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D(苏科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七年级生物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生命现象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状态。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水滴石穿 B.旭日东升 C.日出日落 D.花开花谢2.下列事例中,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的是( )A.种子萌发成幼苗 B.蜜蜂在花丛中采蜜C.喜鹊的雏鸟与亲鸟羽色相似 D.小鱼游来游去寻找食物3.生物学实验中经常会使用到一些器材,下列实验器材分别属于量筒和烧杯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4.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先对光,再放玻片标本 B.对光时,应该使用高倍物镜C.放置玻片标本时不需要将标本正对通光孔 D.可用湿纸巾擦拭目镜上的污点5.显微镜对光完成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A.条形的、明亮的 B.条形的、灰暗的 C.圆形的、灰暗的 D.圆形的、明亮的6.载玻片上的字是“上”,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是( )A. B. C. D.7.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块污迹,若转动转换器后污迹消失,则污迹在( )A.目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上 D.载物台上8.小明每天早上来到绿树成荫的校园时,都能听到多种鸟儿的叫声,而在中午及下午放学时却很少听到鸟儿的叫声,于是猜测“鸟儿喜欢在早上鸣叫”,小明的这种猜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作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订方案 D.实施方案9.塑料制品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其中含有的一些塑化剂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产生影响。塑化剂能引发性早熟吗?科研人员用小鼠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操作属于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措施是( )组别 小鼠数量 饲喂方式甲组 10只 普通饲料乙组 10只 普通饲料+塑化剂A.设置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B.实验中两组的小鼠数量相同C.实验时记录甲组小鼠的初次发情时间,不记录乙组D.实验中两组的饲喂方式不同10.下列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流动的河水 B.新鲜的空气 C.温暖的阳光 D.土壤中的微生物11.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中,适合设置对照的一个组合是( )A.高温和弱光 B.有光和无光 C.阴暗和潮湿 D.强光和潮湿12.“茂林之下无丰草”的意思是繁茂的树木下长不出丰美的草,这体现了树木与草之间的关系是( )A.种内争斗 B.种内互助 C.种间互助 D.种间争斗13.同学们在“模拟小鸟捕食”的实验中,用颜色鲜艳的塑料绳圈出仿真草坪上一定的面积,圈出的草坪模拟的是( )A.不同种类的昆虫 B.小鸟的大小和数量C.昆虫的栖息地 D.不同种类的小鸟14.生物体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状,这样的结构有利于( )A.抵御寒冷环境 B.减少水分的散失 C.接受阳光照射 D.快速吸收营养15.白雪皑皑的冬季,雷鸟全身雪白,鼻孔和脚均被羽毛所覆盖;到了无雪的夏季,雷鸟又换上了黑褐色、具棕黄色斑纹羽毛。这充分说明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能改造环境16.绿头鸭又名野鸭(如下图),绿头鸭趾间有________,适于在水中运动。( )A.鳍 B.翅 C.翼 D.蹼17.同学们对校园进行了调查,美丽的校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完整生态系统的是( )A.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 B.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C.校园里的所有桌椅 D.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1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团队构建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月宫一号”。在“月宫一号”里栽培了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饲养了动物,还有微生物来降解废物,“月宫一号”中的微生物可以充当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19.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他们使塞罕坝由荒原变林海,森林覆盖率达78%。塞罕坝林场既有森林又有草原、河流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草原和河流都属于淡水生态系统B.上述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完全孤立、互不联系C.塞罕坝林场适合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生存D.塞罕坝的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20.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食物链的起点是分解者 B.食物链的终点是生产者C.食物链中包括阳光 D.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21.同学们到某森林公园研学时,通过实地考察绘制了部分食物网简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鹰B.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蝗虫→喜鹊→鹰C.该食物网中包含鹰的食物链有5条D.若图中生物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含量最多的是草22.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有四种生物,可表示为甲→乙→丙→丁,该食物链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A.甲 B.乙 C.丙 D.丁23.用生物方法治虫,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下列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用蝗虫捕捉器捕杀蝗虫 B.利用白僵菌防治甘蔗象鼻虫C.向松林喷洒农药消灭松毛虫 D.组织大批人力捕捉玉米螟24.假定将一个自然状态下的草原生态系统用围挡与外界隔开,然后把其中的狼、狐及周边环境中的鹰等肉食动物全部则灭,则野兔、羊的数量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持续增多 B.持续减少 C.先增多后减少 D.始终保持不变2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加强垃圾分类管理C.乱砍滥伐,充分利用森林资源 D.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35分)26.(5分)秦岭国家植物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具自然风貌的植物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植物园。秦岭国家植物园内除了丰富的植物资源,还有多种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如大熊猫、朱鹏、金丝猴和羚牛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园中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2)秦岭植物园中植被分带清晰,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属于生态因素中的_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3)秦岭金丝又名川金丝猴秦岭亚种,出生时体型很小,成年时体型中等,且在成年后可以繁衍后代,这说明金丝猴能生长、发育和________。它们过着树栖群居生活,以野果、嫩芽、竹笋和苔藓植物为食,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炎热的夏季,走进秦岭国家植物园,我们会感到清新、凉爽。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会________(填“适应”或“影响”)环境。27.(7分)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图甲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1)显微镜中的反光镜可以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图甲中表示反光镜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2)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中的________,该结构与________都可以用来升降镜筒。(两空均填序号)(3)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和“40×”,选用的目镜不变,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________”的,若此时选用的目镜标“4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4)下图乙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某细胞看到的视野。由视野a→b的操作是将临时装片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使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由视野b→c的操作是转动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换上高倍物镜。图乙28.(8分)生物的生活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也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请根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俗话说:“霜降摘柿子”,每年霜降节气过后,天气就会越来越冷,这时候摘的柿子做成的柿饼味道更甜,这体现了环境会________(填“适应”或“影响”)生物。(2)骆驼刺的叶片较小,根系非常发达。芭蕉树的叶片长圆形,叶面较宽大。由此推测骆驼刺适于生活在________的环境中,芭蕉树适于生活在________的环境中。(两空均填“潮湿”或“干旱”)骆驼刺 芭蕉树(3)空气湿度对生物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为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某学习小组测量了一天内不同时间、不同植被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平均数据如下表(早晨、中午和晚上的数据是分别在6:00、12:00、18:00测量的值)。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早晨 57.5 72.5 90.6中午 40.0 61.1 73.1晚上 46.1 67.4 85.3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时,同学们对每个地点、每个时间都要测量3次,然后计算这3次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早晨、中午、晚上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点是________。④现欲增加空气中的湿度,请根据本实验的数据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7分)地球上生态系统种类多样,下表为森林、草原、海洋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分布特点,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分布特点 湿润或较湿润地区 干旱地区,降雨量较少 整个海洋 多水或过湿地域(1)上表生态系统中,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_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降解污染和蓄洪防洪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________生态系统。(2)海豚是非常智慧的动物,其游速迅捷,“豚泳”是海豚科动物独有的游泳方式,整个身体以小角度跃离水面再以小角度入水,据此判断这种动物更适合生活在上表中的________生态系统。(3)生物圈是地球上包含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________(填“大”或“小”)生态系统,它包括________的下层、水面、________的上层。(4)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模拟生物圈进行了“生物圈Ⅱ号”实验,但最终因“生物圈Ⅱ号”中氧气含量大幅下降,二氧化碳等含量猛增,导致靠昆虫传粉的植物枯萎,粮食大幅减产,科学家们无法继续生活而提前结束,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30.(8分)我国江南地区的稻鱼生态系统有着“六月鱼苗放下田,九月再闻稻花香”的景象,被评为首批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甲为稻鱼生态系统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甲(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鱼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2)稻鱼生态系统中,稻飞虱(一种害虫)可能使水稻减产,但它同时又是鱼类的食物,人们经常养殖鲤鱼来防治害虫,据此请写出养殖鲤鱼防治稻飞虱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条食物链中,鲤鱼和稻飞虱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3)由下表可知,稻鱼种养结合模式的化肥使用量相比常规水稻种植模式明显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是因为鲤鱼排出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和钾等元素。模式 化肥使用量(kg/hm3) 农药使用量(kg/hm3)常规水稻种植模式 1883 7.02稻鱼种养结合模式 1597 4.20节约比例 15.2% 40.2%(4)制作生态瓶可以模拟生态系统,下图乙是小明模拟制作的微型生态瓶,选用的材料有圆形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田螺、泥沙、池塘水。图乙①该生态瓶中的水草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②与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瓶不能长期维持下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试卷类型:D(苏科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七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1.D 2.C 3.C 4.A 5.D 6.B 7.B 8.A 9.B 10.D11.B 12.D 13.C 14.B 15.C 16.D 17.A 18.C 19.D 20.D21.C 22.D 23.B 24.C 25.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35分)26.(每空1分,共5分)(1)细胞(2)非生物(3)繁殖 物质和能量(或营养物质)(4)影响27.(每空1分,共7分)(1)⑥(2)③ ②(3)10× 400(4)左 ④28.(每空1分,共8分)(1)影响(2)干旱 潮湿(3)①不同的植被环境②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意近即可)③灌木丛早晨(或6:00)④多植树造林,适当增加植被数量;减少裸地、水泥地等(写出一条,合理即可)29.(每空1分,共7分)(1)森林 湿地(2)海洋(3)大 大气圈 岩石圈(4)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人类目前还无法建立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人工生态环境等(写出一点,合理即可)30.(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8分)(1)消费者(或生物部分)(2)水稻→稻飞虱→鲤鱼 捕食(3)减少(4)①有机物 生产②生态瓶中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1分),自我调节能力较差(1分)(共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