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 学年第一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 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北尖岛位于广东省珠海市东南部,是一座由花岗岩构成的形似锥形的小岛。图1为北尖岛景观图,图2为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沉积物 ③ 丁④ ⑦ ⑦ ⑦甲 ②⑧ 丙⑤乙 ①⑥ 岩浆图1 图21.形成图1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①—②—③ B.①-⑦—③ C.③—④—⑤ D.⑥—①—⑦2.某同学使用地质锤在北尖岛的山体基岩上打了一块岩石标本,下图中符合该标本的是A. B. C. D.辐射松是一种原产美国的高大常绿乔木,在新西兰及南美洲部分地区被人们大量引种。图1为辐射松景观图,图2 道①为南美洲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图2中大量引种辐射松的区域最可能是 ②*·③A.①地 B.③地 0南线C.⑤地 D.⑥地④·4.图中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的组合有 40A.①③ B.②④ ⑤C.④⑤ D.②⑥ ⑥。图1 图2硒洲岛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岛,岛上植被覆盖率高,周边有珊瑚礁分布。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海,是由珊瑚在坚硬的基底(如岩石或其他珊瑚的遗骸)上逐渐形成的,珊瑚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阳光到达水底,以及一定的波浪带来养分。下图为雷州半岛局部略图。完成5-6题。高二地理试题 1/6110° 110.7°人人 /21.7°-人 个 甲硒洲岛雷图 例1 冲积平原州21°- 灌 渠 海积平原半 人人山 脉河 流 海成沙堤水 域 海成阶地岛 20~等深线 玄武岩台地5.与磁洲岛相比,影响甲海域没有珊瑚礁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海水深度 ②海水透明度 ③海水温度 ④海水速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与广东省其他地区相比,雷州半岛缺水问题历来较为突出,主要原因有A.储水条件差 B.年降水量少 C.耕地面积广 D.降水年际变化大下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完成7-8题。沉积物Md; 砂岩泥岩石灰岩四花岗岩W安山岩侵蚀面断层7.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8.图中A.①岩石表面多气孔构造 B.②处受断层影响下陷成谷地C.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 D.④处受高温高压变成大理岩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出4℃~6℃,甚至达10℃。研究表明,不同季节青藏高原与周边大气温度差异会影响亚洲季风势力。完成9-10题9.与周边同海拔大气相比,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高的主要原因有A.地面反射较多 B.大气削弱较少 C.太阳辐射较多 D.地面辐射较多10.夏季青藏高原面出现的这种热力上升运动,使得其南部印度半岛的降水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 季节分配均匀读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11-12题。10051010 10001035 乌兰巴托10301025 天津 东京1020.1015 ·合肥1010 10101015101011.图示季节及P地的气压值可能为A.冬季996hPa B.冬季 994hPa C.夏季 996hPa D.夏季1011hPa高二地理试题 2/612.对图中各城市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乌兰巴托气流辐合下沉,天气晴朗 B.天津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转晴风力微弱C.东京位于气旋东北部,盛行西南风 D.合肥即将有冷锋过境,气压将会先降后升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右图示意 1957-1993年南极洲布 高度/km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站(约 75°S,30°W)1月和7月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完成13-14题。 20 a月 b月13. 1月哈雷站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 15A. 1.5 km B. 6.5 km 10C.8.5 km D. 22.5 km14.从南极上空俯视,南极洲近地面气流总体呈 5A.逆时针辐合 B.逆时针辐散 0-C.顺时针辐合 D.顺时针辐散 -50-40-30-20-10 0温度/℃台风外围气流与山脉交角较大时,常产生焚风效应,给山脉下风方向带来高温天气。戴云山位于福建中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某年8月8日-11日,受台风影响,福建部分地区出现高温酷热天气。下图示意戴云山顶部气象观测站8日8时-11日8时逐小时极大风速分布。完成15-16小题。30→-极大风速9级(20.8/m/s)25 --- 8级(17.2/m/s) 7级(13.9/m/s)风速/(mls)2015100808 0820 0908 0920 1008 1020 1108 时间/(日时)15.8日11时-16时,台风中心大致位于戴云山顶部气象观测站的A.东侧 B.南侧 C.西侧 D.北侧16.福建东南沿海出现高温酷热天气最明显的时间段是A.8日8时-8日20时 B.8日20时-9日5时C. 9日8时-10日8时 D. 10日20时-11日8时萨赫勒地区是非洲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区,萨赫勒某些地区为了提高收入,将游牧民固定下来经营种植业、畜牧业等集约化农业,从而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图为萨赫勒地区局部略图。完成17-18题。10° 0° 10°20°10° 图 例河流大沙漠南界西 洋 萨赫勒地区范围17.雨季,给萨赫勒地区带来水汽的盛行风及当地游牧民族的迁移方向分别是A.西南季风 向南迁移 B.西北季风 向南迁移C.西南季风 向北迁移 D.东北信风 向北迁移18.萨赫勒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主要气候条件有①河流数量少 ②降水变率大 ③农业集约化 ④年蒸发量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高二地理试题 3/6某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圆。右图为该日部分时间 南段的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19-20题。 甲19.图示时间段内,太阳A.从东南天空运动至西南天空 B.从东北天空运动至西北天空C.从东南天空运动至西北天空 D.从西南天空运动至东南天空20.甲地位于A.东北平原 B.澳大利亚 C.巴西高原 D.曾母暗沙某日某学生使用散射辐射表测量当地散射辐射量,如下图所示,该学生将散射辐射表对准北极星,调节支架角度与遮光环位置,使遮光环与该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平行,以确保该日传感器不会被阳光直接照射。完成第21题。遮光环短波辐射传感器北极星☆、可调节 D支架水平底座21.该学生所处地区及测量当日节气分别为A.新加坡 春分 B. 温州 夏至 C.温州 秋分 D.新加坡 冬至下图为某河谷景观图,谷地中有零星聚落分布。甲、乙两地均有较多堆积物分布。完成22-23题。甲 堆积物 基 岩。乙乙地剖面图22.关于图中甲、乙堆积物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有①甲处堆积物主要来自冰川搬运、堆积 ②乙处堆积物主要来自流水搬运、堆积③甲处堆积物成分可能与当地基岩不同 ④乙处堆积物棱角更分明、磨圆度较差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3.影响图中聚落发展规模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气候下图为某时刻地球光照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完成24-25题。24.设正午与子夜太阳高度差为α,正午与子夜太阳高度和为β,则该日甲地 甲.(80°N)的a、β值分别为A.13.5°,47° B.20°,33.5°C.20°,47° D.13.5°,33.5°25.该日 之两A.乙地日出地方时数值大于丙地B.晨线与经线夹角,乙地大于丙地C.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丙地D.丙地昼长夜短,丙昼长大于乙地高二地理试题 4/6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00多万年前,巫山东西两侧的河流溯源侵蚀,共同切穿了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原本向西流的古川江从此随长江东流。材料二:左图为长江流域局部示意图。右图为古长江袭夺过程示意图。105° 115°会A巫A三峡工程 武汉四川盆地 山 袭夺前 袭夺后30°长重庆Q 江 巫 巫古川江 会含 江 A古长江 长江长 A O长沙会 山 山云贵高原 人(1)巫山位于我国 ▲___级阶梯分界线,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干流重庆-巫山河段的航运条件变 ▲ (填“好”或“差”)。与四川盆地相比,云贵高原的交通线路密度较▲ (填“大”或“小”)。(3分)(2)初夏,长江中下游地区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 (填天气系统),造成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天气。▲ 半年,▲ (填“冷”或“暖”)空气遇到云贵高原阻挡,锋面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徘徊,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3分)(3)说明巫山东侧古长江袭夺巫山西侧古川江的主要条件。(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开普敦位于非洲西南角,属于地中海气候。桌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有2.6亿年的历史,山顶平展似一个巨大的桌面,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多大风。据考察,桌山所在区域主要为具有断裂发育的、含海底生物化石的水平砂岩。山顶植被茂密,但大多低矮、叶质坚硬。图为非洲局部略图及桌山景观图。18.5°E图例O 城市o开管敦市 ▲108734°sH 桌山▲1087 山脉及海拔大 3西洋好望角(1)推测桌山的形成过程。(5分)(2)从气候角度,简析桌山山顶的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的原因。(5分)高二地理试题 5/6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20E 130E 140E40°%材料:末次冰期时,大规模风尘输入甲海域,促进了该海域藻类生长。右固图为甲海域位置示意图。(1)末次冰期时,海平面▲ (填“上升”或“下降”), ▲ (填海底 中地形类型)裸露。同时,欧亚大陆植被覆盖率 ▲ (填“高”或“低”),30国地表风化与 ▲ 作用强。大量沙尘被东亚▲ (填“夏季风”或“冬季风”)输入至甲海域,为该海域藻类生长提供大量▲ (填“有机质”或“无机盐”)。(6分)(2)说出图示区域海沟的成因(4分) 20罪 甲海域10~宾图例海沟陆地o 海洋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受季风环流影响,一年分为凉季(10—次年2月)、热季(3—5月,气温高达45℃)和雨季(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 上)三季。材料二:南亚北部的斯利那加(34°N,74°E),海拔1730米,与南亚大部分地区不同,当地冬季降水较多。材料三: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航空是尼泊尔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下图示意南亚地区略图。80°E斯利那加o7月1日9月1印) 0 q中华人民共和国9月15日6月10日北回归线 尼β.10月1 ④ m20°N- 28N— 泊图例④10月15日 ● 城市 尔印 6月1伯AA 山脉 印 度度 夏季风到达时间5月20日洋 — 豆季风退却时间斯里兰卡-- 南亚地区界线(1)南亚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时间最长的区域为其_ ▲ (填“东南”或“西北”)部地区。南亚地区在每年6月至9月,受▲ (填风向)季风影响,该季风影响下的南亚气候特征为 ▲ _,该季风的形成过程为:气压带、风带随太阳 ▲ 季节移动,南半球的 ▲ (填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向 ▲ (填“左”或“右”)偏转形成。(6分)(2)说明3-5月南亚地区形成热季的原因。(6分)(3)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简述斯利那加冬季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4分)(4)从地形角度,分析尼泊尔的交通运输方式以航空为主的原因。(4分)高二地理试题 6/62024 学年第一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A C B D A D C D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D C B B C C D A A21 22 23 24 25B B B C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二、三(或二三)(1分)(仅答二或仅答三,均不得分) 好(1分)小(1分)(2)准静止锋(1分)(或江淮准静止锋)(仅答锋面/冷锋/暖锋均不得分) 冬(1分) 冷(1分)(3)巫山以石灰岩为主,易遭(流水/溯源)侵蚀(或抗侵蚀能力较弱)(1分);地势起伏大(流速快)(1分),流量大(1分),流水侵蚀强;古长江河床(或水位或地势)低于古川江(1分)(或答古长江是低位河,或古川江是高位河)。27.(1)①受海洋沉积作用(1分),②固结成岩(砂岩)(1分);③地壳抬升、断裂发育(2分);④外力风化/侵蚀形成桌山(1分)。(注意,四个点顺序错不得分,但其中第③点抬升与断裂不论先后顺序均得分)(2)海拔高、气温较低/热量较少(1分),山顶多大风(1分),不适宜乔木生长(植株低矮):(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1分),蒸发量大(1分),硬叶能减少蒸腾(1分)。28.(1)(6分)下降(1分)大陆架(1分)(其他均不得分) 低(1分) 风力(风蚀/风力侵蚀/风力搬运)(1分) 冬季风(1分) 无机盐(1分)(2)(4分)位于消亡(2分)边界,大洋板块(或答海洋板块/小板块/太平洋板块)(1分)俯冲(1分)至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注意:仅答“挤压碰撞”得1分)29.(1)东南(1分)西南(1分) 高温多雨(仅答高温或仅答多雨不得分)(1分) 直射点(1分)东南信风(1分) 右(1分)(2)太阳直射点北移(1分),南亚地区白昼(昼长)变长(1分),太阳高度增大(1分),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增大;西南季风还未到达(或雨季未开始)(1分),降水少,晴天多(1分);南亚地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形阻挡了冷空气南下(1分)。(3)冬季盛行西风南移(或当地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大)(1分),受山地阻挡(1分),气流/水汽抬升(1分),形成地形雨,降水偏多(1分)。(4)①尼泊尔地形以山地为主(或地势起伏大)(1分);②位于板块边界,地质复杂(1分);③陆地交通不便(或答公路/铁路交通不便/造价高)(1分);④落差大,流速快,水运困难(1分);⑤地形对空运影响较小(或空运受地形限制较少)(1分)。(注意:③④任答一点得1分,最高不超1分)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