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疆喀什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测科学试题1.(2024六上·喀什期中)用以矫正近视眼的近视镜是(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答案】A【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近视眼是由于睫状体过度紧张,使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大,使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时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2.(2024六上·喀什期中)光学显微镜的镜头一般是由 ( )组成的。A. B. C.【答案】A【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 光学显微镜的镜头一般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这是因为显微镜的设计原理是通过一个放大镜将另一个放大镜所放大的像进一步放大,从而实现更高的放大效果 。3.(2024六上·喀什期中)燕子是北方常见的候鸟,燕子南飞的主要原因是( )。A.解决冬季食物短缺和低温问题B.繁殖后代C.躲避天敌【答案】A【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夏季和冬季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蛇、蛙、熊等。燕子是北方常见的候鸟,燕子南飞的主要原因是解决冬季食物短缺和低温问题。故选A。4.(2024六上·喀什期中)由细胞组成的是( )。A.洋葱 B.磁铁 C.石油【答案】A【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5.(2024六上·喀什期中)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这与细胞中( )有关系。A.气孔 B.叶绿体 C.细胞膜【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6.(2024六上·喀什期中)笑笑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如图),甲杯中的液体最好选用(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池塘水【答案】C【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培养液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微小生物与常见生物一样,生长需要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为了让草履虫繁殖得更快,甲杯中的液体最好选用池塘水。因为池塘水中含有较多的微生物。7.(2024六上·喀什期中)病毒比细胞小得多。要获取新冠肺炎病毒的图像,你觉得科学家最有可能使用的观察工具是(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答案】B【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有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体积很小,望远镜、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看不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选项B符合题意8.(2024六上·喀什期中)( )季时有些植物的叶片由绿色变为黄色或红色。A.春 B.夏 C.秋【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植物的叶子中有许多叶绿素,因为有叶绿素存在,所以我们看到的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叶绿素在温度适宜的时候很活跃,所以在温暖的春天和夏天,植物的叶子都变成绿色的。 不过,在树叶中,除了叶绿素待,还有别的色素。如果叶绿素消失了,这些叶素就会显示出自己本来的颜色。所以 树叶就变成了黄色或红色。9.(2024六上·喀什期中)在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选择( )来模拟地球。A.手电筒(或蜡烛) B.透明玻璃珠 C.不透明乒乓球【答案】C【知识点】昼夜交替【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在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选择不透明乒乓球来模拟地球。10.(2024六上·喀什期中)下图是喀什不同季节正午物体影长变化情况,属于冬天的是 ( )。A.B.C.【答案】C【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属于冬天的是最长的影子,即C。11.(2024六上·喀什期中)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 )【答案】正确【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季节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很大的影响。季节发生变化时,有些动物会迁徙,比如燕子会飞到南方过冬;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落叶,比如枫树、杨树等。季节变化对人类衣着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如夏天人们穿着单薄,寒冷的冬季穿上厚厚的棉衣御寒。12.(2024六上·喀什期中)夏至日北半球影最短:冬至日影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 ( )【答案】正确【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13.(2024六上·喀什期中)根据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可推断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 )【答案】正确【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根据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可推断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14.(2024六上·喀什期中)模拟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和验证很多宇宙中的现象,因此所有的科学问题都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答案】错误【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解决科学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情况来进行相应实验。15.(2024六上·喀什期中)从地球仪上不仅可以看出世界的山川河流等的分布,还可以看出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 ( )【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仪【解析】【分析】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通过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而成,避免了地图上可能存在的长度、方向、面积或形状方面的误差和变形。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这样,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特征及其分布,还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地理位置 。16.(2024六上·喀什期中)我们要讲究卫生,避免病菌侵害,保障身体健康。 ( )【答案】正确【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有病菌、病毒,为了自身的健康,预防疾病,我们应该讲究卫生,避免接触病菌。17.(2024六上·喀什期中)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在载玻片上放脱脂棉是为了控制微生物运动。 (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题目说法正确。18.(2024六上·喀什期中)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答案】正确【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构成的。19.(2024六上·喀什期中)把一瓣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答案】错误【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属于精密光学仪器,镜下观察的对象至少要符合“薄到透光"的条件。否则只能看到一个大黑影。洋葱的表皮很薄,可以直接斯下来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洋葱的叶肉细胞就要切成薄片观察了。洋葱根尖细胞常用盐酸解离,使细胞分散后再制装片观察。20.(2024六上·喀什期中)人体内有形态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的功能都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人的身体中大约有200余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形态各异,功能不同。21.(2024六上·喀什期中)选词填空题(1)昼夜更替是由于 引起的; 四季更替是由于 引起的。(2)托勒密提出了“ ”说,哥白尼提出了“ ”说。(3)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 :从冬到夏,逐渐 ”。(4)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5)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并且 的面积大, 的面积小,陆地被海洋包围着。【答案】(1)地球自转;地球公转(2)地心说;日心说(3)变长;变短(4)罗伯特胡克;细胞(5)海洋;陆地【知识点】生物细胞;地球上的水;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自己的地轴旋转叫自转,另一种是沿着椭圆的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公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2)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1.认为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哥白尼则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主要观点是:1.认为地球是球形。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3)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4)所有的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罗伯特 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5)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并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是海洋多,陆地少,陆地被海洋包围着。22.(2024六上·喀什期中)如图是模拟地球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请根据图画完成下列题目。(1) 图中a、b、c三个区域, 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A.A B.b C.c(2) 请用“★”在图中合适位置标出北极星的方位。【答案】(1)C(2)【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1)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c在最东边,所以最先迎来黎明。(2)地球每时每刻都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23.(2024六上·喀什期中)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实验过程:用手电筒的光模拟太阳光,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实验现象:(1) 地球仪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那面是 ,背着“太阳”的那面是 。(2) 以“北京”为例,将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当“北京”转到正对“太阳”的位置时,“北京”是 ;转到光照不到的位置时,“北京”是 。(3)实验结论: 地球不停地 ,就会出现 现象。(4) 地球自转一周是 小时。一天中一个地方只能迎来 次黎明。【答案】(1)白昼;黑夜(2)白昼;黑夜(3)自转;昼夜交替(4)24;1【知识点】昼夜交替【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且地球不停自转,产生昼夜。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2)以“北京”为例,将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当“北京”转到正对“太阳”的位置时,“北京”是白昼;转到光照不到的位置时,“北京”是黑夜。(3)实验结论: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上就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4) 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太阳地球月亮都是会自转并且公转的,所以现在他们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一个地区只会在一天内,迎来一个黎明,不可能会有两个黎明出现的。24.(2024六上·喀什期中)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1)在右图的方框中写出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2)显微镜下观察的洋葱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把观察材料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将合适的器材填在横线上。载玻片 盖玻片 胶头滴管 小刀 吸水纸 镊子①先用 把洋葱切开。②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 滴一滴清水。③用刀片在洋葱表皮轻轻地划出“#”字然后用 轻轻地撕取“#”字中间的表皮。④将撕下的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 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用 从另一侧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在观察前转动转换器先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3)通过显微镜观察上面的玻片标本,我们可以看到 。【答案】(1)(2)小刀;滴管;镊子;盖玻片;吸水纸(3)小房间【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1)图中显微镜从上到下分别是目镜、调节旋钮、物镜、反光镜。(2)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胶头滴管滴一滴清水。用刀片在洋葱表皮轻轻地划出"#"字,然后用镊子轻轻地撕取“#"字中间的表皮。将撕下的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3) 通过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我们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倒像 。这是因为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形成倒立的像,即图像会旋转180度,导致上下和左右都颠倒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我们会看到四四方方的“小房间”。25.(2024六上·喀什期中)下图是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在离书本同一高度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 图中的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2) 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是放大镜 ,视野较大的是放大镜 。(3) 把两个放大镜上下组合起来,放大效果明显提高,这就是早期的 镜,它的发明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视野。(4) 太阳光经过放大镜时会 光线(填“会聚”或“发散”)。【答案】(1)厚;薄(2)B;A(3)显微(4)会聚【知识点】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1)根据对凸透镜的认识,图中的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2)放大镜在离书本同一高度观察到的现象,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大则视野小,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是放大镜B,视野较大的是放大镜A。(3)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把两个放大镜上下组合起来,放大效果明显提高,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它的发明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视野。(4)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将光线聚集在一点上,产生大量的热量。1 / 1新疆喀什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测科学试题1.(2024六上·喀什期中)用以矫正近视眼的近视镜是(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2.(2024六上·喀什期中)光学显微镜的镜头一般是由 ( )组成的。A. B. C.3.(2024六上·喀什期中)燕子是北方常见的候鸟,燕子南飞的主要原因是( )。A.解决冬季食物短缺和低温问题B.繁殖后代C.躲避天敌4.(2024六上·喀什期中)由细胞组成的是( )。A.洋葱 B.磁铁 C.石油5.(2024六上·喀什期中)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这与细胞中( )有关系。A.气孔 B.叶绿体 C.细胞膜6.(2024六上·喀什期中)笑笑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如图),甲杯中的液体最好选用(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池塘水7.(2024六上·喀什期中)病毒比细胞小得多。要获取新冠肺炎病毒的图像,你觉得科学家最有可能使用的观察工具是(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8.(2024六上·喀什期中)( )季时有些植物的叶片由绿色变为黄色或红色。A.春 B.夏 C.秋9.(2024六上·喀什期中)在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选择( )来模拟地球。A.手电筒(或蜡烛) B.透明玻璃珠 C.不透明乒乓球10.(2024六上·喀什期中)下图是喀什不同季节正午物体影长变化情况,属于冬天的是 ( )。A.B.C.11.(2024六上·喀什期中)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动物迁徙和人类衣着会产生影响。( )12.(2024六上·喀什期中)夏至日北半球影最短:冬至日影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 ( )13.(2024六上·喀什期中)根据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可推断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 )14.(2024六上·喀什期中)模拟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和验证很多宇宙中的现象,因此所有的科学问题都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15.(2024六上·喀什期中)从地球仪上不仅可以看出世界的山川河流等的分布,还可以看出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 ( )16.(2024六上·喀什期中)我们要讲究卫生,避免病菌侵害,保障身体健康。 ( )17.(2024六上·喀什期中)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在载玻片上放脱脂棉是为了控制微生物运动。 ( )18.(2024六上·喀什期中)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9.(2024六上·喀什期中)把一瓣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20.(2024六上·喀什期中)人体内有形态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的功能都是一样的。 ( )21.(2024六上·喀什期中)选词填空题(1)昼夜更替是由于 引起的; 四季更替是由于 引起的。(2)托勒密提出了“ ”说,哥白尼提出了“ ”说。(3)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 :从冬到夏,逐渐 ”。(4)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5)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并且 的面积大, 的面积小,陆地被海洋包围着。22.(2024六上·喀什期中)如图是模拟地球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请根据图画完成下列题目。(1) 图中a、b、c三个区域, 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A.A B.b C.c(2) 请用“★”在图中合适位置标出北极星的方位。23.(2024六上·喀什期中)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实验过程:用手电筒的光模拟太阳光,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实验现象:(1) 地球仪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那面是 ,背着“太阳”的那面是 。(2) 以“北京”为例,将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当“北京”转到正对“太阳”的位置时,“北京”是 ;转到光照不到的位置时,“北京”是 。(3)实验结论: 地球不停地 ,就会出现 现象。(4) 地球自转一周是 小时。一天中一个地方只能迎来 次黎明。24.(2024六上·喀什期中)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1)在右图的方框中写出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2)显微镜下观察的洋葱必须薄而透明,需要先把观察材料制作成玻片标本,在制作玻片标本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将合适的器材填在横线上。载玻片 盖玻片 胶头滴管 小刀 吸水纸 镊子①先用 把洋葱切开。②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 滴一滴清水。③用刀片在洋葱表皮轻轻地划出“#”字然后用 轻轻地撕取“#”字中间的表皮。④将撕下的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 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用 从另一侧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在观察前转动转换器先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3)通过显微镜观察上面的玻片标本,我们可以看到 。25.(2024六上·喀什期中)下图是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在离书本同一高度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 图中的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2) 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是放大镜 ,视野较大的是放大镜 。(3) 把两个放大镜上下组合起来,放大效果明显提高,这就是早期的 镜,它的发明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视野。(4) 太阳光经过放大镜时会 光线(填“会聚”或“发散”)。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近视眼是由于睫状体过度紧张,使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大,使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时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2.【答案】A【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 光学显微镜的镜头一般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这是因为显微镜的设计原理是通过一个放大镜将另一个放大镜所放大的像进一步放大,从而实现更高的放大效果 。3.【答案】A【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夏季和冬季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蛇、蛙、熊等。燕子是北方常见的候鸟,燕子南飞的主要原因是解决冬季食物短缺和低温问题。故选A。4.【答案】A【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5.【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6.【答案】C【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培养液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微小生物与常见生物一样,生长需要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为了让草履虫繁殖得更快,甲杯中的液体最好选用池塘水。因为池塘水中含有较多的微生物。7.【答案】B【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有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体积很小,望远镜、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看不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选项B符合题意8.【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一生【解析】【分析】植物的叶子中有许多叶绿素,因为有叶绿素存在,所以我们看到的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叶绿素在温度适宜的时候很活跃,所以在温暖的春天和夏天,植物的叶子都变成绿色的。 不过,在树叶中,除了叶绿素待,还有别的色素。如果叶绿素消失了,这些叶素就会显示出自己本来的颜色。所以 树叶就变成了黄色或红色。9.【答案】C【知识点】昼夜交替【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在昼夜交替现象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选择不透明乒乓球来模拟地球。10.【答案】C【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属于冬天的是最长的影子,即C。11.【答案】正确【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解析】【分析】季节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很大的影响。季节发生变化时,有些动物会迁徙,比如燕子会飞到南方过冬;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落叶,比如枫树、杨树等。季节变化对人类衣着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如夏天人们穿着单薄,寒冷的冬季穿上厚厚的棉衣御寒。12.【答案】正确【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13.【答案】正确【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根据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可推断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14.【答案】错误【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分析】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解决科学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情况来进行相应实验。15.【答案】错误【知识点】地球仪【解析】【分析】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通过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而成,避免了地图上可能存在的长度、方向、面积或形状方面的误差和变形。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这样,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特征及其分布,还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地理位置 。16.【答案】正确【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解析】【分析】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有病菌、病毒,为了自身的健康,预防疾病,我们应该讲究卫生,避免接触病菌。17.【答案】正确【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解析】【分析】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题目说法正确。18.【答案】正确【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构成的。19.【答案】错误【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属于精密光学仪器,镜下观察的对象至少要符合“薄到透光"的条件。否则只能看到一个大黑影。洋葱的表皮很薄,可以直接斯下来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洋葱的叶肉细胞就要切成薄片观察了。洋葱根尖细胞常用盐酸解离,使细胞分散后再制装片观察。20.【答案】错误【知识点】生物细胞【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人的身体中大约有200余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形态各异,功能不同。21.【答案】(1)地球自转;地球公转(2)地心说;日心说(3)变长;变短(4)罗伯特胡克;细胞(5)海洋;陆地【知识点】生物细胞;地球上的水;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地球自转;地球的公转【解析】【分析】(1)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自己的地轴旋转叫自转,另一种是沿着椭圆的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公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2)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1.认为地球是球体。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3.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因为人们每天看到这些日月星辰都在有规律的东升西落。哥白尼则提出了日心说,日心说主要观点是:1.认为地球是球形。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3.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3)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所以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夏,逐渐变短。(4)所有的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罗伯特 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5)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并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是海洋多,陆地少,陆地被海洋包围着。22.【答案】(1)C(2)【知识点】日出时间【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1)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c在最东边,所以最先迎来黎明。(2)地球每时每刻都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23.【答案】(1)白昼;黑夜(2)白昼;黑夜(3)自转;昼夜交替(4)24;1【知识点】昼夜交替【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且地球不停自转,产生昼夜。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2)以“北京”为例,将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当“北京”转到正对“太阳”的位置时,“北京”是白昼;转到光照不到的位置时,“北京”是黑夜。(3)实验结论: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上就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4) 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太阳地球月亮都是会自转并且公转的,所以现在他们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一个地区只会在一天内,迎来一个黎明,不可能会有两个黎明出现的。24.【答案】(1)(2)小刀;滴管;镊子;盖玻片;吸水纸(3)小房间【知识点】制作显微标本;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1)图中显微镜从上到下分别是目镜、调节旋钮、物镜、反光镜。(2)先用小刀把洋葱切开。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的中央用胶头滴管滴一滴清水。用刀片在洋葱表皮轻轻地划出"#"字,然后用镊子轻轻地撕取“#"字中间的表皮。将撕下的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将多余的染液吸去,玻片标本制作完毕。(3) 通过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我们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倒像 。这是因为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形成倒立的像,即图像会旋转180度,导致上下和左右都颠倒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我们会看到四四方方的“小房间”。25.【答案】(1)厚;薄(2)B;A(3)显微(4)会聚【知识点】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解析】【分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1)根据对凸透镜的认识,图中的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2)放大镜在离书本同一高度观察到的现象,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大则视野小,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是放大镜B,视野较大的是放大镜A。(3)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把两个放大镜上下组合起来,放大效果明显提高,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它的发明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视野。(4)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将光线聚集在一点上,产生大量的热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疆喀什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测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新疆喀什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测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