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9月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9月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9月月考试卷
1.(2024九上·义乌月考)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法老的寝宫。(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从埃及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椎体状的陵寝,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埃及文明,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埃及金字塔的作用和地位,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2024九上·义乌月考)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古希腊城邦的典型代表,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3.(2024九上·义乌月考)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时间按先后排列分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因此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4.(2024九上·义乌月考)481年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他皈依了基督教,设立了“什一税”(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481年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他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的统治措施,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5.(2024九上·义乌月考)庄园的耕地分为份地和共用地两部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营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西庄园耕地的分类和用途,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6.(2024九上·义乌月考)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天皇,天皇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而非天皇,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日本,解答本题需要掌握6世纪前日本大和国的概况,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7.(2024九上·义乌月考)13、14世纪欧洲农村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市民阶层。(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即市民阶层,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出现,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8.(2024九上·义乌月考)从17世纪下半期起,英国先后战胜荷兰、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英国、荷兰、法国的殖民争霸,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9.(2024九上·义乌月考)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要研究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文明遗址,可以到(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文明遗址”,结合所学可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文明遗址都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性遗址,A项是印度河流域,正确;
B项为中国文明,错误;
C项为古埃及文明,错误;
D项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印度文明,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文明遗址的地理位置,侧重考查学生识图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0.(2024九上·义乌月考)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君主权力衰落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国内矛盾激化
【答案】C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可知,反映了古巴比伦存在商业借贷现象,体现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未涉及法学系统的相关信息,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未体现君主权力衰落的信息,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体现不出国内矛盾激化,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西亚文明,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的主旨,从商业中的借贷现象解答,注意把握古巴比伦商业发展的表现,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11.(2024九上·义乌月考)考古学家在亚洲的摩亨佐"达罗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棉织品。而与此同时,南美的秘鲁也有类似发现。最新的基因技术证实,不同地域的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同时掌握了棉花种植技术。这一发现说明(  )
A.早期世界文明具有一体化特征 B.技术传播与人类迁徙存在关联
C.现代科技决定历史研究进展 D.区域文明演进具有一定相似性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早期印度和秘鲁文化遗存中均发现了棉织品,考古技术也证实不同地域的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同时掌握了棉花种植技术。这反映了区域文明在农业生产方面有一定相似性,D项正确;
仅从材料中不同区域文明均发现棉织品和掌握棉花种植技术,不能说明早期世界文明已经一体化,A项错误;
早期印度文化位于亚洲,秘鲁文明位于南美洲,两者并没有迁徙关系,而且材料也没有提及这一信息,B项错误;
“现代科技决定历史研究进展”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和夸大化,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早期世界文明发展的特征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2.(2024九上·义乌月考)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感。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
A.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感”,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古代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故选C项。
材料体现了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没有反映“商品经济发达”,排除A项。
材料体现了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没有反映“迷信色彩十分浓厚”,排除B项。
材料体现了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没有反映“民主政治的产物”,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希腊神话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希腊神话的相关史实。
13.(2024九上·义乌月考)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拥有执政官提名权、公民大会制定法律的批准权和独载官任命权。至屋大维时期,元老院仍能管理部分行省,但屋大维频繁修订元老名册,使其成员从1000名减少至600名。这一变化说明(  )
A.平民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B.罗马政体从共和制向元首制过渡
C.权力斗争使万民法广泛普及
D.罗马政体由元首制转变为君主制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拥有诸多重要权力。但到了屋大维时期,他频繁修订元老名册并减少其成员数量。这说明屋大维在削弱元老院的权力,加强自身的权力。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因此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罗马政体从共和制向元首制过渡,B项正确;
材料中并未提及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相关信息,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元老院权力的变化以及屋大维的举措,没有提到权力斗争使万民法广泛普及,C项错误;
屋大维时期罗马政体只是从共和制向元首制过渡,还未转变为君主制,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罗马文明,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得出变化的表现,然后结合罗马共和国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屋大维时期元首制的建立去分析理解罗马政体的演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4.(2024九上·义乌月考)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通常是:“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或“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或“领主和佃户命令”等。据此可知,庄园法庭的裁决(  )
A.凸显了程序的合法 B.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C.保护了佃户的权益 D.代表庄园集体意志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主要的居民是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依据材料“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领主和佃户命令”分析可知,庄园法庭的裁决代表庄园集体意志,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没有体现程序的合法性,A项错误;
庄园法庭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但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材料仅体现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没有提及具体的条款、判决内容,无法得出维护了领主的利益,B项错误;
庄园法庭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有利于保护佃户的利益,但材料不能体现保护了佃户的权益,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领主和佃户命令”,结合西欧庄园的构成和庄园法庭的特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5.(2024九上·义乌月考)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中说:“将帝国摧毁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蛮族入侵。所谓的'蛮族’主要是指日耳受人。”这里的“帝国”是指(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
【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将帝国摧毁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蛮族入侵。所谓的‘蛮族’,主要是指日耳曼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后期,面临内部矛盾激化、经济衰退等问题,同时受到日耳曼人等蛮族的不断入侵,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因此材料中的“帝国”是指罗马帝国,A项正确;
亚历山大帝国是被内部纷争和外部势力崛起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瓦解的,不是主要因为蛮族入侵,B项错误;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主要是内部因素,不是蛮族入侵导致的,C项错误;
拜占庭帝国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将帝国摧毁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蛮族入侵。所谓的‘蛮族’,主要是指日耳曼人”,结合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6.(2024九上·义乌月考)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
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个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并结合所学可知,耶路撒冷是基督教圣地,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因此造成材料中的地图形状,B项正确;
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宗教因素,并非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A项错误;
当时中西方已经存在联系,C项错误;
材料中未涉及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信息,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基督教会,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个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结合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的地位和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7.(2024九上·义乌月考)《罗马民法大全》规定“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说明拜占庭帝国(  )
A.关注奴隶处境 B.追求民主自由
C.强化奴隶制度 D.废除贵族特权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可知,说明拜占庭帝国以法律规定释放奴隶,说明帝国关注奴隶处境,A项正确;
材料反映出奴隶处境有所改善,无法体现追求民主自由,B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奴隶处境有所改善,说明奴隶制受到冲击,而非强化,C项错误;
材料是关于释放奴隶的规定,没有涉及废除贵族特权的信息,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的主旨,从国家关注奴隶处境角度得出答案,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18.(2024九上·义乌月考)亨利·皮雷纳在《中世纪的城市》中说“商业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而地中海商业贸易的起伏直接影响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衰。”据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得益于(  )
A.民主政治的兴盛 B.资产阶级的形成
C.雇佣关系的产生 D.社会经济的繁荣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商业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而地中海商业贸易的起伏直接影响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衰”可知,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发展与商业发展紧密相关,由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繁荣,D项正确;
中世纪的西欧不是实行民主政治,A项错误;
中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由市民阶层演化而来来,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的出现,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的城市,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商业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而地中海商业贸易的起伏直接影响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衰”的主旨即可,同时注意把握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的原因,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9.(2024九上·义乌月考)《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一书的叙述让人深切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有(  )
①亚历山大征服该帝国
②《查士丁尼法典》受到欢迎
③拜占庭帝国文化灿烂
④拜占庭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拜占庭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对东西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②③④正确,B项正确;
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23年该帝国灭亡,而拜占庭帝国建立是在395年,①错误,AC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特点和法律制度,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0.(2024九上·义乌月考)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表述符合该时期日本史实的是(  )
A.武士集团对天皇绝对效忠 B.以庄园制度为经济基础
C.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 D.建筑技术开始传入日本
【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幕府统治时期,以庄园制度为经济基础,B项正确;
武士集团对地方大名效忠,而非天皇,A项错误;
日本大化改新后就建立起了中央集权体制,在幕府统治之前,C项错误;
在幕府统治之前,冶铁技术就已经传入日本,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日本,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日本幕府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1.(2024九上·义乌月考)下列名言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  )
A.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B.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属于人的光荣对我就够了,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属于人的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是彼特拉克的名言,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提倡人文主义,D项正确;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体现的是中世纪城市的兴起,A项错误;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名言,B项错误;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体现的是中世纪的封君封臣制度,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文艺复兴的内容和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2.(2024九上·义乌月考)16世纪,西欧出版的《世界地图集》最初有69幅地图,之后的十几年间又增加了82幅,很多是之前尚未涉及的地区,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A.手工工场出现 B.资本主义萌芽
C.新航路的开辟 D.进化论的提出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因此出现材料中的变化,C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手工工场的出现,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是雇佣关系的出现,B项错误;
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观点,与材料信息时间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3.(2024九上·义乌月考)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因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
A.三角贸易的出现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奴隶制度的消亡 D.殖民争霸的加剧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16世纪欧洲人贩卖非洲黑奴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也开始了罪恶的黑奴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故称“三角贸易”。因此材料可以佐证三角贸易的出现,A项正确;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
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16世纪欧洲人贩卖非洲黑奴的现象,而且此时奴隶制度并未消亡,C项错误;
在19世纪末, 随着德国、 日本等国家的崛起, 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殖民瓜分的行列中, 要求分享“阳光下的地盘”,殖民争霸加剧,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材料信息,结合三角贸易的背景和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4.(2024九上·义乌月考)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雇佣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出现了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社会阶级的对立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思想观念的解放 D.生产资本主义化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14世纪,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推动了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资本主义化,属于经济角度,社会阶级的对立属于社会结构角度,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资本主义化,属于经济角度,封建王权的强化属于政治角度,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资本主义化,属于经济角度,思想观念的解放属于思想角度,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中世纪西欧手工工场的出现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5.(2024九上·义乌月考)“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您。”伯爵手持权杖,给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最早可能出现在(  )
A.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 B.对外扩张中的英国
C.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D.封建社会日本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封臣向封君宣誓效忠并接受封地的场景,这是中世纪欧洲典型的封建等级制度下的封君封臣制。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是最早确立封君封臣制的国家,C项正确;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
对外扩张中的英国,虽然也是封建国家,但封君封臣制不是最早出现在英国,B项错误;
封建社会的日本,没有出现封君封臣制,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封君封臣制,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及其特点和最早确立的国家,侧重考查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6.(2024九上·义乌月考)14世纪前后,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主要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B.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C.享乐主义比较流行 D.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可知,市民阶层的意志影响着教会,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B项正确;
14世纪之前,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兴起,人文主义还没有得到广泛传播,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享乐主义的信息,C项错误;
材料强调尊重市民意志,这不能说明教会权威的提高,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的主旨,联系14世纪前后市民阶层崛起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7.(2024九上·义乌月考)“热词"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15至16世纪,人类历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下与这一历史时期特征最吻合的一组词汇是(  )
A.维生素、棉布、橡胺 B.大学、法律、自治
C.新大陆、黄金、香料 D.内燃机、石油、电话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5至16世纪,人类历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并结合所学可知,15至16世纪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这一时期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西方殖民者在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东方的香料通过新航路不断出现在欧洲市场上,C项正确;
1912年波兰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第一次对维生素命名,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
“大学”“法律”“自治”在15至16世纪之前就已经出现,而且更多地是与制度和文化相关,并非大航海时代的突出特征,B项错误;
内燃机、石油、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联系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8.(2024九上·义乌月考)在欧洲早期殖民掠夺中,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曾经(  )
A.在殖民争霸中被英国打败 B.拥有强大的“无敌舰队”
C.是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 D.是租地农场出现最早的国家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荷兰,荷兰在殖民争霸中,最终被英国打败,失去了其海上霸主地位,A项正确;
拥有“无敌舰队”的是西班牙,B项错误;
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C项错误;
租地农场出现最早的国家是英国,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英、荷、法的殖民争霸,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荷兰殖民争霸的情况,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9.(2024九上·义乌月考)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根据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文字】
【法律】
法律A:一块石柱上面镌刻了古巴比伦一部法典的法典条文,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法律B:公元前450-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奴隶主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传承】拜占庭帝国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古代希腊。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文化的再现,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
——《自然辩证法》
(1)【文字】是承载文明的载体。上面图一、图二分别属于哪一国家(地区)的文明成就。
(2)【法律】是文明成果的结品。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AB两部法律文献的不同之处。
(3)【传承】是文明发展的途径。“中世纪的幽灵”指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说明拜占庭帝国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答案】(1)地区: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或古巴比伦文明。
(2)不同之处:①《汉谟拉比法典》完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对平民有一定好处;
②《汉谟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十二铜表法》刻在铜板上;
③《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大河文明的代表,而《十二铜表法》属于海洋文明代表;等等
(3)基督教拜占庭文化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地区:依据“图一 象形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所以图一属于古埃及文明;依据“图二 楔形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所以图二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或古巴比伦文明。
(2)不同之处:依据材料“一块石柱上面镌刻了古巴比伦一部法典的法典条文”可知,法律为《汉谟拉比法典》;依据材料“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奴隶主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完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对平民有一定好处;依据材料“一块石柱上面镌刻了古巴比伦一部法典的法典条文”“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十二铜表法》刻在铜板上;刻在石柱上,《十二铜表法》刻在铜板上;结合所学从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角度分析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大河文明的代表,而《十二铜表法》属于海洋文明代表。
(3)指的是:依据材料“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古代希腊”可知,“中世纪的幽灵”指的是基督教拜占庭文化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影响:依据材料“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文化的再现,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可知,拜占庭帝国对西欧社会的影响为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罗马文明、拜占庭帝国。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的特点、影响以及文明类型分析;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联系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特点和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0.(2024九上·义乌月考)小明同学想进一步了解希腊某城邦的民主制度,收集了以下学习资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材料一:
材料三: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主义立法能扩大政治参与,把体制外的反对要素纳入体制内,消弭抵触心理。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都进行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的民权思想。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民权思想对政府公信力建设之启示》
(1)根据材料可知,小明探究的是哪一城邦 依据材料一,归纳所阐述的民主政治的特点。
(2)请写出材料二漫画“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
(3)亚里士多德主张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伯里克利是如何通过改革实现这一主张的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于我们当今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答案】(1)雅典。特点: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法律至上,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公职人员注重才能。
(2)禁行含义:妇女、外邦人、奴隶、儿童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3)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机会;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津贴制度等。
启示: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腐败的官员进行严惩,坚持依法治国等。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城邦:依据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知,小明探究的是雅典,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特点:依据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知,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依据材料一“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可知,法律至上,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依据材料一“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可知,公职人员注重才能。
(2)禁行含义:依据材料二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因此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分析交通禁行标志可知,漫画“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为妇女、外邦人、奴隶、儿童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3)怎么做: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举产生公职人员以及津贴制度等角度分析可知,伯里克利通过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机会;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津贴制度等来实现这一主张的。启示:依据材料三“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都进行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的民权思想”可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于我们当今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的启示为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腐败的官员进行严惩,坚持依法治国等。
【点评】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及其特点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分析;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和雅典民主政治对今天反腐倡廉的启示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1.(2024九上·义乌月考)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一次主题探究,以下是他们收集的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12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中世纪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广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材料三: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2重大角色……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亚洲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之处 据图指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分布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并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本次探究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答案】(1)庄园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2)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广泛分布于西欧各国。
(3)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封建时代的欧洲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特征:依据材料一“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可知,建立庄园制度和实行封君封臣制度。
(2)表现:依据材料二“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可知,大学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分布特点:依据中世纪欧洲大学分布图可知,大学主要分布在西欧各国。
(3)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起,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城市通过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争取自治和自由。主题:综合材料分析可知,反映了西欧经济上建立庄园制度,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文化上大学兴起,反映的是欧洲封建时代的特征,因此主题是封建时代的欧洲。
【点评】本题考查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西欧庄园和封君封臣制度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特点和分布地区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三,结合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自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封建时代欧洲的特征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2.(2024九上·义乌月考)在六七世纪的亚洲大陆上,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根据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两国对比】
材料一:六七世纪时,日本处在奴隶社会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造成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探究二日本改革】
材料三:(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探究三阿拉伯文化】材料四:830年,阿拉伯帝国的元首——哈里发设立了一个综合学术机构,延揽人才,翻译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阿拉伯人广泛吸纳各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1)依据表中的材料,概括7世纪时阿拉伯半岛面临怎样的危机。为了应对危机阿拉伯解决的途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名称和显著特点。
(3)材料四中的“一个综合学术机构”指的是什么 请例举一个阿拉伯人创造的文明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7世纪时的“日本和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
【答案】(1)阿拉伯半岛:部落间矛盾丛生、经济衰落、外族入侵。
途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大化改新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
(3)智慧宫 改进阿拉伯数字等。
(4)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进入封建社会。
阿拉伯半岛统一后,不断扩张建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危机:依据材料二“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造成商业衰落, 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可知,阿拉伯半岛部落间矛盾丛生、经济衰落、外族入侵。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名称:依据材料三“(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开始,孝德天皇年号大化,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特点:依据材料三“他们以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可知,日本大化改新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
(3)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里发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在吸收外来文化基础上形成阿拉伯文化。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文明的成就有改进阿拉伯数字、创造了代数学、编写《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等。
(4)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开始,孝德天皇年号大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进入封建社会;阿拉伯半岛统一后,不断扩张建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帝国、古代日本。第一问,依据材料二,结合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三,结合日本大化改新及其内容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四,结合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措施和文化成果解答;第四问,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阿拉伯帝国崛起和建立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3.(2024九上·义乌月考)欧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独特的文明发展进程,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世界。
据此,请完成下列问题。
【赏析名作——挖掘内涵】
【运用史实--构建体系】
【解读人物——史论评述】
A: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 B:1992年是他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总结规律——提升认识】
(1)从古代希腊、罗马到向近代过渡的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成果。任选图1、图3中的一项文明成就加以介绍,并归纳两组成果体现的共同思想内涵。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分别写出图示中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指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在欧洲历史舞台上能人辈出,他们有的居功至伟,也备受争议。请从上表人物中任选一例结合史实加以评述。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介绍如《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代表作品,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神曲》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品,谴责了教会的腐朽统治,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
内涵:人文主义。
(2)事件或现象:②新航路开辟;③殖民扩张。
内在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为殖民扩张创造条件。
(3)评述:A评价的人物是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但战争也给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B评价的人物是哥伦布。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把亚欧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交往作出重要贡献;但也导致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并长期殖民统治美洲,给美洲及土著居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4)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杰出人物的推动;思想解放;开拓进取的精神等。(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1)介绍:依据第一组图一《荷马史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代表作品,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依据图二《十二铜表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依据第二组图一《神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品,谴责了教会腐朽统治,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依据图二《蒙娜丽莎》可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以现实人物为主题,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中的四个文化成果,都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色彩。
(2)事件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农业、手工业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租地农场、手工工场出现,因此①手工工场;依据材料“世界被发现”“走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②是新航路开辟,③是殖民扩张。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是前因后果的关系。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促进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葡和英等国走上了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②③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新航路的开辟为殖民护 张创造条件。
(3)评述:依据材料“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并结合所学可知,A评价的人物是亚历山大大帝。然后结合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贸的联系:但战争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依据材料 “1992年是他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商 的强烈不满”并结合所学可知,B评价的人物是哥伦布。然后结合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把亚欧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世界各地区、各民 族间交往作出重要贡献;但导致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并长期殖民统治美洲,给美洲及土著居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4)因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依据材料三中的杰出人物及其影响可知,杰出人物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亚历山大东征。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但丁的作品及其内容、文艺复兴的内容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影响、哥伦布发现美洲及其影响分析;第四问,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以及亚历山大东征和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 / 1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9月月考试卷
1.(2024九上·义乌月考)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法老的寝宫。(  )
2.(2024九上·义乌月考)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
3.(2024九上·义乌月考)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时间按先后排列分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
4.(2024九上·义乌月考)481年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他皈依了基督教,设立了“什一税”(  )
5.(2024九上·义乌月考)庄园的耕地分为份地和共用地两部分。(  )
6.(2024九上·义乌月考)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天皇,天皇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
7.(2024九上·义乌月考)13、14世纪欧洲农村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市民阶层。(  )
8.(2024九上·义乌月考)从17世纪下半期起,英国先后战胜荷兰、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
9.(2024九上·义乌月考)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要研究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文明遗址,可以到(  )
A. B.
C. D.
10.(2024九上·义乌月考)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君主权力衰落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国内矛盾激化
11.(2024九上·义乌月考)考古学家在亚洲的摩亨佐"达罗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棉织品。而与此同时,南美的秘鲁也有类似发现。最新的基因技术证实,不同地域的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同时掌握了棉花种植技术。这一发现说明(  )
A.早期世界文明具有一体化特征 B.技术传播与人类迁徙存在关联
C.现代科技决定历史研究进展 D.区域文明演进具有一定相似性
12.(2024九上·义乌月考)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感。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
A.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13.(2024九上·义乌月考)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拥有执政官提名权、公民大会制定法律的批准权和独载官任命权。至屋大维时期,元老院仍能管理部分行省,但屋大维频繁修订元老名册,使其成员从1000名减少至600名。这一变化说明(  )
A.平民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
B.罗马政体从共和制向元首制过渡
C.权力斗争使万民法广泛普及
D.罗马政体由元首制转变为君主制
14.(2024九上·义乌月考)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通常是:“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或“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或“领主和佃户命令”等。据此可知,庄园法庭的裁决(  )
A.凸显了程序的合法 B.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C.保护了佃户的权益 D.代表庄园集体意志
15.(2024九上·义乌月考)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中说:“将帝国摧毁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蛮族入侵。所谓的'蛮族’主要是指日耳受人。”这里的“帝国”是指(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6.(2024九上·义乌月考)在欧洲人眼里,地球的真实构成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
B.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C.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17.(2024九上·义乌月考)《罗马民法大全》规定“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说明拜占庭帝国(  )
A.关注奴隶处境 B.追求民主自由
C.强化奴隶制度 D.废除贵族特权
18.(2024九上·义乌月考)亨利·皮雷纳在《中世纪的城市》中说“商业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而地中海商业贸易的起伏直接影响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衰。”据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得益于(  )
A.民主政治的兴盛 B.资产阶级的形成
C.雇佣关系的产生 D.社会经济的繁荣
19.(2024九上·义乌月考)《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一书的叙述让人深切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有(  )
①亚历山大征服该帝国
②《查士丁尼法典》受到欢迎
③拜占庭帝国文化灿烂
④拜占庭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024九上·义乌月考)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表述符合该时期日本史实的是(  )
A.武士集团对天皇绝对效忠 B.以庄园制度为经济基础
C.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 D.建筑技术开始传入日本
21.(2024九上·义乌月考)下列名言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是(  )
A.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B.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属于人的光荣对我就够了,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22.(2024九上·义乌月考)16世纪,西欧出版的《世界地图集》最初有69幅地图,之后的十几年间又增加了82幅,很多是之前尚未涉及的地区,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A.手工工场出现 B.资本主义萌芽
C.新航路的开辟 D.进化论的提出
23.(2024九上·义乌月考)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因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
A.三角贸易的出现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奴隶制度的消亡 D.殖民争霸的加剧
24.(2024九上·义乌月考)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雇佣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出现了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社会阶级的对立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思想观念的解放 D.生产资本主义化
25.(2024九上·义乌月考)“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您。”伯爵手持权杖,给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最早可能出现在(  )
A.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 B.对外扩张中的英国
C.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D.封建社会日本
26.(2024九上·义乌月考)14世纪前后,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主要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B.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C.享乐主义比较流行 D.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27.(2024九上·义乌月考)“热词"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15至16世纪,人类历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下与这一历史时期特征最吻合的一组词汇是(  )
A.维生素、棉布、橡胺 B.大学、法律、自治
C.新大陆、黄金、香料 D.内燃机、石油、电话
28.(2024九上·义乌月考)在欧洲早期殖民掠夺中,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曾经(  )
A.在殖民争霸中被英国打败 B.拥有强大的“无敌舰队”
C.是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 D.是租地农场出现最早的国家
29.(2024九上·义乌月考)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根据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文字】
【法律】
法律A:一块石柱上面镌刻了古巴比伦一部法典的法典条文,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法律B:公元前450-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奴隶主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传承】拜占庭帝国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古代希腊。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文化的再现,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
——《自然辩证法》
(1)【文字】是承载文明的载体。上面图一、图二分别属于哪一国家(地区)的文明成就。
(2)【法律】是文明成果的结品。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AB两部法律文献的不同之处。
(3)【传承】是文明发展的途径。“中世纪的幽灵”指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说明拜占庭帝国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30.(2024九上·义乌月考)小明同学想进一步了解希腊某城邦的民主制度,收集了以下学习资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材料一:
材料三: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主义立法能扩大政治参与,把体制外的反对要素纳入体制内,消弭抵触心理。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都进行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的民权思想。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民权思想对政府公信力建设之启示》
(1)根据材料可知,小明探究的是哪一城邦 依据材料一,归纳所阐述的民主政治的特点。
(2)请写出材料二漫画“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
(3)亚里士多德主张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伯里克利是如何通过改革实现这一主张的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于我们当今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31.(2024九上·义乌月考)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一次主题探究,以下是他们收集的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12世纪,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中世纪大学问世。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广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材料三: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2重大角色……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亚洲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中世纪大学的“美好”之处 据图指出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分布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并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本次探究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32.(2024九上·义乌月考)在六七世纪的亚洲大陆上,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根据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两国对比】
材料一:六七世纪时,日本处在奴隶社会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造成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探究二日本改革】
材料三:(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探究三阿拉伯文化】材料四:830年,阿拉伯帝国的元首——哈里发设立了一个综合学术机构,延揽人才,翻译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阿拉伯人广泛吸纳各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1)依据表中的材料,概括7世纪时阿拉伯半岛面临怎样的危机。为了应对危机阿拉伯解决的途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改革的名称和显著特点。
(3)材料四中的“一个综合学术机构”指的是什么 请例举一个阿拉伯人创造的文明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7世纪时的“日本和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
33.(2024九上·义乌月考)欧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独特的文明发展进程,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世界。
据此,请完成下列问题。
【赏析名作——挖掘内涵】
【运用史实--构建体系】
【解读人物——史论评述】
A: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 B:1992年是他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总结规律——提升认识】
(1)从古代希腊、罗马到向近代过渡的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成果。任选图1、图3中的一项文明成就加以介绍,并归纳两组成果体现的共同思想内涵。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分别写出图示中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并指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3)在欧洲历史舞台上能人辈出,他们有的居功至伟,也备受争议。请从上表人物中任选一例结合史实加以评述。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推动欧洲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从埃及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椎体状的陵寝,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埃及文明,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埃及金字塔的作用和地位,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答案】正确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建立了城邦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古希腊城邦的典型代表,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3.【答案】错误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因此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4.【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481年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他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的统治措施,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5.【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称为“直营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共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西庄园耕地的分类和用途,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6.【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而非天皇,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日本,解答本题需要掌握6世纪前日本大和国的概况,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7.【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即市民阶层,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出现,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8.【答案】正确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英国、荷兰、法国的殖民争霸,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9.【答案】A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文明遗址”,结合所学可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文明遗址都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性遗址,A项是印度河流域,正确;
B项为中国文明,错误;
C项为古埃及文明,错误;
D项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印度文明,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文明遗址的地理位置,侧重考查学生识图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0.【答案】C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可知,反映了古巴比伦存在商业借贷现象,体现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未涉及法学系统的相关信息,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未体现君主权力衰落的信息,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体现不出国内矛盾激化,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西亚文明,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的主旨,从商业中的借贷现象解答,注意把握古巴比伦商业发展的表现,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11.【答案】D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早期印度和秘鲁文化遗存中均发现了棉织品,考古技术也证实不同地域的人类可能早在8000年前,就同时掌握了棉花种植技术。这反映了区域文明在农业生产方面有一定相似性,D项正确;
仅从材料中不同区域文明均发现棉织品和掌握棉花种植技术,不能说明早期世界文明已经一体化,A项错误;
早期印度文化位于亚洲,秘鲁文明位于南美洲,两者并没有迁徙关系,而且材料也没有提及这一信息,B项错误;
“现代科技决定历史研究进展”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和夸大化,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早期世界文明发展的特征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2.【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感”,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古代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故选C项。
材料体现了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没有反映“商品经济发达”,排除A项。
材料体现了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没有反映“迷信色彩十分浓厚”,排除B项。
材料体现了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没有反映“民主政治的产物”,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希腊神话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希腊神话的相关史实。
13.【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拥有诸多重要权力。但到了屋大维时期,他频繁修订元老名册并减少其成员数量。这说明屋大维在削弱元老院的权力,加强自身的权力。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因此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罗马政体从共和制向元首制过渡,B项正确;
材料中并未提及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相关信息,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元老院权力的变化以及屋大维的举措,没有提到权力斗争使万民法广泛普及,C项错误;
屋大维时期罗马政体只是从共和制向元首制过渡,还未转变为君主制,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罗马文明,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得出变化的表现,然后结合罗马共和国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屋大维时期元首制的建立去分析理解罗马政体的演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4.【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主要的居民是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依据材料“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领主和佃户命令”分析可知,庄园法庭的裁决代表庄园集体意志,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没有体现程序的合法性,A项错误;
庄园法庭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但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材料仅体现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没有提及具体的条款、判决内容,无法得出维护了领主的利益,B项错误;
庄园法庭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有利于保护佃户的利益,但材料不能体现保护了佃户的权益,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领主和佃户命令”,结合西欧庄园的构成和庄园法庭的特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5.【答案】A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将帝国摧毁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蛮族入侵。所谓的‘蛮族’,主要是指日耳曼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后期,面临内部矛盾激化、经济衰退等问题,同时受到日耳曼人等蛮族的不断入侵,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灭亡。因此材料中的“帝国”是指罗马帝国,A项正确;
亚历山大帝国是被内部纷争和外部势力崛起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瓦解的,不是主要因为蛮族入侵,B项错误;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主要是内部因素,不是蛮族入侵导致的,C项错误;
拜占庭帝国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将帝国摧毁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蛮族入侵。所谓的‘蛮族’,主要是指日耳曼人”,结合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6.【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个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并结合所学可知,耶路撒冷是基督教圣地,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因此造成材料中的地图形状,B项正确;
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宗教因素,并非欧洲缺乏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A项错误;
当时中西方已经存在联系,C项错误;
材料中未涉及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信息,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基督教会,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中世纪的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个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结合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的地位和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7.【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可知,说明拜占庭帝国以法律规定释放奴隶,说明帝国关注奴隶处境,A项正确;
材料反映出奴隶处境有所改善,无法体现追求民主自由,B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奴隶处境有所改善,说明奴隶制受到冲击,而非强化,C项错误;
材料是关于释放奴隶的规定,没有涉及废除贵族特权的信息,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的主旨,从国家关注奴隶处境角度得出答案,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18.【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商业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而地中海商业贸易的起伏直接影响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衰”可知,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发展与商业发展紧密相关,由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繁荣,D项正确;
中世纪的西欧不是实行民主政治,A项错误;
中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由市民阶层演化而来来,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的出现,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的城市,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商业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而地中海商业贸易的起伏直接影响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衰”的主旨即可,同时注意把握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的原因,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9.【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拜占庭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对东西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②③④正确,B项正确;
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23年该帝国灭亡,而拜占庭帝国建立是在395年,①错误,AC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特点和法律制度,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0.【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幕府统治时期,以庄园制度为经济基础,B项正确;
武士集团对地方大名效忠,而非天皇,A项错误;
日本大化改新后就建立起了中央集权体制,在幕府统治之前,C项错误;
在幕府统治之前,冶铁技术就已经传入日本,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日本,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日本幕府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21.【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属于人的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是彼特拉克的名言,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提倡人文主义,D项正确;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体现的是中世纪城市的兴起,A项错误;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名言,B项错误;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体现的是中世纪的封君封臣制度,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文艺复兴的内容和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2.【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因此出现材料中的变化,C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手工工场的出现,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是雇佣关系的出现,B项错误;
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观点,与材料信息时间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3.【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16世纪欧洲人贩卖非洲黑奴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也开始了罪恶的黑奴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故称“三角贸易”。因此材料可以佐证三角贸易的出现,A项正确;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
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16世纪欧洲人贩卖非洲黑奴的现象,而且此时奴隶制度并未消亡,C项错误;
在19世纪末, 随着德国、 日本等国家的崛起, 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殖民瓜分的行列中, 要求分享“阳光下的地盘”,殖民争霸加剧,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材料信息,结合三角贸易的背景和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4.【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14世纪,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推动了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资本主义化,属于经济角度,社会阶级的对立属于社会结构角度,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资本主义化,属于经济角度,封建王权的强化属于政治角度,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生产资本主义化,属于经济角度,思想观念的解放属于思想角度,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中世纪西欧手工工场的出现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5.【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封臣向封君宣誓效忠并接受封地的场景,这是中世纪欧洲典型的封建等级制度下的封君封臣制。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是最早确立封君封臣制的国家,C项正确;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
对外扩张中的英国,虽然也是封建国家,但封君封臣制不是最早出现在英国,B项错误;
封建社会的日本,没有出现封君封臣制,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封君封臣制,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及其特点和最早确立的国家,侧重考查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6.【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可知,市民阶层的意志影响着教会,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B项正确;
14世纪之前,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兴起,人文主义还没有得到广泛传播,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享乐主义的信息,C项错误;
材料强调尊重市民意志,这不能说明教会权威的提高,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的主旨,联系14世纪前后市民阶层崛起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7.【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5至16世纪,人类历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并结合所学可知,15至16世纪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这一时期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西方殖民者在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东方的香料通过新航路不断出现在欧洲市场上,C项正确;
1912年波兰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第一次对维生素命名,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
“大学”“法律”“自治”在15至16世纪之前就已经出现,而且更多地是与制度和文化相关,并非大航海时代的突出特征,B项错误;
内燃机、石油、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联系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8.【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荷兰,荷兰在殖民争霸中,最终被英国打败,失去了其海上霸主地位,A项正确;
拥有“无敌舰队”的是西班牙,B项错误;
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C项错误;
租地农场出现最早的国家是英国,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英、荷、法的殖民争霸,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荷兰殖民争霸的情况,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9.【答案】(1)地区: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或古巴比伦文明。
(2)不同之处:①《汉谟拉比法典》完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对平民有一定好处;
②《汉谟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十二铜表法》刻在铜板上;
③《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大河文明的代表,而《十二铜表法》属于海洋文明代表;等等
(3)基督教拜占庭文化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地区:依据“图一 象形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所以图一属于古埃及文明;依据“图二 楔形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所以图二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或古巴比伦文明。
(2)不同之处:依据材料“一块石柱上面镌刻了古巴比伦一部法典的法典条文”可知,法律为《汉谟拉比法典》;依据材料“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奴隶主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完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对平民有一定好处;依据材料“一块石柱上面镌刻了古巴比伦一部法典的法典条文”“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十二铜表法》刻在铜板上;刻在石柱上,《十二铜表法》刻在铜板上;结合所学从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角度分析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大河文明的代表,而《十二铜表法》属于海洋文明代表。
(3)指的是:依据材料“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古代希腊”可知,“中世纪的幽灵”指的是基督教拜占庭文化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影响:依据材料“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文化的再现,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可知,拜占庭帝国对西欧社会的影响为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罗马文明、拜占庭帝国。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古代埃及和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的特点、影响以及文明类型分析;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联系拜占庭帝国的文化特点和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0.【答案】(1)雅典。特点: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法律至上,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公职人员注重才能。
(2)禁行含义:妇女、外邦人、奴隶、儿童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3)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机会;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津贴制度等。
启示: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腐败的官员进行严惩,坚持依法治国等。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1)城邦:依据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知,小明探究的是雅典,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特点:依据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知,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依据材料一“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可知,法律至上,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依据材料一“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可知,公职人员注重才能。
(2)禁行含义:依据材料二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因此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分析交通禁行标志可知,漫画“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为妇女、外邦人、奴隶、儿童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3)怎么做: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举产生公职人员以及津贴制度等角度分析可知,伯里克利通过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机会;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津贴制度等来实现这一主张的。启示:依据材料三“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都进行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的民权思想”可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于我们当今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的启示为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腐败的官员进行严惩,坚持依法治国等。
【点评】本题考查古希腊文明。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及其特点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分析;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和雅典民主政治对今天反腐倡廉的启示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1.【答案】(1)庄园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2)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广泛分布于西欧各国。
(3)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封建时代的欧洲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特征:依据材料一“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可知,建立庄园制度和实行封君封臣制度。
(2)表现:依据材料二“大学创办之初,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大学的世俗教育性质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可知,大学不受外来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权限,为师生创造了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的空间。分布特点:依据中世纪欧洲大学分布图可知,大学主要分布在西欧各国。
(3)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起,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城市通过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争取自治和自由。主题:综合材料分析可知,反映了西欧经济上建立庄园制度,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文化上大学兴起,反映的是欧洲封建时代的特征,因此主题是封建时代的欧洲。
【点评】本题考查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西欧庄园和封君封臣制度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特点和分布地区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三,结合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自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封建时代欧洲的特征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2.【答案】(1)阿拉伯半岛:部落间矛盾丛生、经济衰落、外族入侵。
途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大化改新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
(3)智慧宫 改进阿拉伯数字等。
(4)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进入封建社会。
阿拉伯半岛统一后,不断扩张建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1)危机:依据材料二“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造成商业衰落, 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可知,阿拉伯半岛部落间矛盾丛生、经济衰落、外族入侵。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名称:依据材料三“(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开始,孝德天皇年号大化,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特点:依据材料三“他们以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可知,日本大化改新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
(3)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里发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在吸收外来文化基础上形成阿拉伯文化。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文明的成就有改进阿拉伯数字、创造了代数学、编写《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等。
(4)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开始,孝德天皇年号大化,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进入封建社会;阿拉伯半岛统一后,不断扩张建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点评】本题考查阿拉伯帝国、古代日本。第一问,依据材料二,结合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三,结合日本大化改新及其内容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四,结合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措施和文化成果解答;第四问,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阿拉伯帝国崛起和建立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3.【答案】(1)介绍如《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代表作品,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神曲》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品,谴责了教会的腐朽统治,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
内涵:人文主义。
(2)事件或现象:②新航路开辟;③殖民扩张。
内在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为殖民扩张创造条件。
(3)评述:A评价的人物是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但战争也给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B评价的人物是哥伦布。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把亚欧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交往作出重要贡献;但也导致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并长期殖民统治美洲,给美洲及土著居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4)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杰出人物的推动;思想解放;开拓进取的精神等。(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1)介绍:依据第一组图一《荷马史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代表作品,是古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依据图二《十二铜表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依据第二组图一《神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品,谴责了教会腐朽统治,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依据图二《蒙娜丽莎》可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以现实人物为主题,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中的四个文化成果,都具有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色彩。
(2)事件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农业、手工业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租地农场、手工工场出现,因此①手工工场;依据材料“世界被发现”“走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②是新航路开辟,③是殖民扩张。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是前因后果的关系。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促进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葡和英等国走上了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②③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新航路的开辟为殖民护 张创造条件。
(3)评述:依据材料“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并结合所学可知,A评价的人物是亚历山大大帝。然后结合亚历山大东征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贸的联系:但战争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依据材料 “1992年是他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商 的强烈不满”并结合所学可知,B评价的人物是哥伦布。然后结合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把亚欧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世界各地区、各民 族间交往作出重要贡献;但导致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并长期殖民统治美洲,给美洲及土著居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4)因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依据材料三中的杰出人物及其影响可知,杰出人物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亚历山大东征。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但丁的作品及其内容、文艺复兴的内容分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影响、哥伦布发现美洲及其影响分析;第四问,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以及亚历山大东征和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