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辛亥风云激荡钱江两岸》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六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辛亥风云激荡钱江两岸》教案-【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六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辛亥风云激荡钱江两岸》教学设计
课题 辛亥风云激荡钱江两岸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六上
核心素养目标 1、辛亥风云激荡钱江两岸,掌握辛亥革命时期特定的历史名词、概念,如“三民主义”在钱江两岸的传播情况,能够准确表述。2、通过对钱江两岸辛亥革命相关资料的分析,培养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锻炼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3、感受钱江两岸辛亥革命志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发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尊重和理解。4、了解钱江两岸在辛亥革命时期独特的地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交融,增进对本地历史文化的认知。
教学重点 学习辛亥历史事迹进行分享交流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对钱江两岸辛亥革命相关资料的分析,培养收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锻炼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0课《辛亥风云激荡钱江两岸》1.板书课题。2.视频导入3.浙江是辛亥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地区和主要战场之一。从绍兴人秋瑾、徐锡麟到永康人吕公望,从萧山人朱执信到湖州人陈其美……来自浙江的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满怀理想、前赴后继,涌入革命的洪流。 观看视频,思考、从新知引入中获取信息。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内容的初步认识。
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钱江涌起革命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腐朽的清朝统治和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些爱国志士认为要救中国就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从而形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1904年11月,一些资产阶级革命人士在上海成立光复会,其中大部分成员为浙江人会长由绍兴人蔡元培担任。后来,光复会的活动中心也转移到了浙江,杭州成为辛亥革命的前沿阵地。知识拓展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 - 1940年3月5日),浙江绍兴人。他是近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等。蔡元培为进士出身,曾任北大校长,制定《大学令》,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与“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发展影响深远。他是同盟会早期成员,参与反清斗争,抗战时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一生奉献教育与革命,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905年,光复会成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积极参加同盟会武装起义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准备在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等省举行武装起义。为了争取群众的支持,光复会把联络会党作为革命活动的重点。第一个联络浙江会党的革命党人是光复会领导人之一陶成章,他在浙东、浙南、浙西的许多地方,和各地的会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浙江各地的会党初步联合起来,后来发展为浙江革命党人依靠的主要力量。活动请你搜集一些与浙江光复会有关的资料,与同学讨论交流。1.浙江光复会简介浙江光复会是辛亥革命期间的一个重要革命团体,与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并称为辛亥革命的三大革命团体。光复会以浙江人为主体,其成员包括蔡元培、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等著名革命家。光复会的成立旨在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2.光复会的主要活动组织起义:光复会成员在辛亥革命期间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多次起义,包括徐锡麟在安徽的起义和秋瑾在浙江的起义。这些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对推动革命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创办学校和报刊:光复会成员创办了大通学堂等进步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他们还通过创办报刊和发表文章,进行革命宣传,鼓吹民主思想。3.光复会的历史意义光复会在辛亥革命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活动不仅推动了浙江地区的革命进程,也对全国的革命形势产生了积极影响。光复会成员的英勇牺牲和奉献精神,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于革命事业。鉴湖女侠洒碧血 1875年,秋瑾生于福建。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史籍和文学作品中忧国忧民、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深深印在秋瑾的心里。29岁那年,秋瑾冲破家人的百般阻挠,来到日本。通过与进步人士的密切接触,她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明白了许多革命道理,思想更为成熟,性格更加刚毅。1905年,秋瑾加入革命组织光复会,同年8月,加入中国同盟会。此后,秋瑾自号“鉴湖女侠”,四处奔走,发展同盟会会员,积极为斗争做准备。1907年,秋瑾被推举为绍兴大通学堂督办。她以大通学堂为据点,积极联络金华、处州(今丽水)各地会党群众和驻浙新军,组成“光复军”,并与徐锡麟相约举行浙皖起义。但是计划被泄露,清政府大肆捕杀革命志士,先是徐锡麟壮烈牺牲,之后秋瑾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秋瑾高昂着头,正气凛然从容赴死。7月15日,秋瑾在绍兴轩亭口慨就义。为了纪念她为辛亥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杭州西湖畔建立秋瑾烈士墓,并用汉白玉大理石塑立秋瑾雕像。交流欣赏秋瑾的诗作,谈谈你的感想。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评析]开头写了诗人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接下来就日俄战争地图抒发感慨,最后表达了诗人不惜牺牲生命,誓用鲜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此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辛亥年浙江光复 1911年是中国旧历的辛亥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昌起义取得胜利,鼓舞了全国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各地的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响应。浙江的革命党人也从各个方面做好了武装起义的准备。11月3日晚上,邻近浙江的上海光复。消息传到杭州,浙江革命党人立即决定发动起义。4日晚上,已被革命党人控制的清政府驻杭州新军宣布起义,分别从驻地笕桥和南星桥向杭州城内进发。驻扎在杭州城内的新军工程营和宪兵营官兵,打开艮山门和望江门迎接起义士兵进城。起义部队很快就占领了清政府的浙江巡抚府署,抓获了巡抚,一把火烧了府署,这标志着清政府在浙江统治的垮台。杭州光复的消息传出以后,全省各地迅速响应,纷纷以各种方式宣告光复,建立了革命政府。浙江光复后,清政府在金陵(今南京)的驻兵负隅顽抗,新军初次进攻失利,电告各地求援。当时浙江光复不久,即出师会攻南京,1911年12月2日,配合友军攻克金陵。浙江人民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保卫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链接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1981年,徐锡麟、陶成章、马宗汉、陈伯平、沈由智、杨哲商等烈士和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遗骸从杭州孤山隆重迁葬到龙井路南天竺,建立浙江辛亥革命烈士陵园。1991年,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慕区中央又建造了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群雕像。纪念碑正面镌刻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国魂不死”四个大字,背面为“浙江辛亥革命简史”1997年,在墓群旁新建的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二、活动实施1、实地走访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或当地辛亥革命纪念场馆),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中浙江籍革命党人的相关资料。1.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简介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天竺凤凰岭原演福寺遗址,是1997年10月10日设立的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约7.5亩,建筑面积266平方米,有五大部分,真实而直观地展示了中国民主革命史册上这一段闪耀着血与火的战斗篇章,为湖光山色增添了又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浙江籍革命党人相关资料在辛亥革命中,浙江籍革命党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烈士和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遗骸从孤山隆重迁葬到风篁岭下南天竺原演福寺旧址,形成浙江辛亥革命烈士墓群,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墓区中央又建造了辛亥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群雕像。纪念碑正面镌刻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国魂不死”四个大字。三、知识拓展1、光复会的活动对当今社会的启示重视教育事业: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蔡元培、章太炎、陶成章、秋瑾、徐锡麟等,都倡导教育救国,都有直接办学、从事教育的经历。他们深知教育是文化传播最主要的途径,通过教育可以启迪民智,进行革命教育。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应该重视教育的作用,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强调传统文化:光复会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他们在革命活动中也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关注道德文明建设:光复会在革命活动中强调道德文明的建设,他们认为道德文明是革命成功的重要保障。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应该关注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勇于创新和改革:光复会在革命活动中不断创新和改革,他们敢于突破传统,尝试新的革命方式和手段。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勇于创新和改革,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坚定理想信念:光复会的成员们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对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怕困难和挫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2、“三民主义”在钱江两岸的传播情况在浙江地区,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并在当地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例如,光复会的成员们在浙江各地组织了多次起义和革命活动,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三民主义”的精神。此外,浙江的一些知识分子和革命志士也积极参与了“三民主义”的传播和实践,他们通过办学、办报、组织社团等方式,将“三民主义”的思想传播到了更广泛的人群中。在辛亥革命后,“三民主义”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官方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钱江两岸地区,“三民主义”的影响也持续存在,它不仅影响了当地的政治和社会生活,还对当地的文化和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习新知讲解。从故事中了解蔡元培的相关知识。完成活动任务。完成交流。进行活动实施。进行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钱江革命浪潮的起源和简介。拓展历史人物知识,开拓眼界。引导学生学习光复会的有关内容,帮助加深学生对这场革命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欣赏。引导学生感受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氛围,并分享个人见解感受,提示课堂互动性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或课外积累,说说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和价值。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辛亥风云激荡钱江两岸1、学习新知引入2、学习革命事迹和革命人物3、完成分享交流活动4、完成课堂练习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课后观看纪录片《辛亥革命》,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相关知识。你觉得辛亥革命对于现代有哪些影响?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