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卷 (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卷 (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卷 (一)
判断题(正确选T,错误选F,共8分)
1.古希腊和古埃及的文明同属于大河文明,古印度和古罗马属于海洋文明。
2.日本在大化改新后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阿拉伯帝国己经普遍存在。
4.哥伦布率领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圆学说。
5.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6.2月我国昌江核电厂“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标志我国核电自主创新又出新成果,弘扬了时代精神
“人大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说明在我国人民有权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法治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为此我们中学生应该厉行法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二、选择题(20题,共40分)
9.下面图片反映了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①指中世纪“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B.②体现西欧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C.③现象主要推动并获利的国家是法国 D.④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0.“《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
A.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B.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C.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D.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11.在中世纪的欧洲,领主附庸关系是依附和被依附关系,同时又表现为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果一方违背其义务并由此给另一方造成严重损害,那么另一方就有权通过一种称之为“撤回忠诚”的庄严的蔑视性表示解除相互关系。这说明封君封臣制度( ▲ )
A.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 B.体现了一定的契约意义
C.保障了附庸与领主平等 D.保证了领主的经济利益
12.下列知识结构图反映的探究主题是( ▲ )
A.早期殖民侵略扩张的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工业革命促进经济的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在叙述地理大发现前夕的欧洲与东方的贸易时,一再使用了“竞争”或“竞争者”的字眼,特别是意大利各城市之间的竞争,还有意大利人、法国人、阿拉伯人的竞争。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新航路开辟的( ▲ )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14.时间轴是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性进程的重要载体。对下列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C.理性主义传播进程 D.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
15.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和法兰克王国改革共同点的比较,正确的有( ▲ )
①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②都涉及到了土地问题 ③都学习外国先进制度 ④都皈依和信仰基督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历史漫画往往蕴含着相应的历史信息,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右图所示漫画说明了新航路开辟后
A.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各洲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
D.推动了三角贸易的产生
17.时序是历史学科的基础。下列帝国按建立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罗马帝国 ②拿破仑帝国 ③亚历山大帝国 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18.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学科必备素养。下列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 )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中国指南针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条件
② 14世纪,但丁创作《神曲》 运用戏剧批判现实生活
③ 1649 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④ 英、美、法三国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历史上,阿拉伯人曾是传播东西方文化的使者,以下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
①将中国的造纸术等发明传入欧洲 ②将美洲的玉米等作物传入中国
③将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 ④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传入中国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用简单的图形可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三权分立有利于实现分权与制衡 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
③美国 1787 年宪法体现了这一原则 ④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党的十八大以来,3.5 亿人次的农村学生,吃上营养均衡的餐食,10.4 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参保基本医疗保险……如此“中国温度”体现了( ▲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政治建设为中心 ②改革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以上举措体现了改革开放是( ▲ )
①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 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淄博烧烤“火出圈”后,当地政府设立“烧烤行业一件事”服务专窗,承诺“一件事一次办”。这与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共同追求是( ▲ )
①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
③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4.2022 年 7 月 28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
③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以下内容按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的下降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
③我国及时放开三孩生育政策 ④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26.某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自产生以来,制定了多部地方性法规。在立法过程中,依照宪法要求,邀请专家顾问参与起草、论证,还在城区内设置立法联系点,促进立法工作下沉到最基层,体现民心所向。可见,市人大常委会( ▲ )
①实行良法之治,不断提高执法的水平 ②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③行使地方立法权,积极推进法治建设 ④推进开门立法,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浙江省从 2020 年起在全国率先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工作,预计到 2023 年底,全省所有设区市及 50%的县(市、区)将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等 8 个“无”。这有助于( ▲ )
①弘扬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 ②擘画美丽浙江的时代图景③彰显红色文化的价值魅力 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图示法是揭示概念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 )
①改革与创新 ②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③德治与法治 ④中华文化与传统美德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 52分)
29.(11 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1 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古城苏萨遗址发现一根黑色的玄武岩石柱。石柱上端是浮雕(见下图),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部法典的名称,并说说该法典在世界法律发展史上的地位。(4 分)
材料二:“查士丁尼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之上。”——爱德华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根据所学回答,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是什么?并说出这一“纪念物”对后世产生的影响。(3 分)
材料三:第 8 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 537 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拿破仑法典》
材料三中摘录的法律条文,体现了《拿破仑法典》哪些原则?由此,请你写出《拿破仑法典》诞生的时代特征。(4 分)
30.(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庄园经济逐步瓦解,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各自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这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材料二: :(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吴于產、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摘编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一示意图中欧洲农业和手工业出现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2 分)
材料二中“新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该事件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4 分)
材料三中的“转折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它与材料四的“三角贸易”之间有何联系?(4 分)
31.(12 分)时代先驱,勇于开拓,推动世界近代化的浪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先驱】
材料一:中世纪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根据材料一,归纳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特点。(2分)
【制度先驱】
材料二: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联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的国王”的转变的?(4分)
【工业先驱】
材料三:随着英国在北美殖民以及北美种植园的拓展,美洲成为了棉纺织品的新销售地。由于纺织业手工业者数量不足,导致制造速度比较慢,从而使得商人订货交付延迟,1761年英国“工艺协会”发表文告,设立奖金奖励“最优良的发明——一种能够同时纺出六根棉线,并能只用一个人操纵看管的机器”。1765年, ▲ ,工业革命的序幕就此拉开,棉纺织业成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 ——摘编自杨松《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1760-1860》
结合所学,在 ▲ 中填入恰当的史实,并根据材料三概括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的原因(6分)
32.(19分)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的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关于制度如何形成并影响。经济繁荣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初三九班学子发起了研究经济学论文,揭开财富密码的活动。
材料一:在历史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叫“财富逆转”(reversal of fortune)。很多在人类历史上光芒万丈、显赫一时的古文明地区,现在却是积贫积弱:而反过来,那些曾经一穷二白的地区,现在却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例如:两河流域曾经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那里曾经崛起过很多强大的文明古国,但是现在,这些地方不仅发展停滞,还时常饱受战火的蹂躏。--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仿照例句,请举出符合“财富逆转”的国家或地区,正反各一例。(4分)
材料二:诺奖得主们做了几组数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逆转的时机大致发生在 18 世纪晚期到 19 世纪早期,并且与工业化程度有关。这个时间点,世界正面临着两件事,一件是航海冒险、殖民掠夺,一件是工业革命。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2)结合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五个重要因素,将以下史实的对应字母填入要素图中。(4分)
材料三:阿西莫格鲁等人提出在“包容型制度”下,大多数人都可以参与经济活动,政府则可以提供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而在“攫取型制度”下,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有制度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剥削大多数人。
--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运用所学知识,以西方国家为例,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包容型制度”和“攫取型制度”的理解。(7分)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我的观点: (国家)的包容型制度为 攫取型制度为 。
材料四 阿西莫格鲁提到,我们需要一种确保技术进步或资本积累的成果能够被广泛分享的包容性制度框架,以实现总体向上的生活状态。--编自达龙·阿西莫格鲁等《贫富的逆转》
(4)运用“富强与创新”相关知识点,请你分别从政治、经济、战略、思想等角度,谈一谈中国是如何获取财富密码的。(4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卷参考答案:
判断题FTFF TTFF
选择题 BCBBA BAACB BADCD CBDCB
非选择题
29.(11 分)
(1)汉谟拉比法典(2 分);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 分)
(2)《查士丁尼法典》或《罗马民法大全》(1 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2 分)
(3)自由平等原则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2 分);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或者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2 分)
30.(10 分)
(1)农业:①租地农场;手工业:②手工工场。(2 分)
(2)精神:人文主义。(2 分)实质:文艺复兴运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影响: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 分)(从实质或影响角度回答均可)
(3)事件:新航路的开辟。(2 分)
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伴随着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三角贸易”是西欧殖民活动的一项内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因此开始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 分)
31.(12分)
(1)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1 分)有自治权和政治力量。(1 分)
(2)1689 年颁布了《权利法案》,(2分)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
成。(2 分)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2 分)英国对北美殖民扩张扩大了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或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2 分);政府对棉纺织业技术发明的鼓励推动了棉纺织业技术革新。(2 分)
32.(19 分)(1)印度:曾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在国家内部矛盾激烈,人口环境问题突出,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2分)埃及:曾经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现在经济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2分)欧洲北部/西欧:曾经被认为是蛮族聚居的地方,现在成为世界的先进地区之一:美国:过去曾被英国殖民,现在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2分)日本:曾经是落后的岛国,现在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2分)
(2)原料:A劳动力: D市场:资金:B (各1分)C(3)(下列答案3选1)
【答案一】我的观点:英国(国家)的包容型制度为君主立宪制,攫取型制度为封建君主专制。(3分)英国光荣革命之前,英国经历了封建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和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这些攫取型制度,
激化社会矛盾,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被人民推翻。(2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和法律制度约束了君主的权力,整个社会就形成了一种包容性的政治制度。此后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霸主。(2分)
【答案二】我的观点:美国(国家)的包容型制度为联邦共和制,攫取型制度为英国的殖民统治。(3分)美国独立战争之前,英国长期进行殖民统治,是攫取型制度,英国政府通过重税不断剥削北美人民,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被人民推翻。(2分)
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通过美国 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共和制,实现了美国的独立自治,整个社会就形成了一种包容性的政治制度。此后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霸主。(2分)
【答案三】我的观点:法国(国家)的包容型制度为共和制,攫取型制度为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3 分)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这是攫取型制度,通过重税不断剥削法国人民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被人民推翻。(2分)
法国大革命之后,通过《人权宣言》和宪法等方式确立了共和制,整个社会就形成了一种包容性的政治制度。此后法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拿破仑时期成为了欧洲霸主。(2分)
(4)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分)经济上,坚持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1分)
思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时代精神);坚持创新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分)
战略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