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和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液的胶体渗透压B. 葡萄糖、胰岛素、抗体和Na+等都参与了血浆渗透压的形成C. 正常机体内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D. 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会上升2. 如图为眨眼反射的示意图,a、b表示神经节两端的不同突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脑干中有控制呼吸、心跳和生物节律的中枢B. a、b突起分别是传入神经末梢和传出神经末梢C. 战士训练长时间不眨眼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 眨眼反射需要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参与才能完成3.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由脑中的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B. 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C. 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D. 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退,比如小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4. 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B. 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转变为a的过程中,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 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时为动作电位D. 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降低,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5. 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会影响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细胞内的传导B. 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2次偏转,且方向相反的C. ④中的物质释放至⑤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D. ④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6. 下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500 mL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 若饮入的是清水或0.9%NaCl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b、cB. 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增多C. 当饮入0.9%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多D. 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7. 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B. “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C. 寒冷环境下,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增加D. 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效应器8.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含量过高将导致糖尿病(分1型和2型两类)。注射胰岛素可以治疗1型糖尿病,对2型则无效。为进行一次医学测试,A、B和C三名成年人禁食12h,然后喝下含100g葡萄糖的溶液。在摄入葡萄糖后的4h内,定时测定每人血浆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错误的是()A. 成年人B糖尿病患者,病因可能是胰岛B细胞发生功能阻碍B. 成年人A是正常人,饭后能够通过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C. 成年人C是糖尿病患者,病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D. 成年人C的血糖浓度随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9.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有()①严重腹泻后只补充水分不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②针刺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兴奋类神经递质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⑤能够升血糖的激素只有胰高血糖素⑥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⑦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吸收利用血糖的速率加快A. 二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10. 下图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X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 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在b点时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 若X代表血糖浓度,在d点时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分泌都增多C. 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在c点时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D. 若X代表CO2浓度,在c点时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兴奋性较高11. 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胺引起的一系列反应B. 艾滋病、类风湿关节炎、荨麻疹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 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 艾滋病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12.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积极研发疫苗,有减毒疫苗、蛋白疫苗、mRNA疫苗等。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分裂、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B. 正常人体清除侵入机体内的病原体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和自稳功能C. mRNA疫苗能在人体细胞内合成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所特有的抗原D. 二次免疫时抗体的量更多,免疫效果更强,说明抗体是一种高能化合物13. 人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从而维持免疫稳定。该细胞内FOXP3蛋白基因的持续表达对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是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毒性T细胞膜表面可能有某种免疫活性物质的受体B. 调节性T细胞的增多可提高某些器官移植的成活率C. 增强FOXP3蛋白基因的持续表达会引起自身免疫病D. 研究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有利于防治恶性肿瘤14. 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所以我们虽然时刻处于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感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人体的皮肤、黏膜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等)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 第三道防线在接触病原体后才能发挥作用,可针对特定的抗原D. 第三道防线承担起免疫系统的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15. 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B. 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C. 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肿瘤发生风险D. 图中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CRH有协同促进作用16.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F代表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B. 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C. Graves病患者和长期缺碘引起的大脖子病患者血液中A、B含量均偏高D. Graves病患者C分泌量多,是因为该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似的作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共52分)17. 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____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图甲表明内环境是____的媒介。(2)正常情况下,图乙____液中的CO2浓度最高。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Na2CO3/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实质是____和____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调节网络下进行。(4)若图乙中组织细胞为肝细胞,肝炎病人化验时,需抽取相当于图中____(A液或B液或C液)液体,会发现此液体中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的____。18. 回答下列有关兴奋传导和传递问题:Ⅰ.下图1表示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A点的内侧和外侧,图2表示测得的A点的膜电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前的膜电位特点是_____,在左侧给予刺激后,电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是_____。(2)图2中的bd段的离子流动情况主要是_____,de段离子流动情况主要是_____,c点时图1中的电表指针指向_____。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_____(填“内”或“外”)电流方向相同,如果外界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则d点会_____。Ⅱ.“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肌肉逐渐萎缩无力,以至瘫痪,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患者的突触间隙中谷氨酸含量远高于正常人。(3)图中的运动神经元位于突触_____(填“前”或“后”),ALS患者运动神经元受损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19.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紧密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协调机体各种生命活动:(1)I.哺乳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激素 作用途径 靶器官或靶细胞 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反应肾上腺 肾上腺素 _____ _____ 心率加快胰岛A细胞 _____ 肝细胞 促进肝糖原分解垂体 _____ 甲状腺 _____,促进甲状腺发育II.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如图表示抗利尿激素(ADH)的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2)抗利尿激素由_____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填“升高”或“降低”)。(3)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_____,据图分析,其机制是:改变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一方面促进_____,另一方面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_____。20. 某消防员在森林救火过程中突发意识障碍、高热,后被诊断为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主要表现为有明确的高温环境暴露史或高温环境中的活动史,人体核心温度超过40℃,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改变(包括意识改变、癫痫、精神症状等)和多器官损伤。热射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回答下列问题(1)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体能作业容易引发热射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2)热射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迅速降低人体核心体温。但已昏迷患者不能通过饮水来降温,从行为性调节的角度分析,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答出两点)。(3)热习服训练是指人体在反复的热作用下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的训练,可以提高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热习服训练过程中,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人________(填一种激素名称)的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控制该激素合成的基因在________细胞内选择性表达。(4)在34℃、相对湿度为89%的环境下,未热习服和已热习服的人直肠温度和出汗率随运动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热习服锻炼,机体主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途径来增强散热,以适应环境变化。据以上两图分析,与未热习服的人相比,已热习服的人直肠温度的变化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21. 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女性患子宫颈癌的主要诱因。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于2022年7月开启四价、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疫苗线上预约。下图为首次注射HPV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细胞③为_____细胞,激活该细胞除了图示中抗原直接刺激外,还需要来自________的第二信号刺激,受到两个信号刺激,并接受物质A______的作用后开始分裂、分化。(2)细胞③活化后大部分分化成细胞⑤,由细胞⑤产生物质B与病原体结合,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3)HPV侵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的______(选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HPV疫苗是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疫苗。通常要进行三次疫苗接种,原因是______。(5)为探究HPV治疗性疫苗联合药物Y对宫颈癌肿瘤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①构建皮下宫颈癌肿瘤模型小鼠,将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相关处理如表。②观察模型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如表。组别 材料 处理方式 实验结果肿瘤组织内细胞毒性T细胞占比 肿瘤体积1 模型小鼠 生理盐水 + ++++++2 模型小鼠 药物Y +++ +++3 模型小鼠 HPV治疗性疫苗 +++ ++++4 模型小鼠 _____ +++++ +注:“+”越多表示相对值越大。表中组别4的处理方式为_______。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D2.【答案】C3.【答案】D4.【答案】B5.【答案】A6.【答案】A7.【答案】D8.【答案】D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大题,共52分)17.【答案】(1) ①. 消化 ②. 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2)D(细胞内液)(3)NaHCO3 (4) ①. 理化性质 ②. 化学成分 ③. 神经-体液-免疫(5) ①. B液 ②. 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18.【答案】(1) ①. 外正内负 ②. 向右偏转,然后又恢复到起始状态(先向右偏转再向左偏转)(2) ①. 钠离子(Na+)内流 ②. 钾离子(K+)外流 ③. 0 ④. 内 ⑤. 降低(3) ①. 后 ②. 突触间隙谷氨酸含量过高,导致钠离子向突触后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内流过多,细胞内渗透压过高,细胞吸水涨破19.【答案】(1) ①. 体液运输 ②. 心脏(心肌细胞) ③. 胰高血糖素 ④. 促甲状腺激素 ⑤. 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 ①. 下丘脑 ②. 升高(3) ①.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②. 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水通道蛋白的合成) ③. 细胞膜水通道蛋白的数量20.【答案】(1)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体能作业,机体产热多,但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导致体温升高(2)使用空调降温、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适当撤减衣服(3) ①. 抗利尿激素 ②. 下丘脑(神经分泌)(4) ①.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 ②. 汗腺分泌增多 ③. 汗腺分泌增加21.【答案】(1) ①. B ②.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③. 细胞因子(2)蛋白质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多次接种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5) ①. HPV治疗性疫苗和药物Y ②. 单独使用HPV治疗性疫苗和药物Y可以有效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并且二者联合作用时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