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大单元】7《小书包》课件 +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大单元】7《小书包》课件 +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时
课题:读词串,学儿歌——《小书包》
内容分析:本课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被编进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认识文具、整理文具,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语言运用: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思维能力: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培养学生如何有序摆放,以及有序思维。审美创造:爱护文具,学着整理书包,不断提升生活中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包、尺”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尺、本”等5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教学难点】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
活动流程:情境导入:读词串,学儿歌——《小书包》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谜语导入,揭题识字
猜谜语:两条耳朵长又长,胃口大得不得了,书本文具全吃下,上学天天背上它。(打一学习用品)教师提醒学生“书”是翘舌音。2.揭题:我们的学习离不开书包,“书包”两个字也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小书包》。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3.借助拼音读课文,看看此课分为几部分。4.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词语。(1)教师指名让学生认读,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提醒:“尺”是翘舌音,“作”是平舌音。“子”字单独出现时读三声,在词语“尺子、本子”中读轻声。(2)学生去掉拼音开火车读。(3)全班齐读。5.借助图片正确认读词语。(1)教师指名让学生认读。(2)全班齐读。6.随文识字。(1)学习“作”字。①课件中出示“作业本”3个字,请每位学生拿出作业本,把“作业本”这个词语指给同桌看一看,一起读一读。②学生观察“作”字结构和偏旁,发现“作”字是左右结构,偏旁是单人旁。③教师点拨:单人旁表示人,带有单人旁的字大都表示人在做某一件事情。④看图组词:做作业。(2)学习“笔”字。①学生观察“笔”字的偏旁,教师引导学生认读偏旁竹字头。②教师借助毛笔图片,讲解“笔”的偏旁为什么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古人用竹子(?)制作笔杆,毛笔的“毛”塞在笔杆里。(3)学习“刀”字。①学生观察“刀”字的甲骨文,引导学生发现“刀”字的刀柄、刀身。②“刀”字组词:大刀、小刀、冰刀。7.联系实际说用途。(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词语,说用途。(2)点拨:这些词语都属于学习用品。(3)引导说话:请你任选一种学习用品,说说它的用处吧!8.识字游戏:学生认读书包上的生字,读对后为书包涂色。 1.预设:书包。预设:这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词语,第二部分是儿歌。3.预设:铅笔、画笔、彩笔、钢笔。
设计意图:字形识记时,以整体识记为主,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如生活情境识记、熟字加偏旁笔画识记等方法。
第二节:朗读儿歌,理解文意
1.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认识“宝、贝、少、课、早”5个字。①教师范读,指名让学生读。②师生交流识字方法。宀+玉=宝(加一加) 贝:扇贝 贝壳少:多少 少数(组词)讠+果=课 日+十=早(加一加)(2)易错音提醒。我的小书包 天天起得早de读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2.学习第1、2句话。(1)全班齐读前两句,圈出“我”的小书包里都有的“宝贝”。(2)联系实际说一说:你的书包里有哪些学习用品 (3)编一编:模仿课文的句式,看看你的学习用品,编一小节儿歌吧!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     ,     。4.整理文具和书包(课后第二题):借助插图和拼音,读一读下面的两个句子,然后学着图上的样子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1.预设: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学习用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识字途径,倡导生活识字,并结合不同的识字方法理解字义。
第三节:指导书写,规范美观
一、指导书写“尺、本”。出示“尺、本”2个字及所组的词语,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学生书空。尺:“尸”的头部略扁,捺与撇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本: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不碰到撇和捺。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评价,提醒学生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二、指导书写“刀、不、少”。出示“刀、不、少”3个字及所组的词语,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学生书空。刀:横折钩的折要稍向左倾斜,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不: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点收尾。少:两个点距离要拉开一些。“少”字没有钩,撇要写得舒展。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评价,提醒学生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设计意图:从整体观察,发现结构特点,再到发现关键笔画,最后范写、练写、反馈,一步 一步,要扎扎实实。
课堂总结:教学设计围绕整体识字课型的环节设计,课堂中运用了看图识字、字理识字、熟字加偏旁等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对于词语的理解,采用从课内延伸,融于生活,调动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感受和体验的方式,联系生活,理解文具。学生平时都在使用这些文具,对文具的名称比较熟悉,作用也基本了解,教学时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词语。这样不但使词语易于理解,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朗读课文和双横线生字给家长听。写一写五个田字格生字。自己尝试整理文具和书包。
板书设计:小书包尺、本、刀、不、少
评价量表(或评价设计):+++笔画正确占位准确书写美观同桌根据评价量表给对方互评,教师展示三星作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7 小书包
读词串,学儿歌
(部编版)一年级

Contents
目录
素养目标
01
学习活动
02
目标达成
03
课后作业
04
素养目标
01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通过语文学习,认识文具、整理文具,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培养学生如何有序摆放,以及有序思维。
爱护文具,学着整理书包,不断提升生活中审美的能力。
学习活动
02
任务:
读词串,学儿歌
揭题识字
两条耳朵长又长,
胃口大得不得了,
书本文具全吃下,
上学天天背上它。
(打一学习用品)
猜一猜
谜底:书包
揭题识字
7.小书包
翘舌音
生字认一认
词语我会认
书包
shū bāo
尺 子
chǐ zi
zuò yè běn
作 业 本
转 笔 刀
zhuàn bǐ dāo
bǎo bèi shǎo
宝 贝 不少
kè běn
课 本
qǐ de zǎo
起得早
生字认一认
生活情境识字

书包
包字头
勺子
生字认一认
熟字加偏旁
笔:毛+竹字头
课:果+言字旁
早:十+日字头
作:?
乍+单人旁


生字认一认
竹字头
古人用竹子( )制作笔杆,毛塞在笔杆里。

单人旁

生字认一认
组词:小刀、冰刀

字理识字
生字认一认
识字游戏











整体感知
借助拼音读课文,看看本课分为几个部分。
整体感知
1
2
词语
儿歌
品读课文
大声朗读词语部分,注意读准字音。
学习词语部分
品读课文
根据图片找一找自己的这些学习用品,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
品读课文
橡 皮
xiàng pí
尺 子
chǐ zi
作 业 本
zuò yè běn
笔 袋
bǐ dài
铅 笔
qiān bǐ
zhuàn bǐ dāo
转 笔 刀
品读课文
自由读一读课文的儿歌部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习儿歌部分
品读课文
我的小书包
de
天天起得早
de
轻声,
又轻又短
品读课文
齐读儿歌前两句,圈画出“我的小书包”里都有什么“宝贝”。
品读课文
联系实际,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书包里有什么学习用品?
品读课文
模仿课文的句式,看看你有哪些学习用品,编一节儿歌吧!
品读课文
借助插图和拼音,读一读下面的两个句子,然后学着图上的样子摆放文具,整理书包。
读一读,做一做
学写生字
“尸”的头部略扁。撇与捺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chǐ
学写生字
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和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不碰到撇和捺。
běn
学写生字
横折钩的折段要稍向左倾斜。撇与横折钩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
dāo
学写生字
第一笔横要长。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长点收尾。

学写生字
两个点距离要拉开一些。“少”字没有钩,撇要写得舒展。
shǎo
目标达成
03
学写生字
请你来当小考官
书写正确 占位准确
工整美观
课后作业
04
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和双横线生字给家长听。
2.写一写五个田字格生字。
3.自己尝试整理文具和书包。
下课啦!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