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理优课ppt 让您的课堂更加优秀!课题 人口和人种 课 型 新授课课 时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围绕人口与人种,共设计了三个标题一“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 ”“世界人口的分布 ” 和“世界不同的人种 ”。本节通过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的差异、世界人口分布等内容,重点让学生感知人口的空间差异;通过教材对人口稠密地区的描述、“活动 ”对人口稀少地区主要自然原因的分析,以及“ 思与学 ”栏目一环境对人种身体特征的形成有多大影响,说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能在地图中精准识别人口分布的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 人地协调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平等的种族观点。 综合思维:理解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地理实践力:了解人口增长和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为促进合理的人口布局和资源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征。 2.人口空间分布特点。教学难点 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教学过程 历史背景: 葡萄牙、西班牙在15世纪时期开始探险,希望通过新航路获取更多的财富、新的领土和扩大殖民地。他们开始寻找一条能够避开陆路的新航线。 1497年,达伽马沿着迪亚士的路线航行,绕过好望角,1498年到达印度。 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 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王室之命,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一、新课学习 篇章一:国王的子民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 展示西班牙地形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出示问题西班牙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由此引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教师:船队在大洋上航行,容易补给不足,因此需要上岸补充食物和水分,下图A、B两地是否合适呢?请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由此引出人口密度定义和公式 教师:我们一般用人口密度描述人口分布的情况,由此引出人口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公式:人口密度=某区域的人口数(人)/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教师:展示教材 P95 的图 5.5 世界人口分布(2017 年),布置任务:1.让学生描述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2.找出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3.找出人口最稀疏的四个地区。 学生:观察图片, 回答 1: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回答 2: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东部。 回答 3:世界人口稀疏区主要分布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亚洲和北美 洲北冰洋沿岸地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教师:展示图 5.5 世界人口分布(2017 年)、“世界地形图 ”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人口稠密与稀疏的原因,并完成书本 P96 的表 5.2。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原因。 教师:小结:从自然条件看,人口稠密区大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地势平 坦,大都在平原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另外,社会经济条件也影响人口的分布: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两个地区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人类在这里桑居的历史悠久,这 里农业发展较早;欧洲西部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雨林地区气候湿热,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高原山地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导致人口稀疏。 学生:完成书本 P96 的表 5.2。 国王的子民有多少?出示材料两则 设计意图:无论是西班牙还是全球,人口增长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一)学生自主学习 1.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如何? 2.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用什么来表示?其大小由什么决定? 3.全球来看,哪些地区人口增长较快?哪些地区较慢? (二)合作探究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1)提问: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 (2)探究: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教师先指导学生正确析图。 ①图中纵坐标表示的是什么?(人口数量) ②横坐标表示的是什么?(不同的年份) ③在图中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了什么?(人口增长速度越快) ④在图中,不同的时间段,曲线的倾斜程度是否一样,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18世纪以前—曲线倾斜程度较缓;结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1800年—1950年,曲线倾斜程度越来越大;结论: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1950年——今,曲线倾斜程度更大了;结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更快了。) ⑤图中虚线表示什么含义?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虚线表示进入21世纪的人口增长的预测曲线,该曲线的倾斜程度较20世纪末稍缓一些;结论:未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将逐渐趋缓。) (3)活动: 根据右图填写下面的表格: 人口数/亿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2.人口自然增长率: (1)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不同的时期内是各不相同的,开始缓慢,然后逐渐加快,最后增长速度有所缓和。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是否一样呢?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什么来衡量呢?为了准确表示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以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 (2)提问: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什么含义 (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增长越多,也就是说人口增长越快。)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什么含义? (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小,表示人口减少越快。) ③人口自然增长率=0,又表示什么含义呢? (表示人口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即人口停止增长。) 3活动:展示“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和平均人口增长率图”读图思考? ①图中哪个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非洲) ②哪个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欧洲) ③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④人口数量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 ⑤哪个大洲没有人口自然增长率?(南极洲)为什么?(那里没有常住人口) 4.讨论: 读图,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5.练习:根据材料分析问题 设计意图:人口增长除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外,还受迁入人口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辩论赛 教师总结:人口增长过快会给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都不好,也会带来不少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学生对此提出解决措施 篇章二:移民的影响 问题导入:新航路的开辟,给美洲大陆带来了什么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在西班牙人的残酷统治下,印第安人迅速下降。随后很多欧洲人、非洲人因为各种原因来到美洲,使美洲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并迅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欧洲人、非洲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教师:世界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了人口的分布,还使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们身体特征差异显著。根据体质特征,人类可以分为黄种人、 白种人和黑种人。阅读 P97【思与学】,了解环境对人种身体特征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并填写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 学生活动:挑战:你知道他们属于什么人种吗? 教师:展示世界不同的人种分布图,让学生描述世界三个主要人种的分布特征。 学生: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有些地区成为不同人种的混居区。 教师: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学生活动:人种与地理环境。 二、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共同影响,世界人口分布并 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我们还知道了世界有三个主要的人种,不 同人种虽然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五、课后实践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构建适老化社会成为迫切需求。请思考我国目前在住房、交通、医疗、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适老化社会的可行性措施。2 / 2(共48张PPT)名师系列初中地理 · 新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葡萄牙、西班牙在15世纪时期开始探险,希望通过新航路获取更多的财富、新的领土和扩大殖民地。他们开始寻找一条能够避开陆路的新航线。1497年,达·伽马沿着迪亚士的路线航行,绕过好望角,1498年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王室之命,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历史背景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人口要素是认识全球的人文环境的开始。首先明确从区域范围上应着眼于全球;其次,人口的发展体现在了诸多方面,本条内容要求的重点是从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两个角度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人口状况。课程标准区域认知 能在地图中精准识别人口分布的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人地协调观 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平等的种族观点。综合思维 理解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会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地理实践力 了解人口增长和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为促进合理的人口布局和资源配置,提出合理化建议。核心素养篇章一01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分布不均,沿海地区人口多西班牙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课堂活动船队在大洋上航行,容易补给不足,因此需要上岸补充食物和水分,下图A、B两地是否合适呢?请说明原因。AABB课堂活动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某地人口总数(人)某地总面积(KM2)人口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计算:某地区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200万人,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多少?100人/平方千米密度大密度小稠密稀疏稠密区亚洲东部稠密区北美洲东部稠密区亚洲南部稠密区欧洲西部结合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简单分析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等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中纬度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地形平坦农业发展历史早工业发达、交通便利课堂活动分析世界一些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世界人口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照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以发现世界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从而说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课堂活动分析世界一些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①②均为平原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①位于平原地区,但其所处纬度高(北冰洋沿岸),气候中年寒冷,故人口稀少;②位于平原地区,但该地属于热带雨林区(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湿热,故人口稀少。课堂活动分析世界一些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③④处在中低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③位于中低纬度地区,但由于地势高俊(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故人口稀少;④位于中低纬度地区,但由于该地是沙漠(撒哈拉沙漠),气候极端干旱,故人口稀少。。课堂活动分析世界一些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地区 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① 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② 地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③ 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空气稀薄④ 地处热带沙漠地区,气候极端干旱表5.2 世界一些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02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国王的子民有多少?材料一:16世纪西班牙帝国领地算上海外的殖民地总共加一起才555万人口,2023年,西班牙人口数为 4837.33万人。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的二百多年间,由于高产农作物的传播,使人类的饮食结构和营养得到改善,全世界人口明显增加。据统计,1500年世界总人口为4.25亿,1600年为5.45亿,1750年达到7.2亿……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80亿。这些数据表明了西班牙和全球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二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活动-认识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世界人口在持续增长,但是不同时期增长速度有所差异。左图示意世界人口每达到10亿整数倍时的年份。阅读图5.4,比较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经历的时间,进而认识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开始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把结果填入表5.1。表5.1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人口数/亿人 时间/年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100301512121211根据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特点?世界人口从50亿到8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特点?越来越短世界人口从50亿到7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相同,都是12年,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趋于平缓。从70亿到80亿,所经历的时间是11年,说明人口增长有加快的趋势。根据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利用这些数据,说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从1830年(10亿)到1930年(20亿)这100年间,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从1930年(20亿)到1987年(50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从1987年(50亿)到 2011年(70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03人口增长速度如何定量的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100% — ×100%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衡量标准自然增长率>0, =0 , <0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增长越快;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不增加也不减少。表示人口停止了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小,表示人口减少越快。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人口数量最少的大洲是欧洲(-0.6%)亚洲(2.54%)亚洲(46.41亿)大洋洲(0.42亿)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课堂活动读图,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人口增长率(%)世界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1.51.20.90.60.30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课堂活动材料三:世界各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摘编自《全球通史》因为人口增长除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外,还受迁入人口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北美是世界上重要的人口迁入地,因此人口增长比欧洲快得多。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世界总人口1650年 18.3 18.3 2.4 5.45亿1750年 19.2 13.1 1.6 7.28亿1850年 22.7 8.1 5.1 11.71亿1900年 24.9 7.4 9.0 16.08亿材料四:新航路开辟后,在西班牙人的残酷统治下,印第安人迅速下降。随后很多欧洲人、黑人因为各种原因来到美洲,使美洲人口数量大大增加。为什么有些地区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很大联合国统计数据表明,2015-2020年,北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2%,人口增长率却为0.65%;拉丁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2%,人口增长率仅为0.94%。为什么北美的人口增长率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而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率低于人口自然增长率 原来,每年有不少人从其他地区迁人北美,使得北美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其自然增长率。相反,拉丁美洲每年有很多人迁往其他地区,导致这里的人口增长率低于其人口自然增长率。辩论赛正方人口越多越好反方人口越少越好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举例人口增长过快 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生育 印度采取经济惩罚、教育普及等方法控制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过慢 鼓励生育 接纳海外移民等 法国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美国接纳海外移民,俄罗斯设立“母亲基金”等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世界人口80亿意味着什么?篇章二世界不同的人种新航路的开辟,给美洲大陆带来了什么影响?新航路开辟后,在西班牙人的残酷统治下,印第安人迅速下降。随后很多欧洲人、非洲人因为各种原因来到美洲,使美洲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并迅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欧洲人、非洲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美洲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什么人种?外来移民带来了什么人种?各人种相互通婚后形成的是什么人种?找不同:她们三个之间有什么不同点呢?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黄种人 浅黄色 黑直 面庞扁平 中等白种人 很浅 发色浅,波状 鼻梁高、嘴唇薄 较多黑种人 黝黑 卷曲 嘴唇较厚 很少体貌特征挑战:你知道他们属于什么人种吗?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印度人黄种人黄种人白种人由于人口迁移等原因,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呈现“大范围集中分布,小范围零星分布”的特征。由于人口迁移,人种的分布越来越复杂。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黑种人多分布在气温高、阳光充足、紫外线强的热带地区,人体皮肤内黑色素含量多、肤色深,鼻子低而宽,体毛少。白种人多分布在气温低、阳光和紫外线弱的较高温度地区,人体皮肤内黑色素含量少、肤色浅,鼻子高而窄,体毛多。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地区,身体特征具有上述两个人种的过渡性。人种与地理环境课堂活动下列关于人种的说法是否正确?白种人的皮肤白些。白种人聪明些。黄种人最聪明。白种人高大些。黑种人不是人。不同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同人种虽然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死亡率减去出生率 B.出生率减去死亡率C.出生率 D.死亡率2.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拉丁美洲3.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州 D.亚洲BCB4.黑色人种的特征是( )A.肤色、眼色、发色较浅 B.头发黑直、面庞扁平C.嘴唇厚、体毛少 D.肤色红、黑眼珠5.美国某化妆品公司专门为黄种人研制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在下列地区销售最好的是( )A.印度 B.中国C.北非 D.大洋洲CB跨学科主题实践作业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构建适老化社会成为迫切需求。请思考我国目前在住房、交通、医疗、互联网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适老化社会的可行性措施。名师系列初中地理 · 新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名师系列】5.1 人口与人种.pptx 【教学设计】人口与人种.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