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3 常见的碱 碱的化学性质 课件 (共3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春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8.2.3 常见的碱 碱的化学性质 课件 (共3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科粤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8.2 常见的酸和碱
第3课时 常见的碱 碱的化学性质
课堂教学展示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碱的主要用途和性质,认知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的性质,归纳总结出碱的共性。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导入
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问题探讨:
为什么用澄清石灰水而不是氢氧化钠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
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钙[Ca(OH)2]
(1)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
其水溶液称为石灰水,悬浊液称为石灰浆
(2)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
(3)主要用途:作建筑材料,制漂白粉,处理污水,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4)制取
①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得到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
CaCO3 CaO+CO2↑
高温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②生石灰与水反应得到熟石灰,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aO+H2O Ca(OH)2
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
市面上有些自热食品的加热包利用了这一原理
归纳
CaCO3 CaO+CO2↑
高温

CaO+H2O Ca(OH)2

Ca(OH)2+CO2 CaCO3↓+ H2O




CaCO3
CaO
Ca(OH)2
2.氢氧化钠(NaOH)
(1)俗名:苛性碱、火碱或烧碱
(2)主要用途:制肥皂、洗涤剂,用于造纸、纺织工业、炼制石油
观察活动
【目的】 认识氢氧化钠的潮解性和水溶性
【实验8-9】
实验操作 现象 说明氢氧化钠有何性质
(1)取少量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2)取少量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试管中,加水振荡,观察它的水溶性,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温度变化情况。
实验操作 现象 说明氢氧化钠有何性质
(1)取少量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2)取少量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试管中,加水振荡,观察它的水溶性,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温度变化情况。
易潮解
易溶于水,溶于水放热
注意
(1)使用氢氧化钠时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沾到氢氧化钠,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氢氧化钠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称量时应用烧杯盛放,以免腐蚀天平。
讨论与交流
实验室应该如何保存氢氧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具有潮解性,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此必须密封保存以防止潮解。
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
可干燥中性气体:H2、O2、CO、CH4等;
也可干燥碱性气体:NH3。
球形干燥管
U形干燥管
知识点二
碱的化学性质
1.碱与指示剂作用
氢氧化钠溶液 石灰水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变蓝
变红
变蓝
变红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这是碱的化学共性之一。
思考:碱还有哪些化学共性呢?
碱与指示剂
学生实验探究
【目的】 认识碱的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 碱具有哪些化学共性?
【形成假设】 碱溶液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反应。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和盐溶液
【实验验证】
2.碱溶液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回顾: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Ca(OH)2+CO2 CaCO3↓+ H2O
【实验8-10】
两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一支倒插入水中,另一支倒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摆动试管。
对比实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现象:

NaOH溶液
两支试管中液面均上升,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试管内液面上升得更高
化学方程式:
2NaOH+CO2 Na2CO3+ H2O
实验结论:
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通式:
碱+非金属氧化物 盐+水
【分析解释】
实验中什么现象说明 CO2与 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插入NaOH溶液中的试管的液面比插入水中的试管的液面上升得高,表示插入NaOH溶液的试管中的CO2一部分溶于水,还有一部分消失了,即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你还能设计其他实验证明 CO2与 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吗?
【反思评价】
因为 NaOH 溶液和 CO2反应没有沉淀等明显现象,因此实验室不用NaOH 溶液检验 CO2 ,而用澄清石灰水。
为什么用澄清石灰水而不是氢氧化钠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碳?
3.碱溶液与盐溶液的反应
回顾: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化学方程式:
2NaOH+CuSO4 Cu(OH)2 ↓+ Na2SO4
NaOH溶液
【实验8-11】
碱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点击画面播放视频】
编号 碱溶液 加入试剂 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①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铁溶液
② 氢氧化钙溶液 硫酸铜溶液
③ 氢氧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3NaOH+FeCl3══Fe(OH)3 ↓+3NaC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Ca(OH)2+CuSO4══ Cu(OH)2 ↓+ CaSO4
Ca(OH)2+Na2CO3══ 2NaOH + CaCO3↓
实验结论:
碱与盐反应的通式:
碱+盐 新碱+新盐
化学方程式:
2NaOH+CuSO4 ══Cu(OH)2 ↓+ Na2SO4
3NaOH+FeCl3══Fe(OH)3 ↓+3NaCl
Ca(OH)2+CuSO4══ Cu(OH)2 ↓+ CaSO4
Ca(OH)2+Na2CO3══ 2NaOH + CaCO3↓
碱的化学共性
与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与盐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
总结
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示意图
NaOH → Na+ + OH-
Ca(OH)2 → Ca+ + 2OH-
与盐酸、硫酸等酸类似,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样的碱,在水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O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为什么会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检查站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硫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OH)2+Na2SO4 BaSO4↓ + 2NaOH
2NaOH+SO2 Na2SO3+ H2O
检查站
2.举例说明以下转变关系(把上题的小题号对应填在括号内)。

+
非金属氧化物


新碱
+

例如( )
例如( )
2
1
家庭小实验
【目的】 学习用碱性溶液制作“叶脉书签”
【操作】
1.选叶:选用有网状叶脉的树叶,洗净。
2.碱煮:用苏打粉溶液或石灰乳浸泡树叶,加热煮沸数分钟,当叶肉绿色褪去并变黄即可取出。
3.清刷:把煮过的叶片用清水漂去碱液,再把叶片平铺在玻璃上用柔软毛刷或牙刷轻刷叶肉,留下叶脉。
4.美化:根据自己的喜好,染色并装饰,制成漂亮的“叶脉书签”。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B.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
B
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石灰石
C
3.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不可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aO→Ca(OH)2→CaCO3
B.S→SO2→Na2SO4
C.CuO→CuSO4→Cu
D.Al→Al2O3→Al2(SO4)3
B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碱的化学共性
与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与盐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馈总结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