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 单选题:本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6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B.蛋白质的鉴定:先加NaOH溶液,振荡摇匀后再加CuSO4溶液C.还原糖的鉴定:先将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匀,再加入待测样液中并进行水浴加热D.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用镊子取藓类叶片直接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转换到高倍镜观察2.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下列对“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蛋白质分子本身也是“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3.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种类有关B.小麦干种子中通常含一定量的水C.越冬时,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增加以抵抗寒冬D.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4.下图为一种叶绿素分子和血红蛋白分子局部结构简图。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A.植物缺少镁元素会影响光合作用B.无机盐在细胞内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C.人体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症D.生物体内无机盐有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的作用5.科学家在对离体蛙心进行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蛙心的收缩不能维持;用含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注时,蛙心则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该实验说明这两种无机盐( )A.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B.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6.真核细胞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B.细胞质中囊泡与核糖体膜融合C.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高尔基体膜突出形成囊泡,离开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融合7.研究人员对细胞结构进行研究时,通过调节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材料A、B、C的细胞内部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d由两个互相垂直的结构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e是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将生物材料A、B、C的细胞结构进行如表格所示的整理(“+”表示存在;“一”表示不存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结构 a b c d e生物材料 A — — — — —生物材料B + + + — +生物材料 C + + — + +A.e是单层膜结构,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同B.a是生物材料 B中细胞代谢的中心和遗传控制中心C.生物材料A、B、C可能分别来自颤蓝细菌、菠菜叶、口腔上皮D.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的是结构 b 或 c8.营养学家对几种食物每100克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表的数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食物名称 黄豆 绿豆 猪肉 羊肉 豆油蛋白质含量 35.1 21.6 13.2 18.1 未检出A.羊肉比猪肉蛋白质含量高,所以羊肉比猪肉的营养价值更高B.豆油中未检测到蛋白质,不能说明提取豆油的细胞中不含蛋白质C.检测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D.不同的食品营养价值不同,平衡膳食更有利于人体健康9.青蒿素的主要作用是干扰疟原虫线粒体表膜的功能,并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疟原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原核生物B.疟原虫能侵入宿主的红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是相对的C.青蒿素干扰疟原虫的膜系统,也可以阻断红细胞线粒体为其供能D.人体未成熟红细胞可作为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10.如图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尿嘧啶,则a为脱氧核糖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由核糖核酸构成的双链分子C.若m为胸腺嘧啶,则a为核糖D.酵母菌的细胞中b有8种,m有5种11.如图是某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3和结构9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B.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可能是叶肉细胞C.结构4内的液体是细胞液,能调节细胞内的环境D.结构6与结构8的膜不能直接相连接12.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伞藻嫁接实验能证明伞藻帽的形状由细胞核控制B.核仁与核糖体RNA的合成有关C.核膜可与内质网膜相连,代谢越旺盛的细胞,核孔数量越少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二、多选题,本题共 4个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平衡膳食是选择多种食物,经过适当搭配做出的膳食,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而不同食物的营养素不同,动物性食物和豆类富含优质蛋白质,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盐及微量元素。谷类、薯类和糖类含碳水化合物较多,食用油富含脂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磷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微量元素B.维生素是人体细胞重要的能源物质C.降低谷类食物的摄入比例有利于控制血糖含量D.平衡膳食应关注胆固醇摄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14.变形虫可通过细胞表面形成临时性细胞突起进行移动和摄食。科研人员用特定荧光物质处理变形虫,发现移动部分的细胞质中聚集有被标记的纤维网架结构,并伴有纤维的消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荧光标记的网架结构属于变形虫的细胞骨架B.变形虫摄入的食物需要溶酶体中合成的水解酶将其分解C.变形虫移动过程中,伴随着细胞骨架的解聚和重新组装D.变形虫通过胞吞方式摄取食物时,需要其细胞质膜上蛋白质的参与15.细胞受到冰冻胁迫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冰和解冻过程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不变B.在解冻以后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会出现异常C.巯基(—SH)一定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D.抗冻植物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的能力16.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在此过程中,自噬体外膜与溶酶体膜融合,内膜进入溶酶体内,随后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降解自噬体内容物,释放产物供细胞再利用。自噬过程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充足的新生溶酶体以应对各类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噬体具有两层磷脂分子B.自噬体完成细胞自噬的过程中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自噬作用可帮助细胞应对短暂的生存压力D.自噬体的生理功能由细胞核控制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44 分。17.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下列问题: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 (填“深”或“浅”),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填“Ⅰ”或“Ⅱ”)。(2)在b、d试管中用斐林试剂检测:①由于斐林试剂性质不稳定,因此须 。②水浴加热后,d管呈 ,与d管相比b管的颜色更 (填“深”或“浅”),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填“Ⅰ”或“Ⅱ”)。18.下图A为蓝细菌细胞结构示意图,B为水绵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下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与水绵细胞相比较,蓝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最主要的区别是 。(2)在蓝细菌和水绵细胞中,它们共有的结构有 、 、 和 ,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 。(3)由于蓝细菌含 ,所以它和水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都属于 型生物。(4)下图的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某动物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 (填放大倍数)。(5)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 。19.血红蛋白(HbA)由1个珠蛋白和4个血红素组成,每个珠蛋白包括4条多肽链,其中α、β链各2条,肽链由α、β珠蛋白基因编码。图1是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β链氨基端的氨基酸序列。回答下列问题:(1)图2片段是由 种氨基酸 而成的,含有 个肽键。(2)若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574个氨基酸,图中肽链盘曲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二硫键(二硫键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SH+—SH→—S—S—+2H),若组成图中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m,则该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 。(3)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据两图可知,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 个羧基,至少含有 个氨基。(4)蛋白质表面吸附的水构成“水膜”以保护蛋白质。强酸能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使蛋白质变性,导致其空间结构都变得伸展、松散,从而暴露出更多的肽键。为验证盐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可选用 (填“HbA”或“豆浆”)为材料,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实验组给予 处理,预测实验结果是实验组样液的紫色程度比对照组的 。(填“深”或“浅”)20.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展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层分子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推断细胞膜中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 层。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细胞膜模型假说:所有的细胞膜都由 三层结构构成。(2)1970年,科学家分别将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和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进行标记,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光,另一半发红光。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所用的方法是 ,该实验证明了 。(3)图中具有识别作用的是 (填序号),有些物质能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些不能,这反应了细胞膜的 功能。此外,细胞膜还有 和 功能。21.人体血浆中含有的某种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构如图1所示。细胞需要时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成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图2表示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1~5表示细胞结构,①~⑨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_____”上填文字):(1)胆固醇的元素组成为 ,因其具有 (填“亲水性”或“疏水性”),所以很难在以水为主要组成成分的血液中运输。(2)由图1可知,与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LDL膜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 。(3)LDL-受体复合物通过 方式进入细胞,这与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有关。(4)由图2可知,溶酶体起源于[ ] ,内含多种 ,这些物质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 →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5)图2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 的功能。被溶酶体降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这种“自噬作用”会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B C B C A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B AB ACD BCD BCD17.(1) 浅 I(2) 现配现用 砖红色 浅 II18.(1)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糖体 统一性(3) 藻蓝素和叶绿素 自养(4)40×(5)逆时针19.(1) 3/三 脱水缩合 3/三(2)574m-10266(3) 8/八 6/六(4) 豆浆 盐酸(强酸) 深20.(1) 2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2) 荧光标记法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3) ①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隔开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1.(1) C、H、O 疏水性(2)LDL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3) 胞吞 一定的流动性(4) 4高尔基体 水解酶 1→4(5)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增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