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1 推动和平与发展(课件2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2.1 推动和平与发展(课件2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新知导入:
从《北京条约》到《北京宣言》
164年,轻舟已过万重山。正所谓自己淋过雨,才会想着替别人撑把伞,我们中国希望这个世界是怎样的?
1860年,清朝和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拉开了中国屈辱近代史的序幕。
2024年法塔赫、哈马斯等14个巴勒斯坦主要派别签署了《北京宣言》,真正建立了巴勒斯坦民族统一战线,迈出了巴勒斯坦内部和解的历史性的一步。一百多年后,《北京条约》的硝烟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反对殖民侵略的《北京宣言》。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 推动和平与发展
1.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初步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强化国家认同。
2.道德修养:体会国家监察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法治观念:理解监察机关对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4.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强化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图片、阅读教材,认识战争的危害和影响和平的因素,理解和平的重要性,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奋斗,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2.通过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观点辨析、小组讨论等活动,知道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强忧患意识,关心时事,热爱和平,初步具有国际视野,树立全球观念,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意识和愿望。
1.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初步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强化国家认同。
2.道德修养:体会国家监察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法治观念:理解监察机关对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4.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强化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目标:
学习导航: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4.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5.为什么要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
6.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做了哪些努力?
一、维护世界和平
愿世界和平
请你谈谈战争给巴以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回顾历史,结合教材,说说我们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回顾人类历史,战争与冲突带来的影响!
参战国和地区:33个
卷入战争的人数:15亿
受伤:2000余万人
死亡:1000余万人
经济损失:2700多亿美元
参战国和地区:61个
卷入战争的人数:20亿
受伤:9000余万人
死亡:5100余万人
经济损失:5万多亿美元
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占二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经济损失达5600余亿美元。
思考:根据以上数据,你能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自去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巴以双方已致5万余人死亡,超过10万人受伤,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美元。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①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战争的代价)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战争的代价)
③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和平的可贵)
造成巴以冲突的根源有哪些?21世纪的世界当真和平了吗?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还有哪些?
巴以冲突前世今生
④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
①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战争的代价)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战争的代价)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和平的可贵)
④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世界的态势)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霸权主义
局部战争与冲突
民族问题
宗教冲突
领土争端
恐怖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式
2024年,在巴以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视频发表了一份沉重而充满期望的声明。古特雷斯强调,现在是时候停止这场冲突了。
成立联合国,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
2024年7月21日至23日,应中方邀请,包括法塔赫、哈马斯在内的巴勒斯坦共14个派别在北京举行了和解对话。巴勒斯坦各派代表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简称《北京宣言》
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1968年7月1日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中国维和部队,是中国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国际法准则,派出的军事部队。主要任务是制止冲突,恢复和平。
维和警察由各国警方派遣,执行民事任务,履行警察职能。
派驻维和部队
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式
个人:
①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
②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3.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国际社会:
①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②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机制;
③派驻维和部队
④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
4.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我国的态度:我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中国斡旋外交的创新式发展
思考:近年来,中国积极斡旋沙伊大和解,积极组织巴勒斯坦14个派别齐聚北京和解对话,这说明了什么?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你感受到了什么?
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据新华社电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近日发布《2024年世界社会报告》说,受新冠疫情以来一系列危机影响,全球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指标出现逆转,极端贫困率20年来首次上升,不平等现象加剧。
报告显示,低收入国家的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就业差距率从2018年的20%上升到2023年的21%,这一趋势加剧了全球收入和财富不平等。2022年,全球最贫穷的一半人口仅拥有世界财富的2%,而最富有的10%人口拥有76%的财富。全球有超过7亿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贫富差距比率为1:108。
根据2024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2023年全球有7.33亿人面临饥饿,每11人中便有1人食不果腹。
2024年世界社交报告
呼吁全球采取行动
也门哈杰省西北部地区,当地一个由国际人道组织运营的医疗中心在救助患有严重营养不良的也门幼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7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全球约11亿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中,其中超过半数是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冲突最多的一年,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人口贫困率是其他国家的三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多维度贫困指数2024年版》指出,在当前冲突多发的动荡局势下,贫困问题变得尤其严峻,对脆弱群体的影响也更为明显。
联合国报告:全球11亿人生活“极端贫困”
①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2024年全球多维贫困指数》的报告显示,冲突地区的贫困情况尤为严重,受影响者的比例是非战争国家的三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首席统计师张砚春表示,报告描绘的情景令人堪忧,特别是在战乱频发的国家,贫困率的飙升使得民众在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如营养、水源、卫生、电力和教育等方面,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此外,报告指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南亚地区是全球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频发的战争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恶劣的自然环境
导致贫困的因素
落后的教育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说一说,是什么导致他们如此贫困?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柬埔寨
埃塞俄比亚
莫桑比克
刚果(金)
索马里
海地
安哥拉
图瓦卢
萨摩亚
所罗门群岛
玻利维亚








美 国
加拿大
发达国家人口只占16%,却占全球收入的80%
目前,低收入国家人口占全球
的一半以上 ,财富只占全球的6%
你发现了什么?
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
③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些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①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 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必要性)
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现状)
③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些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危害)
5.为什么要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
2000年联合国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2000——2015)
①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②普及初等教育。
③促进两性平等和赋予妇女权利。
④降低儿童死亡率。
⑤改善孕妇保健。
⑥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⑦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2015年,又提出“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2015——2030)
①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②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③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
④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
⑤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儿童的权能。
⑥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思考:两个目标有何异同?说明什么?
推动可持续发展
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世界粮食计划署由联合国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合办,是联合国内负责多边粮食援助的机构,该组织的宗旨是以粮食为手段帮助受援国在粮农方面达到生产自救和粮食自给。
中国农业援非,既“输血”也“造血”;既充实非洲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也助力非洲国家摆脱贫困,已成为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见证。
巴西总统卢拉就职当天就宣布了“零饥饿计划”,成立了社会发展和反饥饿部,围绕反饥饿、消除贫困及扶贫全民动员三大主题,全力解决饥饿和贫困问题。
②探索发展途径: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努力。。
③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做了哪些努力?
①设立减贫目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②探索发展途径: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
③采取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6.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做了哪些努力?
本课小结







维护
世界和平
推动可
持续发展
做法:珍惜、爱好 、维护和平
原因:消除贫困,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
社会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原因:饱受战争之苦,深感和平可贵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威胁和平的因素:恐怖主义等等
做法:消除贫困,促进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到“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社会理想;从“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勇毅担当,到“国虽大,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古人的观念对我国发展的启示是( )
A.坚定维护国家安全
B.抓住机遇积极谋求自身发展
C.促进全球经济融合
D.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共同发展
D
随堂演练:
2.2024年2月17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中发言,谈及中美关系时,他引用了这样一句露骨的“老话”: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对此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
A.对抗与竞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常态
B.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正在不断削弱
C.威胁世界和平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D.中美关系已经完全恶化
C
3.《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指出,70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裁减军队员额400余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中国签署或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等20个多边军控、裁军和防扩散条约。这表明(   )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唯一力量
B.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C.我国军事及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D.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共同期盼
B
4.小菲:“我想参加一些跨国援助活动,帮助非洲难民。该怎么着手准备呢?”以下跟帖中有助于解决小菲困惑的是( )
①可以登录网站,查询参加跨国援助的相关要求
②要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学会尊重当地礼仪规范
③要胸怀理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做公益慈善
④要立足中国的国情,以中国发展带动世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