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期中检测
一、单选题 (共20题, 每题2.5分)
1. 在开发软件与拍摄过程中,刘博士从一次次失败中发现“空间站不根据我算出的轨迹走”,进而改变策略,采用“空间站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的“光学识别追踪”拍摄法。“空间站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与下列选项所蕴含的哲理相通的是 (
①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③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 ( )
①构建了涵盖所有领域的理论体系 ②做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 ④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贴近国情、贴近时代、贴近人民,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成为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理论支撑。强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
A. 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
B. 要求我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C. 意味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 体现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直接现实性
4.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这是为了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而做出的调整。这一调整表明 ( )
A.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C.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即是静
5. 同饮一江水,共护长江美。2024年1月,赣鄂两省签订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坚持共担、共治、共享原则,约定每年各出资1亿元,设立长江干流 (鄂赣段)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水污染防治等。流域上下游的环境治理由“你污染,我受害”转变为“你保护,我补偿”。这蕴含的哲理是 (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 ②人们在反复循环中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③通过优化要素组合来实现系统的最优目标 ④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要把握事物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受到毛泽东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在运用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 )
①在遵循并完善规律中推动了基层治理 ②在适应时代和实践新要求中不断丰富
③在解决社会的对抗性矛盾中不断发展 ④在变化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1979年,互花米草作为保滩护堤的“卫士”引入我国,对固滩、消浪起到一定作用。然而,互花米草繁殖力强,抢占了盐地碱蓬、海草床等的生存空间; 根系发达,将底栖生物困死其中。鸟儿因无处觅食而飞走。2022年,我国启动全国范围内互花米草的防治专项行动。从引入到防治,说明 ( )
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是事物发展必然趋势
②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
③认识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①真理要经过认识到实践、实践再到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这说明 (
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B. 要把握矛盾的同一性,以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 要敢于承认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消除矛盾
D.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9. 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这说明 ( )
①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深入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要坚持科学治污
③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必须重视深入推进三大保卫战
④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治本之策,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2023年2月3 日,兴泉铁路首趟泉州中欧班列开通。泉州黄塘站着力打造海关、企业、铁路三方信息互通枢纽中心,充分发挥了线路长、站场大、货场宽的突出优势,单独规划中欧班列集装箱堆放分区,提前组织集装箱有序统一落地码放,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和保障激发泉州中欧班列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上述材料表明 ( )
①科学把握好联系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激发了泉州中欧班列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④立足局部,发挥黄塘站信息互通枢纽中心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 近年来,用竹子代替塑料的理念受到广泛认可竹子具有生长快、强度高、可塑性佳、可迅速无害化降解等特点; 我国竹子种类丰富,种植业发达. “以竹代塑”理念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 )
A 属于感性认识,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B立足已有经验,有利于推动“减塑”实践发展
C具有客观物质性,推动我国竹产业发展 D基于竹子自身优良属性,符合我国客观实际
12. 夏天是一个阳光热烈、充满活力的季节,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写夏天。但不同的诗人所寄托的情感却是不一样的。杜甫诗云“仲夏苦夜短,凯轩纳微凉”、白居易诗云“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辛弃疾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表明 ( )
①认识受到主体和客体等因素的影响 ②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对同一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④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种蘑菇、种小麦,在汗水中体验耕耘的快乐; 牛肉汉堡、芝士煽饭、口蘑虾滑,在烹饪中掌握劳动技巧; 洗碗机、空气净化器,巧用家电成为家务小能手……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快乐与成长,让劳动教育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劳动教育 ( )
A. 强调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B. 具有实践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明确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C. 将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结,引导学生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D. 有利于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14.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在坚守底线前提下,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健全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改革创新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④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变化,简化程序,提高便利性,并加强婚姻管理的信息化建设,2024年8月12日,民政部发布的《婚姻登记条例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显示,办理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只需要居民身份证以及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婚姻登记条例》拟修订的哲学依据是 ( )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发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推动社会发展 ④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 从群众中来。”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浙江诸暨超过90%的基层矛盾纠纷都在镇、村两级的社会治理中心得到化解。从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到浙江“最多跑一次”,再到福建三明综合医改,无不是依靠群众推动的社会基层治理创新。这表明 (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依靠力量
②站稳人民立场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④治理理念变革的动力是群众需要目的也是群众需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大模型深度赋能千行百业,二十余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提速……“人工智能+”通过新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带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让人们深刻感受到智能变革带来的浪潮,拓展着人们对未来的认知边界。这一现象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有 ( )
①科学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便促进生产力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 2024年3月6日,新华网发表《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 文章指出,要深刻把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实践要求,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有力,不断取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成效. 可见 ( )
①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实践发展 ②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④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 漫画《三代农夫》(作者: 郝延鹏) 体现了 ( )
A.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20.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化人民至上立场,要求全党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强化人民至上立场的原因在于 ( )
①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②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④每个人都是历史的活动的参与者,群众观点是我党的生命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共50分)
21. 水是生命的基础保障之一,水在类地行星的地质演化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材料一:1969年至1972年,阿波罗样品的研究表明月壤中未发现任何含水矿物,这一认知对月球火山演化、月地起源等问题的理解产生了深远影响。1994年,克莱门汀探测器的观测结果显示月球两极可能存在水冰。2009年,月船一号、月球观测和传感卫星的相继探测进一步揭示月球表面存在水的迹象……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未找到水分子存在的确凿证据。
材料二:2022年,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对嫦娥五号所携带“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探测的数据进行研究,首次获得了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1吨月壤中约有120克“水”,1吨岩石中约有180克“水”,这一发现为未来进行资源开发、打造月球基地提供可能。但这还不算“实锤”证据。尽管这项研究证实了月球有水,但并未断定这水到底是不是月球本地“土著”,也未断定这水是“羟基”还是 “水分子”。
(1)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分析科研人员探索月球有“水”的过程。(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知识,说明尽管我国首次获得了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但这还不算“实锤”证据。(8分)
22. 盛夏丹东,青山叠翠,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志愿军公园等景区景点游人如织。这些代表丹东红色文化的旅游坐标深受来自五湖四海游客的热捧,也见证着丹东文旅产业的活力和创新力。近年来,丹东市锚定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全市支柱产业目标,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围绕打好边境和抗美援朝红色文化“两张牌”、念好“山海经”,强力推进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推动文体旅全业态、全产业链提质升级,打造多元化文体旅融合场景,做优融合文章。一批彰显丹东元素的旅游新业态、新体验、新场景陆续“新鲜出炉”。
(1)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分析丹东文旅产业迸发新活力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特征的知识,说明丹东市是如何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9分)
23. 海洋垃圾污染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严峻挑战。近年来,打造“水清、岸绿、滩净”的海洋线成为人民的迫切需求。沿海地方和有关部门加强海洋垃圾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海洋垃圾清理长效机制,海洋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也要看到,在部分海域特别是沿海城市毗邻的海湾,海洋垃圾仍然是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污染问题之一。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提出开展为期3年的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进一步压实属地治理责任,以海湾为基本单元开展集中清理,增强群众获得感,进而赢得更多社会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谈谈如何打造“水清、岸绿、滩净”的海洋线。(9分)
24.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去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其他领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这一重要论断针对不同实践会出现不同的的问题,既明确了未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也揭示了全面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法,是确保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事半功倍效果从而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必然遵循。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9分)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24-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期中检测
一、单选题 (共20题, 每题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D C C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C D A C B A B
二、材料分析题 (共50分)
21. (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1969年开始,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月球中是否含水的科学实践,改变人类对月壤含水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技的进步为科学家提供了先进手段和方法,有利于促使科学家对月壤含水的认识不断深化。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家对月球样本深入研究,首次获得了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检验以往对月壤含水认识的正确与否。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月球样本中分子水的发现,为对于了解月球的地质结构、形成演化以至未来进行资源开发、打造月球基地提供可能。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我们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获得对月球是否含水的认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我们对月球是否含水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我们在一次次的经验积累中,不断深化对月球的认识,为全人类的未来谋福利。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探索月球是否含水的科学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22.(1)①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自然生态资源、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志愿军公园特色文化资源等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事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丹东市锚定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全市支柱产业目标,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围绕打好边境和抗美援朝红色文化“两张牌”、念好“山海经”,强力推进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推动文体旅全业态、全产业链提质升级,打造多元化文体旅融合场景,做优融合文章。
(2)联系是普遍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体旅产业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文旅融合的影响。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能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借助自然生态资源、特色文化资源等资源推动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分析和把握文体旅全业态、全产业链建设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3.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针对海洋垃圾污染的情况,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治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会推动事物的发展,行动方案的出台将会进一步推进海洋垃圾污染的防治。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沿海地方和有关部门加强海洋垃圾监督管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海洋垃圾污染问题,有利于增强群众获得感。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相关部门应贯彻落实《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建立健全海洋垃圾清理长效机制,打造“水清、岸绿、滩净”的海洋线。
24.①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这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必须直面现实需求,找准矛盾点。
②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意味着要抓住主要矛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紧迫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③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不同的实践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创新理论和制度来适应不同的情况,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④其他领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关注经济领域的矛盾,又要考虑到与其他领域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同时,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实现整体推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