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时同步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时同步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课时同步练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
一、单选题
1.下列北半球的四个城市中,降水属于“夏季多雨型”的是( )
A.B.
C.D.
2.从图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
A.年际变化小 B.降水均匀 C.年际变化大 D.地区分布不均
下图是我国甲、乙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两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热月均出现在7月 B.两地的最热月均温相差很大
C.最冷月均温都低于0℃ D.甲地年温差比乙地小
4.关于两地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地降水都集中在7、8月份 B.两地降水季节变化都不大
C.两地年降水量都在1500毫米以上 D.甲地雨季比乙地短
沙漠是地球上分布较广的一种地表景观。沙漠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下图是世界主要沙漠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沙漠的分布区年降水量大多在( )
A.1000毫米以上 B.500-1000毫米 C.200-500毫米 D.200毫米以下
6.下列区域是沙漠主要分布区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区 B.温带大陆西部
C.温带大陆东部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是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B.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 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8.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 B.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A、B两地气温相差约15.6℃ D.B地比A地气温高,因为B地降水多
9.2024年4月份湖南省气象台多次发布强对流蓝色预警,省内多地出现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并伴有局地短时强降水。该降水类型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下图是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极地地区降水量多 B.内陆地区降水量多于沿海地区
C.赤道附近降水量多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
11.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该地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地形 D.气温
12.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6度 B.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增加
C.温带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D.赤道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13.读降水类型示意图,上图所示三种降水类型分别是( )
A.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 B.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C.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 D.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
下面为哈尔滨多年月平均气温表和气温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 1 2 3 4 5 6
均温(℃) -20 -16 -5 6 14 20
月份 7 8 9 10 11 12
均温(℃) 22 21 14 5 -5 -15

14.将哈尔滨的气温资料绘制为气温曲线图,正确的步骤为( )
①建立坐标系并确定刻度②将点连接为光滑的曲线③依据每月均温描点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5.相比表格资料,气温曲线图更( )
A.直观 B.科学 C.准确 D.详细
阳阳同学绘制了一幅等降水量线图,并对等降水量线特征做了笔记,但部分笔记内容被打翻的墨水覆盖,无法辨认。请阅读阳阳的地理笔记,完成下面小题。
笔记: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要看不同等降水量线的读数,读数超降水量越读数越降水量越少,还要看等降水量线的政策。同一幅图中,等降水量线越密集,降水量差异越大。最后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一般等降水量线。当等降水量线呈曲线时,一般表示这里出现了一个降水量低值中心或高值中心。

16.补充完整笔记内容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等降水量线越密集,降水差异越小 B.等降水量线读数越高,降水越少
C.等降水量线越稀疏,降水差异越大 D.等降水量线读数越低,降水越少
17.等降水量线图中( )
A.①地降水量多于10毫米 B.②地降水量为40毫米
C.③地降水量少于60毫米 D.④地和⑤地降水量相同
学完了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之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结合亚欧大陆的纬度和海陆分布情况,绘制了四幅“亚欧大陆降水的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哪位同学绘制的四幅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亚欧大陆降水地区分布情况(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19.在示意图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
A.赤道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B.中纬度地带,大陆内部降水少
C.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二、解答题
20.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 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2)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大陆西岸降水 ,大陆东岸降水 。
(3)亚欧大陆的沿海比内陆地区降水 。
(4)世界各地年降水量的分布除受 的影响外,还受 的影响,如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印度的乞拉朋齐,地处 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11640毫米,有地球“雨极”之称。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下表为某地气温、降水资料,下图为该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 -2 5 26 28 25 20 12 5 -2
降水量(mm) 6 8 10 17 38 70 200 220 60 36 7 4
(1)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补充表中缺失的数据。
(2)根据表中数据,将图中“降水量柱状图”绘制完整。
(3)该地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大约为 ℃;该地的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为 ℃,气温年较差为 ℃。
(4)该地降水量超过50毫米的月份是 月至 月,因此该地的降水集中在 季节。
22.图中左图由北半球气温分布图和南半球降水分布图组成,右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北半球气温分布图,你会发现全球的炎热中心不是在赤道,而是在 洲北部。
(2)左图A处气温数值可能为 (“大于0℃”或者“小于0℃”),其影响因素是 。
(3)观察南半球降水分布图,南回归线附近,大陆 岸降水多, 岸和内陆降水少;南极洲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 以下。
(4)右图的某地气候资料图最可能为图示①②③④中的 处。这种气候的名称是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 岸。该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片都比较小,而且表面多有“蜡质层”,说说其作用是什么? 。
参考答案:
1.B
读图可知,A地新加坡终年多雨,A错误;B地北京降水柱状图中,7、8月降水多,而7、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因此该地降水属于夏季多雨,B正确;C地伦敦全年降水均匀,C错误;D地罗马冬季多雨,夏季少雨,D错误。故选B。
2.C
读图可知,我国降水的特点是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年际变化大,降水不均匀,C正确,AB错误;据图只能看出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看不出地区分布状况,D错误。故选C。
3.A 4.D
3.1.读图可知,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最热月均出现在7月,故A正确。两地在最热月时气温相差很小,故B错误。甲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乙地高于0℃,故C错误。甲地的年温差比乙地更大,故D错误。故选A。
4.读图可得,甲地的降水集中在7、8月份,乙地的降水集中在4-9月份,甲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乙所示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错误.甲地和乙地都属于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故B错误.甲地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乙地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故C错误.甲地雨季短,乙地雨季长,故D正确。故选D。
5.D 6.D
5.读图可知,沙漠的分布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大多在200毫米以下,故选D。
6.赤道附近地区大多是热带雨林分布区,温带大陆西部大多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大陆东部大多是季风气候区,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大多是热带沙漠气候区,故选D。
7.B 8.C
7.关于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南坡是迎风坡,暖湿气流在爬升过程中,慢慢冷却成云致雨、降水多,北坡是背风坡,暖湿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慢慢蒸发,降水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读图可知,甲气流比乙气流湿润,A错误;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有很大的差异,B错误;A、B两地海拔相差2600米,气温相差约15.6℃,C正确;B地比A地气温低,原因是B地海拔高,D错误。故选C。
9.A
读图可知,A为对流雨,B为地形雨,C为锋面雨,D为我国夏季风带来的降水,由题意可得湖南省气象台多次发布强对流蓝色预警,所以该地降水类型最有可能是A对流雨,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到湖南一般是6-7月,排除BCD,故选A。
10.C 11.C 12.C
10.世界年降水量分布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综合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 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这里形成一个宽广的漏斗状谷地,向南敞开,暖湿的西南季风进入这个谷地时,被迫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极为丰沛。所以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C正确,与纬度位置、人类活动、气温无关,ABD错误。故选C。
12.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A错误;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B错误;大气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故温带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C正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D错误。故选C.
13.B
①图中气温升高,暖湿气流上升,冷湿气流下沉,形成对流雨;②图中暖湿气流在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形成地形雨;③是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系统,形成锋面雨;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4.D 15.A
14.将哈尔滨的气温资料绘制为气温曲线图,正确的步骤为①建立坐标系并确定刻度、③依据每月均温描点、②将点连接为光滑的曲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相比表格资料,气温曲线图更直观,A正确;表格资料更科学、准确、详细,排除BCD;
16.D 17.B
16.在等降水量线图中,等降水量线越密集,降水差异越大;等降水量线越稀疏,降水差异越小;等降水量线读数越高,降水越多;等降水量线读数越低,降水越少,D正确。故选D。
17.读图可知,①地降水量在0毫米~10毫米之间,A错误;②地降水量为40毫米,B正确;③地降水量多于60毫米,C错误;④地降水量为40毫米,而⑤地降水量多于40毫米,与④地降水量不相同,D错误。故选B。
18.B 19.D
18.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AC错误;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中纬度地区内陆地区降水稀少,B正确,D错误。故选B。
19.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中纬度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因素),ABC正确;没反映出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D错误。故选D。
20.(1) 多 少 南极
(2) 少 多
(3)多
(4) 纬度因素、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印度
(1)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其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2)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3)亚欧大陆的沿海比内陆地区降水多,其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4)世界各地年降水量的分布除受纬度因素、海陆位置的影响外,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如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印度的乞拉朋齐,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11640毫米,有地球"雨极"之称。
21.(1)4月气温14℃;5月气温20℃
(2)
(3) 7 28 1 -5 33
(4) 6 9 夏
(1)根据图中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可知,4月份的月平均气温约为14℃,5月份的月平均气温约为20℃。
(2)阅读表格中数据可知,该地7月降水量为200mm,8月降水量为220mm,在图中将7、8月降水量用长方形柱状图表示出来答案如下:
(3)由图表可知,该地的最高月均温出现在7月,大约为28℃;该地的最低月均温出现在1月,大约为-5℃,气温年较差为28℃-(-5℃)=33℃。
(4)由图表可知,该地降水量超过50毫米的月份是6月至9月,因此该地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22.(1)非洲
(2) 小于0℃ 地形(地势)
(3) 东 西 200mm
(4) ① 地中海气候 西 减少水分蒸发
(1)北半球的气温大致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增,但是最炎热的地区却不是赤道附近,而是位于非洲大陆的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
(2)A地其周围的等温线为0℃,由于其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A地气温数值应小于0℃,其影响因素是地形。
(3) 读图可知,在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主要是因为该纬度盛行东南信风,东部受海洋气流影响较大,故降水较多;南极洲地区的降水通过图例可以判断,大多在200mm以下。
(4)该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左图中①处为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当地夏季炎热干燥,为了减弱叶片对水分的蒸腾作用,许多树木的叶片都比较小,且具有“蜡质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