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政治试卷参考答案1--5:DADDA 6--10:CCDCB 11--15:CBBBA 16--20:BACBA 21--25:DCBDD26--30:CDABC1.D【解析】ABC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的性质,人的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的状况和生产力的水平,均不是划分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ABC错误。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的,D正确。故本题选 D。2.A【解析】①②:距今约 7800 年至 7400 年。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都是指的奴隶社会,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A。3.D【解析】②④:材料反映的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②④正确。①:等级森严是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①错误。③:奴隶的反抗斗争推动当时社会的发展,材料不体现。故本题选 D。4.D【详解】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逐渐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变法之前,秦国早已经迈入了文明时代,①说法错误。②④十多年的变法成果使秦国社会“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也使得民众富足起来,家给人足。这说明了秦国的变法使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状况,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的具体体现,②④符合题意。③私有制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确立,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D。5.A【解析】①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①②正确。③④: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剥削,资产阶级剥削、压迫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处于被剥削的地位,社会产品分配不公平,资本主义制度并未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③④错误。故本题选 A。6.C【解析】上述图片分别显示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的建立,总结后可知,该探究活动最适合的课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C正确,ABD 排除。故本题选 C。1{#{QQABBYIEoggAAgAAAQgCUQXwCgAQkgGCASgOBAAAMAAACQNABCA=}#}7.C【详解】唯物史观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影响,①错误。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②正确。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错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④正确。故本题选 C.8.D【详解】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革命的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并非社会主义革命,①说法错误。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非“城市包围农村”,②说法错误。③④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 D。9.C【解析】②③韩国“全国三星电子工会”工人为争取权益进行罢工,反映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③正确。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①错误。④罢工并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私有制,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地位不会得到根本改变,④错误。故本题选 C。10.B【解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①说法错误;开启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是十月革命的胜利,④错误。故本题选 B.11.C【解析】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不是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①说法错误。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③错误。故本题选 C。12.B【解析】①: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①说法正确。②:1956 年,我国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说法错误。③: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③说法正2{#{QQABBYIEoggAAgAAAQgCUQXwCgAQkgGCASgOBAAAMAAACQNABCA=}#}确。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13.B【解析】①④符合题意,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体现了五四运动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磅礴之力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②错误;新中国成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错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14.B【解析】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①正确。②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制度的没有发生根本转变,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说法错误。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时,中华民族已经实现民族独立,③说法错误。④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说明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不可分割,④符合题意。15.A【解析】①②③小丽同学论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可选用的观点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①②正确;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③错误。④马克思主义可以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能提供现成答案,④错误。故本题选 A。16.B【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发展和完善,B符合题意。AC 中共执政能力建设、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等,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不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AC 与题意不符。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整个过程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3{#{QQABBYIEoggAAgAAAQgCUQXwCgAQkgGCASgOBAAAMAAACQNABCA=}#}17.A【解析】①“关键抉择”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正确;②:伟大复兴”指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应的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②正确;③“与时俱进”对应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的理论贡献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21 世纪,③错误;④“科学发展”对应的是科学发展观,它对应的应是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错误。故本题选 A。18.C【解析】②④: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④符合题意。①: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而不是“一直以来”,①说法错误。③: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全部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19.B【解析】①④:新时代我们要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这启示我们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应成为中国历史的常态,①④符合题意。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并不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②说法错误。③:材料主要强调我们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没有涉及开放,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20.A【解析】①: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①入选。②: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②不选。③:科学发展观是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入选。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但不能说是“最高指导思想”,④不选。故本题选 A。21.D【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QQABBYIEoggAAgAAAQgCUQXwCgAQkgGCASgOBAAAMAAACQNABCA=}#}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D 符合题意。ABC“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22.C【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C2012 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富裕”并未实现,C符合题意。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 2020 年到 2035 年,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B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23.B【解析】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①正确。②:新时代为解决主要矛盾,我国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②错误。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并不意味着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逐步减少,故③错误。④: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我国必须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故④正确。故本题选 B。24.D【解析】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开创”,②错误。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③错误。故本题选 D。25.D【解析】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①错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②错误。③④: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必然性选择,③④正确。故本题选 D。26.C【解析】①②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5{#{QQABBYIEoggAAgAAAQgCUQXwCgAQkgGCASgOBAAAMAAACQNABCA=}#}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故②③正确,①错误。④:今天,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故④错误。故本题选 C。27.D【解析】①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国家前途命运中太绝对,①错误。②幸福是百姓梦,从歌曲《共筑中国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②正确。③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世界共同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符合题意。④踏平坎坷我们荣辱与共;实现梦想拥抱天边彩虹,我们昂首再启程,从歌曲《共筑中国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④正确。故本题选 D。28.A【解析】①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这表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适应了新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正确思想,推动着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变革,故①②符合题意。③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不能说根本尺度,故③说法错误。④材料主要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以及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没有体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探寻需要全世界共同的努力,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A。29.B【解析】①④我国古人曾提出过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实行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有的治理思想至今还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这表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①④正确。②③材料强调我国古代的治国理政思想对当今我国治理国家的影响,这没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优越性,也没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③排除。故本题选 B。30.C【解析】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①④“十四个坚持”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6{#{QQABBYIEoggAAgAAAQgCUQXwCgAQkgGCASgOBAAAMAAACQNABCA=}#}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②说法错误。③“十个明确”是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层面的主要内容,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31.(12 分)①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探索,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3分)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3分)③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分)④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中,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分)32. (8 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分)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分)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内在精神支撑和正确的方向保证。(2分)33.(20 分)(1)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杭州亚运会的举办,正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体现。(2分)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华儿女同心协力,接续奋斗,共创盛会,共享荣光。(2分)③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志愿者和运动员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创造光辉业绩。(2分)④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杭州亚运会的举办,推动亚洲各国人7{#{QQABBYIEoggAAgAAAQgCUQXwCgAQkgGCASgOBAAAMAAACQNABCA=}#}民心手相牵,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2)①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分)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4分)③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分)(从改革的地位、意义等角度言之有理即可得分)8{#{QQABBYIEoggAAgAAAQgCUQXwCgAQkgGCASgOBAAAMAAACQNABCA=}#}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政治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60分)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1.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A.人的发展水平 B.地理环境的状况 C.生产力的水平 D.生产关系的性质2.2023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在安阳八里庄新发现新石器中期聚落遗址,发掘出石铲、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石器,距今约7800年至7400年。据此推断,在当时: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②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已出现 ④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是嘲骂奴隶主不劳而食的诗,表达了当时劳动人民对剥削者的怨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奴隶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等级森严 ②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③奴隶的反抗斗争推动当时社会的发展 ④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两大对立阶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汉书·食货志》记载:(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十多年的变法成果使秦国社会“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也使得民众富足起来,家给人足。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看,秦国的变法:①使秦国民众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 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的具体体现③让土地变成私有财产,使私有制在秦国得以真正确立 ④使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状况,促进了社会的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曾经革命性地打破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创造了超出以往任何时代的辉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①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③实现了社会产品的公平分配,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④破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高一某学习小组准备结合以下图片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为其拟定一个探究课题,最适合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D.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7.回首百年,1883年3月,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个是发现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在以下对应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①剩余价值学说——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②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③唯物史观的创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①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②中国革命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城市包围农村的正确革命道路③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④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在围绕薪资和休假时间的谈判破裂后,2024年7月8日,韩国“全国三星电子工会”逾6500名工人发起罢工,旨在为工人争取应有的权益和福利。工人罢工:①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的基本特征 ②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③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将根本改变该国工人阶级被剥削的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意义和内在弊病,阐释了人类文明进入共产主义新文明的历史必然性。作为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闪烁着真理的光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可见,《共产党宣言》:①其诞生使科学社会主义有了理论基石 ②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③论证了社会主义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在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人: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②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④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某班学生拟举办“青年学党史,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下列拟提交的党史事件与其历史意义对应正确的是:①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中共八大——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城市改革率先取得突破,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③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具有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④以磅礴之力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对此,我们要认识到: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②要通过改革开放实现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民族独立的前提条件 ④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不可分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小丽报名参加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论证演讲大赛。以下观点可选用的有: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④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为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提供了现成答案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④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此以后,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围绕一个主题发展和完善。这一主题是:A.中共执政能力建设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我国民主法治建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①“关键抉择”一一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③“与时俱进”——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说明: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一直以来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全部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要坚定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这告诉我们:①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②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③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们可以把国门开得更大一些④改革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应成为中国历史的常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说法正确的是:①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②坚持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执政为民③科学发展观是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认识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现阶段党的最高指导思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C.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中国共产党领导22.在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后,同学们对新时代的理解有了自己的认识。下面是他们对新时代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A.小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B.小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因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C.小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地区各民族已经实现共同富裕D.小赵: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这一科学论断理解正确的是:①这一论断正确把握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新时代为解决主要矛盾,我国应该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逐步减少 ④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我国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广大青年必须: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②一以贯之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进新时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百年党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必然性选择④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6.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①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政治革命进行好②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④实现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的伟大跨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7.“雄伟是山的梦,宽阔是海的梦/蔚蓝是天的梦,幸福是百姓梦/鲜花是春天的梦,翱翔是雄鹰的梦/远航是帆的梦,强盛是中国梦/满怀豪情领略浩荡的风,踏平坎坷我们荣辱与共/实现梦想拥抱天边彩虹,我们昂首再启程……”从歌曲《共筑中国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①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国家前途命运中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③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世界共同繁荣④中国梦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8.“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这表明了: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适应了新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正确思想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着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变革③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状况的根本尺度④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探寻需要全世界共同的努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9.我国古人曾提出过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实行过一系列有效的制度,有的治理思想至今还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比如,将民本思想发展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材料表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①植根中国大地 ②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④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0.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这说明“十四个坚持”是: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层面的主要内容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层面的主要内容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3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都以失败告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2分)32.(8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自信应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指导思想。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一个更为坚固的底座。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8分)(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美好的收获时节,第 19 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秋分完美启幕,寒露圆满闭幕。某校高一年(1)班围绕“中国梦、亚运梦、我的梦”召开主题班会,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信息1: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千万人同心协力,将一场“人文、绿色、智能、简约、惠民”的体育盛会激情奉献,一届 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盛会载入史册;信息2:3.76万名赛会志愿者被称为“小青荷”,他们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成为杭州亚运期间的一道最美风景线,广受赞誉;亚运赛场上,广大运动员、教练员敢打敢拼、超越自我,他们创造了一份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信息3:亚运主火炬塔设计理念是“勇立潮头”,传递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亚奥理事会的45个成员全部报名参赛,许多国家和地区派出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在亚洲之光的照耀下,亚洲各国人民心手相牵,永远向前。材料二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梦的本质”的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是如何体现“中国梦”的。(8分) (2)某班拟举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班会,请你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逻辑清晰,重点突出。(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x 政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