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专题强化练九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2024江苏张家港期中)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落实了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宪制责任。该法的通过将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让香港可以无后顾之忧,全力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创造更繁盛、更美好的家园。由此可见( )A.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B.香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完全自治C.香港在社会治理中坚持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D.我们建设法治国家更加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2.(2024河北邢台期中)刘某和张某为上下楼层邻居。刘某因为张某家中小孩经常打闹而无法休息,多次上门劝说无效,于是就在物业群对张某进行辱骂。张某以刘某所发信息为证据,起诉刘某侵犯名誉权而胜诉。此案启示我们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 )①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②公民应积极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矛盾③国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④国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公序良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3浙江诸暨模拟)从修订环境保护法到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从制定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到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这表明建设法治国家要( )A.推进科学立法,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B.坚持法律至上,体现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C.完善法律体系,就能确保依法治国的实现D.坚持良法之治,最大程度发挥法律的效力4.(2024广西贵州期末)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能够( )①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②增加行政权力,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效率③促进行政机关不断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④确保将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街道乡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街乡一旦遇到什么急难解决的问题,只要让街乡党组织“吹哨”,就能唤来相关职能部门的“报到”,与基层一起解决问题。某地探索出的这一基层治理机制被形象地称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该做法( )①旨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行政效率②突显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功能③发挥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④赋予基层政府更多权力,使各部门做到下沉基层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2024河北唐山月考)某地持续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功能,形成职责权限相互制约、运作有序的全流程内部控制管理信息体系;推动各信息管理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实现政府采购数据资源共享。此举( )①意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廉洁政府②能确保政府采购在法治框架内运行③是推进政府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④有利于促进政府采购工作阳光透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4福建厦门期中)随着某市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规范管理,特别是对佩戴头盔、悬挂号牌等进行了规范,与此有关的交通事故数量明显下降,公共生活更加和谐有序。这主要得益于 ( )A.法治国家建设,实现依宪执政、良法之治B.法治社会建设,引导普遍遵守、社会和谐C.法治政府建设,确保廉洁高效、执法严明D.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8.(2023山东临沂期中)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启示我们( )①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②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③人民权利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4湖北襄阳六校期中)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充分彰显了法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最根本的保证②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③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公正司法一体建设④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江苏南京期中)数字技术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2023年的ChatGPT引爆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数字技术的新应用新业态新场景风起云涌,给国家治理现代化特别是数字法治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2023年4月,国家网信办起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我国在数字治理方面的法网日渐织密,针对数字技术应用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规范和监督体系。有人认为,有了完备的法律规范和监督体系就能确保数字技术应用向上向善。请运用“建设法治国家”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答案全解全析1.A 2.B 3.D 4.B 5.B 6.B 7.B 8.C9.C1.A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体现了法治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A正确。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治的作用,没有涉及德治,C不符合题意。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体现的是法律体系的完善而不是法律的严格实施,D不符合题意。2.B 刘某和张某的纠纷是双方均没有正确履行自己的义务造成的,启示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①符合题意。矛盾的解决方式是多样的,并不是都要通过诉讼方式来解决,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③不符合题意。张某对自己的孩子缺少约束、刘某在物业群辱骂张某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启示国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公序良俗,④符合题意。3.D 通过制定一系列环保法律,形成体系完备、类别齐全、协调统一的环保法律体系,体现了建设法治国家要坚持良法之治,最大程度发挥法律的效力,D正确切题。建设法治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材料不涉及“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A、B不合题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C说法太绝对,排除。4.B 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能够进一步推进行政机关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促进行政机关不断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①③正确。行政权力不能随意增加,②错误。“确保将党的领导贯彻到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说法过于绝对,夸大了题干做法的作用,④排除。5.B 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不是行政机关(易错点),“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行政效率”说法错误,①排除。只要让街乡党组织“吹哨”,就能唤来相关职能部门的“报到”,与基层一起解决问题,这突显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功能,②正确。探索“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治理机制意在发挥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③正确。材料中的做法并没有赋予基层政府更多权力,④排除。6.B 此举意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廉洁政府,有利于促进政府采购工作阳光透明,①④符合题意。“确保”说法太绝对,②排除。公平正义是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③错误。7.B 某市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规范管理,属于法治社会建设,且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题干并没有涉及,A、D错误。某市与此有关的交通事故数量明显下降,这主要得益于法治社会建设,引导普遍遵守、社会和谐,B正确。法治政府建设,并不能确保廉洁高效、执法严明,C排除。8.C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启示我们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人民权利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②③正确切题。法律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不是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①表述错误。题干强调了全民增强法律信仰的重要性,④强调的是宪法的重要性,表述正确但不合题意。9.C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①错误。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③错误。②④正确切题。10.答案 ①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和监督体系为数字技术应用治理提供了制度前提。②建设法治国家还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向上向善还需要完善法律实施机制,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市场监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网络平台和社会公众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解析 材料信息 对接答案我国在数字治理方面的法网日渐织密,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规范和监督体系 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有了完备的法律规范和监督体系就能确保数字技术应用向上向善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向上向善还需要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网络平台和社会公众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