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一中、沙县一中两校协作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一中、沙县一中两校协作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永安一中、沙县一中”两校协作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联考
高一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试卷分第 I卷(选择题)和第 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 I卷(选择题,共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于 2022 年 7 月 12 日与世界分享了它的首张图像,据悉其质量为 6.2 吨,
主反射镜口 6.5 米。韦伯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图 1 所示)。完成 1-2 小题.
1.按天体的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 )
A.恒星 B.卫星 C.星云 D.行星
2.与地表相比,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获得的太阳辐射特点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
A.多,不受大气影响 B.多,距太阳远 C.少,距太阳远 D.少,受大气影响大
2020 年 11 月 24 日 4 时 30 分,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戴火箭成功发射了探月
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有研究表明,
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太阳风暴带来的氮-3 以及其它物质。完成 3-4 小题。
3.地球土壤中氦-3含量极少,可能因为( )
A.雨水冲刷强 B.大气层阻挡 C.地球引力弱 D.日地距离远
4.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十分巨大,而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
要原因有( )
①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具有庞大的质量和体积③地球大气中具有臭氧层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较适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 2 为图们江流城日照时数年
内变化柱状图。完成 5-6 小题。
5.该流域日照时数在 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6.太阳辐射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能源,以下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能源有哪些( )
①潮汐能 ②风能 ③水能 ④地热能⑤生物能 ⑥石油 ⑦核能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⑦
在低温霜冻来临之前,某地在田地里熏烟,能有效的避免霜冻出现。图 3 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
成 7-8 小题。
7.该地在同一季节阴天时,地表的温度普遍低于晴天的主要作用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8.田地里熏烟可避免霜冻主要是因为烟可以使(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图 4 为我国一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 561m,)某月 1日前后连续 4天太阳辐射、
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据此完成 9-10 小题。
9.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A.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D、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10.观测期间该地( )
①第 1天晴朗无云②第 2 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③第 3 天比第 4天大气透明度低④第 1-第 4天可能
经历了降水过程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差值越大,城市热岛强度越大。城市热岛强度同时也受日周
期海陆风的影响。图 5 示意我国某滨海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完成 11-12 小题。
11.从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可知( )
A.一天中最大风速出现在 4时至 6时 B.12时以后城市热岛效应持续增强
C.午后热岛强度最低,风向发生转变 D.16时至次日 6时的风速持续增大
12.该城市发生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较大。关于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
A.全天热岛强度较高,城区家庭取暖耗能多 B.全天热岛强度较高,郊区的积雪反射率低
C.夜晚热岛强度增长较多,郊区留存的积雪少 D.白天热岛强度增长较少,城区太阳辐射更强
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是在传统日光温室的背面共用后墙搭建一个背阳的温室。采光面向阳的温室称为
阳棚,采光面背阳的温室称为阴棚。采光面向阳的温室采用双层拱形设计,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
棉被。图 6 为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示意图。完成 13-14 小题。
13.阳棚铺设双层棚膜、内层膜铺防寒棉被主要是为了( )
A.增加大气反射 B.减弱大气逆辐射 C.减弱太阳辐射 D.减少地面辐射损失
14.阴阳型双层日光温室可阴阳互补,阴棚对阳棚的有利影响是( )
A.减少热量散失 B.减少水分散失 C.增大昼夜温差 D.增加空气流通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 P1 和 P2 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图 7,完成 15-16 小题。
15.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甲地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6.如果此图位于北半球,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庐山云海历来是游人可遇不可求的奇观,有时低云沉罩,有时云雾缭绕,有时波涛汹涌。图 8 为庐山
云海月平均日数分布,图 9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17-19 小题。
17.形成庐山云海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汽条件充沛 ②山谷中对流旺盛③太阳辐射较强④盛行下沉气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庐山云海一年四季均会出现,但季节差异较大,出现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9.庐山云海波涛汹涌时(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实验(如
图 10),研究不同植被条件下绿色屋顶对径流的调控效益。完成 20-22 小题。
20.该实验设计的排水孔是为了模拟测量( )
A.地下径流量 B.降水量 C.地表径流量 D.蒸发量
21.若在实验中增大植被覆盖率,可能出现( )
A.塑料壶中收集到的水量增多 B.导流槽中径流汇集速度变慢
C.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减少 D.导流槽中径流峰值时间提前
22.绿色屋顶项目实施以后( )
A.地表蒸发量减少 B.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C、局地小气候改善 D.城市交通拥堵加剧
图 11 为海水淡化原理示意图。完成 23-24 小题。
23.与水循环原理相比,该装置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24.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产能最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劳动力 B.技术 C.政策 D.水资源
图 12 示意 2023 年 3 月 5 日 14 时亚洲部分地区 500 百帕等压面高度分布;此时近地面气压形势与 5000
多米高空相反。据此完成 25-26 小题。
25.此时上海 5500米高空处的风向是( )
A.偏西风 B.偏东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6.此时近地面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香港、台北、上海、青岛B.台北、长沙、西安、上海
C.西安、上海、重庆、昆明D.北京、上海、西安、重庆
图 13 为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完成 27-28 小题。
27.此时,盛行西南风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青岛 D.重庆
28.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地球的演化史,从生物的角度来说,就是古生物的演化史。从地球生命出现到人类出现和发展,经历
了约 35 亿年。而寒武纪被称为“生命大爆发”的时代,也被作为显生宙的开始。据此回答 29-30 小题。
29.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是因为( )
A.寒武纪才开始出现藻类植物
B.寒武纪之前地球上没有生物存在
C.寒武纪生物进化速度最快
D.寒武纪时期地球上生物爆发式增长,生物结构越来越复杂
30.“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出现的主要生物是( )
A.原核生物 B.鱼类 C.无脊椎动物 D.两栖类
第 II卷(综合题,共 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题,共 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市位于贝加尔湖的西南沿岸,当地发达的旅游业带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增加。图 14 示意伊尔库茨克市位置及贝加尔湖区周边等高线。
(1)补全伊尔库茨克市与贝加尔湖间的热力环流图。(2分)
(2)随着伊尔库茨克市城市建设的发展,推测沿岸地区湖风和陆风强度的变化。(4分)
(3)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贝加尔湖区周边冬季湖陆风较弱的原因。(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日光温室(无需人工增温)的蔬菜、瓜果农产品生产发达。图 15 示意日光温室蔬
菜生产模式,图 16 示意阿尔梅里亚省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根据图 5说出阿尔梅里亚省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季节,并分析原因。(6分)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阿尔梅里亚省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
我国许多地区的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 17 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
堂风”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穿堂风”的原理。(4分)
(2)非洲草原犬鼠(土拨鼠)擅长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
(如图 18)。图中犬鼠洞穴的进风口是甲、乙中的哪一个出口?请做出判断并给出理由?(6分)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每年入汛以后,我国很多城市面临内涝问题。2021 年 7 月 19~21 日,河南中北部出现大暴雨,
郑州降雨量达 617.1mm(郑州常年平均降水量为 640.8mm),降雨造成郑州市区严重内涝。
材料二:很多城市为了缓解城市内涝现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建造雨水花因等
措施打造海绵城市。为响应“建设节水型社会”号召,丹东莱学校进行了“海绵校园”改造工程。(如图 19)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郑州市出现严重内涝的原因。(6分)
(2)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从《海绵校园示意图》中选择两项适合本校建设“海绵校园”的措施,并从水
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4分)
高一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1.D 2.A
3.B 4.C
5.A 6.C
7.D 8.C
9.B 10.D
11.A 12.A
13.D 14.A
15.B 16.A
17.A 18.B 19.D
20.A 21.B 22.C
23.D 24.D
25.A 26.C
27.A 28.B
29.D 30.C
31.(6 分)(1)如下图所示:(2 分)
(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将增强,市区气温总体升高,白
天区域间温差增大,湖风增强;夜晚区域间的温差减小,陆风减弱。(4 分)
32.(10 分)
(1)夏季(2 分)。降水较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2
分);昼长较长,日照时间长(2分)。
(2) 当地年降水量较少(2 分),日光温室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空气湿润。(2 分)
33.(10 分)
【答案】(1)白天庭院石质地面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气压低;屋后树林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
气压高,近地面风由屋后流向屋前,形成“穿堂风”。(4分)
(2)甲出口。(2分)甲出口。理由:甲出口是平坦的,乙出口隆起,水平气流经过乙出口时被抬升,形成上
升气流,气压较低;来自洞穴内的气流上升,使洞内气压降低,气流从甲处下沉补充,故气流由甲出口进
入再从乙出口流出。(4分)
34.(10 分)
(1)①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大;②路面硬化,下渗作用减弱,地表径流增多;③地势低洼处积水,排水
不畅。(6 分)
(2)①修建地下蓄水池:利用洼地存蓄雨水,滞留地表径流。②铺设透水砖: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③增
加绿地面积:滞留地表径流,增加蒸发和蒸腾。④利用蓄水修建喷泉: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水循环。(4 分,
两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