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上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 75 分钟,满分 100 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卷卡上,并使用 2B 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 70分)本卷共 35题,每题 2分,共 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 “昨日犹似羽衣舞,今朝北邙狐兔窟”,作为刀郎新专辑《山歌寥哉》的最后一首歌——《未来的底片》演绎着人类的历史、今天和未来。歌词“当天空依旧愁云山雨欲来,岩洞里阴冷潮湿没有火的照应”,表明这时的人类社会( )①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②私有观念还没有产生③金属工具已广泛使用 ④人们以地缘关系聚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占据主导的地位,母权制过渡为父权制。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夫居”。这( )①根源在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体现了不同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③彰显了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④说明部落是原始人生活的基本单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下图为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是夏商周时期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之一。对这一时期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B.统治阶级以收取地租作为主要的剥削方式C.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已经产生 D.人们当时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铁制农具4.“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首《伐檀》诗( )①对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②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③反映出阶级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矛盾 ④揭示了统治阶级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明朝时期,民间流传一首歌谣,歌词为:“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民谣是一定时期历史的反映。造成民谣中反映的社会现状的根本原因是( )A.森严的等级制度 B.封建土地所有制C.残酷的地租剥削 D.封建的君主专制高一政治 第 1 页 共 6 页{#{QQABRYgAggigABIAAAgCUQWSCgMQkgGCCQgOBEAAsAAAyQFABCA=}#}6.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资本家( )A.经常克扣工人的工资 B.限制工人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C.出售工人生产的产品 D.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7.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记叙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欧洲人来到美洲的火地岛,送给岛上的居民一条被子。不料接受赠物的居民把被子斯成一块块的布片,分给了当地的每一个人。好端端的被子顷刻间变成了用处不大的碎布片,这使来访的欧洲人大惑不解。这反映当地( )①坚持按劳分配 ②迈入文明时代 ③坚持平均分配 ④生产力水平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唐·郑遨《伤农》“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梅尧臣《陶者》上述诗句反映了( )①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③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红楼梦》是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覆灭过程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社会矛盾。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封建君主和贵族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10.“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创造的全部生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道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这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思想的大解放 ②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③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④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像一头巨大的“灰犀牛”,会可预见却不可避免地、周期性地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灾难: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工人失业,工厂倒闭,人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据此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③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 ④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证明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能力继续驾驭它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要求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适应它的生产关系。由此可得的结论是(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可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尖锐冲突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定会适合生产力状况 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共产党宣言》用鲜明透彻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新的世界观,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行动指南,不仅对西欧而且对世界,不仅对发表的那个时代而且对当今时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共产党宣言》产生如此大影响的原因在于它(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促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③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④抛弃了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高一政治 第 2 页 共 6 页{#{QQABRYgAggigABIAAAgCUQWSCgMQkgGCCQgOBEAAsAAAyQFABCA=}#}14.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相同点是( )A.生产资料都归私人占有 B.劳动成果都全部归剥削者占有C.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 D.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15.《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下列选项中符合其精神的是( )A.改善资本主义弊端 B.资本家向工人让步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D.抵制工业革命16.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1848 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这个“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十月革命的胜利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D.巴黎公社的成立18.某校学生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收集到下列资料,对应正确的有( )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③“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④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 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寄语广大学子:“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这句寄语启示青年学生要( )①通过实现个人梦想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之中③坚持个人梦想与中国梦、世界梦的辩证统一④坚定理想和信念,为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空想社会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 D.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1.马克思和恩格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阐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最终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下事件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1871 年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所属的革命范畴和结果相同 B.两者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领导权不同C.两者的革命任务和革命前途相同 D.两者所处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不同高一政治 第 3 页 共 6 页{#{QQABRYgAggigABIAAAgCUQWSCgMQkgGCCQgOBEAAsAAAyQFABCA=}#}23.2024 年暑假,各地游客规划自己的红色旅游线路,其中,要想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光荣而艰苦卓绝的历史,下列路线最适合的是( )A.北京五四大街——重庆解放碑——深圳渔民村——北京鸟巢水立方B.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庆油田C.浙江嘉兴南湖——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韶山冲毛泽东故居——天安门D.北京故宫——辛亥革命纪念馆——井冈山——安徽凤阳小岗村24.1840 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是( )A.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D.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25.“邮”小见大,方寸间见证百年辉煌党史。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纪念邮票,共 20 枚。集邮爱好者小陈收藏了其中 3枚邮票,内容分别为开国大典、改革春潮、全面小康。对于邮票中的信息,下列解读合理的是( )①“开国大典”——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改革春潮”——我国工作中心实现了转移,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了推动民族复兴的中国梦④人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推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实现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6.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毛泽东思想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7.毛泽东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下篇,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上下两篇②只有完成“上篇”才能完成“下篇”,二者相互衔接③完成“上篇”,就完成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④完成“下篇”,在我国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8.邓小平同志在 1979 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后进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2012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对此,如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杀出一条血路来”指明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方向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9.“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总框架、总坐标、总抓手。“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斗争 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D.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高一政治 第 4 页 共 6 页{#{QQABRYgAggigABIAAAgCUQWSCgMQkgGCCQgOBEAAsAAAyQFABCA=}#}30.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4 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可见( )①中国梦的本质是满足群众一切需求 ②中国梦让人民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③青年一代才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④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凝聚中国力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1.新时代有“已变”,亦有“未变”面对这些“已变”和“未变”,我们要( )①顺应“已变”,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具体操作方案②顺应“已变”,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③立足“未变”,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④立足“未变”,牢牢坚持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 )①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②创造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现代化经验③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④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3.“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下的精彩话语在国内外广泛流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精心打造的“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成为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金钥匙。精心打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凝聚着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 ②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③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方法论” ④是指引党不断走向新胜利的行动指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4.习近平总书记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洞察了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深刻揭示了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 500 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意味着( )①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与马克思主义描述的完全一致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观点并没有过时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并不能缓和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④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问题的思想武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5.习近平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该理论的贡献在于( )①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成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②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③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④拓展了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高一政治 第 5 页 共 6 页{#{QQABRYgAggigABIAAAgCUQWSCgMQkgGCCQgOBEAAsAAAyQFABC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30分)36.(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某同学绘制的新中国重大变革史时间尺。请在 A、B、C、D处帮他完成最后的标注。(4分)(2)某小组同学根据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绘制的表格。左栏是搜集的史实例证,右栏是根据史实总结的政治观点。请你帮他完成表格内容。(8分)史实例证 政治观点史例 1: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未能探索到正确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等多种尝试都没观点 1:(请回答 2 个)能找到正确答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观点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的伟史例 2:(请提供 2 个)大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7.(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原则。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依靠改革开放,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只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就一定能赢得未来。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写出对“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感想。要求:①不得抄袭给定材料:②字数不少于 150 字。38.(10 分)2024 年 10 月 1 日,伟大祖国 75 周岁华诞。某校举办的“献礼伟大祖国”主题创作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难忘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满目疮痍的旧中国送来了真理的曙光。难忘那: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巨人从此屹立东方。难忘那: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难忘那:四十六载春风,让祖国换新颜。难忘那:百年征程,洒满了共产党人的泪水与汗水,映红了共和国的希望。结合材料,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阐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实现的底气何在。高一政治 第 6 页 共 6 页{#{QQABRYgAggigABIAAAgCUQWSCgMQkgGCCQgOBEAAsAAAyQFABCA=}#}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上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题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A C C B D D B D C A C C A C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A D C B A B C C D B A C B D31 32 33 34 35B A D B C36.(1)A:社会主义改造 B:改革开放C:新时代 D: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观点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史例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城市改革,或者对外开放来回答也可得分。)37.(略)38.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民族复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民族复兴指明了正确的方向。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民族复兴提供根本保证。{#{QQABRYgAggigABIAAAgCUQWSCgMQkgGCCQgOBEAAsAAAyQFAB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pdf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