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党的性质和宗旨1.(2024辽宁沈阳月考)党和政府对罕见病SMA(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救命药”问题非常重视,经过国家医保局多轮“灵魂砍价”,治疗罕见病SMA的“救命药”被纳入医保,并从刚进入中国时的一针70万元降至3.3万元。党和政府这样做( )①是因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②是因为党当前的工作中心是以人民为中心③是因为公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④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习近平总书记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这从根本上说( )A.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B.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C.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甘共苦D.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3.(2024河南创新发展联盟月考)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①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②人民群众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和领导③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④人民群众是调查研究的主体,必须问政于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题组二 党的执政理念4.(2023北京房山期中)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干部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这说明( )①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满足人民的一切需要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要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④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4福建龙岩一模)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实地考察2023年洪涝灾害后当地生产生活恢复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也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这表明( )①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②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政治前提③为民造福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一贯坚持的工作作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3山东潍坊期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党的政策引导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西海固的人民群众移民搬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探索脱贫发展办法,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这主要体现了( )①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要看它是否不忘初心②党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③艰苦创业就能形成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福建莆田一中期中,改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在强农惠农政策上发力,再次给种粮农民吃下“定心丸”。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②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中国共产党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能力提升练 1.(2024安徽合肥期中)由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撰写的《中国的惊雷》一书中,对中国共产党有这样的描述:“中国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而他们拥护这些改变。”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 )①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②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④鲜明的特色是代表人民的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山东聊城一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本来是一个有着明确答案的问题。然而,在有些人那里,却变得“复杂而敏感”。比如,有人问“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上述提问的错误之处在于( )①否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②脱离了党群关系,否定了群众的领导地位③割裂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关系④否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四川成都月考)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代会呈现出不同的漩涡与浪花,形成所处时代的特殊问题。在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尝试救国救民之道,而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原因是(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②中国先后有不同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前进方向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政绩观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重大问题。“领导干部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我们共产党人干事业、创政绩,为的是造福人民,不是为了个人升迁得失。”因此,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①把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②把责任与担当作为工作的出发点③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④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下表是习近平在不同时期讲过的一些温暖话语。2014年在内蒙古 考察时的讲话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2016年在宁夏 考察时的讲话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就是要让老百姓时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2018年在上海 考察时的讲话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2022年新年贺词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4年新年贺词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些话语之所以“温暖”,是因为它们( )①深刻把握了我国历史发展大势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人民情怀③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信心④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3山东,1)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李大钊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的“为民造福”,共产党人始终心怀人民群众,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④“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江苏扬州月考)人民健康水平是检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蓝图,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之上,健康无疑是人的全面发展重要的基础性条件,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健康状况直接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实现人民健康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什么关注人民健康。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练1.D 2.B 3.B 4.D 5.A 6.C 7.B1.D 党和政府对罕见病SMA(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救命药”问题非常重视,经过国家医保局多轮“灵魂砍价”,治疗罕见病SMA的“救命药”被纳入医保,党和政府这样做是因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①④符合题意。党当前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②不选。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③不选。2.B 习近平总书记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A、C、D的内容都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B正确切题。3.B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这是因为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高频考点),①③符合题意。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②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不是调查研究的主体,④错误。4.D 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满足人民的合理需要而不是一切需要,①错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错误。②④正确切题。5.A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安才能国泰,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时刻记挂着大家的安危冷暖,也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这表明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最鲜明的价值取向,为民造福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①③符合题意。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而不是根本政治前提,②错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④错误。6.C 在党的政策引导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西海固的人民群众通过不懈奋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这主要体现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说明了党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②④正确切题。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易错点),①表述错误。③表述过于绝对,排除。7.B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在强农惠农政策上发力,再次给种粮农民吃下“定心丸”,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①③正确切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②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④错误。易错点拨区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力提升练1.D 2.B 3.D 4.D 5.C 6.C1.D “中国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而他们拥护这些改变”,主要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鲜明的特色是代表人民的利益,②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也没有强调其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①③不符合题意。2.B 材料中的提问的错误之处在于否定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割裂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关系,①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处于主体地位,不是领导地位,②错误。材料中的提问并没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④与题意不符。3.D 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是材料的体现,不是原因,①不符合题意。中国先后有不同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不是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③④符合题意。4.D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①错误。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错误。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③④正确。5.C 这些话语之所以“温暖”,是因为它们表明党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人民情怀,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②④正确切题。这些话语并未体现其深刻把握了我国历史发展大势,①与题意无关。③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6.C 题干强调共产党人始终心怀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破题关键),②④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民造福,与题意相符,②④入选。①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题意不符,排除。③强调共产党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依靠群众,与题意不符,排除。7.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关注人民健康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②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关注人民健康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关注人民健康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关注人民健康,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解析材料信息 联系教材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蓝图,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执政理念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健康状况直接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实现人民健康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人的现代化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之上,健康无疑是人的全面发展重要的基础性条件,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