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2024广东佛山期中)2024年4月1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并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等重点领域,安排继续审议法律案16件、初次审议法律案23件。落实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①有助于我国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②有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为我国依法治国提供根本遵循④有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由此可见 ( )A.我国形成了以民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全面依法治国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C.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持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国家D.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3.(2024江西赣州一模)备案审查工作是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中国人大网的“审查建议在线提交”平台开通以来,审查建议数量整体上迅速攀升,且稳定在高位,呈现“井喷式增长”。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 )①有利于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②旨在严把立法关,立良善之法、管用之法③有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更好地行使决定权④有利于扩大群众参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4山西太原月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下列有关法治体系对应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颁布实施——完善党内法规体系②某省建立与新执法司法权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制约监督体系——强化法治保障体系③某市提出建立完善《生态立市“1+N”法制保障体系》——完善法治监督体系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的制定出台,我国已有12个税种制定了法律——健全法律规范体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题组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5.习近平在《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一文中,就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十六字要求,即“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对此要求理解正确的是( )①领导立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②保证执法——党和政府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共同行使行政执法权③支持司法——党支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健全司法权力制度安排④带头守法——党引导公民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增强法律意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4重庆巴蜀中学月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进入操作层面,在刑事诉讼中全面贯彻疑罪从无原则,防止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改革的推进不仅有效防止了冤假错案的产生,还依法纠正了多起以前发生的重大冤假错案。这说明(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专政是民主的保障②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③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有利于司法公正④我国司法实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2024安徽合肥期中)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A.应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B.应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完全对等的原则C.必须积极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D.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8.(2024广东佛山期中)路见不平,你敢不敢见义勇为 路人倒地,你敢不敢扶 今天,你不必担心,被称为“好人条款”的民法典第183、184条作出了明确规定:第183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184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法律内容体现了( )①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法律的保障②立法要符合中国国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③可以通过立法消除道德领域的冲突和矛盾④以立法推进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3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编制过程: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编制过程是如何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的。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练1.D 2.D 3.B 4.B 5.A 6.D 7.A 8.D1.D 材料强调立法,而不是法治实施,①排除。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我国依法治国提供根本遵循(易错点),③错误。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2.D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D正确切题。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高频考点),B表述错误。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持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不是法制国家,C表述错误。3.B 备案审查制度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有利于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①正确。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旨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等,②错误。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③排除。备案审查工作是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有利于扩大群众参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④正确。4.B 某省建立与新执法司法权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制约监督体系,是在强化法治监督体系,②前后对应错误。某市提出建立完善《生态立市“1+N”法制保障体系》,是在完善法治保障体系,③前后对应错误。①④前后对应正确。5.A 党不属于执法机关(易错点),不参与执法,②错误。带头守法强调党员发挥模范作用,④错误。①③符合党的做法,入选。6.D 当前司法体制改革体现了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我国司法实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②④符合题意。此次改革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但没有强调专政,①排除。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有利于司法公正,但此次改革与独立行使司法权无关,③排除。7.A 漫画强调“领导干部不得有特权”,这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符合题意。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完全对等起来,B错误。C、D与题意不符。8.D 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滋养法治精神,①错误。针对生活中实际面临的问题,“好人条款”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作出了明确规定,体现了以立法推进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体现了立法要符合中国国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②④正确。立法可以为解决道德领域的冲突和矛盾提供法律依据,但不能消除道德领域的冲突和矛盾,③错误。9.答案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编制工作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开展,体现了党领导立法。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该法编制过程中回应社会关切,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坚持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③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通过立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④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立法过程中,相关机构到各地调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力求符合实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