素材,切不可盲目全盘接纳,而应审慎思索、剖析比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之言如洪钟大吕,发人深省。譬如阅读网络上众说纷纭的文化现象解读时,运用批判性思维,考量作者的出发点、论据的可信度、论证逻辑的严谨性,去粗取精,提炼出独到的观点与深刻的见解,从而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完成从信息吸纳者到知识创造者的华丽转身。数字化阅读还为互动交流与多元融合构筑了广阔的天地,仿若搭建起一座知识的交流殿堂。学习者可凭借在线论坛、学习社区等,与志趣相投者交流阅读感悟、碰撞思维火花。以研读经典文学作品而论,参与线上文学研讨群组的探讨,倾听多元视角的剖析与感悟,能够拓宽思维边界,挖掘出作品中被个人视野局限而忽略的深邃内涵,宛如多面宝镜折射出知识的绚烂华光,使阅读体验更为丰富多元,助推深度学习向深度广度进军。例如,在知乎的文学交流板块,众多读者对《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艺术展开热烈研讨,从不同历史观与文学审美出发,让这部名著绽放出全新的魅力与价值。数字化时代的海量阅读,绝非深度学习的绊脚石。只要我们以智慧为笔,以规划、批判、交流为墨,定能在数字化阅读的宏伟蓝图上绘就深度学习的壮美画卷。让我们于数字洪流中破浪前行,以阅读为舟,以智慧为帆,冲破认知负荷的重重迷障,驶向知识与智慧的光辉彼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